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1,5,4.2 农业,学习目标,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课前学案,50,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 探究:请各小组根据以下条件进行讨论、分析选地,并总结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图中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面对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 小麦、玉米;种植蔬 菜,发展肉乳、禽、蛋 等生产。B、C应选哪 一项?为什么?,课堂导案,B:_ 原因:_。 C:_ 原因:_。,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离城区较近(接近市场),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价较高,蔬菜、花卉、肉、乳、禽、蛋
2、产值高。,种水稻(南方)、小麦、玉米(北方)。,离城区较远,土地平坦,地价较低,粮食作物产值低,需要广阔的土地。,1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行为属于不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是( ) A采用无土栽培,节约耕地,省水省肥,绿色环保 B运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产品 C将信息技术用于畜牧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监控,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随堂训练,D,随堂训练,2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高温与多雨期一致 C南北温差大 D温度带,B,右图是为济宁市东部山区某地地形图,读图完
3、成第34题。 3当地指定了“防护林盖帽,果木林缠腰,畜牧包山脚,特色种植河边绕”的发展思路,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对应发展的产业分别是( ) A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B牧业、林业、种植业、渔业 C林业、牧业、种植业、渔业 D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随堂训练,C,随堂训练,4专家建议村庄应当搬迁,你认为村庄需要搬迁的主要原因是( ) A易发水灾 B污染河流 C交通不便 D管理不便,A,随堂训练,5关于如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区域地
4、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区域年降水量在400 mm以 下,区域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C,随堂训练,【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达到1亿吨。其中越南继续稳坐中国大米进口国第一把交椅,占总进口量的60%。另外我国从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大量进口。,材料二:美国以不到300万人农业人口,造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农业。使美国人均占有的粮食超过了1吨(而中国人均占有的粮食仅为美国人均占有的粮食的1/3),成为了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 材料三:目前我国粮食现状是一边大量进口,另一边粮食浪费也相当严重。农户储粮损失约2 000万吨,落后的粮库储粮运粮又损失约7
5、50万吨,餐桌上浪费约750万吨。,随堂训练,随堂训练,(1)阅读材料一,水稻成为东南亚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是( ) 东南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适合水稻生产 此地区全年高温、降水丰沛,适合水稻生产 东南亚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稀少,适合水稻生产 东南亚耕地较少,人口稠密,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 A B C D,D,随堂训练,(2)材料二反映出了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足的问题。解决此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个选项比较合理? ( ) A增加农业人口 B科技兴农,提高粮食产量 C毁林开荒,增加农业用地 D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B,随堂训练,【分析】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
6、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其中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我国人口多、 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 不足,维护国家粮食安 全,保持社会稳定, 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问题。,随堂训练,【解答】(1)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形成原因是: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其中属于人文原因的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故选项D。(2)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故答案为:(1)D;(2)B。,课后练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导致我国南北方
7、农作物类型不同是( )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2下列环境问题产生与人们行为连线正确的是( ) A西北土地荒漠化砍伐森林 B东北平原水土流失广种薄收 C长江中上游山地滑坡过度放牧 D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大量使用农药,A,B,课后练案,读“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 3从自然条件看,两区域进行的产业是( ) A甲一林业,乙一水产养殖业 B甲一渔业,乙一种植业 C甲一畜牧业,乙一种植业 D甲一种植业, 乙一高寒畜牧业,D,课后练案,C,4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越地,其产品主要供应 ( ) A湖南市场 B北京
8、市场 C本地市场 D海南市场,课后练案,5右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剖面图,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因地制宜要求的是( ) A甲地发展牧业 B乙地种果树 C丙地发展渔业 D丁地发展种植业,D,课后练案,6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 推进农业生态化 加速农业现代化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 A B C D,D,课后练案,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粮食安全性,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題。 7以下四地粮库数量 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A,8甲地粮库集中分布的
9、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多,粮食消费量大 B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C气候干冷,便于粮食储存 D自然灾害频发, 赈灾粮需求量大,课后练案,B,课后练案,9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分布规律推测,乙地粮库储备的粮食主要为( ) A稻谷 B.小麦 C.玉米 D.高粱,A,课后练案,D,10下列因素中,对自然环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牧东耕,11如右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 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 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课后练
10、案,C,课后练案,12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热量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13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 A山东半岛 B.太湖平原 C新疆吐鲁番盆地 D宁夏平原,A,A,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位于东北的这片土地如今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415题。 1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课后练案,C,课后练案,15为保护环境,恢
11、复生态,“北大仓”的发展方向是( ) A围湖造田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扩大开垦 D退耕还湿地,D,课后练案,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蒙、豫 D新、青、陕、晋、豫,B,课后练案,17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D,18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耕作业的发展 B我的家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住在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课后练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