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十章+《三国演义》研究.ppt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76427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章+《三国演义》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二十章+《三国演义》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二十章+《三国演义》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二十章+《三国演义》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二十章+《三国演义》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 此 处编辑 母版 标题样 式单击 此 处编辑 母版副 标题样 式* 1 第二十章 三国演义 研究内容要点参考文献一、 “四大奇书 ”概述二、 三国故事的成书过程三、 三国演义 的写定者四、 三国演义 的版本五、 三国演义 的评点六、 三国演义 的影响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罗贯中编定,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 3版。 三国演义 (会评本 ),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一、 “四大奇书 ”概述 1、 “ 四大奇书 ” 概念的提出 2、 “ 四大奇书 ” 所代表的类型 3、 “ 四大奇书 ” 的成

2、书规律 1、 “ 四大奇书 ” 概念的提出 从现存文献考察,最早将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金瓶梅 称之为 “ 四大奇书 ” 的是明朝末年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清初李渔在为 三国演义 作序时曾说:“ 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 史记 也, 南华 也, 水浒 与 西厢 也。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 三国 也, 水浒 也, 西游 与 金瓶梅 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 水浒 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 西厢 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 ”清初刘廷玑 在园杂志 卷二 “ 历朝小说 ” 条目中论道:小说至今日,滥觞极矣 降而至于 “ 四大奇书

3、” ,则专事稗官,取一人一事为主宰,旁及支引,累百卷数或数十卷者。如 水浒 本施耐庵所著,一百八人,人各一传,性情面貌,装束举止,俨有一人跳跃纸上 再则 三国演义 ,演义者,本有其事而添设敷演,非无中生有者比也 盖 西游 为证道之书,丘长春借说金丹奥旨,以心猿意马为根本,而五众以配五行,平空结构,是一蜃楼海市耳 若深切人情世务,无如 金瓶梅 ,真称奇书 嗟乎,四书也,以言文字,诚哉奇观,然亦在乎人之善读与不善读耳。不善读 水浒 者,狠戾悖逆之心生矣。不善读 三国 者,权谋狙诈之心生矣。不善读 西游 者,诡怪幻妄之心生矣。欲读 金瓶梅 ,先须体认前序内云: “ 读此书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读此书

4、而生效法心者,禽兽也。 ” 然今读者多肯读七十九回以前,少肯读七十九回以后,岂非禽兽哉。2、 “ 四大奇书 ” 所代表的类型 鲁迅先生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一书中将 三国志演义 、 水浒传 归为 “讲史小说 ”,将 西游记 归为 “神魔小说 ”,将 金瓶梅 归为 “人情小说 ”。3、 “ 四大奇书 ” 的成书规律 “ 四大奇书 ” 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陆续成书问世,它们最早的版本记录是: 三国志通俗演义 ,嘉靖元年( 1522)。 水浒传 ,天都外臣即汪道昆序本,万历十七年( 1589)。 西游记 ,世德堂百回本,万历二十六年( 1598)。 金瓶梅词话 ,万历四十五年( 1617)。“ 四大奇书

5、 ” 是中国古代早期长篇小说的代表。徐朔方先生把 “ 四大奇书 ” 的成书命名为 “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 ,他在 小说考信编 前言中 认为:“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三国 、 水浒 、 金瓶梅 、 西游记 并不出于任何个人作家的天才笔下,它们都是在世代说书艺人的流传过程中逐渐成熟而写定的。谁也说不清现在我们所见的版本是出于谁的手笔。任何一个说书艺人都继承原有的模式或版本而有所发展(即或大或小的标新立异)。所谓发展,既有精心的有意修改,也可以是无意中的逐渐失真或走样。同样,任何一个出版商都可以请人重写、润色或照本翻印,而在翻印中有所提高。并不是第一个说书艺人、每一个出版商都只会越改越好,而不会改

6、坏。改好改坏两种情况,甚至比例不同、得失参半的多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是优胜劣败的进化规律在这里同样发生作用。我把这种型式非个人创作称之为世代累积集体创作。 ” 美国学者浦安迪则认为 “四大奇书 ”都经历了对原始素材、先行故事和并行修订本的长期演变,逐步臻于完善的过程。 “四大奇书 ”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小说故事演化过程的最终完成,并将各自的故事内容提高到了自觉进行艺术构思的水准。 “四大奇书”一问世,便立即成为了随后长篇小说发展的范本。他把 “四大奇书 ”视为是文人小说。小说名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彼此影响、相互渗透。以引首诗词为例, 平妖传 四十回本第十六回的赞词 “十字街渐收人影 ” , 西游记

7、第八十回的赞词 “ 十字街灯光灿烂 ” , 水浒传 第三十一回的赞词 “ 十字街荧煌灯火 ” , 金瓶梅 第一百回的赞词 “ 十字街荧煌灯火 ” 。从题材上看也存在着这种相互影响的现象: 平妖传 、 水浒传 、 封神演义 中都写到天罡地煞。 封神演义 黄飞虎过五关显然受到 三国演义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影响。从人物塑造来看,这种相互影响的现象也存在: 三国演义 中的张飞和 水浒传 中的李逵以及 隋唐演义 中的程咬金。 封神演义 中的哪吒 西游记 中也有哪吒,还有一个红孩儿。二、三国故事的成书过程三国故事的成书过程,为我国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的演义和发展,提供了最悠久、最典型、最完整的范例。

