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5.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12628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 5(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4 题。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

2、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

3、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答:_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答:_3最后一段中“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 。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答: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父亲的信胡智慧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

4、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载有几句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

5、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费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 ”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6、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到部队后, (50 字)(选自时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版)1 “到部队后” , “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一两句叙述性语言补写在上面的方格中。 (不得超过 50 字)2本文第 3 节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 ,而第 4 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 ,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答:_3第 4 节划线句子中的“像”字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请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4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很感人。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

7、明理由。答:_5本文与朱自清写的背影从内容、语言到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下列表格。 (“相同点”中,每个空格填写不得超过 4 个字。 “不同点”中, “记叙线索”一栏,每空格填写不得超过 5 个字;“描写父亲的方法”一栏,每空格填写不得超过 8 个字。 )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篇名内容 主题 语言 记叙线索 描写父亲的方法背影父亲的信(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4 题。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毕淑敏“但是”这个连词,好似能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我想, “但是”这个

8、词刚发明的时候,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应是大致相等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 “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似的,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意,好似爬上高坡,没来得及喘口匀气, “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有振起精神,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 “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物的两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 “但是”这个预报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一位心理

9、学家主张大家从此废弃“但是” ,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不同的分量和语气就体会出来了。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觉着太阳好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风把阳光打败。 “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前言余音袅袅,后语也言之凿凿。不偏不倚,公道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安顿。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花和虫子,一并存

10、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 ,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在虫子上,把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 “同时” ,是一个透明的水晶球,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看见无数摇曳的鲜花。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勇气,因为情绪得到保养和呵护;你会发现拥有了宽容和慈悲,因为更细致地发现了他人的优点;你能较为敏捷地从地上爬起来,因为看到沟坎的同时也看到了远方的灯火(选自语文报第 1228 期)1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笔墨论述了“用同时代替但是 ”的主张,其意图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答:_2请用“”为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3你是否同意那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废弃但是 ,改用同时 ”

11、的主张?请从“但是”后面的内容是否都是贬意的角度,举例阐明自己的理由。 (有创见的加 12 分)答:_4认真阅读本文,任选一个角度(如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等) ,自拟一道试题,自己解答。 (要用简答题,用其他题型的不给分。抄用本卷中的试题不给分。对编制的有价值的试题或有创见的答案,可另加 12 分。 )试题:_答案: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我的信念玛丽居里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

12、“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错。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

13、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

14、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

15、次获诺贝尔奖。 )1.读第段回答如下问题: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答:_ _2.读段回答如下问题: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答:_“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 ,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答:_13.读第段回答如下问题: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答:寻求现实的人:_梦想家:_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答:_14.读第段回答如下问题:“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答:_“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理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何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的是什么?答:_15从

16、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答: , , ,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9 题。兰 草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

17、,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

18、,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 【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

19、,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诅咒:_与日俱增:_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救灾时见了兰草)_。3第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答:_4 “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

20、 ,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答:_5第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6第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答:第二层:_兰草。第二层:_兰草。7第段未画横线部分有 A、B、C 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 C 句的空缺处补写 24 个短句,与 A、B 两个分句构成排比。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8 “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答:_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答:_(

21、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4 题。门的悬念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新门似乎挺带“人缘” ,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

22、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这是一道玻璃门。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 ,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答:_2文中说, “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 ”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答:_3 “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 ”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_4对“如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回答。答:_(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老师的泪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

23、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 ”杨老师叫我。我发怔。“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 “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 ”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 (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

24、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原谅老师,好吗?”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

25、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我呜咽着点点头。“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 ”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我狠狠地点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其实,

26、 “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 的外表和 的心灵。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 ,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 ,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 ,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答:_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 “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1)_;(2)_。5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 的赞歌。6文中杨老师对“我” ,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答:_(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4 题。

27、华老师,你在哪里?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28、。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 ,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 “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

29、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或真是地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

30、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选文有删改)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句子。(1)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答:_(2)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

31、无地自容“, ”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答:_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答:_3综观全文,说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答:_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略加分析。答:_答案: (一)1、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境况。 2、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3、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将该句上一句话也抄上的不扣分。 4、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只要紧扣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就可给满分;有观点,但理由不够充

32、分的,酌情给分。(二)1、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父亲的名字。我将会经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在部队的一切都好(或答“我也像父亲那样)该题有三个得分点。 2、不矛盾。写父亲“认真得很” ,是从父亲来信的“仔细答复”和及时、主动的角度来说的;写父亲“随意马虎” ,是从父亲来信的信纸和笔迹来说的。角度不同,所以不矛盾。 3、 “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 ”或“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 ”多划 1 句扣 1 分,扣完为止。 4、找到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一处给 1 分,说明理由的给 2分。 5、篇

33、名 内容 主题 记叙线索 语言 描写父亲的方法背影 父爱 父爱 背影 平实(朴实) 正面描写(有外貌、动作描写)父亲的信 父爱 父爱 信 平实(朴实) 侧面描写(我外貌、动作描写(三)1、作者的意图是要我们具有正确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 2、 。 3、有创见的加 12 分。第一类:“同意”举例且理由阐述清除的给 3分。其它酌情给分。 “不同意” 举例且理由阐述清除的给 6 分。其它酌情给分。 4、第一类:知识性的简答题且答案正确,给 12 分;第二类:理解性的解答题且答案正确,给34 分;第三类:问题独特、有价值且答案正确,给 56 分。(四)1、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34、2、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可得分,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找准指代的内容可得分,如:对真理的探索。 3、抓住两类人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可得分。如: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我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4、扣住这一比喻的含义回答。如:痴迷。扣住本段中作者对科学的理解回答。如:“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 5、答案须从文章中找到依据。答对一个短语得 1 分。如:“专心致志” 、 “追求真理” 、 “

35、甘于寂寞” 、 “淡薄名利” 、 “温和沉静”等。(五)1、(咒)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 ;想见(兰草) ;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描写或描绘、绘;赞(美、颂等) 。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 1 分,给满 2 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 (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 8、揭示

36、(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 ;含义理解要点: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灾害(困难) ,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六)1、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2、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3、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4、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七)1、老师像妈妈。 2、美丽、纯洁。 3、a 处表现杨老师羞恼(难堪、生气)的心理;b 处表现杨老师对恩师怀念、感激(崇敬)的情感。 4、老师的眼泪;老师的教诲(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或:老师那慈母一样的爱。 5、爱。 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从“自信” 、 “乐观” 、 “宽容” 、 “豁达”等某一方面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均可。(八)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为犯错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