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1].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85087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数控磨床类的故障分析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911 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主型号表示方法及基本适用的其它型号1、主型号(按 GB/T 1537594标准)M K 29 45 C改进型号 工作台面宽度十分之一组系代号:29 数 控磨 床2、基本适用的其它型号国内产品 MK2932B、MK2945以配 FANUC 0MC 系统, 系列进给伺服系统,台达变频器为例。912 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故障条目1、 1、 打开电源开关与机床电源开关后,电源不能接通。2、 2、 控制电源故障。3、 3、 伺服电源故障。4、 4、 热补偿故障。5、 5、 磨头箱升/降故障。6、 6、 冷却系统故障。7、 7、 吸尘器

2、故障。8、 8、 变频器故障。9、 9、 电动磨头故障。10、 10、 风动磨头故障。11、 11、 磨头识别电路故障。12、 12、 超程报警。13、 13、 气压低报警。14、 14、 油雾发生器故障。15、 15、 C 轴间隙过大。16、 16、 Z 轴故障。17、 17、 U 轴进给误差过大。18、 18、 拖板或工作台抖动。19、 19、 X 或 Y 轴单脉冲进给爬行或数控三联动磨圆精度差。20、 20、 数控系统不能启动。21、 21、 机床参数与加工程序丢失。22、 22、 CRT 显示屏画面抖动或晃动。23、 23、 数控系统报警:910998。24、 24、 手动(JOG)操

3、作、手轮(MPG)操作、自动操作无法执行。25、 25、 数控系统电源接通时无画面显示。26、 26、 CRT 屏幕显示 400、401、4n0、4n1、4n4、4n6 号报警(伺服报警) 。27、 27、 伺服驱动系统工作不稳定或反馈报警。28、 28、 位置检测反馈报警(硬断线报警) 。29、 29、 位置检测反馈报警(软断线报警) 。30、 30、 电机编码器无信号输出。31、 31、 行星磨孔不好,有锥度。913 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故障分析与排除警告:1、机床维修之前应首先阅读随机技术文件、资料,弄清原理后再进行修理。2、故障检查与排除时,关断电源后,方可插、拔插头、连接器或拆卸电气

4、元器件;检修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1 打开机床总电源开关与机床电源开关后,电源不能接通。11 电源输入端熔断器熔芯熔断或爆断(或自动开关跳闸) 。12 机床电源进线断。13 机床总电源开关或电源开关坏。14 电气控制柜门未关好,开门断电保护开关动作。11 按电气图册电源电路测试检查,找出过流或短路的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换熔断器熔芯(或将自动开关合闸) 。12 测试检查,找出断线点或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换断线13 测试检查,找出损坏的原因,修理或更换已损坏的机床总电源开关或电源开关。14 检查机床电气控制柜的门是否关好,并将所有门关好,然后重新开机。序

5、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15 电气控制柜上的开门断电保护开关损坏或关门后与碰块接触不良。15 检查开门断电保护开关有无损坏或关门后碰块与开关接触是否良好;调整碰块位置,确保关门后碰块与开关接触良好,更换已损坏的开关。2 控制电源故障:21 控制变压器输入端或输出端熔断器熔芯断(或断路器跳闸) 。21 电源短路或负载短路;负荷过重电流超过。21 断电后,打开电气控制柜,按电气图册中控制电源原理图测试检查各熔断器,找出损坏的熔断器与过流或短路、串路的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换已损坏的熔断器熔芯。22 磨头箱制动电源整流模块或 DC24V电源损坏。23 电源连接线断线。24 控制电源电压过高或偏

6、低。25 控制变压器损坏。221 外部短路或过载,熔断器没有熔断。222 整流模块或DC24V电源内部故障。23 意外造成。24 电网电压过高或过低。 (超过10%。要求)25 控制变压器输出端短路,保护没有起作用。221 检查熔断器是否使用正确;测试找出短路、过载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换熔芯。222 测试确认,修理或更换已损坏的整流模块或 DC24V电源。23 测试检查,找出断线点与原因,更换断线。24 按使用说明书对机床电源的要求,测试检查机床输入电源,如不符合要求,建议加装稳压电源。25 按电气图册中电源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核实熔断器电流值,排除故障。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

