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目录第一章 绪 论 .2第二章麻醉机 .52.1 麻醉机的基础知识 52.1.1 呼吸机流程 52.1.2 麻醉机原理 62.1.3 麻醉机的分类 62.2 麻醉机的结构 .72.2.1 主机包括 72.2.2 呼吸回路 72.2.3 供气系统 82.3 麻醉机的操作 102.3.1 潮气量的设置 102.3.2 通气压力和呼吸频率 102.3.3 麻醉机使用前安全检查 102.3.4 麻醉呼吸机使用中的留意事项 13第三章 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 .153.1 蒸发罐的结构与分类 153.2 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 173.3 注意事项 18第
2、四章 结 论 .19参考文献 .20致 谢 .21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2第一章 绪 论随着当今社会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诊疗设备也在探索、创新、完善中快速发展,医学设备的准确性与技术性已成为时代潮流与发展的新趋势。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B 超等多种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同地域医院的医学诊疗设备序列、投资状况、技术支持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基于投资效益比、资源利用效率、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可持续发展性,获得合理的系统结构和设计模式于医院发展至关重要。综上所述,今天医学诊疗科学快速成长起来,已经达到技术推动与生物/临床拉动相互促进发
3、展,引起了众多医院及研究者关注。21 世纪,医学诊疗技术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医学诊疗在临床应用和技术精密上获得了巨大发展,并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麻醉机是用于实施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的一套装置。要求提供的氧及吸进麻醉药的浓度应精确、稳定和轻易控制。所以,优良的麻醉机,对于减少装置故障所造成的麻醉意外及对病人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随着几十年来人们对麻醉机/呼吸机的不断研究和改进,现代麻醉机除了具有气路部分的基础构件外,还配备了电子、电脑控制和监测等仪器。多功能现代化的麻醉机和高水平的临床医师相结合,必将大大进步麻醉和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把握麻醉机知识是
4、临床麻醉医师的必修课,怎样用好你手中的设备是你麻醉安全的关键。人体内有一整套传递信息的系统神经系统,它是由成千上万个神经细胞组成,使大脑、脊髓相互连接成网络系统。它传播着包括内脏、皮肤、骨胳、肌肉等的信息。通过这个系统交换电化学信号,不停地把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包括伤害性信息如痛觉传达到大脑。这些信号首先由神经末梢传递给脊髓,再上传到大脑的不同区域,经大脑加工形成情绪、感觉、思维、行动。麻醉主要分为局麻、区域阻滞、全麻,它们在不同部位阻断痛觉的传导。想象神经系统是一个电话系统,大脑是总机、神经是电话线、身体的疼痛部位是电话机,全麻主要作用于大脑,区域阻滞作用于电话线,局麻作用于电话机
5、。麻醉机的发展:早在 16 世纪,1540 年 Valerings 合成乙醚,在 Cordus 和 Paracelsus 的有关著作中提到乙醚有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3消除疼痛的作用。18 世纪中叶,1772 年 Pristley 发现氧化亚氮(笑气),1778 年 Davy 证明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1782 年 Black 分析出二氧化碳。1818 年 Faraday 发现乙醚的麻醉的作用。1824 年Hickman 做动物实验,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产生麻醉作用,但未用于人。1831 年分别由 Vonliebig、Guthrie 和 Sanbeiren 发现氯仿。1842 年美国乡
