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18张) .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3194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37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18张)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18张)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18张)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18张)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18张)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4课 宋明理学,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朱熹画像,王阳明画像,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行,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三教合一,1,梳理自汉至唐儒学发展的历程。 2,儒学为何面临如此困境? 3,在这种困境下,怎样完成重建儒学信仰的使命?,与佛教和道教相比,儒教显得没有活气(至少北宋的儒教改革家们这样认为)的理由是因为儒教没有充分关心人们“心”(精神)的问题。作为官僚要执政,就必须掌握儒教的政治思想和统治权术。但是说到底,仅仅如此而已。对于一个普通人在人间如何生存等精神内面的问题,当时的儒教完全没有提供答案。

2、钻了这个空子而盛行的,就是提倡“修身”的道教和“修心”的佛教。 宋朝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新的儒学思潮既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想与传统儒家对现实的关怀联系起来。岳麓书社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道教修身成仙佛教修心因果轮回儒学修养身心成为圣贤服务现实,二、程朱理学,1,为什么理学在宋代形成? 2,概括二程与朱熹的主要观点,你有何疑问? 3,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4,程朱理学的影响。,二、程朱理学,1,为什么理学在宋代形成? (1)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士大夫的地位空前提升。 (2)高度发展的政治主体意识构成了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核心,以“天下为己任”是这一

3、意识的明确体现。 (3)长期以来,儒、佛、道三教的争论和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二、程朱理学,2,概括二程与朱熹的主要观点,你有何疑问? 二程:天理是本原 先理后有物人伦即天理 格物以致知 朱熹:天理是本原 人性亦天理三纲与五常 格物致于善,如何获得理?,二、程朱理学,3,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4,程朱理学的影响。,三、陆王心学,1,什么是心学? 2,陆九渊和王阳明的主要观点。 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如何获得理?,三、陆王心学,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 (注意结合明朝的时代背景),致良知“人人皆圣贤”,有一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里在房内捉到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

4、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把。”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至此,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第一步:改造儒学,出现理学 第二步,推广理学。朱熹的致理,从外在达到,旁人很难实现。而陆王心学,人人皆可以为圣贤,扩大了致理的群体。,四、宋明理学的异同,“理“是世界的本源,“理”在万物,“理”在心中,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课后作业,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宋明理学。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戴震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著名理学家)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