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1 课时知识与技能(1)熟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了解倒数的概念,理解零没有倒数,来源:gkstk.Com(3)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过程与方法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规律发现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活动。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法则的推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自己动手,总结规律。能够确定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 难点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难点: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符号的确定学
2、情 分析学法 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 通案 个 案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板书)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例 1、计算(1) (2) 3143(3) (4) (-3)95.分析总结:1)要先定符号,2)再算绝对值3、从这个例题中,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让学生充分讨论,可能会发现:(1)、(2)小题的结果都是 1,在小学里知道: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由此得出: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有理数倒数的概念(板书):乘积是 1 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三、展示训练:1、课本 30 页练习 12、课本 30 页例 2,练
3、习第 2 题3、课本 30 页练习第 3 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什么?五、布置作业课本 38 页习题 1.4 第 1、2、3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课堂检测1.计算(1) (6) 3 ( 2 ) ( 7 )(2) ( 8 ) (-2) 30(79)2. 思考:上面的算式中有几个特殊的算式,你发现了吗?3. 课本练习 1 题.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多媒体显示: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 3 米的速度向东爬行 2 分钟。(1)小虫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起点相距多少米?可以用怎样的数学式子表示?(2)现在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并将上述问题改变为
4、:小虫向西以每分钟 3 米的速度爬行 2 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3)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 3(2)? (3)(2)?(5)如果有一个因数是 0,那么积为多少?(3)0? 02?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1、综合以上各种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正、负号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提示: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与绝对值) 。教学 反思课题1.4.1 有理数的乘法( 二)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2 课时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2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多个数相乘过程与方法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
5、生经历知识发生、规律发现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活动。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法则的推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自己动手,总结规律。能够确定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 难点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学情 分析学法 指导 启发式教学教具 课件 通案 个 案几个不等于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 0,积就为 03、自学课本例 3,思考:多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6、“先定符号后定值”注意: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三、展示训练1、 计算:(1) -85(-4); (2)(-3)(-7)(-6)2课本 32 页练习:四、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五、作业:38 页第 7 题(1)(3)课堂检测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行出题检测(一)温故知新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2计算:(1)(-2)3; (2)(-2)(-3); (3)4(-1.5); (4)(-5)(-2.4);(5)29(-21); (6)(-2.5)16; (7) 970(-6);(二)、探究学习1计算(1)1234(-5); (2)123(-4)(-5);(3)12(-3)(-4)(-5);(4)
7、1(-2)(-3)(-4)(-5);(5)(-1)(-2)(-3)(-4)(-5)2、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学生由以上计算归纳出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教学 反思 课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3 课时知识与技能 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重点 难点 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学情 分析学法 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 通案 个 案三、
8、展示训练:1、用两种方法计算( )12261采用大组竞赛的方法,让其中的两个大组采用一般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两个大组采用运算律进行计算2、 (7)( )4351该题不限制计算方法,让学生先思考,再选择运算方法3、9 15.184、课本 33 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及表示方法2、如何运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五、作业:同步训练课堂检测第 38 页习题 1.4 第 7 题的(1) 、 (2) 、 (3) 、 (6) ,第 8 题的(2)一、前提测评1、 (7)8 与 8(7)(2)(6)5 与(2)(6)52、 ( )( )与( )( )5391053 ( )(4)与 ( )(4)1
9、27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问题进行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验证答案的正确性二、探究学习提出问题:上面我们做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组内的讨论,交流,最后对组内成员的意见,想法去汇总,由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三个运算律并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三个运算律。教学 反思课题 1.4.2 有理数的除法(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1 课时知识与技能 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10、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重点 难点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学情 分析学法 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 通案 个案2, 运用法则计算:(1) (15)(3) ;(2)(12)(一 ) ;(3) (8)(一 )1614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完成教科书 34 页的填空3,自学教材 34 页例 54,师生共同完成教科书 35 页例 6。三、展示训练1, P35 页上面的练习, ,可由学生点评。2,教材 36 页练习第 1 题3,计算:(1) (36)十 9;(2) (12)(一 4)(一 1 ) ;5四、课
11、堂小结:由学生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谈本节课得到了什么启示。五、作业:教材 38 页 4、6 题课堂检测同步训练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 50 米,共走了 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00 50=20)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3、在学生回答了这个关系后提出课题有理数的除法二、探究学习1,比较大小:(1)8(4) 8(一 ) ;14(2)(15)3 (15) ;3(3) (一 1 )(一 2) (1 )(一4)2小组合作完成上
12、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数除法法则教学 反思 课题 1.4.2 有理数的除法(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2 课时知识与技能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能运用简便算法计算;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进行运算;3能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获得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重点 难点 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学情 分析学法 指导 合作探究教具 课件 通案 个 案三、展示训练1、36 页上面练习第 2 题2、36 页下面练习3、计算(1)-3
13、 2 (-2) (2)- (-1 )(-2 )414(3)- (- )(- ) 8923(4)20(-4)5+5(-3)15-74、 某公司去年 13 月平均每月亏损 1.5 万元,46 月平均每月盈利 2 万元,710 月平均每月盈利 1.7 万元,1112 月平均每月亏损 2.3 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5、 某商店先从每件 10 元的价格,购进某商品15 件,又从每件 12元的价格购进 35 件,然后从相同的价格出售,如果商品销售时,至少要获利 10%,那么这种商品每件售价不应低于多少元四、课堂小结:畅所欲言,本节课得到了什么启示。五、作业:39 页第 7、8 题课堂检测计算:(1)- (2)-9(-3)6(-4)81.52(3)20(-5)-(-3)0.5一、前提测评式子 ( ) 里有哪种运1532154算,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二、合作探究引导 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这样运算的步骤基本清楚了另外带分数进行乘除运算时,必须化成假分数学生活动: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注意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三、应用新知 举一反三教材 35 页例 7教学 反思教材 36 页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