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刘延明,敦煌人也。年十四,就博士郭瑀。瑀弟子五百余人,通经业者八十余人。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延明。遂别设一席,谓弟子曰:“吾有一女,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 ”延明遂奋衣坐,神志湛然曰:“延明其人也。 ”瑀遂以女妻之。延明后隐居酒泉,不应州郡命,弟子受业者五百余人。凉武昭王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昭王好尚文典,书史穿落者,亲自补葺。延明时侍侧,请代其事。王曰:“躬自执者,欲人重此典籍。吾与卿相遇,何异孔明之会玄德。 ”迁抚夷护军,虽有政务,手不释卷。昭王曰:“卿注记篇籍,以烛继昼,白日且然,夜可休息。”延明曰:“朝闻道,夕死可
2、矣,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延明何人斯,敢不如此。 ”延明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 敦煌实录二十卷, 方言三卷, 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 韩子 人物志 黄石公三略行于世。蒙逊平酒泉,拜秘书郎,专管注记。筑陆沈观于西苑,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学徒数百,月致羊酒。牧犍尊为国师,亲自致拜,命官属以下,皆北面受业。时同郡索敞、阴兴为助教,并以文学见称,每巾衣而入。太武平凉州,士庶东迁,夙闻其名,拜乐平王从事中郎。延明时老矣,在姑臧岁余,思乡而返,至凉州西四百里韭谷窟,疾卒。太和十四年,尚书李冲奏:延明河右硕儒,今子孙沈屈,未有禄润,贤者子孙,宜蒙显异。于是除其一子为郢州云阳令。正光三年,太
3、保崔光奏曰:“故乐平王从事中郎敦煌刘延明,著业凉城,遗文在兹。如或愆衅,当蒙数世之宥,况乃维祖逮孙,相去未远,而令久沦皂隶,不获收异,儒学之士,所为窃叹。乞敕尚书,推检所属,甄免碎役,敦化厉俗,于是乎在。 ”诏曰:“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 ”河西人以为荣。(选自北史 列传第二十二 ,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瑀有女始笄 笄:成年B孔圣称焉 称:称赞C学徒数百,月致羊酒 致:送D如或愆衅,当蒙数世之宥 宥:赦免答案 B解析 称:说。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博士郭瑀的弟子之一,刘延明得到了郭瑀女儿的芳心暗许,郭瑀也
4、有意成全,专门设席,最终刘延明顺利娶得郭瑀的女儿。B刘延明在侍奉凉国武昭王时,发现武昭王喜爱文章书籍,书史中有破损脱落的,都亲自加以修补,就请求代劳,但未被允许。C刘延明被牧犍尊封为国师,还得到他的礼拜,所有官员都北面受教,连同郡以擅长文学而著称的索敞、阴兴都给他当助教。D刘延明的孙子等三家都被特许免除杂役,这要归功于太保崔光上奏朝廷,也深合劝人为善之道,从而督促和化解不良的风俗。答案 A解析 A 项“得到了郭瑀女儿的芳心暗许 ”有误,根据原文第一段“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延明”可知,是郭瑀想选好女婿,有意于刘延明。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躬自执者,欲人重此典籍。吾与卿相
5、遇,何异孔明之会玄德。译文:_(2)延明河右硕儒,今子孙沈屈,未有禄润。译文:_答案 (1)我所以亲自来做,是要人们重视这些典籍。我和您有幸相遇,跟刘玄德遇孔明没有什么差别。(2)刘延明原是河西的大儒,可是如今子孙沉沦下层,没有禄位。4 “延明河右硕儒”在文中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 精通经义;弟子众多,受人敬重;编著多、广,流传于世。参考译文刘延明,是敦煌人。十四岁时,就学于博士郭瑀。郭瑀有弟子五百多人,其中精通儒家经书学业的有八十多人。郭瑀有个女儿刚刚成年,他想挑选好的女婿,有意于刘延明。于是他特地设一个席位,对弟子们说:“我有一个女儿,想找位好女婿,谁坐上这个席位,我就将女儿嫁
6、给他。 ”刘延明振衣去尘入座,神情安然地说:“延明就是您要找的人。 ”郭瑀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刘延明后来隐居在酒泉,不肯接受州郡的举荐,跟从他读书的弟子有五百多人。凉国武昭王征召刘延明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昭王喜爱文章书籍,经史中有破损脱落的,他亲自加以修补。刘延明当时侍奉左右,便请求代替武昭王做这些事情。武昭王说:“我所以亲自来做,是要人们重视这些典籍。我和您有幸相遇,跟刘玄德遇孔明没有什么差别。 ”后升为抚夷护军,虽然政务繁忙,但手不释卷。昭王对他说:“您抄录注解典籍,秉烛继续白天的工作,白天还可以,晚上应当休息。 ”刘延明回答说:“早晨听到道,晚上死去也就甘心了,不知很快就到老年,这些话是
7、孔圣人所说的。我刘延明是什么人,敢不这样去做。 ”刘延明认为三种史书文字浩繁,便写成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卷,撰述敦煌实录二十卷, 方言三卷, 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 韩非子 人物志 黄石公三略等流行于世。蒙逊平定酒泉后,拜封刘延明为秘书郎,专门负责书籍的注记。并在西苑建了一座陆沈观,亲自前往举行典礼,号为玄处先生。当时有学生几百人,每月给他送来牛羊和美酒。牧犍把刘延明尊封为国师,亲自致以拜礼,并命令所有官员,都北面受教。当时,同郡的索敞、阴兴给他当助教,他们都以文章博学而著称,经常巾衣整齐而入。太武帝平定凉州,带着士民东迁,他早听说刘延明的名声,便封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当时刘延明年老,住在姑臧
