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尺骨鹰嘴骨折词条已锁定尺骨近端后方位于皮下的突起为鹰嘴。与前方的尺骨冠状突构成半月切迹。此切迹恰与肱骨滑车形成关节。尺肱关节只有屈伸活动,尺骨鹰嘴骨折,是波及到半月切迹的关节内骨折。名称疾病名称:尺骨鹰嘴骨折所属部位:上肢就诊科室:骨科症状体征:发热,身痛概述尺骨鹰嘴骨折,是波及到半月切迹的关节内骨折。因此解剖复位是防止关节不稳及预防骨性关节炎及其他合并症发生的有效措施。尺骨鹰嘴骨折较常见,多发生在成年人。占全身骨折的 1.17%。病因本病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造成,根据作用力的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1、间接外力:摔倒时肘关节处于关伸直位,外力传达至肘,肱三头肌牵拉而造成撕脱骨折。骨折线可
2、能为横断或斜行。两骨折端有分离。2、直接外力:摔倒时肘关节伸直拉着地,或直接打击到肘后,造成粉碎骨折,骨折端多无分离。发病机理骨折分类尚无共同接受的观点,将骨折分为下述几种。(一) 无移位的 骨折 骨折无移位,可包括粉碎、横断或斜行骨折。 X 线片上显示骨折分离 2mm 以下,肘关节有对抗 重力活动,也即伸肘功能的完整。(二) 有移位的骨折 骨折端分离在 3mm 以上,且无对抗重力 的伸肘活动。又分为以下几种。1.撕脱骨折:多在接受肱三头肌腱止点处发生。骨折块较小。骨折线多为横形。2.横骨折或斜行骨折:斜骨折的骨折线多从前上走向后下。有利于用螺丝钉固定。3.粉碎骨折:多为直接外力所致,有时合并
3、软组织开放伤。4.合并 肘关节脱位 的骨折:肘关节前脱位时多见。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行。且多发生在尺骨冠状突水平而伴有明显移位。临床表现无移位骨折后,肿胀、压痛。有移位的骨折及合并脱位的骨折,肿胀范围较广泛。肘后方可触到凹陷部、骨折块及骨擦音。肘关节功能丧失。检查多数诊断容易,可疑者应采取以下措施。1.X 线肘关节侧位像:因无移位骨折在正位像上往往表现不出。2.双侧 X 线摄片对比:肘关节化骨中心在融合前有可能与骨折混淆,可疑者应摄健侧对比。鉴别诊断本病有明确的外伤病史,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及 X 线结果,诊断不难,但临床上要对各类型的骨折进行鉴别。并发症本病的患者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并发症:1、骨
4、折不愈合较少见,发生率不超过 5%。常因骨折端存在间隙,引起纤维愈合。如间隙较小,其间存在较强的粗厚纤维;2、肘关节功能障碍较少见,若间隙较大,其间则存在易受牵伸的细长纤维组织,较易引起肘关节伸直功能减退,甚或再次受到较轻的暴力即可导致纤维愈合处发生断裂。骨折端分离引起纤维愈合后,使肱三头肌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造成肘关节伸直力量减弱。骨折不愈合伴有疼痛或肘关节屈伸受限较严重时,应予手术治疗。对年轻患者可采用内固定加植骨,术中应注意切除骨折断端的硬化面,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用植骨块充填缺损,以及采取张力带钢丝固定还是采取钢板固定。不论采取何种固定方式,术中做轴向加压时,应注意防止冠状突与
5、鹰嘴突之间的距离缩短。3、据 Eriksson 等人(1957) 报道,有高达 50 %的患者存在活动受限,特别是伸肘受限,但在他报告的病例中并不多见,只有 3 %。活动受限常不严重,对日常功能影响不大,常未引起患者注意。可能与功能锻炼不当以及固定针的针尾退出刺激肱骨远端的背侧面有关,一般无须特殊处理。10 %的患者可出现尺神经症状,包括麻木、感觉减退等,但大多可自行恢复,无须特殊治疗。 1治疗措施任何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应达到伸肘有力而稳定。屈伸范围良好,及对合优良的关节面。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1.功能位 制动 :对无移位的各种类型骨折,以后石膏固定于伸肘或半伸肘位 3 周,去制动后开始练习
