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ppt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474214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张汉杰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定义200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中药巴布剂定义为:巴布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巴布剂1.泥状巴布剂2.定型巴布剂,泥状巴布剂是将有效成分与甘油、明胶、水或其它液体物质混合,涂布于脱脂棉上3 5mm 厚,贴于患处,以绷带固定。起到保温和防止污染衣物的作用。泥状巴布剂与泥罨剂相似.,定型巴布剂是将药物与甘油、明胶、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等良好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的基质混合,涂布于无纺布做的背衬上。表面覆盖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按使用要求裁成不同规格,装入塑料袋或纸袋内。,巴布剂的基本结构1.支持层,又称底材

2、或裱被,主要起膏体的载体作用,一般选用人造棉布、无纺布、法兰绒等. 2.膏体层,即基质和主药部分,在贴敷中产生适度的黏附性使之与皮肤密切接触,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背衬层,即膏体表面的覆盖物,一般选用聚丙烯及聚乙烯薄膜、玻璃纸、聚酯等。,巴布剂的基质:透皮巴布剂的载药基质是亲水性基质。亲水性基质的组成主要包括胶粘剂、保湿剂、赋形剂、软化剂等。,1. 胶粘剂 一般为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包括明胶、淀粉、琼脂、甘露聚糖、海藻酸、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类、糊精、甲基纤维素、PVP 、甲基乙烯基醚和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物、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梧桐胶、槐树豆胶等,也可用以上物质的金属盐和以上物质与有机或无机交

3、联剂的交联产品。具体某一胶粘剂凝胶基质中常使用一种或多种高分子物质,其用量为0. 5 %50 %(重量百分比,下同) ,最好为5 %25 %。,胶粘剂凝胶基质中含湿量应为10 %70 % ,最好为20 %50 %。为更有效地保持胶粘剂凝胶中的含湿量,可使用一些吸水性很强的高分子物质。例如,淀粉和丙烯腈的接枝聚合物、淀粉和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聚乙烯醇的交联产品、丙烯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皂化产品、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交联产品等。在胶粘剂凝胶基质中常用范围为0 %20 %,最好为0. 01 %10 %。,2. 保湿剂 为改善巴布剂基质的稠度,避免贴敷后膏面干燥而结成硬膜,常加入保湿剂使巴布剂具有适

4、宜的稠度。保湿剂也可防止胶粘剂凝胶基质中水分的挥发,使含湿量在贮藏和使用中保持恒定,这是因为水分的挥发将会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常用保湿剂有:乙二醇类或糖类,如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山梨醇、丙二醇、1 ,3 2 丁二醇等。保湿剂常用范围为1 %70 % ,最好为10 %60 %。,3. 赋形剂 可选用高岭土及粘土、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锌等无机盐。高岭土作为赋形剂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挥发性药物以降低其损失。高岭土的用量占药物的5 %20 %为理想范围。,4. 软化剂 软化剂可增强巴布剂的柔软性和耐寒性,常选用蓖麻油及其他油脂。其用量为药物总量的1 %10 %。,5. 其他附

5、加剂 必要时也可用一些传统的吸收剂,例如,水杨酸、透明质酸、油酸、N , N -二乙基-m-苯甲酰胺、n-硬脂酸丁酯、棕榈酸异丙酯、聚丙二醇、克罗他米通、月桂醇等。还可在凝胶基质中用表面活性剂。此外,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可适量加入,其用量和类型取决于是否影响药物的控制释放和对皮肤的刺激性.,巴布剂的基质对主药的作用有很大影响,在选择基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主药稳定性没有影响,无副作用. 2.有适当的弹性和粘性. 3.不在皮肤上残存. 4.能保持巴布剂的形状. 5.不因汗水作用而软化. 6.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和保湿性.,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一般中药的透皮吸收率约为 10

6、%18%,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中药有效成分均为大分子物质,不易透过角质层和类脂双分子层所致。所以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透皮促进剂,增加透皮吸收率。,以往的贴膏剂多选用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亚酰胺(DM F)作为透皮促进剂,但由于其对皮肤的刺激性,令人恶心的气味以及局部使用会引起全身性毒性损害,其使用已受到限制。近年采用氮酮(A zone)较为普遍,其特点是无色无臭,对人体粘膜产生最低刺激,有效浓度低,对亲水亲油性药物均有促进作用。其使用浓度一般在2%10%之间。,2 - 吡咯烷酮和N -甲基-2-吡咯烷酮(N P)被认为与氮酮一样具有用量低、毒性小、促透作用强等优点。,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使用有时效果