6、村医生 Long 使用乙醚吸入麻醉给病人做颈部肿物手术成功,是试用乙醚作临床麻醉的开创者,只是因为地处偏僻一直到 1849 年才予报道。1844 年 Wells 出席了化学家 Colton 示范氧化亚氮吸入令病人神志消失,引起 Wells 的注意,就在自己拔牙时吸入氧化亚氮获得成功。1845 年 Wells 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再次表演氧化亚氮麻醉,由于所用浓度过高在知觉完全消失时出现紫绀。1846 年牙科医生 Morton 在医学家兼化学家 Jackson 的指导下,实验了牙科手术吸入乙醚蒸气的麻醉作用。同年 10 月 16 日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地为一例大手术施用乙醚麻醉成功,Morton 被
7、认为是临床麻醉第一杰出人物,乙醚麻醉地成功地标志着近代麻醉史的开端。同年在英国 Liston 首先使用乙醚麻醉,在俄国 Jiuporob 在乙醚麻醉下施行了乳癌切除术,而且他是大规模使用乙醚全身麻醉的组织者。1847 年 Snow 刊行了,乙醚吸入麻醉是第一本麻醉专著。同年 Flourens 经动物实验证明氯仿由麻醉作用。英国外科兼妇产科医生 Sinposon 第一次使用氯仿于分娩镇痛成功。1848 年 Heyfelder 首先在人体使用氯乙烷,同年发生使用氯仿死亡的病例,以后继续有报道,认为应用氯仿不能超过一定浓度。1856 年英国将氧化亚氮装入铜筒中使用。1858 年Snow 有刊行了氯仿
8、及其他麻醉剂一书。1862 年 Clover 氯仿麻醉机问世,到 1868 年才开始普遍使用。同年 Andiews 研究了氧和氧化亚氮的混合使用。Clouer 首先将氧化亚氮应用于乙醚麻醉使病人更加舒适。1918 年 Luckhardt 证明乙烯有全身麻醉作用。1926 年 Eichhaltz 应用阿弗丁于临床。1928年 Lucuo 和 Hendersen 发现环乙烷有麻醉作用,1930 年 Waters 临床应用环乙烷获得满意效果。1933年 Gelfan 和 Bell 发现乙烯醚有麻醉作用可供临床使用。1935 年 Shiker 试用三氯乙烯作麻醉药,1941 年 Lange Hewer
9、 应用于临床。1951 年 Suckling 合成氯烷,1956 年 Johnston 应用于临床。1963年 Terrell 合成异氟酚后经 Krantz 和 Dobking 等动物实验于 1966 年应用于临床。1965 年 Terrell 合成异氟醚后经 Klantz 和 Dobking 等动物实验于应用于临床。1968 年 Regan 合成七氟醚以后经临床实验观察后用于临床。1990 年 Jones 首先在临床应用地氟醚。关于静脉全身麻醉,早在 1872 年 Gre 曾用水化氯醛做静脉注射产生全身麻醉。1903 年 Fischer 和 Mering 合成巴比妥(佛罗钠),1909 年
10、Bier用普鲁卡因作静脉注射产生镇痛作用。1932 年 Wease 和 Scharpff 开始用环乙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同年合成硫喷妥钠。1933 年 Lundy 报告用硫喷妥钠作静脉麻醉,以后有普尔安(1956 年)羟丁酸钠(1962年)、氯氨酮(1965 年)、乙醚酯(1972 年)、异丙酚(1977 年)等静脉全麻药应用于临床,丰富了全身麻醉地用药内容。自从 1953 年 King 从管箭毒中分离出右旋管箭毒,1942 年 Griffiths 和 Johson 将肌松药应用于临床。1948 年, Barlow 和 Ing 合成十羟季胺有类箭毒作用。1951 年,Bovet、Ginzel 证
11、明琥珀胆碱为短效肌松药,同年 Theolaff 等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以后陆续有潘库溴铵、维库溴铵、啊曲库铵等肌松药,对增强全身麻醉地肌松作用和控制管理呼吸管理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麻醉方法和仪器设备地改进,监测技术的进步,各种辅助药的配合应用,能够准确地掌握麻醉药地剂量和浓度,提高了麻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50 年代开始,由于心脏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师认识到机械呼吸的优点。1955 年 jefferson 呼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4吸机是美国市场上首先使用最广的呼吸机之一。此外,还有 morch、stephenson、bennett 和鸟牌呼吸机等四种类型。 进入 60 年代,呼吸机
