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生借书说一、基础知识1本文选自 ,作者 , 文学家,著作有 、 等。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非夫人之物( ) 强假焉( ) 惴惴焉( ) 庋藏( ) 好书(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授: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 )若业为吾所有(业: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致: )今黄生贫类余(类: )4翻译下列句子: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5本文的观点是 。6作者将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讲给黄生听有什么用意?7谈谈你对读书与借书的
2、看法。二、同步解读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8解释下列字词:归而形诸梦 诸:故有所览辄省记 辄: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可惜:为一说,使与书俱 俱:9指出“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与原文的哪两处相照应?10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1作者讲述做
3、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12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三、美文赏读怪哉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 尺。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选自太平广记)注释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 拘系:拘押,关押庶:庶民,百姓按:察看信:的确,确实。13解释加点词语。观者莫识( )还对曰( )咸仰首叹曰( )信如其言( )何以去虫( )以酒灌(
4、 )14翻译句子。此地必秦之狱处。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1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16、东方朔对“怪哉 ”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参考答案:1随园全集、袁枚、清代、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 2 略 3 交给不必谈及,不必说及已经得到似,像 4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人呢?有个姓张的藏有很多书,前往借,他不肯,回家之后在梦中就出现那种情形。这时候才慨叹借书看的人多么用心专一,年轻时的光阴是多么可珍惜啊!知道幸与不幸,那么他读书也一定很专心,还书也一定很快。 5书非借不能读也。 6既唤起共鸣,又勉励告诫黄生。 7 略 8之于就值得珍惜在一起 9汗牛塞屋子孙弃者无论焉。若业为吾所有云尔。 10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 11以类似的经历勉励黄生珍惜机会,专心读书;告诫黄生读书年华一旦过去,以后很难读书。 12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并尽快还书)。 13识辨回答都确实除去用 14 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15 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16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