7、法3 伺服电源故障:31 伺服变压器输入端断路器跳闸。32 机床进行预启动操作后,伺服变压器控制接触器未吸合。31 过流、短路、断路器内部故障等。321 机床操作面板上预启动按钮接触不良或损坏。322 控制电路接触不良、连接不好或断线。31 断电后,打开电气控制柜,按电气图册中伺服电源控制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排除故障后,将断路器合闸。321 将机床操作面板拆下,测试检查预启动按钮是否良好,触点接触是否可靠,确认后,修理或更换按钮。322 断电后,按电气图册中伺服电源控制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及引起故障原因,重新将连接器(插头座)插接牢靠,更换断线。323 检查伺服控制33 伺服变压器

8、温控开关断开。323 接触器接触不良或损坏。331 电气控制柜过热,伺服变压器温度升高,伺服变压器内温控开关断开。332 负载过重引起伺服变压器温度升高,伺服变压器内温控开关断开。接触器,确认已损坏后,修理或更换。331 检查电气控制柜内通风轴流风机运行是否正常,风道是否堵塞通风不畅或其它原因引起柜内温度升高,找出故障点和原因,排除故障。注:电柜内通风状况应定期检查。332 检查伺服放大器是否不良或切削参数选择不当,负荷增大,重新调整切削参数,排除伺服放大器故障。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34 伺服变压器电源电路断路器跳闸或付边无输出电压。35 伺服放大器无电源。34 伺服变压器损坏(

9、内部短路、断线、输出电路短路等) 。35 伺服变压器输出端接触器未吸合。34 测试检查伺服变压器与伺服电源电路,找出引起损坏的原因,更换已损坏的伺服变压器。35 按电气图册中伺服电源电路,进行测试检查 找出故障点及原因,排除故障。4 热补偿故障:41 热补偿不工作。主要原因:测温元件、加热器、热补偿电路板、连接或调整不当等故障。411 热补偿电路中有短路、断路;熔断器熔芯断;断路器跳闸。412 热补偿电路板引入电源线断。413 热补偿印制电路按电气图册中热补偿电路原理图进行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及原因排除故障。411 按电气图册中热补偿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与原因,排除故障后,将断路器合闸(或更

10、换熔断器熔芯) 、更换断线。412 检查线路,更换断线。413 更换三端稳压器 7815,检查电源42 热补偿工作不正常。板上三端稳压器7815损坏或电源线断。421 热补偿电路中测温元件部分损坏。线,将断线重新连接。注:热补偿板是两路控制,如果热补偿不工作,一般是两路的公共点出故障,故障分析排除时,重点检查公共点。421 按电气图册中给出的测温元件安装位置和电路,测试检查测温元件,更换已损坏的元件。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43 热补偿指示灯不亮或不能加热。422 加热器部分损坏。423 热补偿电路板上元件损坏。424 热补偿电路板与外部测温元件、加热器的连线有断线。425 使用时间

11、久,元件参数变化。431 热补偿印制电路上熔断器断。432 热补偿印制电路上双向可控硅损坏或控制电路故障。433 电路断线或接触不良。422 按电气图册中给出的加热器安装位置与电路,测试检查加热器,更换已损坏的加热器。 (与机床制造厂联系购加热器)423 测试检查热补偿电路板上元件,更换已损坏的元件。424 按电气图册中热补偿电路检查线路,更换断线。425 按使用说明书中要求,重新调整参数(调电位器)或更换老化的元件。431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及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换熔断器熔芯。432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换损坏的双向可控硅或元件。433 按图逐级测试,找出断线点或接触不良

12、点,更换断线或重新焊接接触不良点。434 热补偿指示灯损坏。434 更换已损坏的指示灯灯泡。5 磨头箱升/降故障:51 按下磨头箱升或降按钮磨头箱无动作。511 磨头箱升或降起动控制电路连接线有断线、热继电器脱扣或插头接触不良。511 按电气图册中磨头箱升或降控制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断线点和热继电器脱扣原因,更换断线,将插头座插牢靠, 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52 磨头箱升/降不能制动。512 磨头箱升或降超过行程极限,限位挡块压到限位开关。513 磨头箱升/降电机损坏。514 磨头箱升或降控制接触器或继电器接触不良或损坏。521 磨头箱升/降制动电源不良。522 磨头箱升/降制动电

13、路中有短路、断线或接触器接触不良。排除故障后,将热继电器复位。512 按反向按钮退出。513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内部短路、断线、外部短路、负荷重、缺相电流超过电机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未跳等) ,排除故障后,更换磨头箱升或降电机。5.1.4 测试检查,更换损坏的接触器或继电器。521 测试检查磨头箱升/降制动电源电路, (重点整流模块)排除故障,更换损坏的元件。522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排除短路故障,更换或修理已损坏的接触器。6 冷却系统故障:6161 冷却电机或磁性过滤器电机过载热继电器(或断路器)跳闸。611 冷却液过脏,冷却泵堵塞,电机负荷增大。612 电机电源缺相。611 清理冷却