12、的应用更为广泛,1964 年 emerson 的术后呼吸机,是一台电动控制呼吸机,呼吸时间能随意调节,是一台电子线路的呼吸机,配备压缩空气泵,各种功能均由电子调节,根本改变过去呼吸机纯属简单的机械运动的时代,而跨入精密的电子时代。 1970 年利用射流原理的射流控制的气动呼吸机研制成功,是以气流控制的呼吸机。全部传感器、逻辑元件、放大器和调节功能都是采用射流原理,而无任何活动的部件,但具有与电路相同的效应。 80 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新一代多功能电脑型呼吸机具备了以往不可能实现的功能,如监测、报警、记录等。进入 90 年代,呼吸机不断向智能化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呼吸机的性能更臻
13、完善。 我国呼吸机的研制起步较晚,1958 年在上海制成钟罩式正负压呼吸机。1971 年制成电动时间切换定容呼吸机目前,大多数呼吸机都属于正压呼吸机。通过亲自实践和查阅大量的资料,我对麻醉机种类、构成及原理,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可行的蒸发皿通气的对策和方法。我希望我的这些对策和方法能有助于解决麻醉机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5第二章麻醉机2.1 麻醉机的基础知识麻醉机是用于实施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的一套装置。主要由呼吸机提供动力源,产生呼吸回路的动力。蒸发罐产生麻醉剂气体,再经呼吸机提供的流动气体携带
14、麻醉剂,进入呼吸回路,经人体呼吸使肢体麻醉。2.1.1 呼吸机流程初始化模式选择实时监护显示心电波形与心律存储?报警存储数据冻结?继续监测护?打印?打印结果分析退出心电异常?图 2.1 呼 吸 机 流 程 图冻结屏幕波形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6呼吸机是实施机械通气的工具,用以辅助和控制病人的呼吸,改善病人的氧合与通气,减少呼吸肌作功,支持循环功能等及作为呼吸衰竭的治疗等。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因此必须有能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代替人体呼吸肌的工作;能产生一定的呼吸节律,包括呼吸频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经
15、支配呼吸节律的功能;能提供合适的潮气量(VT)或分钟通气量(MV),以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供给的气体最好经过加温和湿化,代替人体鼻腔功能,并能供给高于大气中所含的 O2 量,以提高吸入 O2 浓度,改善氧合。动力源:可用压缩气体作动力(气动)或电机作为动力(电动)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亦可利用气动气控、电动电控、气动电控等类型,呼与吸气时相的切换,常于吸气时于呼吸环路内达到预定压力后切换为呼气(定压型)或吸气时达到预定容量后切换为呼气(定容型),不过现代呼吸机都兼有以上两种形式。治疗用的呼吸机,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要求功能较齐全,可进行各种呼吸模式,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而麻醉呼吸机主要用于
16、麻醉手术中的病人,病人大多无重大心肺异常,要求的呼吸机,只要可调通气量、呼吸频率及吸呼比者,能行 IPPV,基本上就可使用。绝大多数较常用麻醉呼吸机系由气囊(或折叠风箱)内外双环气路进行工作,内环气路、气流与病人气道相通,外环气路、气流主用以挤压呼吸囊或风箱,将气囊(或风箱内的新鲜气体压向病人肺泡内,以便进行气体交换,有称驱动气。因其与病人气道不通,可用压缩氧或压缩空气。62.1.2 麻醉机原理麻醉机是用于实施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的一套装置。将空气麻醉机与密闭式面罩或气管导管连接。吸气时,麻醉混合气体经开启的吸气活瓣进入病人体内;呼气时,呼气活瓣开启,同时吸气活瓣关闭,排出呼出的
