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目标1.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2.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第二课时),受精,精子发生,卵子发生,胚胎发育,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 (即受精卵)的过程。,在输卵管,2.受精的场所在哪里?,探究一: 1.什么是受精?,探究二: 1.从睾丸中取出的精子,能不能立即和刚排出的卵子受精?,2.受精前,精子和卵子分别需要做哪些准备?,不能,一)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获得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一、受精过程,2)卵子的准备:在输
2、卵管中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1.受精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阶段? 2.精子和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什么反应?精子如何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 3.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屏障是什么? 4.精子入卵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5.尝试描述受精过程。,探究三:(自主阅读书本6465页),3班,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顶体反应,使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并溶解放射冠内的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和透明带,从而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的通道。,透明带反应(第一道)、卵黄膜封闭作用(第二道),卵黄膜封闭作用、雄原核形成和雌原核形成及它们结合,二)受精阶段,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
3、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2)精子进入卵黄膜,卵黄膜封闭作用(第二道),3)原核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形成,4)配子结合,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1)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第一道),精、卵相遇,顶体反应,顶体酶释放,顶体酶溶解透明带,接触透明带,穿越放射冠,溶解卵丘细胞 之间的物质,穿越透明带,接触卵黄膜,产生透明带反应,形成第一道屏障(作用 ),精子被微绒毛抱合,精子外膜与卵黄膜融合,精子进入卵,精子进入卵后,变化,变化,变化,产生卵黄膜封闭作用,形成第二道屏障 (作用?),尾部脱离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形成雌原核,激活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4、排出第二极体,发育 移动 接触 合并,形成受精卵,D,【矫正反馈1】: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释放第二极体 顶体反应 穿越透明带 雌、雄原核形成 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穿越放射冠 B. D. ,3班,二、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矫正反馈2】: 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 23、46、23 B. 46、23、23C. 46、46、23 D. 46、23、46,C,3班,二、受精阶段: 1)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使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并溶解放射冠内的卵丘细胞之
5、间的物质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2)精子进入卵黄膜卵黄膜封闭作用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3)原核形成: 雄原核形成和雌原核形成及它们结合 4)配子结合: 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知识小结,一、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1.受精的概念、场所 2.精子和卵子的准备,迁移应用:,1.关于受精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2.(多选题)在受精阶段,阻止多个精子入卵受精的生理反应有( ) A.顶体
6、反应 B.透明带反应 C.卵黄膜的封闭作用 D.微绒毛的抱合作用,C,B、C,3班,3在受精过程中( ) 精子必须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 顶体酶可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 卵细胞恢复并很快完成了第一次成熟分裂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 透明带反应防止了多精入卵和多精受精的发生A B C D,B,3班,4.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 A.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B.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C.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D.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5.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释放的酶是( )A.溶菌酶 B.蛋白酶C.顶体酶 D.获能酶 6.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 )A.卵巢 B.输卵管C.生殖道 D.子宫,B,C,B,3班,有丝分裂、分化、生长,精子,卵细胞,幼体,受精卵,成年,有丝分裂、分化、生长,减数分裂,减数分裂,n,n,2n,2n,2n,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