8、 三国演义 成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正史 (陈寿 三国志 )2、传说 (民间口头传说和文人的野史笔记)3、说话 说话艺人经过世代累积集体创作在元代前后完成了 三国志平话 (上中下三卷,上卷末标明 23节, 5万 5千字) 三分事略 (是前者拙劣的仿刻本)4、嘉靖本 在元末明初间罗贯中改编写定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 (正式出版在嘉靖年间,共分24卷, 240节, 58万字)嘉靖本删去平话中韩信、彭越和英布 “三人分天下 ”的开头和 “刘渊兴汉巩皇图 ”的结尾,并大体上按正史补写到 王濬计取石头城 ,晋武帝司马炎降服吴主孙皓,统一中国止。5、毛本此后又经过了民间艺人不断的修改完善,到清初毛宗

9、岗父子在明刊本基础上完成了公认的定本 三国演义 ( 120回, 70万字)。在卷首加了一首出自杨慎 廿一史弹词 第三段 说秦汉 的 临江仙 ,第一回又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史循环论。语言改得更浅近。三、 三国演义 的写定者现存最早的 三国志演义 刻本嘉靖壬午(1522)本,正文首页题署着两行字: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除此之外,在 录鬼簿续编 中曾载有罗贯中的小传。四、 三国演义 的版本 三国演义版本考 , 英 魏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版。 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壬午( 1522)刊刻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部小说共分为 24

10、卷,每卷 10节,共 240节,每节前有七言一句的题目。卷首有弘治七年( 1494)庸愚子(蒋大器)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以及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引 。嘉靖年间以后的 三国志演义 的各新刊本,大多以嘉靖壬午本为蓝本,只是在插图、音释、考证、评点和卷数、回目、个别文字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万历年间,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实际上是叶昼伪托),将 240则合并为 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成双句。此外,在现存的明代嘉靖至天启年间的刊本中,有不少书名为 三国志传 而非 三国志演义 ,如 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 、 新刻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传 等,这些版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版本

11、系统,我们把它们称为 “ 志传系统 ” 。 “志传系统 ”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二十七年( 1546)序叶逢春刻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本为基础,参考了 “ 志传系统 ” 的版本,对小说的回目和正文进行了大规模的删减、增补和修改,并做了详细的评点,定名为 三国志演义 ,或称 四大奇书第一种 。这个版本最早的刻本是清康熙十八年( 1679)李渔序醉耕堂本,以后各种翻刻本不计其数,成为清代最为流行的本子。五、 三国演义 的评点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朱一玄、刘毓忱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毛宗岗 读三国志法 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

12、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读 三国 胜读 西游记 。 西游 捏造妖魔之事,诞而不经,不若 三国 实叙帝王之事,真而可考也。读 三国 胜读 水浒传 。 水浒 文字之真,虽较胜 西游 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终不若 三国 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各各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 三国演义 为第一。六、 三国演义 的影响清 俞敦培 酒令丛钞 卷四 “ 名贤故事令 ” 中载有 “ 捉曹操令 ” :制筹十二枝,客少酌减数筹。掣得诸葛公者,自出捉曹。一捉即得,阿瞒饮五杯。再索得者,饮四杯。三索以后,饮三杯。诸葛公亦饮一杯

13、,贺功。如遇曹将,出一小令,谓之斗阵。寻得五虎将者,下令使之捉曹。又寻得五虎将,可以代拳代酒。余于各筹分注。诸葛武侯(捉曹操,遇曹操将出一小令,得五虎将,即令捉曹)汉寿亭侯(遇张辽,对饮,余俱猜拳)张桓侯(遇夏侯惇,加倍猜拳)马孟起(遇许褚,加倍猜拳)赵子龙(猜过桥拳)黄汉升(遇夏侯渊,加倍猜拳)曹操(被获,饮酒三杯,一捉即获,饮五杯)由于 三国演义 的巨大影响力,其续书也是历史小说中最多的,现存的 三国演义 的续书有:一、 三国志后传 (又名 新编续刻三国志后传 十卷一百四十回),明刊本。二、 后三国志演义 十二卷,明人无名氏作,即 东西晋演义 。三、 后三国石珠演义 三十回,清刊本。四、

14、三国因 一卷,清光绪丙午( 1906)刊。五、 新三国志 二十回,宣统元年( 1909),上海小说进步社刊。六、 新三国 五卷三十回。宣统元年( 1909)上海改良小说社刊。人民日报:新 三国 缘何遭 “ 板砖 ” 横飞 “我国四大名著里,特别是 三国演义 ,和历史交融更为密切,很多人都愿意用 三国志 来改造 三国 ,以历史的名义来修订艺术,殊不知我们拍的是 三国 而并非 三国志 。重拍的新版 三国 ,之所以遭到那么多的 “板砖 ”,因为它颠覆了 三国 原著里扬刘抑曹的基本艺术主旨,将一个已经完全艺术化和民族化的白脸曹操,翻案为乱世里的一代英雄。尽管为其披挂了国家统一的一袭耀眼的红袍,但这样的曹操已经不是经典里的曹操,也不是民族记忆、大众情感、民间言说里的曹操。 ” 沈伯峻 : “熟悉 三国 的观众都感觉到了,旧版的人物性格跟原著非常贴近,当时选角我也有参与,完全是根据小说描述的在选,比如身高七尺的曹操由鲍国安扮演、身高九尺的吕布由张光北饰演。可新版很显然在演员的选择上偏离了原著,这点我是不认同的。 ” 单击 此 处编辑 母版 标题样 式单击 此 处编辑 母版副 标题样 式* 28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