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冶一中教师导学稿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时间:主备教师:郑谨丽 协作教师:王保卫、王 晓、裴雪 丽 、司瑞芳课题 我爱这土地 第一课时导学重难点: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导 学 稿导学设计郑谨丽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和象征的表现手法。(练习册 P55)2.能有感情的诵读并划分诗歌节奏;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重点)3.背诵并默写诗歌。学习任务一、导入2003 年 12 月 9 日温家宝总理会见华人华侨代表的时候,引用这样的诗句作为结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006 年 9 月 5 日温总理在中南海接受欧洲五家媒体的联合采访的时候,再次引用了这
2、句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艾青,走进我爱这土地一同感受诗人的内心。二、预习交流1.结合练习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象征的表现手法。2.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的感受。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嘶哑( ) 喉咙( ) 汹涌( ) 腐烂( )三、自主学习1.齐读诗歌,填词。( )的喉咙 ( )的土地 ( )的河流 ( )的风( )的黎明 ( )腐烂在土地里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组内合作并讨论)。悲愤忧郁激昂独立完成组内合作 讨论完成 3. 放录音范读全诗,划分节奏,把握感情基调。四、合作探究1.第一节诗歌当中鸟儿除了歌唱土地,还歌唱了哪些事物? 歌唱了河流、风和黎明。2.第二行“嘶哑”去掉可
3、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因为用“嘶哑”的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深爱的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3.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第六行中的省略号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折号表示转折;第十行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4.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对土地深沉的爱。五、提升拓展联系生活,课外阅读艾青的诗歌,了解他的诗歌风格达标检测1.本文的作者是 艾青 ,原名蒋海成 ,浙江金华人,代表作大眼和我的保姆 。2.在括号内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拟物 )(2)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排比)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D.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业巩固教师检查 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