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17124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预201240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中心支行:现将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二一二年六月十二日附件: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妥善处理地区间利益分配关

2、系,做好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征缴和分配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一、主要内容(一)基本方法。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范围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规范、兼顾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利益的原则,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处理办法,总分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的地方分享部分中,25由总机构所在地分享,50由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分享,25按一定比例在各地间进行分配。统一计算,是指居民企业应统一计算包括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在内的企业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税率不一致的,应分别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分级管理,是指居民企业

3、总机构、分支机构,分别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属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就地预缴,是指居民企业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比例分别就地按月或者按季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汇总清算,是指在年度终了后,总分机构企业根据统一计算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财政调库,是指财政部定期将缴入中央总金库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地方国库。(二)适用范围。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居民企业。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

4、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三级以下分支机构,其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等统一并入二级分支机构计算。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的规定,国有邮政企业(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和直属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

5、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总分机构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为中央收入,全额上缴中央国库,不实行本办法。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营业税、增值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以及上年度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实行本办法。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按本办法计算有关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不包括其境外分支机构。二、预算科目从 2013 年起,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增设 1010449 项“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科目,其下设 01 目“国有企业分支机构汇算清

6、缴所得税”、02 目“股份制企业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03 目“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99 目“其他企业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有关科目说明及其他修订情况见201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三、税款预缴由总机构统一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并分别由总机构、分支机构按月或按季就地预缴。(一)分支机构分摊预缴税款。总机构在每月或每季终了之日起十日内,按照上年度各省市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 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总机构所在省市同时设有分支机构的,同样按三个因素分摊),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

7、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享。分摊时三个因素权重依次为 0.35、0.35 和 0.3。当年新设立的分支机构第二年起参与分摊;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不参与分摊。本办法所称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全部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生产经营企业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取得的利息、手续费、佣金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保险企业分支机构取得的保费等全部收入。本办法所称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

8、是指分支机构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本办法所称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是指分支机构在 12 月 31 日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合计额。各分支机构分摊预缴额按下列公式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预缴额=所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其中:所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总额=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以上公式中,分支机构仅指需要参与就地预缴的分支机构。(二)总机构就地预缴税款。总机构应将统一计算

9、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 25,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总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享。(三)总机构预缴中央国库税款。总机构应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剩余 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所缴纳税款收入 60为中央收入,40由财政部按照 2004 年至 2006 年各省市三年实际分享企业所得税占地方分享总3额的比例定期向各省市分配。四、汇总清算企业总机构汇总计算企业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扣除总机构和各境内分支机构已预缴的税款,计算出应补应退税款,分别由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不包括当年已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分支机构)就地办理税款缴库或退库。(一)补缴的税款按照预缴的分配比例,50%由各分支机

10、构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享;25%由总机构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总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享;其余 25%部分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所缴纳税款收入中 60为中央收入,40由财政部按照 2004 年至 2006 年各省市三年实际分享企业所得税占地方分享总额的比例定期向各省市分配。(二)多缴的税款按照预缴的分配比例,50%由各分支机构就地办理退库,所退税款由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按60:40 分担;25%由总机构就地办理退库,所退税款由中央与总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担;其余 25%部分就地从中央国库退库,其中 60%从中央级 10

11、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下有关科目退付,40%从中央级 10104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有关科目退付。五、税款缴库程序(一)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款、汇算补缴税款、查补税款(包括滞纳金和罚款)由分支机构办理就地缴库。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税收缴款书,预算科目栏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 1010440 项“分支机构预缴所得税”、1010449 项“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和 1010450 项“企业所得税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下的有关目级科目名称及代码,“级次”栏填写“中央 60、地方 40”。(二)总机构就地预缴、汇算补缴、查补税款(包括滞纳金和罚款)由总机构

12、合并办理就地缴库。中央与地方分配方式为中央 60,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暂列中央收入)20,总机构所在地 20。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税收缴款书,预算科目栏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和 1010450 项“企业所得税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下的有关目级科目名称及代码,“级次”栏按上述分配比例填写“中央 60、中央 20(待分配)、地方 20”。国库部门收到税款(包括滞纳金和罚款)后,将其中 60列入中央级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和 1010450

