1、创新型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再辟新路(供应链票据)11 月 7 日,我国银行间市场诞生了又一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经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席主承销的 TCL 集团供应链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首批发行规模为两亿元,期限为 180 天。业内普遍认为,本期供应链票据在经济三期叠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背景下成功推出,使各方对供应链票据市场寄予厚望,期待其能为中小企业送来“久旱甘霖”。同时,供应链票据的推出,也使得我国债券直接融资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所谓供应链票据,主要是指采取“1+N”模式,即依托
2、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融资支持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以首期供应链票据为例,TCL集团作为核心企业,依托自身信用评级发行票据在债券市场募集资金,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来源,以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事实上,在供应链票据之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尝试开展供应链贷款业务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票据与传统供应链贷款有着明显的区别。”业内人士表示,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即都是“1+N”模式,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运作模式不同。供应链贷款负债主体为上下游企业,主要是银行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票据的发行主体为核心企业,由核心企业直接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其次,信息对称程度不同。供应链贷款
3、中银行需要逐笔审核;而在供应链票据模式下,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客户长期合作,对其经营情况、信用水平、偿债能力非常了解。最后,用款企业资金来源不同。供应链贷款依旧是贷款,受到信贷规模等严格限制;而供应链票据资金最终来源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来源稳定性、持续性更好,融资不确定相对更小。近年来,相关债券主管部门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相继进行了不少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债券产品始终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问题。据统计,截至 2014 年 11 月 6 日,中小企业债券存量合计仅为 1080 亿元,不到信用债券市场存量的 1%。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之所以不温不火
4、,问题在于机制和产品设计不完善,导致企业、主承销商和投资者的“三不积极”。首先是企业不积极。一是综合成本较高;二是耗时很长,不能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三是流程比较繁琐,包括前期谈判、后续信息披露等。其次是主承销商不积极。一是投入产出不对等;二是后续管理压力大,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足、违约概率更高,易对主承销商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最后是投资者缺乏信心,中小企业债券规模小、流动性差,而且发债主体评级较低,导致近两年违约事件频发。“从供应链票据方案看,交易商协会和主承销商充分吸取了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和教训。”联合资信评级总监刘小平表示,该模式可以实现多赢,具有很好的生命力。一是主承销商愿意做。供应链
5、票据承销工作量与普通债券类似,不但难度低、收益高、后续压力小,还能树立支持中小企业的市场形象。二是核心企业愿意发。核心企业通过低成本融资支持上下游企业,并通过正向反馈惠及企业自身发展。三是由于融资更便捷且成本更低,中小企业愿意用。四是投资者愿意买。由于供应链票据融资主体为核心企业,主体信用级别较高,可有效缓解投资者对传统中小企业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较差、增信效力参差不齐等方面的担忧。“创新推出供应链票据,就是希望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较高的主体信用评级,凭借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密切的生产经营关系,在保护投资人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小微企业在融资环节面临的个体资质差、信息披露成本较高、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以
6、缓解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开行资金局局长于春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她认为,选择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票据成功的关键,选择 TCL 集团作为试点就是因为其满足供应链票据成功发行的必备条件。“首先是确有供应链资金需求。其次是市场认可度高,可以低成本融资。再次是不以套利为目的。若企业融资意在“以钱生钱“,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意图就会落空。”于春玲表示,企业还要拥有丰富的供应链融资经验。此外,信息披露规范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供应链融资旨在服务中小企业,必须建立独立账户封闭管理募集资金,并定期披露资金使用和回收情况。”于春玲说。业内专家普遍表示,供应链票据有效解决了供应链贷款和传统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不但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引导债券市场大额、低成本资金持续惠及广大中小企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了全新的探索,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