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精彩开篇词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他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让他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让它绝迹。但是,当我们陶醉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时,你是否觉得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呢?学习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
2、曾被称作仙湖,碧绿的湖水,茂密的胡杨林,是生命的绿洲。而现在却是一片漫漫的黄沙,骆驼的尸骨随处可见,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只剩下了干枯的枝干。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幕悲剧?(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萧瑟(s) 和煦(x) 干涸(h)吞噬(sh) 裸(lu)露 戈(g)壁滩无垠(yn) 边缘(yun) 美味佳肴(yo)(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凄凉。 和煦:温暖。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沧海桑田:
3、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广阔无垠:辽阔无边。边缘:沿边的部分。2.作者简介吴岗,博士,男,1976 年 10 月生。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报告文学作家。1999 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遗传专业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师从朱作言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3.文体知识本文是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三、自学指导(二)
4、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理清思路【交流】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二)文本探究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为什么被称作“仙湖”?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交流点拨】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
5、、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 。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2.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问题主要出在近三十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3.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6、【交流点拨】 “青海湖” “月牙泉” 。4.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深层原因是利益的驱动。 “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5.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对罗布泊消失的痛惜,对短视的人们的批判,警示世人,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6.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交流点拨】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三)语言赏析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既有真实性又有形象性,
7、请对下列语句进行赏析。1.昔日:“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现在:“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交流点拨】对比手法的运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
8、藏的痛苦与无奈。 ”【交流点拨】用拟人手法,形象的描写赋予了罗布泊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 ,怎不令人痛心?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令人痛心而沉重。3.“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交流点拨】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连用了四个“盲目” ,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4.“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交流点拨】连用三个“救救” ,构成了排比
9、,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交流点拨】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6.“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 130 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 138 处,建抽水泵站 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 1 万多立方米。 ”【交流点拨】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动,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四)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
10、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四、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过去:令人向往历史 消失:令人痛心 号召:拯救生态环境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现状 荒凉恐怖 悲剧还在上演五、拓展延伸1.如果你是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你的子孙后代或伴随你成长的罗布泊诉说些什么呢?【交流点拨】罗布泊,经历了沧海桑田的罗布泊,如此沉重的回忆,犹如层层逼近,逐渐蚕食罗布泊的沙砾
11、,沉沉的,压在我的心底。千年之前,楼兰古城,何等繁华,何等壮丽,楼兰之畔,有罗布泊,水甘甜而清冽,清风徐来,但见水底树影摇曳,鱼戏其中,其乐融融。而今,丝绸路上,楼兰,千古楼兰,已坠千古,楼兰之滨,唯余黄沙莽莽,罗布泊,已不见踪影,黄沙之下,只听百余年前潭中碧影,悲然嗟叹,如泣如诉。当月落黄沙下,更能听见那池底嬉戏的游鱼,透过那沉沉的黄沙,向我们传来千古悠悠的悲歌。 我的成长,正如罗布泊的衰亡史。我,一年一年的长大,而罗布泊却一年一年,慢慢地,变小。终于,如今,仙湖已逝,这一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百年之间,被悄然抹杀。小时候的月亮,映着罗布泊,碧影粼光,人们在湖畔轻歌曼舞,而如今,一切已然不在。若不是亲眼见证了这沧海桑田的变迁,听见了这千年一恨般的长叹。我如何也不能相信仙湖已逝,唯余黄沙莽莽,击破长空,为已经埋没的楼兰,再盖上一层,昏黄的沙砾。2.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逝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交流点拨】你们的贪婪、无知和残忍,葬送了我的伙伴,葬送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罗布泊!惊醒吧,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人类的幸福!惊醒吧,住手吧,保护环境,开始吧,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