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土地制度.doc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429212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土地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土地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土地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土地制度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

2、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废除:1950 年新中国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更名田:1669 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3、: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内容: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3、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 年土地革命路线: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1、1950 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

5、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1953 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3、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