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站 人人平等预习提示阅读P78-81 内容,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认识平等?2、法律规定青少年平等享有的权利有哪些?3、怎样做才是平等待人?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如何理解“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学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3、知识目标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教学
2、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难点: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教材 79 页“八路军改称谓”的材料。提问:1、从八路军改称谓的事情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我们平时对待他人的问题上用的是什么态度?那些是可取的那些是不可取的?通过同学们讨论回答,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调查活动调查“你认为未来社会中最应提倡和最不能容忍的品行是什么?(二)辩论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后并发表本组的观点及依据,展开辩论。甲方:平等权可以随
3、意行使; 乙方: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教师总结:公明在行使平等权是,必须依法办事,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 三)社会观察 看教材第 81 页后,思考: (1)你是如何认识班级某些同学的行为的?(2)请你设想,欣涛可能发展的结果。 (3)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班里的其他学生?(四)各抒己见:在我们同学交往中都有哪些不平等行为?试举例说明.(五)活动平台猜猜他是谁教参 116 页,分四个步骤。教师总结: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学会尊重他人。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四、课堂检测(见练习题一)五、板书设计:平等待人1、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3、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六、布置作业:请平息给别人起绰号的行为,谈谈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