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教师寄语:有同情心的人,是最富有的人。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关系”深刻主题 2、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了解对比手法,感受其匠心和魅力 3、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并能结合有关描写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学习重点:1、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了解对比手法,感受其匠心和魅力2、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并能结合有关描写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任务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清故事情节2、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说明于勒处境不同便有不同的评价。一、自学质疑1、读课文,写出自己认
2、为难的生字词,2、理清故事情节3、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4、找出有关菲利普夫妇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的语句,分析刻画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5、本文表现了什么主题?二、交流展示1、展示积累词语2、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3、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说明于勒处境不同便有不同的评价4、为什么他们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 当真的遇见时,他们反而不认,又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三、合作释疑1、菲利普看见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的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时,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他的太太表现如何?反应他什么样的性格?2、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了穷于勒时的语言
3、、动作、神态怎样?刻画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3、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作者塑造我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四、达标检测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撬开( ) 拖累( ) 诧( )异 煞( )白 ji( )据别 sh( ) zhn( )桥 ln( )l( )2词语填空。十拿九( ) ( )重其事 与日( )增 ( )期不远3填空。(1)本文的情节可分四个阶段: 于勒 于勒 于勒 于勒。(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但从全文看,他们对 的态度是不变的。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1)我
4、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 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5阅读下列语段,然后答题。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
5、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
6、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1) 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3)最后一段中“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 ” 。(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五、拓展延伸(2012江苏省南京市)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7 题。兄 弟郑小玲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
7、哥,福生是弟。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
8、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
9、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
10、,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选自中学时代2011 年第 4 期,有删改)13.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14.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 分)15.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问题。(1)兄
11、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16.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17.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2) 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3) 。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
12、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一、3、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4、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5、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
13、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二、交流展示3、于勒:原是一个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人。他把自己的家产挥霍光了,又花了他哥哥菲利普的一大笔钱,被认为是坏蛋、流氓和无赖,他是菲利普“全家的恐怖” 。于是被送到美洲去冒险。后来,于勒来信说他发了财,愿意赔偿哥哥的损失,还说发了财就回家来,同哥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勒于是成了菲利普全家的“希望” ,称他是“正直的” 、 “有良心的”、 “有办法的” 、 “好人” 。后来,菲利普在船上遇见他穿着褴褛衣服在卖牡蛎,大为惊恐,菲利普的妻子咒骂他是“贼” 、 “流氓” 。4、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
14、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 。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三、合作释疑3、 “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他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叙述者和线索人物,是一个比较天真单纯、入世未深的孩子。虽然他也希望叔叔于勒发财归来,把他们一家从贫穷中拯救出来,但当父母不把穷水手于勒当作亲兄弟看待时,他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 。在船上当他从父母口中得知卖牡蛎的穷老人就是自己的叔叔于勒时,还去仔细观察:他那“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和那“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 ,还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
15、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最后,还自作主张,从母亲给他的付牡蛎钱中多给了十个铜子作为小费给于勒叔叔。这与其自私冷酷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示他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希望与理想。 (略)四、达标检测1拮 墅 栈 褴褛 2 稳 郑 俱为 3(1)盼 赞 遇 躲 (2)金钱 4 (1)神态、语言 (2)心理活动 (3)神态、动作5、 (1)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以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 (2)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3)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4)于勒曾是一个浪荡子,又五、拓展延伸1.春旺得知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意同即可)2.为兄弟互相送月饼的情节做铺垫,与福生搬进春旺的工棚相照应,引出人物大牛。(意同即可)3.(1)福生对哥哥很尊重,很顺从。(2)春旺觉得自己给福生的月饼没有福生给的好,有点过意不去。4.“塞”表现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死心;“捏”表现了福生感受到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意同即可)5.示例:(1)福生迈着大步匆匆赶路 (2)兴奋 (3)心中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