17、气体。当使用辅助或控制呼吸时,可利用折叠式风箱。吸气时压下,呼气时拉起,保证病人有足够的通气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麻醉剂开关以维持稳定的麻醉水平。12.1.3 麻醉机的分类按功能结构分全能型、普及型和轻便型;按流量分高流量麻醉机和低流量麻醉机(也可施行高流量麻醉) ;按年龄分成人用麻醉机和小儿用麻醉机;兼用麻醉机:成人型附有小儿回路及风箱。8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72.2 麻醉机的结构图 2.2.1 麻醉机主机2.2.1 主机包括麻 醉 机 从 结 构 上 由 以 下 几 部 分 组 成 : 机 架 、 外 回 路 、 麻 醉 呼 吸 机 、 麻 药 蒸 发 器 、 流 量计
18、、 监 护 系 统 。 麻 醉 机 从 工 作 原 理 上 由 四 个 主 要 分 系 统 构 成 : 气 体 供 给 和 控 制 回 路 系 统 、 呼 吸 和通 气 回 路 系 统 、 清 除 系 统 , 以 及 一 组 系 统 功 能 和 呼 吸 回 路 监 护 仪 。 某 些 麻 醉 机 还 有 一 些 监 护 仪 和报 警 器 , 以 指 出 与 心 肺 功 能 或 呼 吸 混 合 气 体 中 气 体 和 麻 醉 剂 浓 度 有 关 的 某 些 生 理 变 量 和 参 数 的 数值 及 变 化 。 32.2.2 呼吸回路图 2.2.2a 麻醉机管路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8图 2
19、.2.2b 麻醉机管路按重复吸入程度及有无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半紧闭式及紧闭式四种(Eger分类法) 。开放系统:无重复吸入活瓣和贮气囊组成。半开放系统 :mapleson 系统:无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二氧化碳冲洗回路。经常使用的为 A,D 系统。Mapleson A 系统:magil 回路:贮气囊起新鲜气体的变流器作用,贮气囊大到足以满足一次深吸气的需要,即稍小于一次最大吸气量,为 2500 3000ml,一般 2 升即足。螺纹管长 1 米,内径 22mm,容积应不小于(最好)等于潮气量,以防肺泡气与新鲜气流在贮气囊混合。自主呼吸时排除二氧化碳效果最好。控制呼吸与流量关系。新
20、鲜气流必须增至每分钟通气量的 3 倍。Lack 回路:同轴,呼气通过内管至呼气阀。Mapleson D 系统:排气阀高压型,贮气囊邻近排气阀。管及贮气囊容积超过病人的潮气量,则管的长度可不影响通气功能。自主呼吸,吸气后部分可能重复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每分钟通气量的 2-3 倍。该系统最适宜应用于控制呼吸。Bain 系统为 mapleson 系统改良型。同轴新鲜气流内管。Mapleson F 系统(T 管系统) 。半紧闭二氧化碳吸收回路:全麻药吸入浓度和含量较稳定,能保持呼吸道的的湿度和热量,残余气可排除。紧闭式二氧化碳吸收回路:二氧化碳吸收器:100g 碱石灰可吸收 14-23L 二氧化碳,
21、最多达 50L 。一般情况下,600-700g 可至少使用 5h,650ml 普通罐串联,单罐时利用率为 50%,串联为 70%。72.2.3 供气系统它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气压缩机的选择主要依据气动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9气源的工作压力应比气动系统中的最高工作压力高 20%左右,因为要考虑供气管道的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如果系统中某些地方的工作压力要求较低,可以采用减压阀来供气。空气压缩机的额定排气压力分为低压(0.71.0MPa) 、中压(1.010MPa) 、 高压(1
22、0100MPa)和超高压(100MPa 以上) ,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常见使用压力一般为 0.7-1.25。空气压缩机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主机,是容积式压缩机中的一种,空气的压缩是靠装置于机壳内互相平行啮合的阴阳转子的齿槽之容积变化而达到。转子副在与它精密配合的机壳内转动使转子齿槽之间的气体不断地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而沿着转子轴线,由吸入侧推向排出侧,完成吸入、压缩、排气三个工作过程。10小儿通气机的特点:潮气量 50ml 以下,精确可调、通气机内管道压缩容积小、Y 型管部死腔小、提供的气流为持续恒流。5图 2.2.3 压缩机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102.3 麻醉机的操作2.3.1 潮气