13、项“企业所得税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下有关目级科目,20列入中央级 10104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有关目级科目,20列入地方级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和 1010450 项“企业所得税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下有关目级科目。(三)多缴的税款由分支机构和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收入退还书并按规定办理退库。收入退还书预算科目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预算级次按原缴款时的级次填写。六、财政调库财政部根据 2004 年至 2006 年各省市三年实际分享企业所得税占地方分享总额的比例,定期向中央总金库按目级科目开具分地区

14、调库划款指令,将“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全额划转至地方国库。地方国库收款后,全额列入地方级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下的目级科目办理入库,并通知同级财政部门。七、其他(一)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按中央与地方 60:40 分成比例就地缴库。需要退还的所得税查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收入仍按现行管理办法办理审批退库手续。(二)财政部于每年 1 月初按中央总金库截至上年 12 月 31 日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进行分配,并在库款报解整理期(1 月 1 日至 1 月 10 日)内划转至地方国库;地方国库收到下划资金后,金额纳入上年度地方预4算

15、收入。地方财政列入上年度收入决算。各省市分库在 12 月 31 日向中央总金库报解最后一份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后,整理期内再收纳的跨省市分机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统一作为新年度的缴库收入处理。(三)税务机关与国库部门在办理总机构缴纳的所得税对账时,需要将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设的目级科目按级次核对一致。(四)本办法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0810 号)同时废止。(五)分配给地方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以及省区域内跨市县经营企业缴纳的

16、企业所得税收入,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省以下分配与预算管理办法。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810 号颁布时间:2008-1-15 发文单位: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中心支行:已经被 财预200837 号文件修正经国务院批准,现将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

17、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二八年一月十五日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妥善处理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做好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征缴和分配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一、主要内容(一)基本方法。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范围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规范、兼顾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利益的原则,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处理办法,总分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的地方分享部分,25由总机构所在地分享,50由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分享,25 按一定比例在各地间进行分配。统一

18、计算,是指居民企业应统一计算包括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在内的企业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税率不一致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分别按适用税率缴纳。分级管理,是指居民企业总机构、分支机构,分别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属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居民企业总机构、分支机构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都有监管的责任,居民企业总机构、分支机构都要办理税务登记并接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监管。就地预缴,是指居民企业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比例分别就地按月或者按季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汇总清算,是指在年度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总分机构企

19、业根据统一计算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财政调库,是指财政部定期将缴入中央总金库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地方金库。(二)适用范围。6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女机构的企业。实行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办法的企业暂定为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三级及三级以下分支机构,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等统一计入二级机构测算。属于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

20、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泡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等企业总分机构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为中央收入,全额上缴中央国库,不实行本办法。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营业税、增值税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以及上年度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实打行本办法。在中国境内未跨省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居民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征

21、收管理及收入分配办法,仍按原规定执行,不实行本办法。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不实行本办法。企业按本办法计算有关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其实际利润额、应纳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不包括其境外营业机构。二、预算科目为满足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汇算清缴、退库、调库等需要,对2008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01 类“税收收入”有关科目作如下修订:(一)在 10104 款“企业所得税”新增 40 项“分支机构预缴所得税” 、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和相关目级科目。将原 40 项“企业所得税税款滞纳金、罚

22、款收入”代码调整为 50,下设目级科目名称和说明不变。(二)在 10105 款“企业所得税退税 ”增设 35 项“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退税”,反映财政部门按“先征后退”政策审批退库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不包括按规定办理的多缴税款退税)。(三)有关科目说明及其他修改情况见附件。三、税款预缴(一)预缴方式。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应根据核定的应纳税额,分别由总机构、分支机构按月或按季就地预缴。预缴方式一经确定,当年度不得变更。(二)就地预缴。由总机构根据企业本期累计实际经营结果统一计算企业实际利润额、应纳税额,并分别由总机构、分支机构分期预缴。71.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款。总机构在每月或每季终

23、了之日起十日内,按照以前年度(16 月份按上上年,7-12 月份按上年)各省市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总机构所在省市同时设有分支机构的,同样按三个因素分摊),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享。分摊时三个因素权重依次为0.35、0.35 和 0.3.当年新设立的分支机构第二年起参与分摊;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第二年起不参与分摊。分支机构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全部营业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经营收入是指生产经营企业销售商品

