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年级 七 科目 语文任课教师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段凯 授课时间 3.15课题 9、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标依据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了解课文涉及
2、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教学目标1、通过检测预习,引导学生积累文学常识,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速读课文,勾画关于长妈妈的事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通过跳读课文,梳理出“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4、通过写法研讨,知道欲扬先抑的写法,学习作者高妙的写作技巧。编号:教学重点1、速读课文,勾画关于长妈妈的事情,做批注后归纳出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2、通过跳读课文,梳理出“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来源:gkstk.Com来源:gkstk.Com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通过相关事件的分析归纳出人物特点,学习作者高妙的
3、写作技巧。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题目矛盾分析,阿长和山海经的介绍,激发学生兴趣二、文学常识积累。活动:作家常识回忆比一比。1、学生在注释一下添写自己知道的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2、学生相互补充。3、教师小结作家及代表作品。三、速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长妈妈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这称呼的由来说明了长妈妈在家中什么样的处境?(教师提问,学生读课文一二段,勾画、批注后回答)2、文章 2-31 段写了长妈妈的哪些事情?这些事分别表现了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教师提问,学生读课文 2-31,勾画、批注后回答)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长妈妈的认识。四、读懂阿长,理解作者对阿长的特殊情感1、跳读课文,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2、归纳“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4、朗读“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基础知识积累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引导学生勾画、批注,魂灵!” ,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与感激。五、学习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物形象,以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及其作用六、布置作业词语积累:课后读读写写生词绩优学案:预习交流抓住全文的感情线索,理解欲扬先抑的写法。写法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