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养生知识教学内容:养生模式系列(两课时)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岐伯、管仲、葛洪、褚澄的养生特点,理解的养生的观点,形成正确的养生观教学重点:岐伯、管仲、葛洪、褚澄的养生论点教学难点:岐伯、管仲、葛洪、褚澄的养生论点的理解并形成对养生观的正确认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资料阅读法教学过程:一、养生一词的来源:养生一词,原出管子 ,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
2、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二、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模式及相关论点介绍1、葛 洪 葛洪(28336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出身江南士族。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乃“饥寒困瘁
3、,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尠能读也。 ”十六岁开始读孝经 论语 诗 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 。自称: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以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后从郑隐学炼丹秘术,颇受器重。谓“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 枕中五行记 ,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 。西晋太安元年(302) ,其师郑隐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药之朴,携入室弟子,东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阳。太安二年,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秘任洪为将兵都尉,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之后,洪
4、即“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书了不论战功。 ”但因“正遇上国大乱(指“八王之乱”引者注) ,北道不通,而陈敏又反于江东,归涂隔塞” 。在此去留两难之际,恰逢其故友稀含为广州刺史,表请他为参军,并担任先遣。葛洪以为可藉此避乱于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为其仇人郭励所杀,于是滞留广州多年。深感“荣位势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百端,忧惧兢战,不可胜言,不足为矣”.乃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修习玄静。遂师事鲍靓,继修道术,深得鲍靓器重。建兴四年(316) ,还归桑梓。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
5、容二百邑。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又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皆固辞不就。及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遂率子侄同行。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 ,享年 81 岁。或云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343) ,享年 61 岁。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
6、生也” 。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葛洪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长期
7、从事炼丹实验,在其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 ,认为修道者如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 ,便“无以攻疗” ,不仅不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在其所撰肘后备急方中,保存了不少我国早期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民间治
8、病的常用方剂,系古代随身常备急救之手册,并在东南亚各地广为流传,为研究魏晋南北朝医学的重要史料。该书关于天花病的记载,是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对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一千多年。据载葛洪还撰有肘后救卒方和玉函方 。 “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 ,皆分别病名,以类相续,不相杂错,其救卒三卷,皆单行径易,约而易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 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
9、百卷, 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 神仙传十卷, 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 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 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以后人误题或伪托者居多。2、管仲名夷吾.春秋时代齐国国相,辅助齐桓公 40 年,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他与“ 商 “也有着相当的渊源关系.管仲出身破落贵家族 ,少年时家贫,与好友鲍叔牙合伙经商,到分红利时,他往往多取一倍,有人不满,鲍叔牙便为他辩解:管仲并非贪心,而是因家贫,我自愿让他的.而后两人从政,各为其主,一次战斗中,管仲一箭差点射死鲍叔牙的主人齐桓公,齐桓公掌权后要杀管仲,鲍叔牙又为之辩
10、护:管仲天下奇才,你若用他,他将为你射天下.于是得以重用.后人常说“管鲍之交“, 便是此典故.因为管仲当过商人,对商品生产,货币,贸易有较丰富的知识,所以他掌权后,充分肯定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提出“ 四民分业“, 将士农工商并列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人们按职业划为社会集团.自后中国历代王朝皆基本接受了这种典型的职业划分-士农工商.管仲实行国家管制商业的政策,实行四民按比例规定人数.在对外贸易上,采取鼓励发展政策,由于齐国临大海,盛产渔盐,管仲则实行“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使关市讥而不征,以为诸侯利“,即齐国的渔盐可由商人自由出口而不纳税,以利贸易与经济发展.可以说,齐之强盛,与管仲重视商业是有
11、很大关系的.。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 、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几经人事变换的管仲终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 。在管仲相齐的四十年间,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军事、政治、税收、盐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齐国国力大盛。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大国。而管仲的思想才学就体现在管子一书中。 管子共有八十六篇,其中十篇亡佚,实存七十六篇,后人认为它绝非一人一时所作,兼有战国、秦、汉的文字,集有一批“管仲学派”的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
