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08076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走进天文馆一、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几乎天天在与时间打交道;说它陌生,是因为它非常抽象,尤其对儿童来讲,它看不见、摸不着,反映的是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变化现象,而不是反映儿童非常熟悉的物的特征,如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可以借助于各种常见的立体纸盒,通过拆拼与组合进行活动。教材尊重这一客观事实,以“走进天文馆”为线索,通过买票与观看科幻片两个活动进行学习,实现了学习内容与生活事实的有机结合。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 2 个信息窗。依次是:二、单元知识分析1、知识基础。一年级下册:下雨了学看钟表(会认读整十、半时,知道“快

2、几时了” “几时刚过”)二年级下册: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会认读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1 分=60 秒,会用两种方式表示钟面上是几时几分)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是钟表认识的继续;是年月日知识学习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是今后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不仅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学中问题的基础。3、知识构成。共设有 2 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信息窗 1:二十四时计时法;信息窗 2:年月日知识的学习。三、单元教材解读(一)信息窗 1 的解读1、情景图的解读。作为走进天文馆的第一个活动,教材选择从买票活动入手,通过天文馆售票口呈现出的时间信息进行二十四时计时

3、法的学习,符合生活中的的实际状况。2、情景图中的信息。情景中呈现了天文馆一天放映节目的时间表信息及天文馆每天开馆时间的信息。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 2 个例题。例题一:15:00 是几时? 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今日放映9:00 宇宙旅行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15:00奇妙的星空15:45小丽访问哈勃开馆时间:8:3016:30 例题二: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学习时间的计算。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1)对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认真分析。除了上述所说的知识基础以外,学生在运用时间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好多经验,也从中获得了一些知识,如在收听广播节目预告及

4、观看电视节目预告中知道了 19 点是通常所说的晚上 7 点等,这些是开展学习活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也是分析学生所不可或缺的。(2)要帮助学生梳理数学语言,如:15:00 是下午 3 时,晚上 7:30 是 19:30。(3)学习材料准备:钟表或钟表模型。(4)教学目标:是什么什么是 24 时计时法;为什么时针每天转两圈,每天转 24 小时;怎么做明确什么时候加 12,什么时候减 12。(5)要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如“开馆”既:每天打开天文馆门的时间是8:30,每天关闭天文馆门的时间是 16:30。(6)语言的梳理:24 时计时法:在用 24 时计时法来表述全天的所有时间,不用再说明是早上

5、、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几时) ;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晚上几时等。(7)建立二十四时计时法的表象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教学向深层次发展、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的重要体现。表象建立目标的体现,不是通常所说的能够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这只是学习知识性目标的体现,而是在此基础上能够把二十四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述的时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看到或听到16:30,马上就能联想到是下午 4:30,马上就能想到是下午放学的时间。另外,表象建立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性目标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了表象的建立过程,要实现知识性目标,就只能靠大量的练习来实

6、现,这一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与理解,否则就可能使教学陷入低效率的恶性循环之中。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例题一:15:00 是几时? 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猜想探究梳理应用。猜想:猜想既引导学生知道情景中的 8:30、9:00、10:30 都是上午的时刻;15:00、15:45、16:30 都是下午的时刻,并会用下午几时几分来表述出来,既把下午的时间也既学生生疏的二十四时计时法用学生熟悉的普通计时法来表述出来,也就是知道15:00、15:45、16:30 在一天中的位置。探究:利用钟表帮助学生完成从 8:3016:30 的拨针操作活动。注意:考虑到例题只进行一个时刻的探究就来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的总结

7、与梳理是不行的,所以把情景中的所有时刻都让学生来表述。另外要及时进行板书,用它作为总结梳理的原材料:开始 今日放映 结束24 时计时法 8:30 9:00 10:30 15:00 15:45 16:30普通计时法 上午8:30上午9:00上午10:30下午3:00下午3:45下午4:30梳理:一是给出两种计时方法的名称,既 24 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二是梳理 24 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可以再指导学生进行拨针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下午时刻的表述,不再是 0、1、2时这样来计时,而是从 12 时开始往后计时的,既 13、14这样来计时,也既每天的时间的计时,是采用从 0 时到 24 时的计时方法。像

8、这样的计时方法就是 24 时计时法。通俗地来讲,普通计时法是采用从 0 时到 12 时、然后又从 0 时到 12 时的计时方法,24 时计时法是采用从 0 时到 24 时的计时方法。二十四时计时法的模型可以用下面的钟表来抽象:以上教学要把握的目标是:初步使学生知道 24 时计时法,知道每天时刻的表述在钟表上是怎样转动的。既初步给学生一个 24 时计时法的表象。至于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是下一个环节要做的工作。应用:进行专项训练,既进行二十四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梳理:一是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时间,在普通计时法的基础上加上12,反之就要减去 1