23、量的设置理论上,如系真正完全紧闭式环路,只需补充机体代谢消耗的氧量(4ml(kgmin)即可。事实上,难免潜伏程度不等的漏气,故必须留意使用足够的新鲜气流量。使用麻醉呼吸机时,麻醉与通气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由麻醉机提供持续新鲜气流,同时供病人通气和麻醉,其潮气量不单与风箱上下移动度有关,而与很多因素有关。输进环路的潮气量为预设定的风箱上下移动度与吸气相进进环路内的新鲜气流量。正常情况下,因新鲜气流量的改变引起潮气量稍微改变对于成人影响不大,但对小儿则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新鲜气流量的增加可能引起小儿过度通气甚至气压伤。麻醉中可通过很多方法评估预置潮气量是否合适,如听诊肺部、观察肺部活动幅度、使用潮气
24、量计、环路内气量计、吸气峰压和 CO2 监测等。单凭观察风箱移动度轻易发生差错。72.3.2 通气压力和呼吸频率间歇正压通气的通气压力正常时应 1.47kFa(15cmH20)水平,气道峰压应低于 2.94kPa(30cmH20)。通气频率 840 次分钟,可根据病人需要、通气效果及代谢状态进行调整,成人常为 1020 次分钟。使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时,通常于呼气末保持的气道正压为 0.491.47kPa(515cmH20)。为选择最佳通气压力,可逐渐增加呼气末正压,并根据治疗反应寻找最佳 PEEP 值,而且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把其对循环的干扰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麻醉中应用高频通气
25、时,一般选用 60100 次分钟的通气频率即可维持满足的肺部气体交换,但以静脉麻醉为宜。当用吸进麻醉时则对吸进麻醉药的输出有较大影响。2.3.3 麻醉机使用前安全检查麻醉前应对使用的麻醉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这对于预防麻醉意外尤为重要。目前推荐使用 1993年美国食品和药品治理局(FDA)发布的麻醉机安全检查程序。这一检查程序应与所使用麻醉机的用户操纵手册结合起来并做出必要的修正与补充。麻醉机使用前应确认一些常规监测设备功能正常,如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呼吸回路氧分析仪、呼吸容量监测以及呼吸环路高、低压监测。还要留意麻醉挥发罐麻药液面的检查,其中以氧浓度检测、低压系统的泄漏试验和循
26、环回路试验最为重要。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1(一)检查紧急通气装置证实备有功能良好的简易通气装置。(二)检查高压系统1氧气筒供氧(1)打开氧气筒开关,证实至少有半筒(压力约为 70kg/cm2 或 1000psi)的氧气量。(2)封闭氧气筒开关。2检查中心供氧检查麻醉机管道已与中心供氧连接,压力表所示压力为 3.5kg/cm2 或 50psi 。(三)检查低压系统1低压系统的初始状态(1)封闭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2)检查蒸发器内药液布满水平,关紧蒸发器加药口上的帽盖。2检查低压系统的逸漏(1)证实机器总开关和流量控制阀已封闭。(2)在气体共同出口处接上“负压皮球” 。(3)重复
27、挤压负压皮球直至完全萎陷。(4)证实完全萎陷的负压皮球至少保持 10 秒。(5)一次开放一个燕发器,重复上述第(3) 、 (4)项操纵。(6)卸下负压皮球,接上供给新鲜气体的软管。低压系统泄漏试验主要检查流量控制阀到共同输出口之间的完整性。根据低压系统中有无止回阀,泄漏试验的方法有所不同。无止回阀的麻醉机:如北美 Drager 的麻醉机及大多数国产麻醉机。正压试验只能用于无止回阀的麻醉机的检查。而负压试验既可用于带止回阀的麻醉机,也可用于无止回阀的麻醉机。正压试验操纵简便,但灵敏度稍差,常不能检测出90。氧浓度监测是评估麻醉机低压系统功能是否完好的最佳装置和方法,用于监测流量阀以后的气体浓度的
28、变化。能预防氧比例系统局限性的情况中所造成的低氧的发生。2检查呼吸环路的初始状态(1)将转向开关转向手控(贮气囊)通气模式。(2)证实呼吸环路完好无损、无阻塞。(3)证实 CO2 吸收器内已装满吸收性能良好的钠石灰。(4)装上呼吸环路所需要的辅助部件。3检查呼吸环路有无漏气(1)封闭所有气体流量表至“零”(或最低)。(2)封闭逸气活瓣(APL)和堵闭 Y 接管。(3)用快速充氧加压呼吸环路至 30cmH2O。(4)肯定压力维持在 30 cmH2O 至少 10 秒。(5)打开逸气活瓣(APL)降低环路内压力之正常。(六)检查手控和自动机械通气系统和单向阀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31.
