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doc.doc

上传人:达达文库 文档编号:404983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一、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制并颁发。二、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目标依据劳动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力管理的需要,满足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三、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范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所

2、列的职业(细类);(二)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职业;(三)复合型职业。四、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反映该职业活动在我国的整体水平,既要突出该职业当前主流技术、技能的要求,反映该职业活动的一般状况和水平,又要兼顾不同地域或行业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其发展趋势。(二)等级性原则。按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划分等级。(三)规范性原则。所用技术术2语与文字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内容结构、表达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四)实用性原则。以职业活动的主要目标作为依据,全面反映职业活动的要求;同时符合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五)可操作性原

3、则。标准的各项要求应当力求具体化,可度量和可检验。五、国家职业标准的结构和内容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一)职业概况:本职业的名称、定义、等级、职业环境条件、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等基本情况,以及开展本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要求。1.职业名称:以最能说明该职业类别特性的名词命名。原则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2. 职业定义:以最简练 的语句表示出该职业 的本质属性。原则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新职业须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论证后确定。 )3. 职业等级:国家职业资 格等级由低到高分

4、为五级,分别为: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各职业的等级划分应按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来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不设立高等级或低等级。等级划分标准为:(1)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3的常规工作。(2)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在特定情况下,能运用专门技能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合作。(3)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

5、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和培训初、中级人员。(4)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5)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4.职业环

6、境条件: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处的客观环境,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工作地点-室内: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室内工作的时间超过 75%。-室外: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室外工作的时间超过 75%。-室内、外: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室内、外工作的时间大体相等。 (2)温度变化-低温: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 0C 以下的 环境中工作的时间超过30%。 4-常温: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 0C 以下和 38C 以上的环境中工作的时间均不超过 30%。-高温:指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在 38C 以上的 环境中工作的时间超过 30。(3)潮湿:指接触水或大气中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大于或等于 80%。(4)噪声:指在工作时间内噪声强度

7、等于或大于 85 分贝(dB)。(5)大气条件-有毒有害:指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粉 尘:指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标准。(6)其他5.职业能力特征:指从业人员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潜力。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一般智力:主要指学习能力,即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2)表达能力:以语言或文字方式有效地进行交流、表述的能力。(3)计算能力:准确而有目的地运用数字进行运算的能力。(4)空间感:凭思维想象几何形体和将简单三维物体表现为二维图象的能力。(5)形体知觉:觉察物体、图画或图形资料中有关细部的能力。(

8、6)色觉:辨别颜色的能力。(7)手指灵活性:迅速、准确、灵活地运用手指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8)手臂灵活性:熟练、准确、稳定地运用手臂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5(9)动作协调性:根据视觉信息协调眼、手、足及身体其他部位,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反 应,完成既定操作的能力。上述九个方面主要指的是先天的、即使经过后天努力也难以改变的素质或条件。在填写职业能力特征时,不必面面俱到地一一列上,而应该选择其中对从事相应的职业是必不可少的几条来提出程度上的要求。所谓“ 必不可少”,指的是如果在这几方面有缺陷,将会对从业者或其所从事的工作活动带来不良影响或后果。6.基本文化程度:指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最低文化程度。

9、一般表述为:初中毕业、高中 毕业(或同等学历)等。一个职业只有一个文化程度要求。7. 培训要求(1)培训期限:指本职业不同等级晋级培训的期限( 以标准学时数表示)。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的培训期限,应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2)培训教师:指根据本职业的特点,对各等级培训教师的基本要求。一般表述为: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工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X 年以

10、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培训场地设备:指实施本职业培训必备的场所和设施。68.鉴定要求(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2)申报条件:指申请参加本职业相应等级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学历、培训经历和工作经历等有关条件。各职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年限,一般不低于以下要求(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执行国家规定)。如申报年限有所调整,请务必用文字说明。-初 级国家 职业资 格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经本 职业初级(五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在本 职业连续见习工作 2 年以上。本职业 学徒期满。-中 级国家 职业资 格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本 职业初

