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尔顿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课前欢乐时光,一首词八个“经量”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九月,“(宰相)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法(丈量田地,重定税额)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益竭”(续资治通鉴)。为此,醴陵士人写了首一剪
2、梅词: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课前欢乐时光,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八个“经量”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形象。前两个“经量”,揭示了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格特征;三、四两个“经量”刻画了臣僚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奴才相;五、六两个“经量”揭露了太守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经量”是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考点透视,鉴赏,形 象,评价,语 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象,境,情,A描写了什么形象,B营造
3、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 运用了什么语言,E 运用了什么技巧,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入诗境 如何品诗情,考点透视,“六看”,一、看标题,明意思;,二、看作者,明风格;,三、看注释,明背景;,四、看意象,明意境;,五、看诗眼,明情感;,六、看题干,明方向。,诗歌形象分类,人 物 形 象,景物形象,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其他人物。 (偏重叙事的诗歌),C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偏重写景的诗歌),事 物 形 象,D、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偏重托物言志
4、的诗歌),E、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偏重特定意象的诗歌),3、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A,E,D,B,C,B,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A,3、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5、灭。,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分类别,明特征。,古典诗歌之人物形象,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自我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长干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他人形象 (诗中主人公形象),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考查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如何正确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 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 注意
6、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
7、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描写方法,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
8、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注重意象,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
9、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人物形象鉴赏之答题步骤:,步骤一: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步骤二: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步骤三: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蕴含的情感)。,(点特点),(析诗句),(明作用),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chu ln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
10、试作分析。,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结合全词,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11、,“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意义,实战演练:,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风:在风中摇摆。 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
12、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整理思路,组织答案。,方法总结:,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解读描写手段 、借助诗中意象 、分析关键词句 、学会知人论世,(叙事性强),(抒情性强),(议论抒情处),(作者、注解),六、人 物 形 象
13、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扩写,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
14、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不是本诗的表现,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15、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括,分析,总结,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概括形象特点;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指出形象的意义。,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鉴赏
16、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例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答: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步骤一)主人公“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闷,更其
17、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步骤二)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步骤三),2(2010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_,【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考生很容易找出诗中写“月”的三处,难点在于分析每处所写景物的作用。在分析写景
18、作用时,考生不能单纯地看写“月”的三处,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从整体出发,进行赏析。 (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化用张继、孟浩然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意境,写出了作者在城外孤舟上羁旅的惆怅。全诗以景寓情,通过作者的所闻所见等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解答本题,考生应具体答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象,景与情有何关系。,【答案】 (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的孤独;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出深夜“月弄清辉”的清幽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渔人伴着歌声匆匆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19、。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1(2010年青岛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
20、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答案】 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3(2010年东北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 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
21、氲。 【注】 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答案】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
22、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4(2010年合肥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乌:乌鸦。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解析】 这首诗是细节描写的典范。本题要求说明“乌”“马”意象的作用,歌言志,诗歌的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因此,应围绕诗人抒发的情感来回答。 【答案】 诗中的“乌”和“马”既
23、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 而诗人却无家可归,只得暂栖旅馆;疲马夜不眠,何况人呢?“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漂泊之情。,【赏析】 晁端友,北宋诗人。他的遗集共收了三百六十首诗,现在已经散失了。宿济州西门外旅馆一诗借助寒林、残日、栖乌、青灯、小雨、疲马等意象,渲染出林色、灯光的暗淡,雨声、马啮的微弱,营造了一个凄清、孤寂、空虚、落寞的意境,将游子漂泊疲倦的心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5(2010年南通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24、 【注】 骎骎(qn q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_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解析】 (1)首联出句写自然环境险恶,对句用胡马飞驰表现军情紧急。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在内容上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氛围;在结构上为下文描写边将出场作了铺垫。 (2)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答案】 (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 作用: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 (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