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12051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题型十一 流程选择分析型1.(2018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三 5 月冲刺模拟) 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所加试剂可以是浓 KOH 溶液B.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C.步骤反应是 Al3 3HCO =Al(OH)33CO 2 3D.Fe2 遇铁氰化钾溶液显蓝色答案 A解析 A 项,步骤所加试剂可以是浓 KOH 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为氨气,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X 溶液为偏铝酸钾,正确; B 项,无色气体是氨气,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错误;C 项,步骤 反应是 AlO H 2OHCO =Al(OH)3CO ,错误; 2 3 2

2、3D 项,Fe 2 遇铁氰化钾产生蓝色沉淀,错误。2.(2018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 液态 N2O4 是火箭推进系统的有效氧化剂。实验室制备少量 N2O4 的流程如下:NH4Cl 固体 NH3 NO CaOH2固 体 催 化 氧 化 O2 NO2红 棕 色 降 温 N2O4液 体无 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反应利用了 NH3 的氧化性C.反应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D.反应可由图所示装置实现答案 C解析 A 项,已知这五种化合物 NH4Cl、NH 3、NO、NO 2、N 2O4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3、2、4、4,所以反应中 N 元

3、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中 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错误;B 项,反应 中 N 元素从3 价升高为2 价,NH 3 表现出还原性,错误;C 项,由于 2NO2(g)N2O4(l)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使 NO2 转化为 N2O4,正确;D 项,反应是固体加热生成易溶于水的 NH3,所以图示装置中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不合适,错误。3.(2018佛山市高三质检)超临界状态下的 CO2 流体溶解性与有机溶剂相似,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浸出B.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超临界 CO2 萃取C.升温、减压的目的是实现

4、CO2 与产品分离D.CO2 流体萃取中药材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答案 B4.(2018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 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的操作方法:灼烧和溶解B.步骤需用的主要仪器:坩埚和烧杯C.步骤的试剂 a 必须是氧化剂D.步骤的试剂 b 可选用酒精答案 D解析 A 项,步骤的操作是将海带进行灼烧后将海带灰溶解得到海带灰浊液,正确;B 项,步骤的操作方法:灼烧和溶解,灼烧时使用的仪器为坩埚,溶解时需要用到烧杯,正确;C 项,步骤的试剂 a 必须是氧化剂,能将 I 氧化成 I2,正确; D 项,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

5、,错误。5.(2018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期中) 工业上用粗盐(含 Ca2 、Mg 2 、SO 等杂质)为24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 NH4Cl,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 NaOH、Na 2CO3、BaCl 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 pH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 CO2C.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D.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比较 Na2CO3 和 NaHCO3 晶体热稳定性答案 C解析 A 项,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然后用碳酸

6、钠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错误;B 项,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解度较大,故应先通入氨气,碱性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可以达到实验目的,错误;C 项,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这些过程中需要玻璃棒搅拌、引流等,正确;D 项,碳酸钠加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容易分解,故小试管中盛放碳酸氢钠,大试管盛放碳酸钠,碳酸氢钠间接加热能分解,碳酸钠直接加热不分解,能证明两者的稳定性,图中放反了,错误。6.(2018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期中)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如图所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氯化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用 Cl2 制备漂白粉时,是将 Cl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A解析 A 项,由氯化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aClCO 2NH 3H 2O=NaHCO3NH 4Cl,因 NaHCO3 溶解度最小,在饱和溶液中最先析出,所以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正确;B 项,用 Cl2 制备漂白粉时,是将 Cl2 通入石灰乳中,澄清石灰水中 Ca(OH)2 的浓度太小,错误;C 项,铁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与铁不

