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5课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1227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5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5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5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5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5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5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3.理解十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第 1 课 时一、导入新课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涣涣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皓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

2、吗?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 ,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齐答:有兴趣。(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介绍孔子及其论语1.孔子(前 551 一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其父叔梁绝,其母颜征在是叔梁绝的第三个夫人。孔子幼年丧父,其母被迫离家。少年孔子是在贫困的家境中度过的。但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

3、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编订整理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的诗歌总集诗经,重要的文献尚书 ,并把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论语则是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的话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影响。所以有宋代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黔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的正统,从此,儒家思想整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

4、” 。 “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过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补充: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七零年至公元前四一七六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

5、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三、 朗读课文教 读 、 自 读 、 齐 读 。四、 自读翻译学生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理解并翻译课文。五、 理解分析课文十则分为三部分,讲述的是做人的道理。第一至三则,讲个人的道德修养。一日三省、见贤思齐、宽容第四至八则,讲个人的抱负追求。远大的理想抱负,讲求仁义道德第九至十则,讲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六、 讨论质疑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七、 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第 2 课 时一、美读吟诵1.指名朗读 2.齐读全文。二、 试译检测抽十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纠错。三、 分析理解品 读 赏 析 , 探 究 内 涵 。

6、学 生 散 读 、 背 诵 、 讨 论 、 赏 析 。四、 拓展创新1.学生朗读,分齐读、个人朗读。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2.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件卜充)传说孔子曾向郑子、袭弘、师襄、老聘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五、 品读赏析1.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十则中,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2.语言凝练,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

7、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六、 合作探究,自主实践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 年初 75 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

8、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掌握材料后,以我心口中的孔子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伴我们成长。七、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26 鱼 我 所 欲 也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9、(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 预 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2.阅读全文,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二、 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口是编者加的。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

10、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三、 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恶】厌恶,与“欲”相反。 【由是】由于这个原因。【是故】因为这个缘故。2.请学生翻译第 2 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3.请学生翻译第 3 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何加】(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11、【所识穷乏者得我欲】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德”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 ,介词。第二个为, ,动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4.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5.再次朗读课文。四、小结1.通假字“得”通“德” ,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软2.一词多义介词 为了 为宫室之美动词 做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得到 故不为苟得也通“德” ,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软此、这 非独贤者有是心这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虚词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表顺接 不译 蹦尔而与之表转折 却 由是则

12、生而有不用也表选择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表比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4.特殊句式判断句:鱼,我所欲也。倒装句:万钟于我何加焉所欲有生者五、 作业完成课内练习二。第 2 课 时、预习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四题。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1.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

13、”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 “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义”是确实存在的, “义”比“生”更重要

14、, “不义”比死更可恶。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一革食” “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体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

15、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 ,“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 ,也就“义” 、“善”的本性。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疑问: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 “一覃

16、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3.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4.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谈给你的启示。论证方法:第一段:

17、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第二段:举例论证。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抉择时候,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 ,则失掉了“本心” ,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5.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讨

18、论并归纳:(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蹦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6.提问:第 3 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7.联系课文,谈谈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名句简写)材料一:富贵此之谓大大夫孟子材料二: 生命诚可贵。(匈牙利 裴多芬)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材料四: 砍 头 不 要 紧 。 ( 夏 明 翰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提问:本文的中心

19、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四、 分析论 证 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五

20、、 写作方法1.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 “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 “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 。第二部分是第

21、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 ,以“熊掌”喻“义” ,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 ,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蹦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文章的第一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

22、作者在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六、小结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七、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题。27*

23、订鬼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全文。2.学习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1.疏通全文大意。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斗争从来不断的原因。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 1 课 时一、导入新课“鬼”是一个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那么请问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我们暂且别忙下定论,先来听一下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1.关于作者王充(27 一约 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历任郡功曹、泊巾等官,后罢职家居,从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论,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天地合气,万物门生,犹夫

24、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即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指出天地、阴阳不生不死,初步接触到世界无限性问题。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是“气”变化的结果,与人事无关。人的生命和精神也以“精气”为物质基础, “人未死,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 , “死而精气灭”(论死),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的口的论和灾异、谴告、鬼神等迷信。著作有论衡 。2.背景链接秦汉时期,求仙、鬼神迷信等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派方士为他们寻求仙药,幻想长生不老,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和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是有