12、、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 。可以说, 管子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诸葛亮隐居在南阳隆中的时候,经常自比管乐。 “管” 是管仲,齐国名相;“乐 ”是乐毅,燕国名将。他们都辅佐国君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管仲(?公元前六四五年) ,名夷吾,字仲,谥敬,亦称敬仲安徽颖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辅佐齐国齐桓公(小白) ,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他合理征收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达到“ 民富”“民安”;改进国家管理体制,发展民间武装力量,并统一军政的领导;运用国家力量发展盐
13、铁事业,增加财政收入;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采取外交的主动权。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管仲所以有所作为,除了自身的才干外,同鲍叔牙能够知人并无私地举贤荐能有关。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诤友。两人共同经商,分配盈利时,管仲私自多拿了一倍于鲍叔牙的财物。别人不平,鲍说,这不是他贪财,是因为他家里贫穷。两人一起领兵打仗,鲍身先士卒,亲冒矢石,管却冲锋在后,退却在前。别人议论,鲍说,这不是他怕死,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鲍叔牙这种宽以待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后来,鲍克服重重困难,把管仲引荐给齐桓公,筑坛拜相,自己却甘愿位居其下。司马迁感慨地说
14、:天下人不推重管仲之贤,而推重鲍叔能知人。管仲所以有所作为,又同齐桓公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紧密联系的。管仲原来辅佐小白的哥哥子纠。纠、白争位时,管仲曾射了小白一箭,小白诈死始得脱。后来子纠死后,小白为齐国之主,他尊贤礼士,不计旧怨,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毅然授相与管仲。当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车入城时, “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 。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信,加以驳斥。并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 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管仲他的养生思想主要有:(l)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
15、平正”,即以“ 平正”养生,包括乐观端正,节五欲去二凶,去好过等;(2)主张虚静、恬愉以养心神。认为只有“ 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 (3)认为 “静胜躁 ”, “静则得之,躁则失之。 ”(4)提倡“老则长虑” ,若“老不长虑,困乃竭 ”。即老人如不经常动脑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很快变得呆顿,促使衰老。生命本身是一种有节奏的物质运动形式,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从的生活节奏就是这种节奏的反映。早在两千多年以胶,我国已经把起居有常作为保健益寿的重要途径。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说地“起居时,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 。古人所说起忧郁不仅指作息时间,而是泛指包括衣着、居处、
16、劳作,休息在内的一切日常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养生效益,重要的一点,就要看能否遵循自然的规律和人体本身的节奏来安排生活,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适宜的生活以及注意一般的日常生活宜忌等几个方面。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适应四季气候的特点以及每日早晚变化的规律,又须根据年龄、体质、地区、工作、习惯、条件等不同情况而因人制宜,如老年代精气减退,所以寿亲养老新书中指出老人的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服不着身,缘老人骨肉疏冷,风寒易中,若窄贴身,暖气着体,自然气血流利,四肢和畅,虽遇盛夏,亦不可袒露。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生活制度如劳动、休息、沐浴、洗漱等,
17、也都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养生经验。孙思邈说:“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他本人就是坚持劳动、身体力行的榜样,他为自己制定了有规律有生活制度,经常从事采药、种药等体力劳动,往往穿山越岭、攀登陡崖,足迹遍布家乡名山大川、荒野僻壤。千金方列 233 种药材采集季节和方法,就是他辛勤劳动的反映。安排适宜的生活环境,一是环境的适应,如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及时增减衣服、被褥等。二是环境的创造,如养花植树可以调节空气、怡人情志;轻松活泼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气血调和。创造清洁、优美的居处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此外尚须注意选择有冷气的环境。如古人说, “静益寿,噪促寿” 。高山地区多长寿老人,除了与新鲜空气
18、有关外,与环境的安宁静谥也不无关系。各种噪音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严重损害。因此,坚持户外活动,参加野外旅游等,均是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正如褚氏遗书中所言:“流水之声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要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 ”一般的起居宜忌包括劳作的宜忌、房事的宜忌、睡眠的宜忌等多方面。宋代蒲虔贯保生要录中批出:“养生者形要少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至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 ”中医学中的“劳伤”即是指不适当的活动和过度的劳累所造成的损伤。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劳所伤,
19、久视伤血,久臣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房室过劳是导致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节制房事是中医养生的一贯主张。如长生秘典说:“内劳神明,外劳形质,俱足知折,惟房劳较甚,为其形与神交用,精与气均伤也” 。所以老子主张“持而盈之” , 曲礼强调“欲不可纵” 。千金翼方的房事禁忌是“凡新沐远行及疲,饱食醉酒,大喜大悲男女热病未差(同瘥,病愈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合阴阳。 ”春秋繁露提出的入房次数是“新壮者十日而一游于房,中年倍新壮,始衰者倍中年,中衰者倍始衰,大衰者之月,当新壮之日。 ”身世金丹中介绍的节欲方法是:“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便冰寒。 ”3、岐伯岐伯 , 传说中的古代医学家,为黄帝之师。名见现存最早的医书 内经 中。 路史 载 : “ 黄帝咨于岐伯等作 内经 ;又命俞跗、 岐伯 、 雷公等察明堂, 究息脉 ” , 讨 论 医 学 。 内 经 一 书 即 采 用 黄 帝 与 岐 伯 等 人 问 答 的 形 式 写 成 。 后 人 常 “ 岐 黄 ” 并 称 , 以 代 表 医 学 复习与思考:1、中国古代养生各流派的养生观点是什么?2、你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要在哪些方面注意到养生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