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语文中考 阅 读 100 天阅 读 100 天第 73 天年 月 日 班 级 姓 名 评 价 一 、 古 诗 词 阅 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阕: 下阕: 【答案】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分析能力。上下两篇内容不同,上篇写的是出猎的场面,属于叙事;下篇抒情,表达王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情
2、怀。2、这首词中的“狂”字有何作用?“狂”的表现有哪些?【答案】“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在这首诗中围绕一个“狂”字,写了豪放的出猎场面,写了倾城出动的随猎场面、围观场面,写了要学孙权“亲射虎”的豪情等等。3、理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的用意?。【答案】运用了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解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的是派冯唐赦魏尚的故事,意在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报效国家的愿
3、望。4、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C“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D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出猎的豪迈情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C 项“太守”指的是苏轼自己,并非他的好朋友。二、文言文阅读王冕读书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
4、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注释:王冕:人名。挞:打。已而:不久。会稽:地名。韩性:人名。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卒:死。5、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1)亡: (2)遂: 【答案】(1)丢 (2)于是,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牢固掌握。注意“亡”在这里是“丢”的意思。6、下面词语一词多义,分别理解“乃”的不同用法。(1)暮乃反: (2)乃不知有汉: (3)乃入见: 【答案】(1)才 (2)竟 (3)于是,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
5、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7、翻译下面的句子。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答案】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解析】翻译这句话,注意重点词的理解。“曷”通“何”,“为什么”的意思。8、读完全文后,你欣赏文中的哪个人,说说理由。【答案】答欣赏谁都可,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此类考查考生对情感的体验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的掌握情况。考生通常可以赞同作者的体验和感受,但要有理有据,陈述理由应紧扣文中透露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参考译文】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
6、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远去的乡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小时候刚学会走路
7、,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
8、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
9、一行的。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
10、,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诗。8、根据对段内容的分析仿写句子。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她在 中,她在 里,她在 中,她在 里。【答案】例:她在菜
11、地的葱行中,她在秀才的诗行里,她在豆荚的笑声中,她在蛐蛐的琴音里。【解析】这道仿写题要在理清文中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第一件事是“蛙声、稻田” ;第二事是“菜地、秀才” ;第三件事是“豆荚、蛐蛐”按照这些意境来仿写。9、阅读文章相关段落,分析下面两个情节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1)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答案】(1)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2)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解析】句(1)结合“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这句话来作答;句(2)结合“听他们那被太阳
12、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一句来分析作答。10、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答案】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葱行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更生动、优美,充满了诗意。排比句式的运用,表现了菜地里的葱的整齐优美,把作者对乡村常景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解
13、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这个句子使用的是拟人和排比的修辞, ,拟人的修辞使句子在表达上根据有诗意,排比可以表现出菜地里的规整的样子,表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11、结合这段话分析“固执”一词的表达作用。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 “固执”一词在这里是“执着”的意思,写出了父亲对土地的不舍,表达了父亲及世代农民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依恋。【解析】 “固执”在这里是褒义词, “执着”之意,表现父亲对土地的不舍之情。12、理解以“远去的乡村”为题的妙处。【答案】
14、作者回忆的是已逝去的乡村生活,相对现在而言,那确是“远去的”了。“远去的乡村”留有作者美好的回忆,和现在的“城市文明”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表达了对已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担忧、失落,引发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标题新颖,吸引读者,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题目含义的理解。题目“远去的乡村” ,写的是“乡村” ,但更着眼于“远去” ,说明作者回忆的是对乡村往事的回忆。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全面具体分析。13、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答案】对比【解析】仔细阅读文章,就会发现作者用一种温馨、快乐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乡村生活,而用无奈的情感写“现在,在钢筋水
15、泥浇铸的日子” ,两者形成对比,强烈表达作者对远去的乡村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二)议论文阅读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关联。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 “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 ,强调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
16、在摆脱了善于归纳、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后,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 ;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 ,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令人紧张恐惧、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的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陶侃的“背上生翅,飞入天门,见门非常,不敢入而下” ;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
17、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 、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进行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因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揭开元素周期律的奥秘。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也都做过“科学的梦” 。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我们
18、可以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 ,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14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因为什么?【答案】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阅读文章,结合第段的内容来作答即可。15理解第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 ”在文中的意思?【答案】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结合文章第段的内容来理解,也可以在与有“情”无“理”的比较理解后再作答。16结
19、合文章内容,分析题目“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有什么作用?【答案】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题目作用的分析能力。题目“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新颖别致,及其夫人们对两者关系的思考,要可以激发阅读的兴趣。17. 结合文章的论述,分析许多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之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答案】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解析】首先结合对“梦“的科学知识的解释来理解科学原理,然后从中感悟在生活中也可以有这种打破常规的思想。18. 读了这篇文章,你对梦的辩证理解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案】启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