25、意志有感觉的最高主宰,而皇帝是“天子” ,代表天意统治人,因此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嘉奖他;皇帝无道,天就降临灾害来谴责和警告他。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充根据科学知识,提出无神论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迷信鬼神的观点。三、 阅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3.字词积累。为:变成。存想:想象。致:导致。何:什么。困:困顿。把:拿。顾玩:仔细端详。用精至矣:精神专一,到了极点。妄:荒诞,无根据。4.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导。5.个别朗读。四、 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提出并阐释论点。第 1 自然段:第 1 句正面提出论点。指出:

26、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之” ,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 ,接着第 2,3 句用设问引起阐释,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的心理,就会看见“鬼”出现,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象,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本段中,立论开门见山,阐释追根溯源,层层递进,干净利落。第二部分(2):举例论证,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第 2 自然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疙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 ,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以达到举其同类证明其正确的口的,也就是用类比论

27、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生病时的“思念存想”所致。诚然,伯乐所见的并不全是马,疙丁所解的并不全是牛的部件,而之所以“无非马者不见(活)牛” ,是“用精至矣” 。由此可知,与二者相类似的“人病见鬼” ,当然也是“思念存想”所致,论证是有说服力的。第三部分(3):分别从病人的心理、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第 3 自然段:本段可分为二层。一层(开头至“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二层(以初疾畏惊至结束)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从而也证明了“鬼”乃“

28、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 。文章的推理合乎逻辑。 “病痛”则“恐惧” , “恐惧”则“妄见”鬼;生病就会“存想” ,“存想”就会“虚致” ,这就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照应了第一段“畏惧则存想,存想则口虚见” 。第四部分(4):从“精念存想”表现于口、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第 4 自然段:这一段再次强调了“念”和“想” ,人生病了,久卧病床,不免胡思乱想,有时产生虚幻,这些虚幻从口、耳、口表露出来,就是所谓的“鬼”的形、声、言。还强调了“畏惧” ,病人独卧一室,不免产生“畏惧” ,这就会梦见人在按压自己。以上内容,再一次证明了所谓“鬼”是病人痛苦时的精神所致。五、布置

29、作业1.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二。2.试背课文。第 2 课 时一、 美读吟诵检查朗读情况。二、 精读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第一句话,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立论开门见山。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明确:首段,提出论点,2,3 句设问引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的阐释。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第二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疙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生病时“思念存想

30、”所致。第三段分两层来论述,首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然后又分析病的不同程度有不同感受,从而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口、耳、口的现象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小结:四段文字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唯心主义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3.本文论证上有什么特色?(均论点鲜明,有理有据。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观点鲜明,第二段举出知名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第 3,4 段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31、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作者的这种写法,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要加以运用。(2)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如第三段中的“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中的“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第三段中的“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照应一段中的“畏惧则存想,存想则口虚见。 ”这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论证更严密,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三、课堂小结本文力图从心理方面解释人为什么相信有鬼,有事实根据,有合理分析,表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文章紧紧围绕“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古代

32、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四、练习解答一、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 “人死精神为之” ,鬼是存在的。王充的认识是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 ,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鬼是不存在的,“非人死精神为之” 。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人死了,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 “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绝大的讽刺。二、1.害怕就会想得多,想得多眼睛就会看见不实在的东西。2.他们二人都是精神集中到了极点。3.生病痛苦产生恐惧,就

33、会看见荒诞、无根据的东西。4.醒时见到的、睡时听到的,都是因为精神作用;害怕和想象,都会产生相同的情况。五、拓展延伸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就是死对头,这篇文章对于现实生活有无指导价值?明确:本文中王充的观点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人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之前就否定鬼的存在,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28 *马说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

34、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体会本文简练、含 蓄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一、 欣 赏 片 导 入二、 了解文体及作者1.明确: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2.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

