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1.药典贮藏项下规定阴凉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 20。 ()2.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试验进行药品质量检测的,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试验。 ()3.对照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4.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5.药品贮藏于凉暗处系指不超过 20。 ()6.注射液项下,如为“1ml:20mg” ,系指 1ml 中含有药品成分 20mg。 ()7.药品的物理常数测定结果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8.原料药的含量(%) ,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9.国家或省级
2、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标定药品检验用标准品和对照品。 ()10.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11.液体的滴,系在 25时,以 1.0 ml 水为 20 滴进行换算。 ()12.实验室测试样品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的除另有规定外应以 252为准。 ()13.中国药典中的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而且,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 )14.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 )15.药典所用药筛中“一号筛”比“九号筛”的筛孔内径和目数大。 ( )16.药典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
3、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的指导性规定。( )17.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即使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试验进行药品质量检测,也不应采用而减少动物试验。 ( )18.溶解度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是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于室温一定容量的溶剂中,不断强力振摇,观察 30 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 )19.略溶系指溶质 1g(ml)能在溶剂 30不到 100ml 中溶解。 ( )20.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应准确至所取体积的千分之一。 ( ) 21.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 ) 22.在含量测定试验中,为达到“精密称定”的要求,对照品称量应使
4、用万分之一精度的天平称量在 10mg 以上。 ( )23.中国药典规定乙醇未标明浓度时是指无水乙醇。 ( )24.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是指上限和下限中间的数值,而不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 ( )25.“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 26.“凡例”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 ( ) 27.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称重的差异在 0.3mg 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 1 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
5、重应在继续炽灼 30 分钟后进行。 ( ) 28.试验中的“空白试验” ,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 ) 29.百分比浓度%(gml)表示溶液 100ml 中含有溶质若干 g。 ( )30.药典正文及附录规定的内容在试验时必须遵照执行,凡例中规定的内容是作为试验时参考用。( )31.供试品需按干燥品计算含量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干燥品进行实验。 ( )32.药品的含量(%) ,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 100以上时,系指用本版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及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
6、超过 102.0。 ( )33.凡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系指常温,常温系指 030。 ( )34.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 98100。 ( )35.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 )36.试验的温度。未注明时是指在室温下进行,除另有规定外,应为 252。 ( )37.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 ( )38.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39.除另有规定外,对照品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标准品按效价单位(或g)计。 ( )40.酸
7、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指示剂时,均系指用 pH 试纸。 ( )41.在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系指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 )减去空白试验所耗滴定液的量(ml)进行计算。 ( )42.原料药的含量如规定上限为 100以上时,系指用本版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量。 ( )43.药品化学结构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 )44.鉴别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 )45.鉴别项下规定的实验方法,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的特征,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
8、结构的确认。 ( )46.酊剂、注射剂贮存时室温在 1020。 ()47.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或胶囊剂,必须进行重(装)量差异限度检查。 ( ) 48.标示片重或平均片重 0.30 克以下的片剂,其重量差异限度应为5%。 ()49.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项。 ( )50.凡是片剂均应检查崩解时限。 ( )51.除另有规定外,口腔贴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外用口溶片等局部用片剂应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 )52.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片剂以及咀嚼片,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 ) 53.控释片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