6、肘关节活动。2.切开复位内固定:有移位的横断或斜行骨折,应尽量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有多种,视骨折类型而选用。松质骨螺丝钉或双皮质骨螺丝钉固定较常用。因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在术后 12 周,即可练习肘关节活动。钩形钢板或张力带钢丝“8”字缝合固定,则适用于粉碎骨折,可免除外固定早期活动。3.骨折块切除及肱三头肌腱成型术:骨折粉碎严重,冠状突与半月切迹远端完整,可行骨折块切除,但肱三头肌腱止点处应保留一层骨皮质,以利其和远端断面缝合。如不能保留一层骨皮质,则可将肱三头肌腱向下翻转固定到远端钻孔内。切开复位或骨折块切除者,一般固定于伸肘位,时间宜短,约 34 周即去除外固定,主动练习肘关节屈伸活
7、动。 2治疗方法尺骨鹰嘴骨折在四肢创伤中较为常见,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固定肘关节,不能早期活动,而遗留下肘关节的功能障碍。自 1988 年以来,使用平行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共治疗 49 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49 例中,男 40 例,女 9 例。最小 年龄 6 岁,最大年龄 63岁,平均年龄 38.16 岁。左侧 36 例,右例 13 例;间接外伤 34 例,直接外伤 15 例。横断骨折 28 例,斜形骨折 8 例,粉碎骨折 13 例。其中陈旧骨折 2 例,合并其它骨折 4 例。1.2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取肘关节后侧切口,显露
8、骨折后复位,于鹰嘴远端侧位上的前 1/3 和正位上的中外 1/3 与中内 1/3 交点处,向近端平行打入 2 枚克氏针,进针深度应超过骨折线 4cm 以上。在骨折面以远 3cm 处,尺骨背侧骨嵴由后向前垂直钉入一短小螺钉,螺帽留出 3mm 作为钢丝张力带支点,将直径 0.8mm1mm 的钢丝“8” 形交叉绕在螺钉与近端的克氏针尾上,伸直肘关节,拧紧钢丝。也可不用螺钉,而在欲拧入螺钉处横形钻一骨孔,钢丝穿过骨孔固定在克氏针尾上,被动伸屈肘关节,检查骨折无分离及移位后,将针尾折弯埋于肱三头肌腱内,缝合切口。2 结果本组 49 例全部随访 6 个月4 年,平均 14 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
9、时间 7.1 周。无感染、断针、脱针情况,按 Wolfgang 的后期疗效标准,优良 47 例,较好 2 例。关节功能近于健侧。3 讨论3.1 张力带基本原理:Pauwels 指出,每个偏心位承重的骨骼都承受弯曲应力,典型应力分布是凹侧产生压应力,凸侧产生张力。另外在骨折处存在旋转应力和剪力。压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而张力及旋转力不利于骨折愈合。从力学角度分析,两枚平行的克氏针通过断面,针尾通过钢丝与骨折另一端的螺钉相连,构成一个稳定的立体三角结构,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张力、剪力和旋转力。2 枚单克氏针在抵消了弯曲应力和剪力时,还形成了动力加压,为骨折早期愈合与关节早期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3.2 克
10、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的优点:该手术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器材,手术创伤小,内固定可靠,早期可进行肘关节功能活动,防止了肘关节术后并发症促进了骨折愈合,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3.3 手术注意事项:固定用克氏针以 2mm 为宜,钢丝粗细以 0.81mm 为好。本组 1 例陈旧性骨折,即是因使用过细克氏针及钢丝,致松动而转至本科再次手术;内固定针尾如能折弯埋于肱三头肌腱内为好。相关病例骨片钉治疗 17 例尺骨鹰嘴骨折,随访 9 个月,肘关节功能优 14 例,良 3 例。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端有明显的加压作用,固定牢固。1 一般资料本组 17 例,男性 14 例, 女性 3 例;年龄 2562 岁