8、反应,错误;D 项,图中所示反应有 2 个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ClNH 3CO 2H 2O=NaHCO3NH 4Cl、2NaHCO 3 Na2CO3H 2OCO 2= = = = = ,错误。7.(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 火法炼汞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450800 ),将汞矿石或精矿进行焙烧,直接将汞还原呈气态分离出来,而后冷凝成液态汞。目前工业上制汞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程中加入氧化钙的目的是减少 SO2 的排放B.“辰砂”加热时发生反应: HgSO 2 HgSO 2,该方法属于热分解法= = = = = C.洗涤粗汞时可用 5%的盐酸代替 5%的硝

9、酸D.含汞烟气中汞的含量很低,可以直接排放答案 A解析 A 项, “辰砂”加热时发生反应: HgSO 2 HgSO 2,有污染气体 SO2 产= = = = = 生,因此加入氧化钙可减少 SO2 的排放,正确;B 项,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C 项,粗汞中的铜铅杂质不溶于稀盐酸,则不能用 5%的盐酸代替 5%的硝酸,错误;D 项,汞蒸气有毒,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排放,错误。8.2018菏泽市七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等 )期中我国有广阔的海上疆域,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苦卤中制溴和制盐的过程中都存在氧化还原反应B.

10、海水淡化的方法中,以日光为能源的蒸馏法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海水制镁过程中用到的沉淀剂是石灰乳D.氯碱工业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漂白液等答案 A解析 A 项,从苦卤中制盐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错误。9.(2018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 某废催化剂含 58.2%的 SiO2,21.0%的 ZnO,4.5%的 ZnS 和12.8%的 CuS,某同学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1)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2)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 SiO2 和 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B.步骤和,说明 CuS 不溶于稀硫酸而

11、 ZnS 溶于稀硫酸C.步骤,涉及的离子反应为:CuSH 2O22H Cu2 S2H 2O= = = = = D.步骤和,均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取溶质答案 D解析 A 项,步骤发生的反应是ZnOH 2SO4=ZnSO4H 2O,ZnS H 2SO4=ZnSO4H 2S,H 2S 是有毒气体,因此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正确;B 项,根据流程图,步骤 得到 CuSO45H2O,说明滤渣 1 中含有 Cu元素,即 CuS,步骤从滤液中得到硫酸铜晶体,说明滤液中存在 Cu2 ,从而推出 CuS 不溶于稀硫酸,步骤从滤液中得到 ZnSO47H2O,说明滤液中含有 Zn2 ,即 ZnS 溶于稀硫酸,正确;C

12、项,步骤中 CuS 转变成 Cu2 ,根据信息,滤渣 2 中含有 SiO2 和 S,推出CuS 中 S 被过氧化氢氧化成硫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SH H 2O2 Cu 2 SH 2O,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得到CuSH 2O22H Cu2 S2H 2O,正确;D 项,得到 CuSO45H2O 和= = = = = ZnSO47H2O 中都含有结晶水,通过对滤液蒸发结晶方法,容易失去结晶水,因此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错误。10.硼氢化钠(NaBH 4)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101 ,沸点:33 ),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

13、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 2)为主要原料制备 NaBH4,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B.操作、操作分别是过滤与蒸发结晶C.反应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 100 以上并通入氩气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答案 B解析 NaBO 2、 SiO2、Na 和 H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NaBH4、Na 2SiO3,NaBH 4 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为防止 NaBH4 水解,可将生成的 NaBH4、Na 2SiO3 溶于异丙胺,NaBH

14、4 溶解于异丙胺,Na 2SiO3 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所以操作为过滤,通过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 ,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 NaBH4,所以操作为蒸馏。A 项,由于钠的硬度较小,且保存在煤油中,所以取用少量钠需要用滤纸吸干煤油,再用镊子、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正确;B 项,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操作、操作分别是过滤与蒸馏,错误;C 项,NaBH 4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 NaBH4 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所以反应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 100 以上并通入氩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正确;D 项,反应中发生的反应为NaBO2 2SiO24Na2H 2=NaBH42Na 2SiO3,反应中氢气是氧化剂,钠是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