9、放药物的片剂。 ( )54.中国药典2005 年版二部规定,阴道片、含片、咀嚼片均不检查崩解时限。 ( )55.糖衣片与肠溶衣片、包衣片均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 )56.做橡皮塞铝盖玻璃瓶装粉针时,需稍稍打开橡皮内塞使瓶内外气压平衡再盖紧后称重,否则平均装量将偏低。 ( )57.装量检查中注射器的容量不包括注射针头。 ( )58.注射剂的装量检查中,平均装量不低于标示量即可。 ( )59.酊剂久置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60.栓剂在夏天容易受热软化,所以要保存在冰箱中,而抗生素不受影响,只需一般存放。 ()61.洗涤软胶囊壳应用与水不
10、混溶又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中以乙醚最好。挥散溶剂时,应在通风处使自然挥散,不得加热或长时间置于干燥处,以免囊壳失水。 ()62.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中,遇有超出允许装量范围并处于边缘者,应再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计算出该粒装量差异的百分比,再根据规定的装量差异限度作为判断的依据(避免在计算允许装量范围时受数值修约的影响) 。 ()63.混悬型滴眼剂的粒度检查中规定,不得检出大于 100m 的粒子。 ( )64.供角膜创伤或手术用的滴眼剂应以无菌手续配制或用适宜方法进行灭菌,保证无菌,必要时可加抑菌剂等附加剂。 ( )65.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45%(g/ml) 。 ( )66.除另有规定外,膜
11、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微生物限度检查。 ()67.颗粒剂的粒度检查,实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宜在相对湿度为 60%10%的实验环境下进行。 ( ) 68.含糖颗粒应在 105测干燥失重。 ( )69.除另有规定外,贴剂应进行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 ()70.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 ( )71.一般鉴别试验中列有几项试验方法时,可以任选其中一项进行就能作为证实依据。 ( )72.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 ) 73.溴化银在氨试液中微溶,在硝酸中几乎不溶( )
12、74.中国药典采用氧瓶燃烧后比色法鉴别有机氟化物,其氧瓶燃烧的吸收液为 0.01mol/L 盐酸溶液。 ( )75.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溶液透光率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76.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 ,即在指定波长时,光路长度为 1cm,试样浓度换算为 1%(g/ml)时的透光率值。 ()77.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 以内。( )7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 0.20.8 之间的误差较小。 ( )7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长范围为 200400nm。 ( ) 80.紫外测定中,选用仪器的狭缝波带宽度应小于供试品
13、吸收带半宽度的十分之一,否则测得的吸光度值会偏低。 ( )81.用比色法测定时,当吸收度和浓度关系不呈线性时,应以吸收度与相应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供试品的吸收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出其含量。 ( )82.红外实验室的室温应控制在 1530,相对湿度应小于 80%。 ()83.红外分光光度法压片所用的供试品应尽量研细。 ()84.某种含氮的药品,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腈类物质时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24002100cm-1 。 ()85.红外分光光度法中,波数与波长的换算关系如下:波数(cm-1) =104/波长(um) ()86.进行红外分光光度法检查时,供试品的光谱需与标准光谱完全一致才行。
14、 ( )8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常用卤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 ()8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部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89.荧光是指某些物质受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较短的光。 ()90.正文中规定的“澄清”,系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相同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 1 号浊度标准液。( )91.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使用前须经不大于 0.45m 的微孔滤膜滤过。 ()92.不溶性微粒检查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93.光阻法检查不溶性微粒时,仪器应一年校正一次。 ()94.可见异物检查中无色供试品溶液,光照度应为 10001500
15、 Lx;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或有色供试品溶液,光照度应为 20002500 Lx;混悬型供试品为便于观察,光照度为 3000 Lx。 ()95.混悬型滴眼剂的可见异物检查,光照度应为 3000Lx,仅检查色块、纤毛等可见异物。 ()96.中国药典2005 年版可见异物检查法中规定,检查人员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 4.9或 4.9 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 5.0 或 5.0 以上) 。 ()97. 质谱法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将被测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m/z)大小分离而实现物质的成分和结构分析的分析方法。 ()98. 在质谱中,分子离子是样品分子失去或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的。分子离子代表完整
16、的样品分子,是所有其它碎片离子的终极前体。因此,分子离子峰是质谱峰的基峰。 ( )99. 结构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应有完全相同的吸收光谱,因此吸收光谱相同的是同一个化合物。 ( )100. 薄层板活化的的目的是脱水。 ()101. 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移动的位置常用比移值 Rf 表示。 ()102.薄层色谱法点样时速度要快,在空气中点样以不超过 5 分钟为宜,以减少薄层板和大气的平衡时间。 ( )103. 比移值(Rf)是指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与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 ( )10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以硅胶为载体的一般键合固定相填充剂适用 pH28 的流动相。 ()105. 示差折光检