11、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本 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连续 从事本职业工作 7 年以上。取得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高 级国家 职业资 格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本 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本 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7 年以上。7取得高 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

12、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取得本 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技 师国家 职业资 格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本 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本 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8 年以上。取得本 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高 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 格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本 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

13、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本 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3)鉴定方式:指根据本职业的特点确定考试、考核的项目和方式。一般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每项考试、考核所占比重根据各职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有特殊要求的可增加或减少考试、考核项目,并作详细说明。各项考试、考核成绩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以上者为合格。一般表述为: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或现场模拟方式。理论知识考8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4)考评人员与考

14、生配比:指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和综合评审中考评人员、考评员数量与考生数量的比例关系。一般表述为: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X,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X 名考 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X,且不少于 X 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 X 名。(5)鉴定时间:指根据职业的特点确定的考试、考核时间,时间单位一般用分(min)表示。一般表述为: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 X min,技能操作考核为 X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 X min。(6)鉴定场所设备:指实施本职业鉴定所必备的场所和设备、工具。(二)基本要求1.职业道德:指从事本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

15、行为的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2.基础知识:指本职业各等级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与本职业密切相关并贯穿于整个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法律知识和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知识。(三)工作要求工作要求是分等级进行编写的。各等级要按照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工作难度的高低依次递进。1.职业功能:指本职业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主要工作内容。根据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可按工作领域、工作项目、9工作程序、工作对象或工作成果来划分。每个等级的职业功能一般不少于 3 个。职业功能的特点:(1( 是一个从业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2( 在工作的全部时间中

16、占相当一部分;(3( 工作周期中定期出现。一般来说,职业功能(模块)在各等级是一致的,在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中,可增加组织管理、培训指导等方面的内容。2.工作内容: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可以按种类划分,也可以按照程序划分。每项职业功能一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内容,表述形式一般使用动宾结构,如“读建筑 图” 、“介绍产品” 等。工作内容特点:(1)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有清楚的开始和结尾;(2)每一项工作内容是能观察到的具体的工作单元;(3)每一项工作内容都会产生一种结果、一种产品或完成一项服务。3.技能要求: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技能。技能要

17、求应具有可操作性,要对每一项技能有具体的描述,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写法为“ 能够”,如:工作内容里的 “读建筑图” ,在技能要求里可表述为“ 能识别各种建筑符号 ”。对技能要求的内容描述不能太简单,同时对于不同等级中同一项工作或技能,要分别写出不同的具体要求。4.相关知识:指达到每项技能要求必备的知识,主要指与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理论知识等。各等级要按照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工作难度10的高低依次递进。工作内容要根据不同职业各等级工作范围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划分。技能要求要根据不同工作内容应掌握的技能、工作难度要求等进行描述。一般不用“了解”、 “熟悉”

18、 、“掌握”等词语描述同一工作内容,或仅用程度副词来区分不同的等级。(四)比重表:分为理论知识比重表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比重表。其中,理论知识比重表反映基础知识和各项职业功能(或工作内容)对应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的比例,技能操作(能力要求)比重表反映各项职业功能(或工作内容)对应的技能要求在培训、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见附件 3)技能操作比重表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a.重要性b.学会这项工作的难度c.经常性(出 现频率)d.出错的后果的严重性e.所需培训时间六、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程序制定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以下工作流程进行(见附件 4):第一,成立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可由

19、 7-15名专家组成,包括方法专家、内容专家和实际工作专家。方法专家由熟悉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和标准制定方法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的专家担任,方法专家要接受过项目主持人训练;内容专家由较长时间从事该职业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家担任;实际工作专家则由较长时间实际从事该职业活动的管理或操作人员担任。为确保标准符合生产和工作的实际,通常要求实际工作专家应占专家小组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专家工作组成立时应确定组长和标准主笔人。11第二,开展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解该职业的活动目标、工作领域、发展状况、从 业人群数量、层次、薪酬水平和社会地位以及从业者必备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职业调查可以由