35、称韩昌黎,溢号“文” ,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曾巩。三、课文阅读及翻译 1.全班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句读。2.教师范读同学拿起笔将自己刚才没有读准的生字圈出。3.指导翻译(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加上点。(2)讨论:共同探讨并在书本上注释这些实词和虚词。(3)班级讨论: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加点的字词。4.试译全文四、 课文分析讨论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千里马”:寓指人才。“伯乐”:寓指赏识才的人。“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

36、封建统治者。讨论 2: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A.千里马的处境怎样?B.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什么地方?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A.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橱之间。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D.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讨论 3: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

37、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 ,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五、 课堂练习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子并释义。(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3.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A.虽然 B.即使(1)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六、总结全文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

38、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葱心情。第 1 课 时教学过程一、 入境生趣1.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

39、,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 ,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重用。很可惜有着“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 ning(奸邪馅媚的人)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3.介绍文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

40、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二、 自学生词,正音正字教师可带领同学多读几遍,结合课文内容讲清意思,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多音字。三、 学习释疑,感知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最好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朗读提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橱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41、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 点难拨疑,推究文理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1)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2)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一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3)第二段说明了什么?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4)文中那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42、得” 。(5)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6)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7)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同桌间互相听读;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齐读。五、 反思学习,品味意境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 “伯乐” 、 “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

43、的人和物吗?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在山的那边 、行道树等。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激发人们的想象。4.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六、 迁移创新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七、板书设计伯乐不

44、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29 诗 词 五 首教学目标1.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隽永的意蕴。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对诗中千古名句的理解。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一、 导入新课二、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中作者在四川听到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时的喜悦心情。(2)介绍背景

45、(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品读鉴赏(1)用两个字概括诗人的感情。(欣喜)(2)首联中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到底是喜还是悲?明确: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生活极为艰辛,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河北东北地区,能不惊喜吗?“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裳,这泪里既有听闻官军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3)领联,颈联是如何表现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波动?明确:“愁何在” ,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喜欲狂” ,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而诗人自己更是一扫积

46、郁,豪放的饮酒歌唱,想象着春天里与妻子儿女为伴还乡的日子。这些细节,把作者全家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激动与欣喜表现得淋漓尽致。(4)尾联中把四个地名用“从” “穿” “下” “向”四个词串在一起有何作用?明确:把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5)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 学习滁州西涧1.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品读鉴赏(1)这首诗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恬淡幽静。(2)诗中有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47、?明确:从“独怜”句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些无声无息者抱有一丝同情;从“春潮” “野渡”句可以看出作者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3.背诵滁州西涧四、 学习约客1.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 品读鉴赏(1)前两句写景,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在这样难耐的时刻,多么希望有一二知己相伴啊!然而“有约不来过夜半” ,长时间的等待,等得心烦,只好“闲敲棋子” ,敲的力量一大也就震“落”了“灯花”。(2)结合诗歌后两句,发挥想像,在头脑中构建当时诗人的形象。(提示:从人的神态、动

48、作、语言、心情等方面展开想象。)3.背诵约客第 2 课 时学习如梦令菩萨蛮一、 复习旧课,抽查背诵二、 学 习 如梦令1.介绍作者李清照2.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3.品读鉴赏(1)本词虽短短几行,却也记叙了一件完整的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词人在昨晚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到了今晨一夜浓睡后仍未消尽酒意。她揉揉惺松的双眼,问她的侍女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当侍女回答她“海棠依旧”时,她却道:“应是绿肥红瘦” 。(2)请同学运用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写“雨疏风骤”与“绿肥红瘦”的景象。(要求

49、:至少运用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3)有人认为本词是一首“惜花词” ,传送出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淡淡的幽思。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词人的活泼好逗的性格。你认为呢?为什么?明确: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4.背诵如梦令三、 学习菩萨蛮1.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简单解题3.品读鉴赏(1)诗中上片“行人泪州可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2)上片刚说“可怜无数山” ,下片却又说“青山遮不住”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这是下片紧承上片,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3)本词最后一句如何把“愁”与“鹤鸽”联系在一起,这里的鹤鸽有何喻意?明确:“愁”是愁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鹤鸽”表示要像鹤鸽“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4.背诵菩萨蛮四、 全文总结五、 作业背诵这五首诗,并准备默写。填写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