9、2;二是在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时间时,不用再说是下午还是晚上,在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时,要说明是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例题二: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学习时间的计算。猜想探究拓展升华。猜想: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答案,8 时与 9 时。9 时是从 8:30 作为起点,把它看作 1开始数的,这种数的方法与数天数的方法混在一起;8 时是正确答案,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时刻之间的间隔就是时间”的观念。这个阶段不能要求学生都能回答正确。探究:活动一:拨一拨:引导学生在钟表上从 8:30 开始拨起,一直拨到 16:30。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从 8:30 到 9:30 经过了 1 时,既发

10、现了经过了1、2、311、12 个大格,经过了 60 个小格,时间是 60 分钟,也就是 1 时,这个阶段是探究的关键;有了这个基础,下面的探究就会顺利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拨动钟表上的表13141516212223201719 1824针发现:从 9:30 到 10:30 是 1 时,从 10:30 到 11:30 是 1 时所以从 8:3016:30 经过了 8 时。活动二:画一画:画一画既“变曲为直” ,引导学生把时针在钟表上的转动转变为直线,既课本上的表述方式。拓展:把情景中几个节目之间的放映时间进行探究,同样也要经历估算、拨一拨、画一画的探究过程。升华:既用数学算式的计算方式进行升华,引

11、导学生发现:16:30-8:30=8 时等。可以用竖式表示:(二)信息窗 2 的解读1、情景图的解读。联系上一个信息窗及本信息窗呈现出的情景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是在观看奇妙的星空科教片。以我们人类生活的太阳系为模型,通过情景中呈现的公转与自转的时间信息来抽象年月日的时间规律。2、情景图中的信息。公转:绕太阳化转一周的时间,水星约是 88 天,地球约是一年,天王星约是 84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23 时 56 分 4 秒,大约是 1 日。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 3 个例题。例题一:一年有多长? 学习平年、闰年。例题二:关于月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 学习月的知识。例题三:你知道

12、哪些有关日的知识? 学习 1 日=24 时。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1)尊重学生已有的年月日知识。虽然年月日的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这是学习的重要经验基础。如果学生不具有这样的经验,教学只能是灌输式,所以教师要在正确估计的基础上提前布置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关的经验。(2)教学的基本方法归纳法。年月日作为计量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间单位,这方面的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通过年月日时间规律的归纳与探究,梳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探究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对比辨析进行归纳,这就是归纳法。(3)教材分析:“合作探索”部分的三个例题,分别是学习一年有多长、学习月的知

13、16:30 8:30 8:0010:30 9:00 1:3014:6015:00 10:30 4:3015:45 15:00 45识、学习有关日的知识,从中不难发现,它是延着年、月、日的知识体系而编排的。其中,例题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它学习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整个内容的学习质量。在例题二的探究过程中,教材分别用了四块内容,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面的两部分属于探究,而下面的两部分其实是总结与梳理的内容。(4)教学的层次性: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三个例题虽然都属于“合作探索”,但这里的探索必须划分层次,否则就会使教学陷入无序的状态之中。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例

14、题一:一年有多长? 学习平年、闰年。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既概括:一年有 12 个月,一年有 365 天,一年有 366 天。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一年有 365 天的年份是平年,一年有 366 天的年份是闰年。例题二:关于月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 学习月的知识。按照“猜想探究(验证)反思升华”的程序进行教学。猜想:引导学生把了解到的有关月的知识进行表述: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这其实就是教材例题二中左上角部分的教学。探究(验证):为学生准备不少于 5 年的相邻年份年历卡,如果考虑到年历卡准备不方便,可以用挂历或年历来替代。教师要准备如下所示的表格,以备学生汇报交流时用。引

15、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卡,看从中能发现什么?伴随着学生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把学生发现的各个年份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完整。反思:利用上述的表格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其中的规律,既:(1)1、3、5、7、8、10、12 月,每月 31 天;4、6、9、11 月,每月 30 天;2 月份有的年份是 28 天,有的年份是 29 天。年份天数月 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12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28 283456789101112366 366 366闰年 闰年 闰年(2)每年天

16、数的计算: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年份,计算每年的天数是多少。通过数据说明:闰年的 2 月是 29 天。并引导发现每 4 年中有一个闰年。(3)闰年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二月的天数的判断;二是根据每年的天数来判断。(4)引导发现公历年份与数字 4 的关系,既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并补充: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升华: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例题三:你知道哪些有关日的知识? 教学中要注意:一是要利用钟表帮助学生梳理“时针走两圈,正好是 1 日”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帮助学生建立 1 日的表象的过程,是把 1 日的定性的描述与钟表的定量的刻画联系起来;二是要利用表针的拨动给学生清晰的“一日”的概念,既“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是 1 日” ;三是 1 日与 1 时之间的关系,既“1 日是 24 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