24、、提供劳务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业经营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取得的利息和手续费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经营收入是指保险企业取得的保费等全部收入。分支机构职工工资,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分支机构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除无形资产外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总额。各分支机构分摊预缴额按下列公式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预缴额=所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总额 x 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其中:所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总额= 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 x 50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该分支机构经营收入各分支机构经营收入总额)x0.35+ (该分支机构职工工资各分支机构职工工资

25、总额) x 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x 0.30 以上公式中,分支机构仅指需要参与就地预缴的分支机构。2.总机构就地预缴税款。总机构应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 25,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总机构所在地按 60:40 分享。3.总机构预缴中央国库税款。总机构应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剩余 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所缴纳税款收入 60为中央收入, 40由财政部按照 2004 年至 2006 年各省市三年实际分享企业所得税占地方分享总额的比例定期向各省市分配。四、预缴税款缴库程序(一)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款由分支机构办理就地缴库。分支机构所

26、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税收缴款书,预算科目栏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 1010440 项“分支机构预缴所得税 ”下的有关目级科目名称及代码,“级次”栏填写“ 中央60,地方 40”。(二)总机构就地预缴税款和总机构预缴中央国库税款由总机构合并办理就地缴库。中央地方分配方式为中央60,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暂列中央收入)20,总机构所在地 20。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税收缴款书,预算科目栏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下的有关目级科目名称及代码,“级次” 栏按上述分配比例填写“中央 60、 中央 20(待分配)、地方 20”。国库部门收到税款后,将其中 60列入中央

27、级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下有关目级科目,20 列入中央级 10104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有关目级科目,20列入地方级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 下有关目级科目。五、汇总清算8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统一由总机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根据汇总计算的企业年度全部应纳税额,扣除总机构和各境内分支机构已预缴的税款,多退少补。(一)补缴的税款由总机构全额就地缴入中央国库,不实行与总机构所在地分享。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税收缴款书,预算科目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 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下的有关目级科目名称及代

28、码,“级次”栏填写“中央 60,中央 40(待分配)”。国库部门收到税款后,按共享收入进行业务处理,将其中 60列入中央级 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下有关目级科目,40列入中央级 10104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有关目级科目。(二)多缴的税款由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收入退还书并按规定办理退库。收入退还书预算科目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应填写 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下的有关目级科目名称及代码,“级次”栏填写“中央 60、中央 40(待分配) ”。国库部门办理时,按共享收入进行业务处理,将所退税款的 60列中央级 1010442 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

29、税”下有关目级科目,40列中央级 10104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有关目级科目。六、财政调库财政部根据 2004 年至 2006 年各省市三年实际分享企业所得税占地方分享总额的比例,定期向中央总金库按目级科目开具分地区调库划款指令,将“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全额划转至地方金库。地方金库收款后,全额列入地方级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下的目级科目办理入库,并通知同级财政部门。七、其他(一)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不实行跨地区分享,按中央与地方 60:40 分成比例就地缴库。需要退还的所得税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收入仍按现行管理办法办理审批退库手续。

30、(二)财政部于每年 1 月初按中央总金库截至上年 12 月 31 日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进行分配,并在库款报解整理期(1 月 1 日至 1 月 10 日)内划转至地方金库;地方金库收到下划资金后,金额纳入上年度地方预算收入。地方财政列入上年度收入决算。各省市分库在 12 月 31 日向中央总金库报解最后一份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后,整理期内再收纳的跨省市分机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统一作为新年度的缴库收入处理。(三)税务机关与国库部门在办理总机构缴纳的所得税对账时,需要将 1010441 项“总机构预缴所得税”、42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43 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设的目级科目按级次核对一致。(四)本办法实施后,缴纳和退还。2007 年及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仍按原办法执行。(五)本办法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财政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 (财预20025 号)同时废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财预明电20013 号)中有关跨省市经营企业所得税预算管理的规定同时停止执行。(六)分配给地方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以及省区域内跨市县经营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省以下分配与预算管理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