11、。右侧尺骨鹰嘴骨折 12 例,左侧 5 例;横型骨折 5 例,斜型骨折 9 例,粉碎骨折 3 例;骨折分离移位在0.5 2.0cm。伤后就诊 时间 2 小时40 天。2 治疗采用内固定物为英国 Orthofix 公司的骨片钉系统。手术方法:臂丛 麻醉下,取肘后纵行或弧行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和游离碎骨,肘关节 130关节面复位,暂时固定后屈曲 90,自鹰嘴尖端两侧向远端平行钻入 2 枚骨片钉(规格:螺钉直径 2.2mm,长度 50mm,带垫圈 ),剪去外露的尾杆,钉与尺骨轴平行,相距 1.01.5cm,进针深度超过骨折线 3cm,术后不外固定,7 天内三角巾悬吊,3 天后逐渐行肘关节伸屈。
12、3 结果17 例术后随访 315 个月,平均 9 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 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无松动滑脱,无钉尾部软组织肿痛。参照汪建军等肘关节功能测定标准,优 14 例,良 3例,优良率 100%。讨论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恢复骨折的稳定性,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避免并发症。本组使用的骨片钉系由英国Orthofix 公司生产,是在克氏针基础上加入微小螺纹,后端稍膨大,匹配小的垫片,在固定骨折时除微小螺纹有加压作用外,垫片可起到双重加压作用。它与骨拉力螺钉不同,骨拉力螺钉虽可起到固定加压作用,但需先钻孔后固定,易造成骨折片的碎裂。骨片钉结合了克氏针
13、和小的骨拉力螺钉的优点,在小片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固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1)自攻,无需预先钻孔;(2)提供较好的稳固性,骨片钉的强度、抗扭转力及对骨折块的固着力均比同直径的克氏针和加压螺钉强 1/2;(3)垫圈可扩大加压的面积,对骨质疏松者更有价值;(4)操作简单。骨片钉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时间短,一般只需 l530 分钟,对骨质及软组织的血运破坏少,利于骨折的愈合,有明显加压固定作用,利于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恢复功能锻炼是非常痛苦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才可以,绝对不是三两天就可以一蹴而就就好了的!可以让别人辅助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进行,对方可以对拒不进行该练习的患
14、者采取按摩等理疗,但是1、 骨折已经坚固愈合,手治时不致发生再鼓着;2、 身体不能太虚弱,有主动锻炼能力;3、肌力在三级以上;4、能积极配合,术后能忍痛锻炼。关节活动练习有三种方式:1、主动锻炼关节活动,肘关节以伸屈为重点,但是屈曲比伸直对日常生活更为重要;2、被动活动(自身控制下的被动活动),每天上午下午各锻炼 12 小时,可以采用引体向上或者将前臂置于桌面或者墙壁上,以身体上半的压力,向前向下压迫该臂,使肘关节被动屈曲(这种方法可以因陋就简地进行,且行之有效);3、主动控制下有节律的主动被动交替活动练习(尤其适用于肘关节的伸直),病人平躺床上臂外展 90 度,前臂外旋,手心向上,用一定重量系一 绳索,握于掌中,先屈肘,然后放松伸肘,借重量向下垂,牵拉肘伸直。如是有节律的反复进行且重量要有小到大的开始,逐步加大。还可以理疗,比如:电、热、超声的治疗。最不理想的就是手法治疗,就是在麻醉下,有专科医生强行将患者的关节活动到(或者接近)伸屈的正常位置,手术后需要病人坚持活动,效果较好。如果不能坚持,则又再次发生粘连。医院有 CPM 机最好,它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