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诗 四 首(第一课时),品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两诗,理解诗意,品味诗歌的美。,学习目标:,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作者简介:,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归 园 田 居(3)陶渊明,种豆
2、/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按节奏读:,请你说说诗句的意思,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古代诗歌赏析题的两大特点,二是所选诗歌文字浅易,涉及的是人之常情,如故园情、山水情、别离情等。,就古诗赏析题而言,大体有以下五种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第二种模式:分析炼字型,第三种模
3、式:分析语言特色型,第四种模式:分析表现技巧型,第五种模式:分析关键词型,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借“草盛豆苗稀”营造一种愉快、恬然自适的氛围,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自豪之情。,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2、表达
4、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暮色、烟渚、旷野、江月,营造出一个朦胧、凄清的意境。2、全诗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旅思乡愁。,使至塞上,王维,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宗称王维是“天宝中诗名冠代”人物。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诵读诗歌,感受诗
5、意。,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理解诗歌大意:,揣摸诗中感情:,想到被排挤出朝庭之外 苦闷抑郁,看到边关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 感慨赞美,总结:,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品味佳句:,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落 日 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
6、无边、 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第二种模式:分析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
7、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一、二句中最传神的字有哪些?为什么?,“断 ”、“开”:具体形象地把天门山的奇险、水势湍急而汹涌的壮阔之貌描绘出来了。,“流”、“回”:写出了江水呼啸而过又回旋北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说一说: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作业: 请模仿归园田居写一首诗,写一写你的生活,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