29、 在 Y 形接管上接上另一个呼吸囊。2. 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3. 氧流量升至 250mImin,其他气流封闭至“零” 。4. 转向开关转向自动通气模式。5. 启动呼吸机,快速充氧至折叠囊和呼吸皮囊内。6. 证实吸气相折叠囊能输出正确的潮气量,呼气时折叠囊能完全布满。7. 检查容量监测仪指示容量与通气参数能否保持一致。8. 检查单向阀工作是否正常。9. 测试呼吸环路各附件,保证功能正常。10. 封闭呼吸机,将开关转向手控通气。11. 继续进行手控通气,确定模拟肺的充气与排气、顺应性感觉恰如其分。12. 测毕从 Y 形接管上卸下呼吸囊。(七)检查所有监护仪的定标及其报警上下界限1. 氧浓度监护仪
30、。2. 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仪。3. CO2 浓度监护仪。4. 通气量监护仪(肺量计)。5. 气道压监护仪。(八)最后检查机器的终极状态1. APL 阀开放。2. 蒸发器封闭。3. 转向开关处于手控位。4. 所有流量计位于零(或最小量)。5. 确认吸引病人分泌物的吸引器吸引力已足够。6. 呼吸环路立即可用。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142.3.4 麻醉呼吸机使用中的留意事项使用麻醉呼吸机前,需对其性能、参数和附件功能进行严格监测,并定期给予保养,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呼吸机内设置的解压阀可能出现某些故障,如阀门封闭不严、引导管脱落、活瓣破裂等。阀门封闭不严时,吸气相期间有大量麻醉气体异常地逸进
31、废气清除系统,可导致呼吸机完全失灵。假如解压阀固定在封闭不启位置,则会引起肺气压伤。气道压力监测是麻醉呼吸机所必须的,可监测通气功能,了解是否有足够正压;监测肺内或环路内压力变化,特别是吸气峰压的变化,吸气峰压增高常见于气管导管扭曲、气管导管开口于隆突四周或进进支气管、螺纹管受压不通、气道插进过粗的气体采样管等。使用容量监测仪可连续监测呼出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或同步监测两参数。宜将报警阚值设置在容量适当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5第三章 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 3.1 蒸发罐的结构与分类让一小部分气流经过正路调节阀流入蒸发室,携走饱和麻醉药蒸气。这部分气体称为载气(carr
32、ier gas) 。大部分的新鲜气流则直接经过旁路,这些气体称为稀释气(diluent gas) 。稀释气流与载气流在输出口汇合,成为含有一定浓度麻醉蒸气的气流,流出蒸发器。其中,稀释气流(旁路气流)与载气流之比称为分流比(Splitting ratio)。其结构可分为以下三种: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16图 2.2.4a 蒸发罐按蒸气流量的调节方式分可变旁路型和定流量型(图 2.2.4a) ;也就是新鲜气流(O2 和 N2O)到达蒸发器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 80%的气流从旁路直接通过蒸发器,两者于出口处汇合,其间的比例根据两者的不同阻力而定.浓度控制位于旁路通道或蒸发室出口处.转动浓度转
33、盘后可以引起其间阻力的改变,从而使两者汇合的比例发生变化.这类蒸发器都是为特定的吸入麻醉药设计的,不能混用,称为可变旁路蒸发器。为了保持比较恒定的麻醉药气体浓度,现代蒸发器都具有完善的温度补偿,压力补偿和流量控制等装置。按蒸发方式分气流拂过型和气泡穿过型(鼓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7图 2.2.4b 蒸发罐温度补偿方式有:供热源型和流量调节型。(图 2.2.4b 蒸发罐)回路内的安放位置:回路内(少用)和回路外。地氟醚蒸发器不采用可变旁路的设计,而用电加热并保持 39恒温,使蒸发室内的地氟醚蒸气压保持 200kPa.新鲜气流不进入蒸发室.根据调节钮的开启位置和传感器测得的新鲜
34、气流量的大小,蒸发室自动释放出一定量的地氟醚蒸气,与新鲜气流混合后输出.蒸发器内有两路气流相互独立,新鲜气流流经固定阻力 R1 时产生回压,称为工作压力,其大小取决于新鲜气流的流量.压差传感器感受 R1处的工作压力,启动电子控制的压力调节阀,调节地氟醚蒸气输出的可变阻力 R2,使 R2 处压力调节至相同于 R1 处的工作压力,再经浓度控制转盘调节后在出口与新鲜气流汇和输出.简而言之,通过电路将地氟醚蒸气调节至与新鲜气流相同的压力,再经刻度转盘调节浓度后输出.新鲜气流增加,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加.在特定转盘刻度下,在不同新鲜气流时流经气流的比例不变,从而保证蒸发器输出的恒定.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因素
35、:受温度、载气与药液接触面积、压力、稀释气流与载气流配比、麻醉药容积、振荡、回路内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废气清除系统(AGSS):有主动式和被动式。8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183.2 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目的:探讨麻醉机个体供气与双灌之间切换简便的方法。方法综述:将建立两条人工气道,分别对其使用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对照组)前后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测量气道中的麻醉气体密度,进行对比研究。设计准备:寻找罐体,电子压力表,开关阀,麻醉剂浓度分析器,自行设计蒸发罐,相同型号的呼吸机。开关阀如图 3.2.1,使用时将两个蒸发罐的出气管分别接到两个通气通道,控制阀杆长度多出两通气管道飞中心距离约 1
36、0cm(通气管道直径 20) 。另一端接入呼吸机呼吸回路。更换麻醉剂气体时,旋转控制阀切换,达到更换蒸发罐目的。图 3.2.1 改良开关阀改良后蒸发罐如图 3.2.2 所示,该蒸发罐是利用液体密度与容积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其中控制温度(恒温) ,用流量来节制麻醉气体的浓度。工作流程是:气体 a 由压缩机经过开关阀进入气压室,改变气压室的体积,进而改变蒸发室的体积室麻醉剂得到蒸发。气压的改变使温度发生变化影响蒸发,所以在气压室添加温度补偿装置达到蒸发罐的整体恒温,蒸发后的麻醉气体经过浓度控制转盘流出蒸发罐再经过气体流量计检测气体的浓度。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9图 3.2.2 改良蒸