17、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为通用型检测器,响应值与待测溶液的浓度呈线性关系。()106.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的溶液应澄清,如不澄清,可用微孔滤膜滤过。 ( )107. 反相色谱系统最常用的是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又称 ODS)为填充剂的色谱柱,其一般适用 pH 的范围为 28。 ( )108.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指标。其中,理论板数和重复性是系统适用性试验中更具有实用意义的参数。 ( ) 109. 在分配色谱中,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对极性强弱,而将色谱分为正相系统和反相系统。()110. 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二极
18、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 ( ) 111. 对于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不低于 5。 ( )112. 高效液相检测器中,DAD 检测器的灵敏度较通常的紫外检测器高,所以单纯用于测定含量或杂质检查时,一般采用 UV 检测器为好。 ( ) 113. HPLC 中,采用紫外检测器在低波长检测时,除应选用色谱级有机溶剂外,还应考虑到有机相中有机溶剂的截止使用波长。 ( )114. HPLC 定量测定时,可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高法。 ( )115. HPL
19、C 中凡规定 pH 值的流动相,应使用精密的 pH 计进行调节。 ( )116. 气相色谱法中电子捕获检测器对碳氢化合物响应良好,适合检测大多数的药物。 ()117. FID 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中最常见的检测器,温度对 FID 检测器的灵敏度和噪声的影响不显著,为防止检测器被污染,检测器温度设置应不低于色谱柱实际工作的最高温度,一般情况下,检测器的温度不应低于 150。 ()118. 在热导检测器(TCD)通电之前,一定要确保载气已经通过了检测器,否则,热丝就有可能被烧断。但是,关机时可以先关载气,然后关检测器电源。( )119. 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氦、氮、氢和空气可用作载气。
20、 ( )120. 分子排阻色谱法又称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导致在填料上渗透程度不同使组分分离。 ()121. 凝胶色谱法测定 -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色谱柱填料为葡聚糖 2000。 ()122. 分子排阻色谱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中,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 1.5。 ( )123. 相对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 )124. 测挥发性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比重瓶法。 ( )125. 在药品熔点测定时,硅油或液状石蜡用于测定熔点在 80以上者。 ()126. 熔点测定法,如有下列情况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初熔前出现严重的发毛现象,且过程
21、较长,与正常的该药品作对照比较后有明显的差异者。 ( )127. 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熔点应用熔点测定法第一法。 ( )128. 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其初熔、全熔时,可以其发生突变时的温度作为熔点。 ( )129. 熔点测定法中,在初熔之前,毛细管内供试品出现的“收缩”现象是指柱状供试物收缩后在毛细管内壁出现细微液滴的现象( )130. 测定比旋度时,供试液与空白溶剂用同一测定管,每次测定应保持测定管方向、位置不变。旋光度读数应重复 3 次,取其平均值,按规定公式计算结果。以干燥品(药品标准中检查干燥失重)或无水物(药品标准中检查水分)计算。 ()131. 旋光法测定含量时,取 2 份供试品测定
22、读数,结果其偏差应在 0.02 以内,否则应重做。 ( )132. 物质的比旋度与测定光源、测定波长、溶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 )133. 进行旋光度测定时,使偏振光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为右旋,使偏振光左旋转者(逆时针方向)为左旋。 ( )134. 常用的折光率系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其在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 ()135. 用于 pH 检查校准用的标准缓冲液的 pH 值是不受温度影响的,所以记录中可以不写温度。 ()136.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预先在蒸馏水中浸泡 24 小时以上。 ()137. 测定 pH 值时,应按各该品种项下要求取样或制备水溶液并置于小烧杯中,所用的水均
23、应新沸放冷,pH 值应在 5.57.0 。取样后应当立即测定,以免空气中的 CO2 影响测定的结果。 ( )138. 测定 pH 值时,有时电极反应速度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弱缓冲液需数分钟后始能平衡,因此测定时必须将供试液轻轻振摇均匀,稍停再读数。 ( )139. 测定 pH 值是否准确,直接依赖于所使用的标准缓冲液的准确度,因此只使用一种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就可以了。 ( )140. 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 23 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 )141. 永停滴定法是利用产生的电流指示滴定终点。 ( )142. 电位滴定法中选用的指示电极,其电极电势随溶液中被分析成分
24、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 )143. 非水滴定法中最常用的酸性溶剂为冰醋酸,最常用的碱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144.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时,以冰醋酸为溶剂,水的存在对结果有影响,因此需加醋酐将水除去。 ()145. 在非水滴定中,溶剂自身的离解常数 KS 值的大小对滴定突跃的范围没有影响。 ( )146. 氮测定法取用的供试品如在 0.05g 以上时,应适当增加硫酸的用量,使消解作用完全,并相应地增加 40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 ( )147. .氮测定时,蒸馏过程中若无黑色 CuO 析出,说明加入碱量不足,应补足碱量或重作实验。 ( )148. 氮测定中,锥形瓶加入硼酸溶液和指示剂后应
25、显酒红色,如显绿色,说明锥形瓶有碱性物质污染。 ( )149. 在氯化物检查中,供试品如不澄清,可用滤纸滤过后检查,其滤纸的处理方法是用含硫酸的蒸馏水洗净滤纸中的氯化物。 ( )150 药品残留溶剂中的甲酰胺可以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 )151. 中国药典检查药物中的残留有机溶剂采用气相色谱法。 ( )152. 氯化物检查时,应按操作顺序加入试剂,先制成 40ml 的水溶液,再加入 1.0ml 的硝酸银试液,并立即充分摇匀,以免局部产生浑浊影响比浊。 ()153. 铵盐检查中所用的水必须是无氨水。 ( )154. 恒温减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硅胶,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 60。 ( )