7、不是很理想,故经常联合使用,称为二组分系统,一般由一种亲水性分子和一种亲油性分子共同组成,对药物渗透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氮酮-丙二醇系统是常见的二组分系统,在氮酮中加入少量丙二醇可以影响皮肤多层亲油层和连续性通道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中外学者还对中药透皮促渗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某些芳香性中药中的脂溶性成分也具有类似A zone 的促渗作用。吴宋夏等通过苍白试验、兔在体及离体透皮试验,发现薄荷醇能明显增加氟轻松、水杨酸、氟尿嘧啶的透皮吸收。,巴布剂的制备工艺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基本按基质原料粉碎过筛混合加温软化加主药混合药膏加温软化涂布于背衬加衬垫裁切包装成品。,巴布剂基质膏体的制备,在工艺条件方

8、面,有三个重要因素A 、搅拌炼和时间,它是使多组分膏体均匀混合的关键。 B 、炼和时膏体的温度,它与时间相辅相成,温度高,时间长则混合均匀,但温度太高,时间太长又会使膏体粘性下降。 C 、各基质组分的添加顺序。,巴布剂的质量评价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生物学指标,感官指标是指将所制备的样品贴在健康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一般为活动关节或根据病种选择合适的部位) ,通过身体对药物的感觉,以及药物贴至皮肤后的反应,诸如对皮肤的密着性、贴敷性、活动关节的追随性、对皮肤的刺激性,来判断制剂的优劣。,中药巴布剂体外质量评价的理化指标应包括药物黏着性、赋型性、稳定性、皮肤刺激性、药物释放度等方面内容。,巴布剂贴膏的

9、感观和理化指标检测:1.剥离粘着力:按GBZ771-2-81 规定的测定方法,剪取宽12mm ,长250mm 的成型巴布剂5 块,37 预热30min ,取出贴于酚醛板上,用重850 克的橡胶圆筒滚压三次,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持30min ,取出以300mm/ min 的速度作180 角剥离,数据均为五个样品测定均值。,2.膜残留性:取成型巴布剂五片,180 剥离后,残留在聚乙烯薄膜上的量。 3.柔软性:该项指标系感官感觉。 4.涂展性:用自制涂布器涂布时,抛锚性好,膏体均匀不断条为佳。 5.膏体均匀性:所制备的膏体均匀、细白、无颗粒状胶团。,6.皮肤追随性:该项指标借鉴日本评价巴布剂的方法,

10、将成型巴布剂贴于手腕背部,用力甩10 下不脱落。 7.耐热试验:样品贴于酚醛塑料板上, 45 47 恒温30 分钟,揭开膏体,外观应保持完整。 8. 耐寒试验:样品置于0 5 环境中1 小时,取出进行黏着试验,粘度不应有明显下降,不得小于原粘度的80 %。,我国学者还用药物体外透皮吸收率、药效学等生物学指标来评价中药巴布剂的质量。吴云鸣等研究了含马钱子巴布膏在离体豚鼠皮肤上的渗透试验,探索出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透皮吸收液中士的宁的透过量。其结果表明巴布膏中的士的宁可透过皮肤且士的宁的透过量随巴布膏中士的宁的量增高而增多,膏体中A zone 能增加士的宁的透入。,药物的临床疗效是制剂

11、质量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南京市中医院的癌痛宁巴布剂经105 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对各种癌性疼痛的总有效率达81 % ,尤其适用于癌症引起的躯体疼痛。,巴布剂的研究进展巴布剂是一种既新又古老的剂型。巴布剂是在泥罨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布剂与泥罨剂共有一个拉丁学名Cataplasma. 20 世纪70 年代首先在日本开发成功。巴布剂作为外用透皮贴剂,已在欧美、日、韩等国大量使用。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在我国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上海雷允上制药厂于90 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一套巴布剂生产设备,规模生产出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巴布剂产品。1999 年雷允上集团的“复方紫荆消伤膏”获国内第一个巴布剂新药证书,

