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女娲造人》教案.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645748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娲造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女娲造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女娲造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女娲造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女娲造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九课:女娲造人 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遇到生字新词,多读读认认,并加以理解。3. 熟读课文,熟读故事情节,认识作者及作品。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课文,合作交流理解字词的意思,老师进行讲解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重点:掌握作者的简介与主要作品。难点: 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神话故事?听过那些神话故事?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学生:(自由回答)老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造人神奇的神话故事吧。 (展示课题及女娲造人画像

2、。 )二 授新课:1.那么我们开始熟悉这篇课文之前,首先认识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吧。作者简介:袁珂先生(1916.7.122001.7.14)本命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四川新繁人,神话学研究专家。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 山海经校注 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并理解课文大意。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正确理解。

3、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灵机一动:指心思灵巧,稍动脑筋。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荒凉:人烟少,冷清。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澄澈:清澈透明。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灵机:灵巧的心思。掘:刨,挖。绝妙:极美妙,机巧妙。终止:结束,停止。溅:液体授冲击向四外射出。 “浅”一样。孤独:独自一个人,孤单。三课堂小结: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了作者袁珂先生和他的主要作品,掌握了文中字词的意思。四

4、布置作业:抄写词语板书设计: 第十九课:女娲造人莽莽榛榛 神通广大 生气蓬勃 灵机一动 兴高采烈 绵延不绝 疲倦不堪 眉开眼笑 荒凉 偶然 澄澈 假装 灵机 掘 绝妙 终止 孤独第十九课:女娲造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字词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段落,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神话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分段落,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课前测评:检查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提示”内容情况。二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神话”这一词的理解多少?你们想象中的神话是怎么样?师:(同学们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来讲给大家)师:那我们首先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及特点吧。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的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神话特点:(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三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 标出小自然段和大段并序号。2.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音正确,吐字连贯,注意

6、长句子和段落间的停顿。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四 积累运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搭配,积累词语)5. 连线,分别组成恰当的短语:蓬勃的 反应 动听灵敏的 池水 良好绝妙的 背影 勃勃 澄澈的 生机 清凉孤独的 山脉 起伏绵延的 音乐 模糊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来学生词语的用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深了一步,掌握了神话故事的特点。六 布置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造句。2. 学会复述课文。七 板书设计第十九课:女娲造人作者:袁珂5.连线,分别组成恰当的短语:蓬勃的 反应 动听灵敏的 池水 良好绝妙的 背

7、影 勃勃 澄澈的 生机 清凉孤独的 山脉 起伏绵延的 音乐 模糊第十九课:女娲造人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 学会分段落,并概括大意。3. 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梳理文章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想象力的作用,并提高合作能力。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难点: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教学过程一 课前测评:抽查复述课文。二 导入新课:师: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人们展开了

8、丰富想象与严密推测,猜想着人类诞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人类如何起源的故事?能不能讲给我们听?生:(同学们自由的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师:那今天,我们来看看“女娲造人”这篇课文,看看我国古代时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三 讲授新课:1. 引导学生按组分段落,分析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4 段)女娲造人的原因。第二部分:(516 段)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第三部分:(1718 段)女娲完成男女搭配的创造,让人类延续。2.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 故事中的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同时,她又具有人的丰富的感情,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是

9、一个人性化的神。2) 她是怎样创造出人并使人类世代延续的?答:女娲用泥土掺和了水,捏成小人,后来用枯藤搅起泥浆并进行挥洒,创造出大量的人类。女娲将人类分成男女,让男女配合起来去创造后代,使人类得以世代延续。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生认识了女娲,并了解了她。五 布置作业:回去跟家人讲述“女娲造人”。做练习题。六 板书设计第十九课:女娲造人第一部分:(14 段)女娲造人的原因。第二部分:(516 段)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第三部分:(1718 段)女娲完成男女搭配的创造,让人类延续。第十九课:女娲造人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感受文中人类诞生的喜悦感。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

10、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3.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了精彩与生机。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分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质疑,老师释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神话的魅力,又让学生明白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正确认识神话。重点:感受文中人类诞生的喜悦感。难点: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了精彩与生机。教学过程课前测评:抽查几个学生复述课文。做几道练习题。一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想想没有人类的世界会怎么样?生:(学生自由回答)师: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女娲造人”看看没有人类会怎么样?二 讲授新课:学

11、生自由根据课题质疑,教师适当加以梳理,板书。1 文中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找出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有关语句: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 ,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儿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要点提示: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 。产生了人间的温暖。2.没有人类的世界会怎样的?答:没有人类的世界是荒凉寂寞的世界。3. 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的译文,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看出作者的想象力?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2.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

12、面 3.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4.作者的评述。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象力。4. 巩固练习:七 用加点的词语模仿造句。1 甚至2 刚就并且3 于是4 从此再也不课堂小结:女娲心怀仁爱,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了人类,并使人类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有了人类这种聪明而美丽的生物,大地变得生气蓬勃起来。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真是人类的好母亲啊!布置作业:做练习题 6板书设计:第十九课:女娲造人八 用加点的词语模仿造句。甚至 6.刚就并且7.于是8.从此再也不第十九课:女娲造人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子。2.

13、 领悟故事的深刻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重点: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子。难点:领悟故事的深刻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一课前测评:检查学生复习情况。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能不能编出一个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生:学生自由回答三 讲授新课1.赏读课文,里面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分享给大家优美句子: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来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

14、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与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2. 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女娲造出来的人聪明而美丽,他们能说会走,喊女娲为“妈妈” ,他们的身体虽然小,但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他们分为男女,可以自己创造后代。3.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因为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人类,不够生气蓬勃。)有关句子:1.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

15、单单没有人类。2.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棒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3.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课堂小结:女娲心怀仁爱,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了人类,并使人类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有了人类这种聪明而美丽的生物,大地变得生气蓬勃起来。布置作业:做练习题,自己编一个神话故事。板书设计第十九课:女娲造人1.赏读课文,里面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分享给大家2. 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3.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第十九课:女娲

16、造人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与想象来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重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一。课前测评:抽查学生说说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子。二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没有人类和有人类的世界的区别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品读赏析 1.讨论:对女娲形象的认识: 1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2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要求:分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作好讨论记录,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交

17、流。答:1.“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示在: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 2.“人”的心理、情感、活动表示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集体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引导品析文中重要细节。对女娲的认识聪明仁爱、富有智慧。女娲的智慧:1.“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问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2.“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3.“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

18、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 ”4.“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女娲的仁爱:1.“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 ”文中通过对女蜗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娲的智慧与仁爱。课堂小结:这堂课主要表达了女娲的智慧和仁爱,她的神性和人性。布置作业:思考题 1,2,3板书设计第十九课:女娲造人1.讨论:对女娲形象的认识: (1)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对女娲的认识聪明仁爱、富有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