20、专家工作组承担,也可以委托专门工作机构承担。在职业调查获得资料的基础上,由 专家工作组进行职业分析,为标准制定作好前期准备。第三,召开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研讨会。采用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实行项 目主持人制。与会的方法专家、内容专家和实际工作专家通过充分研讨,确定本职业标准制定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本职业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并编制本标准制定时间进度计划。第四,编写国家职业标准初稿。按照工作研讨会确定的程序、框架,以及时间进度计划,结合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的结果,同时结合专家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编写国家职业标准初稿。第五,审定和发布。 标准初稿完成后,由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技术初审,专家工

21、作组将根据初审意见作进一步修订。标准初稿经技术审定通过后,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召开标准终审会议, 组织业内权威人士对标准进行最后审定。专家工作组根据审定意见做好最后修订后,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审批通过后,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12附件 1 国家职业标准结构图13附件 2工作要求的编写格式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1.2.1.2.(二)1.2.1.2.一 (一)1.2.1.2.(二)1.2.1.2.二 14附件 34比重表41 理论知识项目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工作内容 1工作内容 2职业功能 1工

22、作内容 1工作内容 2职业功能 2工作内容 1工作内容 2职业功能 3相关知识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42 技能操作项目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工作内容 1工作内容 2职业功能 1工作内容 1工作内容 2职业功能 2工作内容 1工作内容 2职业功能 3技能要求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15附件 4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流程图组建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专家工作组方法专家内容专家实际工作专家16车工国家职业标准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车工。1.2 职业定义: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1.3 职业等级:本职

23、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 50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 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 300 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 30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

24、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车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车床辅助设备等。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 业证书。17(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 2 年以上。(3

25、)本职业学徒期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 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7 年以上。(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7 年

26、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8 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2 年。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27、(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1.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18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 60 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 2 人;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5,且不少于 3 名考评员。1.

28、8.5 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不少于 120 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初级不少于 240 分钟,中级不少于 300 分钟,高级不少于 360 分钟,技师不少于 420 分钟,高级技师不少于 240 分钟,论文答辩不少于 45 分钟。1.8.6 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必要的车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量仪以及机床附件的场所进行。192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 职业守则(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5

29、)爱护设备及工、夹、刀、量具(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 基础知识2.2.1 基础理论知识(1)识图知识(2)公差与配合(3)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4)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2.2.2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1)机械传动知识(2)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方法)(3)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4)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5)设备润滑及冷却液的使用知识(6)气动及液压知识(7)工、夹、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2.2.3 钳工基础知识(1)划线知识(2)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绞孔、攻丝、套螺纹)202.2.4 电工知识(1)通用设备

30、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2)电气传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3)安全用电知识2.2.5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3)环境保护知识2.2.6 质量管理知识(1)企业的质量方针(2)岗位的质量要求(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2.2.7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劳动法相关知识(2)合同法相关知识213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在“工作内容”栏内未标注“普通车床”或“数控车床”的,均为两者通用。3.1 初级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读图与绘图能读懂轴、套和圆锥、螺纹及圆

31、弧等简单零件的工作图简单零件的表达方法,各种符号的含义(二)制定加工工艺1.能读懂轴、套和圆锥、螺纹及圆弧等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2.能制定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工步)3.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4.能合理选择切削液1.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2.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3.车削用量的选择方法4.切削液的选择方法(三)工件定位与夹紧能使用车床通用夹具和组合夹具将工件正确定位与夹紧1.工件正确定位与夹紧的方法2.车 床 通 用 夹 具 的 种 类 、 结 构 与 使 用方 法3.组合夹具的种类、结构与使用方法(四)刀具准备1.能合理选用车床常用刀具2.能刃磨普通车刀及标准麻花钻头1.车削常用刀具的种类与用途2.