12、 至今已有多个产品在全国上市.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软组织挫伤、变形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等外伤和骨疾病方面,如复方紫荆消伤膏、关节镇痛膏等。,目前我国从事巴布剂研究和开发的研究单位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院等多家机构。1994 年由奚念朱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第三版教材药剂学中对这一剂型作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制剂通则项下增加了巴布剂剂型。,举例说明:一、产品名称:宝方糖可贴(本产品为应用世界新的降糖理论,采用世界新型改良巴布剂技术,改变了治疗糖尿病给药途经的外用增敏剂). 二、产品原材料

13、主要组成:甘油、动植物胶、冰片、水溶性大分子、虎杖、知母、蒸溜水、等。,三、形成和构造:宝方糖可贴所采用的宝方新型改良巴布剂,结构上可分为七层:第一层为巴布剂保护层,第二层为油脂性防护层,第三层为药物控释层,第四层为助渗透剂层,第五层为药库层,第六层为背料层,第七层为防反渗透层。,四. 效能:预防、缓解、治疗II型糖尿病;效果:近万例临床资料总结,选用在治疗前一个月内三次检测空腹血糖及尿糖均在一定水平的病人进行临床试用,按照惯例对治疗过程中的患者进行三次检测,糖可贴和优降糖都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情况(* P0.05),同时只有糖可贴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尿糖值。,中药巴布剂作为药物透皮制剂的一种,

14、具有此类制剂的所有优点:1.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胃肠道中p H 、及酶等因素对药物引起的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少由此引起的个体差异.2.使用方便,可随时使用或停止药物治疗,较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易口服给药的患者或口服给药作用不明显的病症.,3.一次用药可使药物长时间以恒定速率进入体内,起到长效、缓释作用. 4.控制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其他给药方式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 5.穴位经络吸收,可疏通经络脏腑,在全身起作用.,巴布剂与橡胶膏剂、软膏剂等贴膏剂相比具有特有的优势: 1.独特的水溶性大分子生物基质 2.包容药量更大 3.透皮效果更强 4.控缓释技

15、术先进 5.透气性能更好 6.对皮肤的亲合力更密切 7.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8.粘度可控,可反复揭贴 9.基质与各种药物的亲合力更好 10.工艺先进、成熟,可工业化规模生产,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汽油和其他有机溶剂,既避免了中药中挥发性成分在生产过程中的损失,保证药效,又避免了汽油对环境的污染。,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软组织挫伤、变形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等外伤和骨疾病方面,如复方紫荆消伤膏、关节镇痛膏等。其实,中医药的内病外治理论使中药巴布剂不仅能应用于外伤疾病,还可用于许多内科疾病,譬如可以用于肝病外治、急性心血管疾病、儿科的急性肠胃道疾病、晕车晕船、痛经、急性前列腺炎、乳腺炎

16、等。,因此,中药巴布剂将在许多方面展现良好开发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例如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即利用巴布剂对皮肤刺激性小、敷贴舒适等优点把我国现有的膏药、酒剂、酊剂、软膏剂等传统透皮吸收品种进行改良,开发成现代巴布剂剂型;另外,可以将植物药提取物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糖、镇痛、抗癌作用的有效部位或有效单体制备成中药一、二类新药的巴布剂,发挥巴布剂载药量大、药物释放快速等特点,做到内病外治、提高用药安全性。,目前,中药巴布剂新药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 市场上的几个巴布剂产品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诸如外观差、黏着力小、膏体外溢等缺点。在这些研究和产业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涉

17、足中药巴布剂,使这个在研究领域里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在市场应用中却呈过热趋势。,许多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中药巴布剂多为复方制剂,药味多、基质多、有效成分含量少,为了确保疗效,必须对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因此,要摸索出不同药物、不同基质配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一般中药的透皮吸收率约为 10%18%,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中药有效成分均为大分子物质,不易透过角质层和类脂双分子层所致。所以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透皮促进剂,增加透皮吸收率。,3.制剂设备的研究工作。我国巴布剂生产设备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国内尚无定型设备生产,制约了巴布剂的产业化,应抓紧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巴布剂新药的质量水平。,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