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4464982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一、多角度深思 一则好的材料多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邓亚萍, 1 米 5 的身高,除了体操教练举重教练,没人会看得上。也正是这个原因,打球出色的邓亚萍曾多次被省队国家队拒绝,直到 1989 年国家 队才给她机会。 邓亚萍不相信命运,她的逻辑是:胜利,胜利,不断的胜利。1989 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便夺得冠军,从此邓亚萍称霸乒坛,连续 8 年世界第一,4 枚奥运金牌,14 个世界冠军头衔。赛场上的邓亚萍是一个传奇,退役后的邓亚萍更是让人惊 诧,她先后 获得清华大学学士、英国诺丁汉

2、大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从不被人看好,到成为一代乒坛女皇,再到成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一路走来,邓亚萍永不言败。邓亚萍说: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因为我没有输的理由。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观点:信念 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 永不言败 拼搏 不轻 易放弃甚至国家荣誉等。二、依照论点使用素材议论文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因水而彰显生命活力,水因鱼而具有生机色彩。 一篇好的议论文,议论文论点与论据要一致统一,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首先,在证明论点时,引用材料时可针对不同论点有意识的选择材料中有用的部分,适当渲染扩充,其他部分可忽略不计。其次,事

3、例转述的侧重点也要因论点而异。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转述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转述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巧妙地转换叙述重心,突出某个侧面。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最后,要对事例进行引申与拓展。紧扣道理写好事例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强调 ,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让阅卷者更明确的知道事例恰当、有力地证明了道理。【注意】“一材多用”,要注意:准确选取材料和作文立意的“契合点”,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范例展示以“勾践灭吴”这则材料为例: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4、于是,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 473 年一举灭掉吴国。材料学生都耳熟能详,依据这一材料,可以抽取以下观点: 1 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向成功,创造辉煌; 2 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3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就事业24 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实际的行动,二者结合,才能到达事业的巅峰; 5 自古雄才多磨难; 6 忧劳可以兴国; 7 苦难常常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如果运用上述材料分别证明以上七个观点,那么,作为论据使用时必须适当地调整重心,主要体现在描写的侧重点上,描写既可以通过细节体现表达

5、中心,丰富文章内容,又可以彰显文采。一一对应示例如下: 1. 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暗暗立下志向兴越灭吴,目标廓清了他心头的迷雾,点燃了他心中的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航线,卧薪尝胆,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乏其身,但他始终不懈怠,终于在公元前 473 年一举灭掉吴国,成为长江流域的霸主。2. 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仅剩 3000 士兵,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信念是火,点燃奋斗之灯;信念是灯,照亮奋斗之路;信念是路,引他走向辉煌。靠着不屈的斗志,坚强的自信,他义无反顾地投身越国的恢复生产建设,富国强兵,终于灭

6、掉吴国。 3. 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亲自耕作,夫人亲自织布,鼓励生产,勤训甲兵,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 473 年一举灭掉吴国。4. 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目标是美好的,但道路是艰辛的,他赈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屈尊下顾,亲自耕作,与百姓同甘共苦,一步一步地踏实走着,奋力向目标迈进,终于在公元前 473 年一举灭掉吴国,正可谓目标与行动齐有,霸业和威名共传。5. 公元前 491 年,越王

7、勾践被吴王夫差困在会稽山上,靠着大夫文种的游说,得以保全性命,但不得不放下君王的架子,给吴王称臣,丧权辱国,丢尽尊严。但勾践不愧一世雄才,始终不忘雪耻,为了记住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他置苦胆与座位之上,每天舐尝,历经磨难,终于在公元前 473 年一举灭掉吴国,“历经一番寒彻骨,终地美名天下扬”,可见磨难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却是成功阶梯。6. 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激发了不可遏止的斗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忧心如焚,发展生产,修造兵器,招募兵士,亲近百姓;劳作不休,耕作田地,体察民情,赈济灾民,教化子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长期地为国为民忧劳,终于换来百姓的

8、富足,民心的拥护,武备的强大,国力的兴盛。成就了霸业,可见,忧劳可以兴国。7. 公元前 491 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靠着大夫文种的游说,得以保全性命,但不得不放下君王的架子,给吴王称臣,丧权辱国,丢尽尊严。这件事使构建的尊严受到莫大的污辱,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斗志,3正是这一抢斗志,使得勾践卧薪尝胆,亲自耕作田地,夫人亲自织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十年的时间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 年一举灭掉吴国。如果没有当初会稽山的羞辱,那就一定没有勾践后来的斗志,那就一定不会有勾践后来的霸业!可见,苦难,对于人生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可以成为人生发展的动力,人生进步

9、不竭的财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同一则材料在证明不同观点时,必须在叙述角度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扣题不紧,说服力欠佳的后果。那么,如何来使同一则材料在证明不同的观点具有说服力呢?【实战演练】1.指出下列材料,可以用于证明哪些观点。2008 年 6 月 27 日比尔盖茨正式宣布从微 软退休,转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因为他意识到,人生在世的价值不在于 拥有多少而在于留下多少。在告别会上,他说:“我不能再挡道了,我离开后,会有人填补我留下的空白。 ”谈及微软的未来,他说:“如果我们不求改变,不吸引优秀人才,这对我们将是一件十分危 险的事情。 ”分析:这段新闻内涵丰富,有很多可以挖掘

10、思考的地方【参考答案】比尔盖茨退休一事可以论证“人生需要放下”,开辟生活的新空问等话题他给新人留下拓展的空间可以用来论述“人才的更新交替”,长江后浪推前浪等他捐出财产,从事慈善事业可以论述“如何正确看待金钱财富”也可以论述“从 留下什么,看人生的价值”等话题他对微软未来的看法可以用来论及“创新求变”的重要性等2.试运用下面的材料,根据给定的话题,分别写一段文字,证明观点。(此题写在作文稿纸上)【材料】烛之武退秦师(课本第 1 册)金子总会发光的。 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责已恕人,宽容待人。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答案示例】参考答案金子总会发 光烛

11、子武是块“ 金子” ,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4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千里马需要伯 乐的发现 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孤。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顾全大局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 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 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善于辞令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

12、市场经济大潮中,人 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3. 下面这段文字在论据叙述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请指出并加以修改。细小的事,决定成败。古代征战连绵 ,士兵死伤无数,可是历 史上也有不费一兵一卒却将四万大兵逼退的事例。这就是诸 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城内只有寥寥几千兵力,但却因为他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于是大开城门,并亲自带上书童上城楼抚琴,使得司马懿在城外不敢进入,并草草收兵,恐有埋伏。诸葛亮因早早摸清 对方性格,才能如此布局 ,从而不难看出,细小的事却决定了成败啊!论据的选取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修改:A、论据没有紧扣论点B、叙例 时没有针对论点C、缺少感染力D、舍弃

13、观点关键词,细小细节 5修改答案示例:细节决定成败,空城计中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却将司马懿的四万大兵逼退,诸葛亮之所以成功,除了超常的智慧和胆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注重了细节: 藏起旗帜,大开城门,每扇门派二十个军士洒水扫地,自己穿上鹅髦,戴上纶巾,携两个小书童到城楼上弹琴,甚至还不忘点起檀香。如果诸葛亮不是抓住了司马懿生性多疑的特点,如果他不是将每一个细节都布置得天衣无缝,又怎能骗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又怎能留下战争史上的奇迹?试想,有一个扫地的士兵露出了慌乱的神色,试想他自己的纶巾系得不端正任何一个细节露出了蛛丝马迹都将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我们不得不赞叹诸葛亮的胆大,更不得不佩服他的心细,实在是细节决定了成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作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