32、车刀几何参数的定义,常用几何角度的表示方法及其与切削性能的关系3.车刀与标准麻花钻头的刃磨方法一、工艺准备(五)设备的维护保养能维护保养车床 普通车床的润滑及常规保养方法二、工件加工(一)轴类零件的加工1.能车削 3 个以上台阶的普通台阶轴,并达到以下要求:(1)同轴度公差 0.05mm(2)表面粗糙度:Ra3.2m(3)公差等级 IT82.能进行滚花加工及抛光加工1.台阶轴的车削方法2.滚花加工及抛光加工的方法22(二)套类零件的加工能车削套类零件,并达到以下要求:1.公差等级:外径 IT7 内孔 IT82.表面粗糙度: Ra3.2m 套类零件钻、扩、镗、绞的方法(三)螺纹的加工能车削普通螺

33、纹、英制螺纹及管螺纹1.普通螺纹的种类、用途及计算方法 2.螺纹车削方法3.攻、套螺纹前螺纹底径及杆径的计算方法(四)锥面及成形面的加工能车削具有内、外圆锥面工件的锥面及球类工件、曲线手柄等简单成形面,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调整1.圆锥的种类、定义及计算方法2.圆锥的车削方法3.成型面的车削方法23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内外径、长度、深度、高度的检验1.能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测量直径及长度2.能用塞规及卡规测量孔径及外径1.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的种类、结构、原理及使用、保养方法2.塞规和卡规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二)锥度及成形面的检验1.能用角度样板、万能

34、角度尺测量锥度2.能用涂色法检验锥度3.能用曲线样板或普通量具检验成形面1.角度样板、万能角度尺的种类、结构、原理及使用、保养方法2.锥度量规的种类、用途及涂色法检验锥度的方法 3.成形面的检验方法三、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 (三) 螺纹检验1.能用螺纹千分尺测量三角螺纹的中径2.能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3.能用螺纹环规及塞规对螺纹进行综合检验1.螺纹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及使用、保养方法2.三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及千分尺读数的计算方法3.螺纹环规及塞规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43.2 中级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读图与绘图1.能读懂主轴、蜗杆、丝杠、偏心轴、两拐曲轴、齿轮等中等复杂程度的零

35、件工作图2.能绘制轴、套、螺钉、园锥体等简单零件的工作图3.能读懂车床主轴、刀架、尾座等简单机构的装配图1.复杂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2.简单零件工作图的画法3.简单机构装配图的画法普通车床1.能读懂蜗杆、双线螺纹、偏心件、两拐曲轴、薄壁工件、细长轴、深孔件及大型回转体工件等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2.能制定使用四爪卡盘装夹的非回转体零件、双线螺纹、偏心件、两拐曲轴、细长轴、薄壁件、深孔件及大型回转体零件等的加工顺序1.较复杂零件的工艺规程2.使用四爪卡盘加工较复杂零件、双线螺纹、偏心件、两拐曲轴、细长轴、薄壁件、深孔件及大型回转体零件等的加工顺序(

36、二)制定加工工艺数控车床能编制台阶轴类和法兰盘类零件的车削工艺卡。主要内容有:1.能正确选择加工零件的工艺基准2.能决定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及切削参数1.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其与普通车床的区别2.台阶轴类、法兰盘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知识3.钻、扩、绞、镗、攻丝等工艺的特点4.数控车床工艺编制方法(三)工件定位与夹紧1.能正确装夹薄壁、细长、偏心类工件2.能合理使用四爪卡盘、花盘及弯板装夹外形较复杂的简单箱体工件1.定位夹紧的原理及方法2.车削时防止工件变形的方法3.复杂外形工件的装夹方法一、工艺准备(四)刀具准备普通车床1.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正确选择刀具的型式、材料

37、及几何参数2.能刃磨梯形螺纹车刀、园弧车刀等较复杂的车削刀具 1.车削刀具的种类、材料及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2.普通螺纹车刀、成型车刀的种类及刃磨知识25数控车床能正确选择和安装刀具,并确定切削参数1.数控车床刀具的种类、结构及用途2.数控车床对刀具材料、形状及性能的要求(五)编制程序数控车床1.能编制带有台阶、内外圆柱面、锥面、普通螺纹、沟槽等轴类、法兰盘类零件的加工程序2.能手工编制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1.手工编程的各种功能2.机床坐标系及工件坐标系的概念3.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的意义及坐标尺寸的计算4.主程序与子程序的意义及使用方法5.几何图形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弧、圆弧