26、155. 干燥失重在 1.0%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1.0% 以上的品种应同时做平行试验两份。 ( )156. 干燥失重的限度为 0.5%,如测定结果为 0.53%即为不合格。 ( )157.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水分难赶除的药物。 ( )158. 费休氏水分测定法是利用碘在吡啶和甲醇溶液中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参加反应的原理来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本法可适用任何可溶解于费休氏试液但不与费休氏试液起化学反应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对遇热易破坏的样品不能用本法测定。 ( )159. 炽灼残渣检查法中,当供试品分子中含有碱金属或氟元素时,可以使用瓷坩埚。 ( )160. 炽灼残渣项目
27、中,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 400500( )161. 易炭化物是指检查药物中遇到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有机物质。 ( )162.崩解时限法中所称“崩解” ,如有少量不能通过筛网,但已软化或轻质上浮且无硬芯者,作不符合规定论。 ()163. 含片的崩解时限,各片均应在 15 分钟内全部崩解。 ()164. 胶囊剂做崩解时限检查时一定要加挡板。 ( )165.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或溶散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 )166. 溶出度检查法中,如胶囊壳对分析有干扰,应取不少于 6 粒胶囊,尽可能除尽内容物,置同一容器中用该品种项下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溶解空
28、胶囊壳,并按该品种项下的分析方法测定(去掉:每个空胶囊的空白值) ,作必要的校正。 ()167.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168.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169. 溶出度试验中水浴温度应能使圆底烧杯的温度保持在 37.01.0。 ( )170. 在使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仪器装置测定时,取样位置应在桨底至液面的中点。 ( )171. 对于片剂需要检查溶出度,而对于胶囊剂不需要检查溶出度。 ( )172.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的国际通用方法为稀释法、比浊法和管碟法。 ()173. 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管碟法的
29、可信限率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 5%。 ()174. 中国药典2005 版二部规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除另有规定外,可信限率应不得大于7。 ( )175. 中国药典2005 版二部规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测定结果经计算所得的效价,如低于估计效价的 90或高于估计效价的 110时,应调整其估计效价,重新试验。 ( )176.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菌悬液加入的培养基,应预先保温在水浴中,一般细菌 4850,芽孢可至 60。 ( )177.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原料药效价测定一般需双份样品,平行实验以便核对。 ()178. 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规定的实验菌为首选,实验菌应是非
30、致病菌或致病菌无毒变株。 ()179. 二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时,标准溶液的高浓度所致抑菌圈的直径应在 1824mm。 ( )180. 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 ( )181. 异常毒性检查中,一组 5 只小鼠,如全部死亡,即判断为不合格。 ()182.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中规定,异常毒性检查可以使用普通级小白鼠。 ()183. 异常毒性尾静脉注入供试品溶液,一般为 45 秒内匀速注射完毕。 ( )184. 在热原检查时,挑选体重在 1.92.4Kg,正常体温在 38.039.6,使用过 23 次的家兔进行实验。 ()185. 在热原检查中,热原测定仪的探头可
31、以不用校验。 ()186. 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则组内升温达到或超过 0.6的家兔不再使用,体温升高低于 0.6的家兔可以在充分休息后再次使用。 ( )187.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指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革兰氏阳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188. 细菌内毒素检查过程中,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供试品阳性对照不一定同时进行。 ( )189. 溶解鲎试剂及混匀供试品和鲎试剂时,应强烈振摇使之混匀。 ( )190. 药典规定,药物的降压物质检查是选用猫为试验对象。 ( )191.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 级下
32、的局部洁净度 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 )192. 无菌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直接接种法、薄膜过滤法。 ( )193. 只要把净化工作台放在普通环境中,无菌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就可以操作了。 ()194. 供试品检验与阳性菌试验可在同一无菌室内进行。 ( )195.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 2328;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3035;控制菌培养温度为 3537。 ()196.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 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197. 按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应从抽取的供试品中任取 1 个包装单位进行微生物限度
33、检查。()198. 在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验证试验中,若供试液需分散、乳化、离心或薄膜过滤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目的是为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 ()199.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加入的是 50100cfu 试验菌。 ( )200. 用于溃疡面的药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 )201. 过敏反应检查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猫体内,观察动物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引起动物全身过敏反应。 ()202. 检测限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203.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