8、一年多后,因想念故乡便回去了,当他走到凉州西面四百里地的韭谷窟时,因病去世。太和十四年,尚书李冲上奏孝文帝说:刘延明原是河西的大儒,可是如今子孙沉沦下层,没有禄位,像这样贤人的子孙,理应受到格外恩遇。于是朝廷让他的一个儿子出任郢州云阳令。正光三年,太保崔光上奏说:“已故的乐平王从事中郎敦煌刘延明,于凉城从事儒学,现遗文在此。即使有一些失误,也应当有几代人可以被宽宥,何况从祖父到孙子,相距不远,却让他们久沦衙门差役的卑职中,没有得到照顾,使儒学之士都为之暗暗叹息。请传令尚书,查出他的遗嘱,免去各种杂役,以此来敦促教化勉励风俗。 ”皇帝下诏说:“太保所奏,深合鼓励善行的原则,刘延明的孙子等三家,特
9、别给予免除杂役。 ”河西人都以此感到荣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复鲁絜非书姚 鼐桐城姚鼐顿首,絜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通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往与程鱼门、周书昌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况为之专且善如先生乎!辱书引义谦而见推过当,非所敢任。鼐自幼迄衰,获侍贤人长者为师友,剽取见闻,加臆度为说,非真知文、能为文也,奚辱命之哉?盖虚怀乐取者,君子之心。而诵所得以正于君子,亦鄙陋之志也。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 诗 书 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
10、,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 ”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
11、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秋暑惟体中安否?千万自爱。七月朔日。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鼐自幼迄衰 衰:衰老B如冯高视远 冯:凭借C而气有多寡进绌 绌:减
12、少D殆近于二公焉 殆:接近答案 B解析 冯:登临。6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抑人之学文”中的“之”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奚辱命之哉B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C如鼓万勇士而战之D一阴一阳之为道答案 D7文章第二段作者阐述了什么观点?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_答案 古代文学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种风格。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为之,必杰士也,况为之专且善如先生乎!译文:_(2)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译文:_答案 (1)假如有古文写得好的,必定是杰出人才,何况像先生这样既擅长并且写得优美呢!(2)观看他们的文章,听他们的声音,可见写
13、文章人的性格气质及外在表现,全部都不相同啊!参考译文桐城姚鼐顿首,絜非先生足下:知心的人可恨太少了,这么晚才认识先生。与您一接触,就知道您是一位君子。读您的文章,感到不是君子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以前曾与程鱼门、周书昌谈论古今以来的才华出众的人士,只有古文写得好的人最少。假如有古文写得好的,必定是杰出人才,何况像先生这样既擅长并且写得优美呢!委屈您来信且过于谦虚,推崇我也有些过分,不是我能领受的。我从幼年直到衰老,得以结交有才能的长者作为师友,袭取他们的见闻,再加上自己的推测猜想,而成为自己的学说,并非真正懂得文章,能写文章,岂不辜负了您的期望吗?虚心乐意向人学习是君子的胸怀。而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14、以求得君子的指正,也是我的一种鄙陋的愿望啊。我听说天地的大道理就是阴阳刚柔罢了。文章是天地的精英,是阴阳刚柔生发而来的。只有圣人的话,能够使二气会合而不偏颇。但是易 诗 书 论语中也偶尔有刚柔可以相分的情况。那个时代和那时的人,以语录为体裁,各有其适合之处。从诸子以下,他们写文章没有不各有所偏的。那些得到阳刚之美的,他们的文章如雷霆,如闪电,如山谷中的强风,如高山峻岭,如决流的大河,如奔腾的骏马。他们的光芒如明亮的太阳,如烈火,如黄金镂嵌的铁器;得到阳刚之美的人,如登高望远,如帝王接见臣民,如鼓舞千万名勇士去战斗。那些得到阴柔之美的,他们的文章如旭日东升,如清风、云霞、轻烟,如深林间弯曲的小河
15、,如水的波纹,如珠玉的光辉,如鸣叫的鸿雁飞入空阔的天际。得到阴柔之美的人,深沉得像是叹气,高远得像是有所思考,火热得像是高兴异常,伤心得像是悲哀无比。观看他们的文章,听他们的声音,可见写文章人的性格气质及外在表现,全部都不相同啊!阴阳刚柔,起初是两个方面,上天把它们糅为一体,但气有多有少;加以增减,那么品类等次就有亿万,以至于不能穷尽,万物就产生了。所以说:“一阴一阳就是道。 ”文章富于变化,也是如此。混杂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极端,刚和柔只有一种而另一种丝毫没有,和那种不刚不柔的都不可称为文章。现在那些粗野的俗人和小孩子听音乐,认为是歌声和弦乐管乐的汇聚;假如懂音乐的人去听,那么五音十二律,必定一一区别,耳朵一听就能分辨清。论文的道理难道和这个有什么不同吗?宋朝的欧阳修、曾巩的文章,他们的文采都偏重于阴柔之美。欧阳修能取别人的长处而不时地吸收,曾巩能避开自己的短处而不再犯。看您的文章,比较接近欧、曾二公了。人们学习写文章,他功力所能达到的,不过是能将道理说明白,布局结构繁简不失法度,语言典雅修洁、不芜杂罢了。自古至今能做到这一点的,不是太多,但这还不是最好的文章。最好的文章,通于神明,人力难以达到。您说对吗?初秋较热,身体好吗?千万保重!七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