38、与圆弧的交点的计算方法6.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及计算方法普通车床1.能根据加工需要对机床进行调整2.能在加工前对普通车床进行常规检查3.能及时发现普通车床的一般故障1.普通车床的结构、传动原理及加工前的调整2.普通车床常见的故障现象 (六)设备维护保养 数控车床1.能在加工前对车床的机、电、气、液开关进行常规检查2.能进行数控车床的日常保养数控车床的日常保养方法26(一)轴 类 零 件的 加 工能车削细长轴并达到以下要求:1.长径比:L/D25602.表面粗糙度:Ra3.2m3.公差等级:IT94.直线度公差:IT9IT12细长轴的加工方法(二)偏 心 件 、曲 轴 的 加 工能车两个偏心的偏心

39、件,两拐曲轴、非整圆孔工件,并达到以下要求:1.偏心距公差:IT92.轴颈公差:IT63.孔径公差:IT74.孔距公差:IT85.轴心线平行度:0.02/100mm6.轴颈圆柱度:0.013mm7.表面粗糙度:Ra1.6m1.偏心工件的车削方法2.两拐曲轴的车削方法3.非整圆孔的车削方法(三)螺 纹 、 蜗 杆的 加 工1. 能车削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等2.能车削双头蜗杆1.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及锯齿形螺纹的种类、用途及加工方法2.蜗杆的种类、用途及加工方法普通车床 (四)大 型 回 转表 面 的 加 工能使用立车或大型卧式车床车削大型回转表面的内外圆锥面、球面及其他曲面工件在立车或大

40、型卧式车床上加工内外圆锥面、球面及其他曲面的方法(一)输入程序1.能手工输入程序2.能使用各种自动程序输入装置3.能进行程序的编辑与修改1. 机床坐标系及工件坐标系的含义2. 手工输入程序及自动程序输入装置的使用方法3.程序的编辑与修改的方法(二)对刀1.能进行试切对刀和建立工件坐标系2.能使用各种机内自动对刀仪器3.能正确修正刀补试切对刀方法及各种机内对刀仪器的使用方法(三)试运行能使用程序试运行、程序分段运行及自动运行等切削运行方式 程序的各种运行方式二、工件加工数控车床(四)简单零件的加工能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外圆、孔、台阶、沟槽等1.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功能键及开关的用途和使用方法2.数控车

41、床的操作规程三、精度检验及误差分(一)高精度轴向尺寸、理论交点尺寸及偏心件的测量1.能用量块和百分表测量公差IT9 的轴向尺寸2.能间接测量一般理论交点尺寸3.能测量偏心距及两平行非整圆孔的孔距1.量块的种类、用途及方法2.理论交点尺寸的测量与计算方法3.偏心距的检测方法4.两平行非整圆孔孔距的检测方法27(二)内外圆锥检验1.能用正弦规检验锥度2.能用量棒、钢球间接测量内外锥体1.正弦规的使用方法及测量计算方法2.利用量棒、钢球间接测量内、外锥体的方法与计算方法析(三)多线螺纹与蜗杆的检验1.能进行多线螺纹的检验2.能进行蜗杆的检验1.多线螺纹的检验方法2.蜗杆的检验方法3.3 高级职业功能

42、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读图与绘图1.能读懂多线蜗杆、减速器壳体、三拐以上曲轴等复杂畸形零件的工作图2.能绘制偏心轴、蜗杆、丝杠、两拐曲轴的零件工作图3.能绘制简单零件的轴测图4.能读懂车床主轴箱、进给箱的装配图1.复杂畸形零件工作图的画法2.简单零件轴测图的画法3.车床主轴箱、进给箱装配图的画法普通车床1.能制定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2.能制定三拐以上的曲轴、有立体交叉孔的箱体等畸形精密零件的加工顺序3.能制定在立车或落地车床上加工大型、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1.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方法2.畸形、精密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的制定方法3.大型、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的制定方法(二

