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 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 苏科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38920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 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 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 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 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 苏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0章 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 苏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节 水中的动物【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通过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能够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对河蚌进行观察,能够说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概述河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教学难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实验;观察河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实验所需材料:鱼缸、鲫鱼、河蚌、放大镜、剪刀、解剖刀、纱布、橡皮筋、红墨水等;制作 PPT 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水中动物的资料,预习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

2、。【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导入1.赛一赛:说出你知道的水中动物名称比赛规则:(1)在 1 分钟时间内,每组写出你们所知道的水中动物名称,要求不重复。(2)写出一个加 10 分,由组长统计。写出最多的小组为冠军。2.播放视频:“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1.小组竞赛,了解规则,说出熟悉的水中动物名称。2.欣赏水中动物2认识水中动物的种类提问:同学们知道水中的动物有哪些种类吗?鱼类:鲨鱼、金鱼、小丑鱼、蝴蝶鱼等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等节肢动物:蟹、虾等软体动物:河蚌、螺蛳、章鱼等两栖动物:青蛙、大鲵、蝾螈等哺乳动物:鲸、海豚、海狮、海豹等结合图片认识水中动物的种类。3探究鱼类适应

3、水中生活的特征(一)以鲫鱼为代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呢?鱼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呢?让我们以鲫鱼作为代表,来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请同学们思考: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体形、体色、体表、感觉、呼吸、运动)2.合作探究一: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小组讨论:(1)鲫鱼的体形是怎样的?(纺锤形)(2)鲫鱼的体色有什么特点?(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3)摸摸鲫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黏滑,鲫鱼表面覆盖有鳞片,鳞片1.分析从哪几方面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2.小组合作,通过观察水缸中鲫鱼的外部形态,思考并回答问题。了解鲫鱼的体形、体

4、色、体表特点和身体分部以及特殊的感觉器官。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4)鲫鱼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头、躯干、尾三部分)(结合图示)(5)仔细观察鱼的体侧你会看到什么结构?它有何作用?(侧线;特殊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变化,使鱼能准确定位,判断水中物体)(视频:侧线的作用)3.合作探究二:鲫鱼的呼吸观察与思考:(1)鱼鳃位于 头部 两侧,外有鳃盖保护,颜色 鲜红色 。(2)红墨水流动方向:体外-口-鳃- 鳃盖后缘 -体外。(3)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于水的 氧气 进入鳃丝的血管中,水流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二氧化碳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鱼就是这样呼吸的。4.合作探究三:鲫鱼的运动(1)认识各种鱼鳍

5、的名称和数目(出示图片)(胸鳍:2 个;腹鳍:2 个;背鳍:1个;臀鳍:1 个;尾鳍:1 个)(2)探究各种鱼鳍的作用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动手实验小组交流3.小组合作实验,用红墨水自主探究鲫鱼是如何呼吸的。4.观察鲫鱼,了解鲫鱼的运动。总结各种鱼鳍的作用4观察河蚌1.引导学生观察河蚌及河蚌的运动,并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判断河蚌的前端、后端?贝壳有什么作用? (2)河蚌是怎样运动的?在什么环境中才运动? (3)河蚌的鳃有几片?斧足有几个?2.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在两片贝壳的内面,也就是河蚌身体的最外层,是不是各有一片柔软的膜,这两片膜有什么作用?

6、 3.出示其它软体动物的图片,请学生总结它们与河蚌有哪些相似的基本特征?并能说出一两种知道的软体动物。1.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1)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2片对称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2)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斧足是运动器官;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3)鳃有 4 片,只有 1 个斧足。2.两片贝壳内面各贴着的一片柔软的膜,包裹着蚌的身体,犹如外套,叫外套膜。在它的外层能看到的一条条的环纹,叫生长线,就是由外套膜形成的。所以贝壳能不断生长。3.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7、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大多用鳃呼吸。如蜗牛、乌贼等。5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到哪些淡水鱼类?介绍:我国的海洋和江河、湖泊里蕴1.积极参与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常见淡水鱼藏着极为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海洋鱼类有200 多种;我国的淡水鱼类约有 800多种,青鱼、草鱼、鳙鱼、鲢鱼被称为“四大家鱼”,并可以进行混合饲养。2.我国的主要海洋鱼类 然后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海洋资源。使学生了解海洋鱼类已知的有 1000 多种,占世界海洋鱼种类总数的 16。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 200 种以上。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2.了解我国的主要海洋鱼类,增强民族自豪感。【板书设计】第 1 节 水中的动物一、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体形体色1.鲫鱼 体表感觉器官 呼吸器官运动器官2.鱼类的主要特征:用鳍运动,用鳃呼吸三、观察河蚌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大多用鳃呼吸四、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