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word】+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doc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4292001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word】+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word】+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word】+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word】+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word】 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 商品与质量2011年6月刊理论研 引渡制度基本原则及完善我国引渡立法研究 口玛丽亚木.依明 (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引渡既是国内法制度,也是国际法制度.国家制定引渡法,并签订引渡条约,相互引渡罪犯,是极为普遍的事情国际犯罪引渡制度 在其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预防和惩治犯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引渡;引渡基本原则;我国引渡立法 一 引渡的概念及其内容 引渡,是一国把在其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判刑的人, 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以便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司法活 动.它是国际刑

2、事司法协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罪犯在一国犯罪后较容易潜逃另一国,特 别是现代走私,贩毒,恐怖主义等跨国犯罪,集团犯罪,目际性犯罪的 出现甚至曰渐猖撅,给国际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达到惩罚犯 罪,雄护国际法律秩序,引渡便应运而生.引渡丰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弓渡的主体.引渡是国家行为,此,引渡的主体是同家, 即请求国与被请求国.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向被请 求国的中央政府提出,而不能向地方政府或联邦制图家的州政府提 出. 其次,引渡的客体.引渡的客体是处在被请求国领域内而触犯 他国刑律,受到刑事追诉,通缉或判刑的个人.因此,受民事判决或 行政

3、处分与处罚,以及尚未被刑事追诉的人,不能成为引渡的对象. 由于引渡是国家行为,作为引渡客体的个人,能对国家行为及引渡 的合法性提出任何质疑或抗辩. 再次,弓j渡的请求国必须是对引渡吝体即犯罪行为人具有管辖 权的国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对引波米说,凡具有属地管辖 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和普遍性管辖权其中任何一种管辖权 的国家,均可向被请求国提出引渡罪犯的请求. 最后,提出引渡请求的法律根据是国际条约,互惠原则或国际礼 让.引渡应以引渡条约为根据. 二引渡制度基本原则 (一)双重犯罪原则或双重归罪原则,亦即相同原则 双重犯罪原则是指被请求引渡的人的行为,必须是为请求国和 被请求国双方法

4、律都认为是犯罪,并应审判和处罚的行为,才能引渡. 双重原则是以互惠作为基础的.其目的是确保双方在同等条件 下,进行司法协助. 这个制度要求请求国与被请求国在提出引渡请求或决定予以协 助时,都必须首先经过司法当局对引渡犯罪进行合法审查,然后再由 行政当局的职能部门审查,综合考虑国家主权,条约义务和对等原则 等因素后作出最后决定.如要完成引渡,法和行政部门的审j通过 缺一不可,体现了两者的互相制约. (二)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或政治犯罪除外原则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指因政治性活动而受到通缉或迫害的人, 进入他国境内居留后,通缉国不得提出引渡请求,所在国亦不将其引 渡.更具体说,政治犯不能成为引渡埘象,

5、当请求国要求引渡政治犯 时,被请求国可以拒绝引渡.”或者说这个原则允许被请求国将他认 为具有政治特点的犯罪排除在引渡合作范围之外”.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在国际引渡实践中被厂泛的得以应用,它 不以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国与国的远近亲疏关系为转移. (三)特殊原则 特殊原则是指请求国只能就请求引波时所指控的犯罪加以审判 和处罚,不得以某种犯罪请求引渡,而引渡后,却以另外的犯罪加以 审判或处罚.此项原则是为了预防欺骗性引波,也是对罪犯的一种 保护.许多国家的引渡法都规定,请求国非经被请求围意,不搿追 诉或处罚引渡请求书所载以外的犯罪;而引渡条约也规定,任何人除 其移交时被指控的犯罪外,不受任何审判

6、. 事实上,特定性原则在适用上也有例外的出现,一般有以二种 情况:?被引渡人同意接受引渡请求国对其引渡请求之外的犯罪的 追诉或惩罚;?被引渡人在请求国诉讼程序结束或刑罚执行完毕后, 愿意继续在该国居留;?被请求国的同意. (四)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 本国公民不弓渡原则是指请求国向被请求提出引渡申请,其所 174 指向的请求引渡人是被请求国公民的.被请求国可以拒绝引渡.此 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被普遍接受,但在英美法系的一些国家在这个问 题上有截然不同的立场,故此原则还不是一条被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原 则. (五)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 事不再理原则是指对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除法律另 有规定外,不得再行

7、起诉或受理的规则.引渡程序之所以采甩一事 不再理原则,主要是对被告公平,不致使其因同一犯罪反复受到审判 和处罚.剧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审判法院的尊重,承认其判决的合理 与公Jl!.我国法律也有事不再理的规定,在引渡时,也应适用这一 原则. 三完善我国国内引渡立法的几点思考 ()妥善处理国内引渡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周内立法与引渡条约之间处于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国内引渡法 律是国际法公认的基本规则在国内法的确认,应当及时,全面地反映 和体现围际司法合作的发展成果和国际惯例,也应当成为我国对外 签订引渡条约和具体执行引渡的法律依据.我国政府在起草,谈判 干IJ链署才f天条约时,尽管程序上能遵循缔结条约程

8、序法的规定,但 在实体内容f=件往带有时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因素的烙印,全国 人大常委会审批时很难纠正其同现行立法的冲突.因此在国内引渡 ;玄中界定和规范国务院或外交部的变通权限和程序,而不能由其任 意而为. (二)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能从古罗马延续至今并被世界上多数国家的 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所吸纳,成为一项国际司法准则,是因为它正确 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以特有的方式体现了正义,秩序,效益 三大法律价值.我认为,应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一事不再理”原则 予以确认.这主要是因为:1.这是保障人权,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的 要求.联合国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

9、治权利公约吸收了两 大法系的共同要求和适用范围,并特别在第14条第7项强调某一刑 事案件一旦做出生效判决,法院则一般不得对该案件再次开启刑事 审判程序.我已丁1998年10月签署该公约,应当尽快使国内立 法顺应该公约精神.2.这是维护法制统一,实现法律的秩序价值的 需要.3.这是节约司法资源,实现法律的效益价值的需要. (_二)对引渡法进行修改,设立简易引渡程序 考虑剑跨国犯罪日益增多的形势,如果采取烦琐冗长的单一引 渡程序可能不利于同跨固犯罪做斗争,因此,笔者建议在引渡法中分 设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程序分配理论和费用相当性原理决定应创 设简易程序,这也是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笔者认为,不妨从适

10、用范 围的合理设定,程序环节和程序行为的适当简化和相关期限的相对 缩短等方面考虑简易程序的设计.这将成为国际引渡实践的一个趋 势. 总之,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引渡合作的内容和规则不断优化, 应当及时总结和吸收国际引渡合作的实践经验来补充和完善我国引 渡立法,实现与不同法律制度国家在国际刑事可法合作领域内的对 接最大化. 参考文献: 【金玲玲,刘芳:”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探析【J,法制与社会发 展,1999,9296 (2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J,比较法研究,2006,27一,14 【3马德才:引渡制度溯源,载现代法学1993年第5期 【4杨毓显:关丁我国引渡立法的几点思考,载学术探索2002 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玛丽亚木.依明,新疆大学研究生院O9级国际法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