14、箱,将堵塞冷却泵脏物清理掉,更换过脏冷却液,热继电器复位。612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更换断线或已坏的接触器,排除故障将热继电器复位。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62 冷却电机或磁性过滤器电机损坏。63 按下冷却启动按钮,冷却不工作。621 电机内部短路或断路。622 负载过重,电流超过额定值,过载保护热继电器未跳。623 电机电源断线、接触器触点损坏接触不良等引起电机电源缺相。631 冷却控制电路断线。632 冷却启动、停止按钮故障。633 冷却启动接触器、继电器故障。621 对冷却电机和磁性过滤器电机检试检查,查明原因,修理或更换电机。6221 检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更换坏的热继电

15、器。6222 清理冷却箱,将堵塞冷却泵脏物清理掉,更换过脏冷却液。623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与原因,更换断线或已坏的接触器。631 按电气图册测试检查,找出断线点,更换断线。632 测试检查确认,更换已损坏的按钮。633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与原因,修理或更换损坏的接触器或继电器。7 吸尘器故障:71 按下吸尘器启动按钮,吸尘器不工作。711 吸尘器控制电路连接断线、短路或接触不良机。712 吸尘器启动、停止按钮故障。713 713 吸尘器启动接触器、继电器故障。711 按电气图册中吸尘器控制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排除短路、接触不良故障,更换断线。712 测试检查吸尘器启动、停止按钮更换已

16、损坏的按钮。713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修理或更换损坏的接触器或继电器。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72 吸尘器过载热继电器(或断路器)脱扣。73 吸尘器电机损坏。721 吸尘器箱过脏,吸尘泵堵塞。722 电机电源缺相。731 内部短路或断路。732 负载过重,电流超过额定值,过载保护热继电器未跳。733 电机电源线断线、接触器触点损坏接触不良等引起电机电源缺相。721 清理吸尘器箱,将堵塞吸尘泵脏物清理掉,然后将热继电器复位。722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更换断线或已坏的接触器,排除故障,将热继电器复位。731 检试检查,查明原因,更换电机。7321 .检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更换已损

17、坏的热继电器。7322 清理吸尘器箱,将堵塞吸尘泵脏物清理掉。733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更换断线或已坏的接触器,排除故障。8 变频器故障:(出现报警)81 按下变频器起动按钮后,变频器没有起动或无输出。参看台达变频器VFD-H使用手册和电气图册。811 变频器起动控制接触器或继电器没有吸合,变频器电源变压器无输入电压。812 变频器控制电路断线或接触不良。出现故障后,应打开电气控制柜,观察变频器的报警显示,并按电气图册中磨头控制电路与台达变频器VFD-H 使用手册中的方法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811 断电后打开电气控制柜,检查接触器或继电器是否损坏,修理或更换已损坏的接触器或继电器。812

18、断电后按电气图册中变频器控制电路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更换断线或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82 变频器过电流报警。83 变频器过压报警。813 变频器起动按钮损坏或接触不良。814 变频器主回路通道中开关、熔断器、接触器、导线损坏或接触不良。815 变频器内部故障。816 变频器电源变压器输入或输出端熔断器熔芯断。821 电源电压超限或缺项。822 切削参数选择不当,引起负载过重过流。 823 变频器电流参数 设定不当。 (电压频率曲线、加减速时间、电流等参数)824 负载侧有短路(一般在电动磨头或碳刷上) 。831 电源电压过高,超过 10%以上。832 减速时间设定过短。833 使

19、用时间过久,中间回路滤波电容失效(容量变小)或检测电路故障。对接触不良点重新连接。813 修理或更换变频器起动按钮。814 断电后,按变频器控制电路测试检查主回路通道各元件与连接状况,更换损坏的元器和断线。815VFD-H 使用手册中的方法进行修理或更换变频器。816 测试检查,找出熔断器熔芯断的原因,排除故障。821 测试检查,确认后加装稳压电源,排除缺项故障。822 822 重新调整切削参数(进给量、进给速度、砂轮、冲程速度等) 。823 按变频器使用说明书重新设置电流参数824 测试检查,找出短路点,排除故障。831 测试检查,确认后加装稳压电源。832 重新设定减速时间。833 测试检