43、)制定加工工艺数控车床能编制带有二维圆弧曲面、多头螺纹、梯形螺纹等复杂零件的车削工艺卡二维圆弧曲面、多线螺纹、梯形螺纹等复杂零件的车削工艺卡的编制方法一、工艺准备(三)工件定位与夹紧普通车床1.能合理选择车床通用夹具、组合夹具和调整专用夹具2.能分析计算车床夹具的定位误差3.能确定立体交错两孔及多孔工件的装夹与调整方法1.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的种类、结构、用途和特点以及调整方法2.夹具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方法3.立体交错两孔及多孔工件在车床上的装夹与调整方法28数控车床1.能使用、调整三爪卡盘、尾座顶尖及液压高速动力卡盘并配置软爪2.能正确使用和调整液压中心架3.能正确选择、使用、调整动力刀架1

44、.三爪卡盘、尾座顶尖及液压高速动力卡盘的使用、调整方法2.液压自动定心中心架的特点、使用及安装调试方法3.动力刀架的种类、用途及使用、调整方法普通车床1.能正确选用及刃磨群钻、机夹车刀等车削常用先进刀具2.能正确选用深孔加工刀具,并能安装和调整3.能在保证工件质量及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车刀寿命1.常用先进车削刀具的种类、用途、特点及刃磨方法2.深孔加工刀具的种类及选择、安装、调整方法3.提高车刀寿命的方法(四)刀具准备数控车床 能正确选择动力刀架上的特殊刀具动力刀架上常用的特殊刀具的知识(五)编制程序数控车床能编制较复杂的、带有二维圆弧曲面及多线螺纹、梯形螺纹零件的车削程序1.较复杂的二维节点

45、的计算方法2.球、锥、台等带有二维曲线的几何体外轮廓节点的计算方法普通车床 能判断车床的一般机械故障 车床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办法(六)设备维护保养 数控 车床1.能阅读编程错误、超程、欠压、缺油等报警信息,并排除一般故障2.能完成机床定期维护保养1.数控车床报警信息的内容及解除方法2.数控车床定期维护保养的方法3.数控车床常用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9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套、深孔、偏心件、曲轴的加工1.能加工深孔并达到以下要求:1)长径比:L/D102)公差等级:IT83)表面粗糙度:Ra3.2m4)圆柱度公差:IT92.能车削轴线在同一轴向平面内的三偏心外圆和

46、三偏心孔,并达到以下要求:1)偏心距:IT92)轴径:IT63)孔径:IT84)对称度:0.15mm5)表面粗糙度:Ra1.6m1.深孔加工的特点及方法1)深孔工件的车削方法2)深孔工件的测量方法2.偏心件加工的特点及方法1)三偏心工件的车削方法2)三偏心工件的测量方法(二)螺纹蜗杆的加工能车削三线以上蜗杆,并达到以下要求1.精度:9 级2.节园跳动:0.015mm3.齿面粗糙度:Ra1.6m多线蜗杆的加工方法普通车床(三)箱体孔的加工1.能车削立体交错的两孔或三孔2.能车削与轴线垂直且偏心的孔3.能车削同内球面垂直且相交的孔4.能车削两半箱体的同心孔以上 4 项均达到以下要求:1)孔距:IT92)偏心距:IP93)孔径:IT94)孔中心线相互垂直:0.05mm/100mm5)位置度:0.1mm6)表面粗糙度:Ra1.6m1.车削及测量立体交错孔的方法2.车削与回转轴垂直且偏心的孔的方法3.车削与内球面垂直且相交的孔的方法4.车削两半箱体的同心孔的方法二、工件加工数控车床较复杂零件的加工能加工内、外螺纹,圆锥面及特殊形面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内、外螺纹,圆锥面及特殊形面的方法三、 精度检 1.能对复杂、畸形机械零件进行精 1.复杂、畸形机械零件精度的检30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验及误差分析度检验2.能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产生车削误差的原因验方法2.车削误差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