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课 新闻两则教案学 情 本课为新闻体裁,学生对这种体裁有一种好奇心理,但并不了解,同时,对语言的品味也是一知半解,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进行实践创作。依据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 容”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为: 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4、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依据教学目标 1、3 点制定教学重点: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3、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
2、学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2、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教学重点: 新闻的基本要素及特点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新闻进行评价与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2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
3、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揭题解题( 三)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 ,以了解背景知识)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识记重点字词:鄂(湖北) 豫(湖南)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 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聿 闱乡【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学习字词,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四)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五)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 面复述。(六)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或对照教材也可) ,请刚才发
4、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 其复述的不确之处。【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七)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第 1 句、第 2 句)、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讲知识:()这则新闻的前两 句是“导语 ”(板书) ,它 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 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新闻报道的主要
5、内容,称为“主体” ,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 。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新闻还要有“标题”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3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标题、导语 、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 。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八)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
6、及时。 “预习提示”介绍“22 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证明了报道的及时。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材料真实,报道及时)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 。这样写说明了什么?(报道准确)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 ) 。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九)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7、? 是实数。中路军 30 万人;西路军 35 万人;东路军 35 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2.“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 “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十)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口头完成;课后练习六。书面完成。(十一)课后反思:对新闻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有了初步的认知。简要概括新闻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
8、度。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巩固重点字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六要素及结构要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 价新闻。、了解我国在解放战争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 ,感悟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新闻语言及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教学难点: 实践报道新闻教 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
9、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 日可全部渡完。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 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请合上书用简短的话将这则消息复述出来。结合复述讨论课后练习一,明确交代清楚要素是新闻真实性的需要。二、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整体感知:、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84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5中心和以汉口
10、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二)思考品味: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1)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三)课后反馈1)学生基本能通过新闻电头以及新闻语言特点掌握新闻及时、准确的特点。2)大部分学生能用简要的语言报道校内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