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85571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 中考语文边学边练:议论文阅读考点导学1考点点击能准确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够准确找出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能明确文章所运用的论据并分析其作用。能明确文章的论证结构。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段意和层意。能分析语言特色以及各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作用。2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对某种现象的主张和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一般用简明的陈述句来表述。一篇议论文一般有一个论点,也可以同时有多个相关的分论点支撑。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也可以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还有的议论文没有明确的论点,要靠我们自己根据

2、文意去概括。论据: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理论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事实论据就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示例,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说理的可信性;理论论据就是一些名人名言、谚语、格言、警句、著名作品中的语段、古诗文原句等内容,理论论据能增强议论文的文学色彩,同时使论述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论述效果。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2)论证方式:分立论与驳论两种。立论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是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反驳论点: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假定对方论点是真的,再引申

3、、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这叫“归谬法” ;二是证明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真的,从而驳倒对方论点。反驳论据:指出对方所用的论据的虚假性,从而使对方的论点失去依据,站不住脚。反驳论证:指出对方论证过程的错误,从而使对方的论据和论点之间失去逻辑上的纽带,也就驳倒了对方的论点。学优中考网 (3)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举例论证又叫事实论证,它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事实性,使文章更可信。对比论证使文章的观点非常鲜明,容易使读者明白。比喻论证使文章论述更加形象,可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更具可读性。道理论证可增强文章说理的逻辑性,增强观点

4、的正确性。引用论证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章论述的权威性。(4)议论文的结构: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 ;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其他各种各样结构,是从这两种结构中派生出来的。如以“横式”为主的,有“总论分论总论”式, “总论分论”式, “分论总论”式等。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摆靶子揭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 ”。(5)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是说理的,为了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语言严密、概括性强、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也能以情动人,往往是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修

5、辞语句和抒情语句。真题解析(2008 成都)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善待挫折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

6、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

7、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有删改 )1.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_2.第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3.文章第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绊脚石: _垫脚石: _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4 分 )_ _ _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对论证方法的掌握。从材料上,可以看出这一段用了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从结构上,可以看出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辨清这两点,

8、这道题的两问便不难回答。答案: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学优中考网 第2题考查对议论文中重点词语作用的理解。为了增加文章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议论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往往是不能省略的,它们在文中可以起到概括、总结、过渡、强调等作用,这些作用要依据词语所在的语境做出具体判断。答案:不能删。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第3题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中

9、心句,甚至全文的中心论点来回答。可以摘录原文语句,也可根据文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答案: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第4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这类题往往会拓展答题内容,由文章的中心论点引申出新的问题。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依据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确定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第二问的举例与分析只要能印证观点即可。答案: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 ;(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 例证示例: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发明了电灯;李白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不坠青云之志。基础演练(2008 广东深圳)一、阅

10、读下面文段,完成 14 题。做人要有立体感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 ,就是很好的反证。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

11、跨度。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

12、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作者:湘竹 选自读者2006 年 21 期 有删改)1.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 分)2.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 分)3.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分)4.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 (4 分)(2008 海南)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58 题。 (12 分)这样的 13 亿人三童这些天不知道流了多少泪,不知道被多少人感动,感觉自己从未如此哀伤却又充满希望!看到国外网友的一些留言,我为

13、身为中国人感到骄傲,更为有这么多好兄弟姐妹而自豪!面对灾难,没有抱怨;面时死亡,没有放弃,如此众志成城的 13 亿人去哪里找?有人说我们是丑陋的中国人。可是这些日子以来,我看到的都是人性的美:失去了至亲还在第一线忙碌着的干部,哪里危险哪里去的温总理,用自己的身躯换来孩子们生命的教师,和时间赛跑的救援队伍,无偿送水送饭的农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群众,集体为遇难同胞默哀的 13 亿中国人民!这样团结一心,关爱他人的一群人,你还能用“丑陋”学优中考网 来形容吗?有人说,中国人面对这场灾难的冷静让人震惊。因为他们看不到怨天尤人或者打砸抢劫,那里只有压抑悲痛奋力抢救生命的一群人,只有热情而又无私奉献的一

14、群人,只有不断工作不断挖掘的一群人。这种冷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是中国人得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传统,也是中国人可以如此凝聚的原动力。以前听说过很多生命的奇迹,听说过很多让人钦佩的人与事。而如今,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亲眼看到了那么多的生命奇迹,那么多坚强勇敢的人们。一个孩子说,被压在石板下时,又黑又怕,于是她开着手电筒看书,驱除恐惧。这只是个孩子,想法单纯的孩子,但是她却克服了也许我们成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这些在废墟中奇迹地生存下来的人们,是最勇取的!奥运圣火,让世人看到了我们的团结;地震之灾让世人看到了我们的坚韧!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记住 2008,记住在这一年发生的所有的事。经过这一

15、年,我们将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团结,更加乐观,更加奋进!(选自 海南日报 2008 年 5 月 22 日第 14 版,有改动)5.梳理归纳。除了冷静, “这样的 13 亿人还有那些共同的品质?(至少说出三种)( 3 分)6.品味 赏析。有人说第(2)自然段划线句子应改为陈述句,你同意这种意见吗?说说你的理由。 (3 分)7.分析 提炼。文章第(4)自然段列举小孩被压在石板下仍开着手电简看书的事例,证明了什么观点?( 3 分)8.整合 探究。下面 4 则材料中,哪一则不能充当本文的论据?( ) (3 分)A.联合国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蹭 800 万美元。B.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人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