37、发罐3.3 注意事项麻醉气体有最大浓度输出值,在使用时必须在蒸发罐麻醉气体浓度输出范围内使用。不使用时要把气压室内的气体清空,减小对控制气压室的电子压力表的损耗。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20第四章 结 论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麻醉机的发展史,让我们了解了麻醉机从最基础的机械式到当今全数字自动式的转化,凸显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文明的需求。第二章介绍了麻醉机的基础知识,主要讲述麻醉机的分类,结构组成,操作使用,以及麻醉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增加了我们对医疗器械的认识,对以后的操作使用,以及维修提供了原始资料。第三章讲述我自己的想法设计,为推动社会进步做自己的贡献,完
38、善医疗设备,为人类需求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研究重在从气泡的变化和麻醉机报警使用两方面讨论麻醉机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控制或切换麻醉气体。通过观察,从而得出改进后的优点。用独立供给麻醉气体既可以安全、有效、节省、省力,又可以大大减轻对患者的伤害及操作人员的失误,减小泄露污染,因此这种新的方法使用于临床将会更好的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对开展与临床工作中将会有很大意义。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1参考文献1.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002. 马汉祥,刘红,施伟忠;低流量麻醉的研究进展 J;宁夏医学杂志;2004 年 09 期3.吴芳.人工呼吸机在临床中的应
39、用.当代护士,2004;10:894.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132145.张正迪.野战条件麻醉进展及相应的手术车改进建议.医疗卫生装备,2010;07,第 7 期第 31 卷6.李文涛,孙丽娟,刘晶.使用呼吸机结构的探讨.护理学杂志,2001;16(10):5845857.张金娥,李振秀.加温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3973988. 李振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麻醉机.2006;39.石美玉.呼吸机结构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910. 姜英.临床医学与呼吸机的紧密结合.当代
40、护士,2004;4:23麻醉机蒸发罐通气方法改良设计22致 谢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春去春又来,岁月稍纵即逝,三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十六年的学子生涯亦将挥手告别。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段,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无论快乐、忧伤、收获还是挫败,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能端坐于课堂,凝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能留连在图书馆,啃读册册文献;能拥有这段学习的机会,我有着难以言表的珍惜与努力。作为毕业礼的最好鉴证,我谨将这份论文敬礼给各位老师,以及那些在这三年清扬岁月中帮助过我的人们。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度过的这三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其实更多还是那些必须亲历才可
41、以懂得的道理。学校一个有着百年沉淀的教育殿堂,一个承载了我大学梦想的舞台,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三年来,老师们不断给与我正确的人生指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谢这三年经过我生命中的所有的人们,不管是悲伤亦或者快乐,我都感谢你们。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老师都给予悉心的指导,您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对定时系统有了详细的理解。同时您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渊博的学识、敏锐的科学思维,让我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都获益匪浅。另外还要感谢宿曼,岳彩霞和王嫣老师,你们那种灵活和幽默的处事方式和开放活跃的教学态度,教会了我很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里有了很大的用处,和同事们相处的很融洽。另外教会了我处理问题时要用多种思维去思考,去计划,还有遇到事情时要灵活的处理。这是我人生中很大的一笔财富。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同学,舍友们,是他们陪我一起度过了大学三年的生活,在我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徘徊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建议,对我的任性让我处处包容。让我在欢乐与笑声中度过了三年的大学生活。毕业了,我将踏入社会,再次感谢生命中帮助过我的人们,谢谢曾经伤害我的人们,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可以不低头更好的活;谢谢曾经带给我微笑的人们,我会带着我的骄傲继续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