34、原则中,准确度一般用最低检出限表示。 ()204.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测量值与真值愈接近,测量值的误差愈小,测量就愈准确。 ( )205. 精密度是指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测量值彼此愈符合,测量值的偏差愈小,测量就愈精密。但测量的精密度能说明测量值与真值的关系。 ( )206. 测量的准确度(accuracy)表示测量的正确性,测量的精密度(precision)表示测量的重复性。因而,两者没有任何相互联系。 ( )207. 检测限与定量限的区别是定量限规定的最低浓度应符合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 ( )208.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一般以信噪比为 10:1 为检测限。 (
35、)209. .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均称杂质。 ( )210. 水合氯醛试液应临用新配。 ( )211. 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212. 配置滴定液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使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应为其名义值的 0.91.0。 ()213.配制 0.02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可直接取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加蒸馏水稀释制成。 ( )214.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中所收载的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215. 用作溶剂、稀释剂或精洗用水,一般应临用前制备。 ( )216. 灭菌法系
36、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 ( )217. 测定盐酸土霉素的比旋度,称取供试品 0.5050g 制成 50ml 溶液,避光放置 1 小时,用 2dm长测定管依法(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二部附录 E) 测定旋光度为 -4.04,计算比旋度为-200。( )218. 醋酸氟轻松经氧瓶燃烧破坏后,加茜素氟蓝试剂检测 F(氟离子) 。 ( )219. 维生素 B1,在酸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称为硫色素反应。 ( )220. 中国药典2005 年版硫酸依替米星含量测定采用微生物检定法。 ( )221. 注射用水系指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 )222.
37、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 年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印发行。 ( )223.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外观性状是对药品色泽和外表感观的描述。 ( )224.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制剂处方中规定的药量,系指净药材的量。 ()225.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药材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规定。 ()226. 蜡丸的水分不得超过 9.0%。 ( )227. 丸剂通常要检查崩解时限。 ( )228. 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 ( )229. 凡包衣丸剂均应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 )230. 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 0.5g(含
38、 0.5g)以上的称为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为小蜜丸。 ( )231. 丸剂均需要检查崩解时限。 ( )232. 单剂量包装的丸剂应检查装量差异、重量差异。 ( )233. 包糖衣丸应检查重量差异。 ( )234. 235. 236. 丸剂均需检查溶散时限。 ( )237. 中药包衣丸剂在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 )238.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中规定: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应照粒度测定法单筛分法检查,通过四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 95%。 ()239.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对颗粒剂通则进行了修订,由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总和,不得过 8
39、.0%修订为不得过 15.0%。 ( )240. 煎膏剂(膏滋)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 , (有的还加一些药材细粉)制成的半流体制剂,这类制剂均需进行【相对密度】 、 【不溶物】 、 【装量】 、 【微生物限度】检查。 ( )241. 凡加药材细粉的煎膏剂,不需要检查相对密度。 ( )242. 标示装量为 0.3 克的某胶囊剂品种,检验人员在对该品进行【装量差异】测定,测得数据如下:0.2990、0.2998、0.3030、0.3120、0.3310、0.3200、0.3014、0.3216、0.2996、0.3250。根据检验通则有关规定,该品种【装量差异】项
40、符合规定。 ()243. 硬胶囊内容物为半固体者不检查水分。 ( )244.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附录中规定胶囊剂中装量差异检查,取供试品 20 粒,分别精密称定。 ( )245. 含糖、蜂蜜的酒剂进行总固体检查应按第二法检查。 ( )246. 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也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浸膏剂用煎煮法或渗漉法制备,全部煎煮液或漉液应低温浓缩至稠膏状,加稀释剂或继续浓缩至规定的量。 ( )247. 中药制剂除注射剂不用测微生物限度外,其他均需测微生物限度。 ( )248.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注射剂的【澄明度】检查,2005 年版修订为【可见异物】检查。( )249. 药材取样法规
41、定药材总包件数为 500 件的,应随机取样 10 件。 ( )250. 药材炮制切片,其中极薄片是指厚度为 0.5mm 以下的片。 ( )251. 炮制会影响药物的归经,以姜为例,鲜姜入肺经,干姜入心经,煨姜入胃经,姜炭入脾经。( )252. 中药制剂的干燥失重测定就是检查其中的水分。 ()253. 甲苯法测定水分时,可直接使用化学纯的甲苯,必要时甲苯可先加少量水充分振摇后放置,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 ( )254. 甲醇量检查法系以正丙醇为内标物。 ( )255.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 Rf 值大。 ( )256. 半浸膏片应在 30 分钟内全部崩解。 ( )257.
