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三)情感和态度目标:1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2认识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2体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漫画导入,走近作者1由丰子恺儿童漫画导入竹影 。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一幅是“瞻瞻底车脚踏车”
2、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外国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幅漫画。另一幅是要!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那样明亮有趣的月亮,没有理由不拿在手中把玩把玩,至于上天捉月是坐火箭还是架梯子,这却不在他们思考的范围里。丰子恺先生曾说:“我羡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羡慕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 ”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 。2请同
3、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1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并朗读,然后教师点名请学生谈感受并朗读。 )2看到孩子们在水门汀上描竹影的时候,父亲有没有责备孩子们把地板弄脏?父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父亲和“我们”一起描竹影,还给“我们”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西洋画像照
4、相,中国画像符号。4 “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爸爸”以“大朋友”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让孩子们在玩耍中领略了艺术的趣味。五、拓展欣赏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 ,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归纳:中国画重神似、写意;西洋画重形似、写实。(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西文艺的不同)比如过家家、女生喜欢布娃娃等,在儿童的游戏中蕴含着文化
5、艺术。七、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用心体会处处有滋有味,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实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诚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八、布置作业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九、板书设计竹 影“我” 、弟弟、华明 父亲描竹影 中国画游戏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