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美丽的花说课稿灵宝市河滨小学 张敏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仁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灵宝市河滨小学的张敏,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美在花中现人在画中游有一种美,丹青妙笔无法描摹,诗词歌赋难以尽述,那就是自然之美。自然界中的花儿五颜六色,种类繁多,姿态各异,色彩斑斓,有了它们的装扮,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丽。今天,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课美丽的花。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策略、流程、板书五个方面来解说:一、潜心研读解教材本课采用美丽的花为课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花卉的枝叶的组成规律,让学生感受花卉在形状、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关系) ,用
2、线条和色彩概括地表现植物的形象,并引导学生探究使用其他材料来表现不一样的画面效果。本课启发学生对花瓣、叶片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关系进行细致观察,并采用写生与创作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激发学生造型表现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绘画艺术的多种表达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二、依托课标知目标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基于对课标的解读,对学段重点的分析,我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指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感知花的基本特征。
3、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美丽的花。根据花的基本特征进行想像变化,创造性的地表现美丽的花。其中抓住花的基本特征进行想象表现是重点,感受花的形式美,展想象思维是难点。三、匠心独运巧“施教”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图片欣赏法。为了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想象法,合作探究法,展示评价法。四、深化重点说流程为了达到惜时增效,我将采用一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 欣赏美丽的花3“微风徐徐,百花
4、盛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如此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上课伊始,我播放一段神奇的视频(各种花慢慢盛开),把学生带入神奇的花的世界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谈话把学生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表现美丽的花的兴趣。(二)引导启发 了解美丽的花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美丽的花”一环节。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看到过的一些美丽的花,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谈起,然后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去美丽的花园游览,以此了解更多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花,在这里我设计了从孩子们熟悉的北区桃园到大王后地的百亩荷花池到洛阳的牡丹开封的菊花再
5、延伸到更多的花,这样不仅让孩子们欣赏了美丽的花,也培养了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游完了美丽的花园,我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一些特征,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三)自主探究 设计美丽的花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表现美丽的花”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里我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留住这些美丽的花,此刻对于思想活跃的孩子我会提出表扬,正当学4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 1 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去了解书中的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方法和材料,紧接着请同学们小组结合相互交流,积极
6、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的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大胆创作 表现美丽的花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表现美丽的花”这一环节,鼓励各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所带材料对美丽的花进行大胆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不仅要注意抓住花的特征来表现,还要注意花瓣、枝叶前后的遮挡、大小变化等方面。创作同时,并播放优雅的钢琴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
7、、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画面的效果、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自主解决问题。(五)展示欣赏 评价美丽的花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美丽的花”的环节,这5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六)情感升华
8、做一朵美丽的花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播儿童歌曲娃哈哈 ,孩子们快乐地唱着歌、拿着自己完成的作品送给听课的老师或是布置在台前的展板上,此刻,大家会感觉我们的教室仿佛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孩子们就是花园中美丽的花,随即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渗透(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朵思想、行为、内外兼美的花儿少年,这样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花园、我们祖国的大家园就会越来越美!)这样的情感升华就显得顺理成章。五、画龙点睛说板书6这节课的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老师示范几种花卉,让孩子们了解花的特征,学会表现花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难点
9、,也培养了孩子对花的外形的概括能力。结束语:李吉林老师的一句话我很喜欢“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我欣赏美好的人、事、物、情,也常常带领学生在美丽的图画中畅游,以此亲近美、感受美、热爱美,美就留在了我们彼此的心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7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 XX,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
10、功与快乐。(三)自主探究 折制 XX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X 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 5 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
11、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大胆创作 制作 XX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 XX”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8并播放儿童歌曲 X,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五)展示欣赏 评价 XX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
12、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六)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 XX 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
13、大家共同分享。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9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 。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 XX 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