20、查检测电路,更换损坏的元件。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84 变频器过热报警。841 环境温度过高。842 变频器内部冷却风扇损坏或运转不正常。843 负载过重。841 检查电柜内的通风轴流风机是否工作正常,风道有无堵塞,排除故障。842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更换已损坏的风扇。843 调整磨削参数,减轻负载。9 电动磨头故障:91 磨头电机转速达不到要求。92 磨头电机转速不稳。93 电动磨头损坏。911 变频器频率或电流设定值偏小。912 转速调整刷形开关上电阻参数变化。913 磨头识别二极管损坏 921 电源电压不稳。922 负载有较大的波动。931 磨头使用时间久,轴

21、承寿命到。932 磨头电机内部绕组短路或断路。933 磨头电机内部磨头识别二极管损坏。934 磨头电机电源缺相。(碳刷磨损接触不良或电源线断线等)911 重新设定变频器频率或电流参数,但不能超过磨头最高转速限定值。912 测试检查,更换电阻,重新调试,达到转速要求。913 测试检查确认后,更换二极管。921 测试检查,确认后加装稳压电源。922 调整负载或磨削进给量。931 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方法,更换轴承(建议换进口轴承) 。932 对磨头电机测试检查确认后,更换新磨头。933 测试检查确认后,更换二极管。934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修理或更换碳刷或断线。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

22、法94 电动磨头轴承损坏过快。95 磨头噪声大与磨头温升过高。941 油雾润滑不充分。942 轴承质量问题。943 更换轴承时,轴承没有装好。951 磨头轴承损坏。952 油雾过小,干磨擦。953 变频器输出电源滤波不良。941 检查油雾发生器与油路,气路,排除故障后,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方法重新调整油雾。942 建议换进口轴承。943 更换轴承时要仔细测试,符合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951 更换轴承,方法同 931。952 方法同 9.4.1项。953 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确认,检查滤波电感是否不良,更换不良滤波电感。10 风动磨头故障:101 磨小孔光洁度达不到要求。102 噪音超过 90分

23、贝。103 速度下降,开到 5公斤力/厘米 2气压时,速度不能回升。104 磨削时火花不断,并时多时少。101 长期使用轴承损坏。102 长期使用轴承损坏。103 有可能胶木保持断裂或空气太脏。104 轴承磨损。101 更换轴承。102 更换轴承。103 清洗轴承或更换轴承。104 更换轴承或重配隔圈,增加轴向负荷。11 磨头识别电路故障:111 磨头识别电路不工作。1111 磨头识别电路板上无电源输入。1111 检测磨头识别电路板输入电源(AC24V,DC24V)的熔断器熔芯有无损坏,外部连线断线或接触不良,确认后,更换熔断器熔芯或断线并将插头重新插牢靠。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1

24、12 磨头识别不正确。1112 磨头识别电路板上元件损坏。112 磨头电机内二极管损坏。1112 测试检查磨头识别电路板上元件,确认后,更换损坏的元件。112 测试检查确认后,更换损坏的二极管。12 运动轴超程报警。 报警轴超过行程极限。 当机床出现超程报警后,首先观察 CRT上报警显示,确认报警轴和超程方向,然后按下机床操作面板上报警释放按钮,同时按报警轴相反方向移动按钮,报警轴反向移动退出极限位置,按 CRT/MDI上复位键解除报警。注:1、磨削零件时,超程报警解除时要防止碰撞工件,损坏机床。2、超程报警解除操作时,应先低速退出,确认方向正确后,方可快速。13 气压低报警:131 压缩空气

25、压力不够,气压压力报警。132 油雾发生器油杯不干净或有水。1311 气路中有漏气。1312 外部气源压力低。132 过滤器调整不当或损坏。1311 检查找出漏气点,修理或更换已坏的气管。1312 检查修理外部气源。132 重新调整或更换已损坏的过滤器。14 油雾发生器故障:141 油杯冒泡。1411 气量过大。1411 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方法,重新调压力。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142 油雾少。1412 使用久,油杯脏。1413 油使用错误。1421 气压低。1422 油路不畅。1423 油杯内油少。1424 调整不当。1412 清洗油杯,换油,重新调整。1413 按机床使用说明

26、书中要求,更换油。1421 检查气源,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要求和方法,重新调整压力。1422 清洗油路或更换油管。1423 定期检查加油。1424 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要求和方法,重新调整。15 C轴间隙过大。 机床使用时间长,机械正常磨损。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要求和方法,重新调整间隙。16 Z轴故障:161 Z轴反向时,出现撞击声。162 Z轴电机出现过热报警。161 长期运转后滚珠丝磨损,螺母过盈量消失。162 冲程往复次数过高(150 次/分以上) ,而且连续运转时间过长。1611 修正双螺母间的垫片,使螺母有适当的过盈量。1612 调整 Z 轴加减速时间常数参数162 降低冲程次数,在150

