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股骨颈骨折.pps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4566150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PS 页数:46 大小:5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骨颈骨折.pps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股骨颈骨折.pps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股骨颈骨折.pps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股骨颈骨折.pps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股骨颈骨折.pps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骨折概论General Principals for Fractures,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骨折的定义,骨折的病因,外 因,直接暴力:软组织损伤重间接暴力:传导、杠杆、旋转、肌肉收缩积累性劳损:疲劳性骨折,内 因,年龄和健康状况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骨骼原发性病变,骨折段移位的原因,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质。 肢体远侧段的重量。 肌肉牵拉力。 搬运及治疗不当。,骨折段移位类型,侧方移位 成角移位 旋转移位 分离移位 缩短移位,骨折的分类,分类的目的: 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2、。 “又有皮破血淋漓,皮开骨露甚恐危,治法也要轻拽入,生肌散抹膏药随,夏月须当露伤口,香油时上免生蛆,或有些小碎骨出,不须惊惧耐心医” 接骨手法 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 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 ,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三)依据骨折的形态,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三块以上 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 凹陷骨折: 外力使骨质发生部分凹陷 嵌插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 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四)依据解剖部位,脊柱的椎体骨折 脊

3、柱的附件骨折 长骨的骨干骨折 骨骺分离 干骺端骨折 关节内骨折等,(五)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 病理性骨折 :骨骼本身已有病变,如骨肿瘤、骨囊肿等,(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新鲜骨折 :23周以内的骨折 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骨折的诊断,外伤史: 受伤情况 。疼痛部位。 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X线检查 :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 临床检查应与x线检查相互补充,诊断更为确切可靠,症状和体征,全身情况

4、,休克 :病人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 体温增高 :(1)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 (2)开放性骨折 合并感染时,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其它体征,疼痛与压痛 :直接压痛及间接叩击痛。 肿胀及瘀斑 :受伤一、二日后更为明显 ,可产生张力性水疱。 功能障碍 :肢体活动受限。 “ 接骨一道手中出,须看出臼与折骨 ” 接骨手法,并 发 症,早期并发症,休克:出血性、疼痛性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脏器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血管、神经、脊髓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见于前臂和小腿,耻骨骨折伴有后尿道破

5、裂尾骨骨可引起直肠破裂,臂丛神经损伤,肱动、静脉损伤,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结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特异性、非特异性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晚期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损伤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迟发性畸形(骨骺损伤),辨生死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凡跌打伤有不治者五,不知痛痒兼发战者,一不治也;天柱骨折及太阳二穴伤者,二不治也;小腹带断心伤破阴囊穿者,三不治也;伤食喉,四不治也;汗出如油尽力叫喊者,五不治也。顶门虽破骨未入内,可治。凡耳后受伤不治。食饱受伤三日不死可治。心胸紧痛,青色未裹心,此乃偏心受伤,可治。男子两乳受伤,可

6、治,宜急救之,若女人则不治。腹内受伤吐粪者不治。凡气出而不收兼眼不闭者,不治。凡肾子受伤入腹者不治。正皮破未入腹者可治。正心口青肿者不治。挟脊断者亦不治之症也。,骨折愈合过程 瘀去、新生、骨合,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骨折愈合标准,临床愈合标准 1 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 局部无异常活动 3 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 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骨性愈合标准 1 具备临床愈合标准 2 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因素 年龄、健康状况、疾病状态 局部因素 断面的

7、接触、断端的血供 损伤的程度、感染的影响 固定和运动,治 疗,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 内外兼治 医患合作,“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复 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子求母”远端对近端原则) 闭合复位(手法复位、持续牵引) 切开复位,接骨八法 伤科大成,摸法 用手细摸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或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或为跌扑,或为闪错,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接法 接使已断之骨合拢,复归旧位,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分先后而兼

8、用之。 端法 用两手或用一手,擒住应端之骨,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端,或直端,或斜端,骨离位者以手端之,送入其臼,不使歪斜,而骨缝方合,庶愈后无长短之患。 提法 提出陷下骨如旧,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使仍陷者。倘重者轻提,则病不愈,轻者重提,反加新患。 按摩法 按者以手往下抑之,摩者徐徐揉摩之。因损伤皮肤筋肉,肿硬麻木,而骨未有折断者。 推拿法 以手推之,使还旧位,有用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缓缓以复其位。或因筋急难于转摇,或筋纵难运动,或骨节稍有错落不合缝者,当推拿以通经络之气血。,手法复位的要求,及时 稳妥 准确 轻巧而不增加损伤 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复位标

9、准,解剖复位 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 功能复位 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能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 对位:骨折端的接触面 对线:骨折端在纵轴上的关系,功能复位标准,对线 骨折部位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纠正 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成人不超过100、儿童不超过150 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纠正 对位 长干骨对位应1/3以上,干骺端对位至少3/4 长度 儿童下肢骨折短缩2cm内 / 成人短缩不超过1cm,固 定,内固定 钢板 螺钉 髓内钉 钢丝 克氏针 哈氏棒 外固定 石膏 夹板 持续牵引 外固定架,药 物 治 疗 “跌打损伤,皆瘀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折不能续”,外 用 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膏 中期:续筋接骨:药膏 后期:舒筋活络:熏洗、熨药、擦剂 内 服 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中期:接骨续筋 后期: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补脾胃,练 功 锻 炼,早期(12周): 消瘀退肿,加强气血循环 中期(2周后): 加强去瘀生新、和营续骨能力 后期(骨折临床愈合): 尽快恢复患肢关节功能和肌力,达到筋骨强劲、关节滑利,畸形愈合,骨折迟缓愈合,骨折不愈合,思考题,骨折的定义?骨折的分类?骨折的特有体征(与脱位的区别)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愈合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骨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