42、浸出物测定,2 份的平均相对偏差应小于 3%。 ( )258. 西红花的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蕊。 ( )259. 冬虫夏草属于菌类中药。 ( )260.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即是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 ()261. 间接碘量法在滴定前加入淀粉指示剂。 ()262.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氧化性滴定液如 KMnO4、I2 或 AgNO3 等。 ( )263. 沉淀滴定法通常是使待测成分以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下来,经过分离,然后称定沉淀重量,据此计算该成分在供试品中含量。 ( )264. 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计量点和滴定终点的含义是不同的,虽然两者定义不同,但实质上是一
43、样的,判别在于实际操作上误差,只要操作准确就可使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一致。 ( )265. 滴定度(titer,titre,T)系指被测物质表示的滴定度,即每 1ml 滴定液所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常以 TA/B 表示,A 为滴定液,B 为被测物质,单位为 g/ml。可按下式 TA/B=CAMB,式中 MB 为特定基本单元物质 B 的摩尔质量。 ( )266. 滴定管中有色溶液的读数应该读取弯月面下缘最低点。 ( )267. 容量分析中, “滴定突跃”是指滴定终点。 ( )268. 容量分析方法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反应要安全(2)合适的指示剂(3)要有颜色。( )269. 高锰酸钾法通常以
44、自身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 )270. 间接碘量法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 )271. 在配位滴定时,使用铬黑 T 作指示剂,其溶液的酸度应用氨-氯化铵缓冲液来调节。 ()272.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 ( )273. 偶然误差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274.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也叫可定误差(determinate error) ,按其来源可分为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等三类。 ( )275. 测量的精确程度以“不确定度”表征。不确定度表示由于存在测量误差而使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它是评价测量方法优劣的基本指标之一。根据误差理论提供的依据
45、,可对测量的不确定度做出估计。 ( )276. 减少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方法为增加平行试验次数。 ( )277. 加样回收试验可以消除测量的系统误差。 ( )278. 0.3040 的有效数字为 4 位。 ()279. 5重铬酸钾洗液配制:称取重铬酸钾 5g 加硫酸使溶解,加水至 100ml。()280. 加样回收率主要是考察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281.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 ()282. 准确移取 1.0mg/ml 铜的标准溶液 2.50ml 至 500ml 量瓶中,加溶质稀释至刻度,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为 5.0g/ml。 ()283. 将等体积的 pH
46、=3 的 HCl 溶液和 pH=10 的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区间是 34。 ()284. 电极的电极电位随着待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 ()285. 一种酸的酸性越弱,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强。 ()286.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于水中的钙盐和镁盐的总量。 ()287. 在分析工作中,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因此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 ( )288. 配制稀硫酸溶液先量取浓硫酸适量、然后将水加入浓硫酸中边加边搅拌。 ( )289. 干燥剂硅胶变红色仍可继续使用。 ( )290. 洗涤沉淀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混杂在沉淀中的母液和吸附在沉淀表面上的杂质。 ( )
47、291. 在液氨和吡啶中,醋酸、苯甲酸、盐酸、高氯酸酸强度相同。 ( )292. 某药含量限度规定应为标示量的 90.0110.0% 。经测定两份的结果为 89.0%和 90.8%,平均值为 90.0%应判定合格。 ( )293. 在相对标准偏差(RSD)中,采用“只进不舍”的修约原则,如 0.163宜修约为 0.17。 ( )294. 根据国家认监委颁布计量认证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关规定,pH 测定用酸度计应进行期间核查。 ()295. 检测中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要以蓝黑墨水将数据记录(或复印)于记录纸上。 ()296. 仪器应有专人管理,不定期校验检定,对不合格、待修、待检的仪器,要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仪器使用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仪器。 ( )297. 中药贮存的基本原则是分层分类贮存。 ()298. 影响中药散气变味的主要原因是贮藏时间太长。 ()299. 防止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