27、次/分以下。17 U轴进给误差过大。 机床使用时间长,机械磨损引起间隙增大。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要求和方法,重新调整间隙。18 工作台或拖板(X 或 Y轴)移动时有抖动与噪声较大。X或 Y轴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大。调整 X或 Y轴蜗轮蜗杆啮合间隙(0.012mm 以内) 。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19 191X 或 Y轴单脉冲进给爬行。192 数控三联动磨圆精度差。1911X 或 Y轴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过小,过紧引起。1912 导轨润滑不良。1921 X、Y 轴的伺服系统位置环增益不相同。1922 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过大。191 通过伺服调整画面监视电机运行时电流,跟踪误差,调整 X或 Y轴

28、蜗轮蜗杆啮合间隙(0.012mm 以内)。1912 检查润滑系统,排除油路故障和定期检查加油。1921 将 X、Y 轴的伺服系统位置环增益调整的基本一致;两轴的跟踪误差同速时应基本一致;同轴正反向同速移动时跟踪误差应基本一致。1922 将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减小,达到加工要求。20数控系统不能启动。201 数控系统输入电源故障。202 控制电路故障或断线。201 检查系统输入电源电路和电源单元,按数控系统维修手册中的方法进行故障排除。202 按电气图册检查控制电路,排除故障,更换断线。21 机床参数与加工程序丢失。 操作错误或电池电压过低(电池报警未及时更换电池) 。更换电池,按随机床附给的机床

29、参数表和加工程序单重新输入机床参数与加工程序,并仔细核对。22 CRT显示屏画面抖动或晃动。参看“第 7章 数控车床类的故障分析”中“72 数控纵切自动车床”中19项。按数控系统维修手册并参照“第 7章 数控车床类的故障分析”中“72 数控纵切自动车床”中19项中的方法。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23 数控系统报警:910998。系统故障报警 按FANUC SERIES 0MC维修说明书中方法进行故障分析与维修。24 手动(JOG)操作、手轮(MPG)操作、自动操作无法执行。参看“第 3章第 3节 CNC系统的故障分析” 。按“第 3章第 3节 CNC系统的故障分析”中与电气图册 、梯

30、形图进行故障测试检查与排除。25 数控系统电源接通时无画面显示。参看数控系统维修说明书 。按数控系统维修说明书与电气图册 、梯形图进行故障测试检查与排除。26 CRT屏幕显示400、401、4n0、4n1、4n4、4n6 号报警(伺服报警) 。参看第 3章第 4节“伺服系统故障分析” 。参照第 3章第 4节“伺服系统故障分析”中的方法与电气图册 、梯形图进行测试检查与故障排除。27 伺服驱动系统工作不稳定或反馈报警。271 伺服系统接地断线或接触不良系统受干扰。272 布线不符合要求。273 伺服驱动系统内部故障。271 测试检查,更换断线,重新连接,确保接地可靠。272 按要求布线。273

31、请制造厂家协助解决。28 位置检测反馈报警(硬断线报警) 。281 光栅尺或圆光栅电源线或信号电缆断线。282 连接插头或连接器脱落或插接不可靠。283 光栅整形器故障。284 屏蔽不良,信号被干扰。281 测试检查找出故障点,更换断线。282 按电气图册中互连检查各连接插头或连接器插接是否牢靠,重新插接。283 测试检修理或更换整形器。284 检查反馈元件与连接电缆的屏蔽状况,确保屏蔽良好。序号 故障症状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29 位置检测反馈报警(软断线报警) 。291 电机联轴器松动。292 传动机构间隙过大。291 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及方法,调整电机联轴器与电机的联接。2921 滚

32、珠丝杆螺母松动,调整丝杆螺母间隙和预紧力。2922 运动轴前后轴承座中的轴承润滑不良磨损或损坏,间隙增大。按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及方法,加常效润滑脂,调整轴承预紧力,更换损坏的轴承。30 电机编码器无信号输出。 301 编码器电源线或信号电缆断线断线。302 连接插头或连接器脱落或插接不可。303 编码器内部光电盘震坏。304 编码器内部电路损坏。301 测试检查,更换断线。302 检查各连接插头或连接器,重新连接。303 更换编码器。304 更换编码器。31 行星磨孔不好,有锥度。 用户自行设计或选择的砂轮杆过长。合理设计与选择砂轮杆的长度。注:故障分析与排除时应用数控系统自诊断功能和梯形图册判别故障,按电气图册 、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维修手册进行故障检查与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