16、的慷慨互助精神和坚强品格表示钦佩。C.泰国中文报纸亚洲日报 就中国发生地震灾情在头版发表评论,指出“任何灾难压不倒中华民族” 。D.汶川地震后,俄新社的文章指出,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中国人从没在磨难中倒下。(2008 昆明)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3 题。(共 13 分)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周国平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

17、们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场景。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所以,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留住自己的经历的办法。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子便会重现在眼前。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那么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A)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要过内心生活。内心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自己与自己进行交谈。你读到了一本使你感动

18、的书,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风景,遇到了一件使你高兴或伤心的事,在这些时候,你心中也许有一些不愿对别人说的感受,你就用笔对自己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在写日记,也就是在过内心生活了。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日记是忠实的朋友。在人世间我们不能没有朋友,真正的友谊能让我们在一切时候得到温暖和鼓舞。不过,请不要忘记,在所有的朋友之外,每个人还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朋友,那就是日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B)别的朋友总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关心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

19、倾听你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便不会无法忍受寂寞的时光,因为有日记陪伴他。日记的忠实还表现在它不会背叛你,无论你对它说了什么,它都只是珍藏在心里,决不违背你的意愿向外张扬。学优中考网 日记是作家的摇篮。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日记有作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写日记时,你是自由的,可以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用为你不感兴趣的题目绞尽脑汁。你还可以只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不用考虑是否合乎某种要求或某种固定的规范。按照自

20、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这正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所以写日记是比写作文更接近于创作的。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而且,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由心态。青年朋友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吧!让日记与你相伴一生。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10.选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3 分)11.选文第段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12.批注是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点评。请从文中画波浪线的 A、B 两句中任选一句对其语言进行品味,并作批注。(3 分)我选

21、( )句作批注: 13.选文第段“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由心态”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自由心态”指什么?这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3 分)拔高突破(2008 包头)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 分)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炸,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如要

22、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实情。诊语:“十磨九难出好人”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 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 大学 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就是锻炼身吗?修身不

23、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 “致中和” ,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选自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 ,有删改)1.文章开篇讲“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2 分)学优中考网 2.第段运用了哪

24、种论证方法并说明其效果。 (2 分)3.第段末尾的“以上道理”是指 (2 分)4.第 段论述了“修身”更深远的意义在于 (2 分)5.通读全文,给文章加一个标题:( 2 分)6.指出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并谈谈对你写作文有何启发。 (2 分)(2008 广东汕头)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 分)信仰之光周国平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

25、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是谋生的手段。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通过交谈,这

26、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信仰是内心的光

27、,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

28、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选自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东方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版,有删改)7.第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5 分)8.第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底的信仰,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4 分)学优中考网 9.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5 分)(2008 内蒙)三、阅读低头与昂首一文,完成 1014 题(11 分)低头与昂首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

29、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常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30、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

31、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呢?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是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10.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 分)11.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 分)12.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 分)1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 (2 分)14.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 。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迎逢、讨

32、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 ,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 分)基础演练1.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或:做人要有立体感) 2.举例论证 3.承上启下 4.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要求能扣住论点、联系实际、表述清楚) 5.示例:坚强 勇敢 团结 乐观 坚韧 6.示例:不好,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不能用“丑陋”来形容中国人。 7.中国人是勇敢(坚强)的。或“这些在废墟中奇迹生存下来的人们,是最勇敢的。 ” 8.A 9.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10.文章结构特点: 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组

33、织文章。中间部分采用段首排比的形式,并列设置分论点。简要说明: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中间部分采用并列的形式分别从四个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再次点明中心论点,号召青年朋友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11.对比论证。用不写日记常会使往事模糊和写日记能长久地保存宝贵的人生经历进行对比,证明了“日记是岁学优中考网 月的保险柜”这一分论点。 12.示例:我选(A)句作批注。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灵魂的密室”用得较好,它形象生动地说明日记能记录自己内心的秘密,进行自我交流,从而形成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我选(B)句作批注: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听从” 、 “召唤” 、 “倾听”等词语生动

34、活泼,将日记人格化,证明了日记就是你忠实的朋友这一观点。(能从品味语言的角度作批注,内容正确,语言准确流畅,言之成理即可) 13.“自由心态”指: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启示:在平常练习作文时,我们应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人、事、物,使用灵活自然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意思对即可)拔高突破1.强调人修身的必要性 2.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明观点 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4.齐家、治国、平天下 5.示例:人不炼、不成器或第 段谚语中的任一句 6.示例:使用大量理论论据,启发我们要善于把读背内容运用到写作当中。

35、首尾照应,启发我们写文章时要注意首尾呼应。 7.第段列举了两个事例:普陀山上做法事的小和尚并不真信佛教,只是将皈依佛门作为计谋生手段;而船上谦让有礼、与人无争的小和尚则虔诚信佛,能深刻领悟佛理和人生。两人同为佛教徒,但前者无信仰,后者有信仰,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证明了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8.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9.有真诚的态度,是确立信仰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信仰有了真诚的态度,真正认真对待信仰问题,诚实审视心中追求的信仰,才会孜孜不倦去寻求信仰,才会找到真正的信仰,并且才能逐步明晰自己信仰的思想形态。 10.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1.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的证明了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做人的道理。 12.他没有为一时利益放弃尊严与人格。 (意思对即可)13.谦虚但不能放弃尊严,自尊但不能看不起别人。 (意思对即可) 14.略。 (观点鲜明,理由恰当,表述清楚即可)学!优中 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