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地基与基础工程DB23/ -2014主编部门: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14 年 月 日2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 告第 号关于发布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为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23/()-2014,自 2014年 月 日起实施。原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B23/(702716)-2002 同时废止。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 月 日3前 言按照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修订黑龙江省建
2、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的批复要求,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组织省内有关单位对原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地基基础工程,在修订过程中,力求反映我省地基基础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认真总结了我省的实践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标准,重点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作出了规定。本规程在征求省内地基基础专家和有关单位意见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而成。本规程本次修订将原规程中土方工程调整到土方与基坑支护分册,取消了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和复合载体夯扩桩内容,增加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内容,调整和
3、修改了灌注桩后压浆等内容。修订后规程名称为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地基基础工程。本规程修订后共 13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天然地基基础、地基处理、混凝土预制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钻孔压浆桩、灌注桩后注浆、冬期施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本规程应与经本次修订后的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其它专业规程配套使用。本规程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
4、65 号,邮政编码 150036。本规程主编单位: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黑龙江省七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赵彩明 郭 弘 杨 飚 本规程参加编制人员:王健强 李东万 许成云 冮明军 林 芳 张蓉蓉 闵慧阳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公山 王树仁 王景军 王吉良 左宏亮 唐榕滨 4宋国刚 屈振彬 李会义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基本规定 54 天然地基基础 74.1 一般规定 74.2 材料 74.3 设备 84.4 施工准备 84.5 天然地基基础施工 94.6 质量检查 105 地基处理 125.1 一般规定 125.2 施工机具 125.3 换填垫层
5、135.4 夯实地基 175.5 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 205.6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215.7 旋喷桩复合地基 245.8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275.9 注浆加固 296 混凝土预制桩 326.1 一般规定 326.2 材料 326.3 设备 326.4 施工准备 326.5 施工工艺 336.6 质量检查 376.7 成品保护 407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 417.1 一般规定 417.2 材料 417.3 设备 427.4 施工准备 427.5 施工工艺 427.6 质量检查 437.7 成品保护 448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458.1 一般规定 458.2 设备 458.3
6、施工工艺 4558.4 质量检查 478.5 成品保护 479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489.1 一般规定 489.2 设备 489.3 施工工艺 489.4 质量检查 519.5 成品保护 5210 钻孔压浆桩 5310.1 一般规定 5310.2 材料 5310.3 设备 5310.4 施工工艺 5410.5 质量检查 5511 灌注桩后注浆 5711.1 一般规定 5711.2 材料 5711.3 施工工艺 5711.4 质量检查 5812 冬期施工 5912.1 一般规定 5912.2 地基处理冬期施工 5912.3 混凝土灌注桩冬期施工 5912.4 混凝土预制桩冬期施工 6112.5
7、 钢筋工程冬期施工 6113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6313.1 一般 规定 6313.2 安全生产 63 13.3 环境保护 64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 总 则1.0.1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统一施工操作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编制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操作和质量检查。地基基础工程中涉及土方与基坑支护、砌体、混凝土、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按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其它相关专业分册的规定执行。1.0.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应优先采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施工条
8、件和环境等因素,精心施工,严格检查。1.0.4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地基 ground,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0.2 地基处理 ground treatment,ground improvement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2.0.3 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u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2.0.4 换填垫层 replacement layer of compacted fill挖除基础底
9、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2.0.5 加筋垫层 replacement layer of tensile reinforcement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2.0.6 土工合成材料 geosynthetics部分用于岩土工程的化工合成材料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垫、土工网、土工膜等。2.0.7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2.0.8 夯实地基 ram
10、med ground,rammed earth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处理或置换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2.0.9 强夯 dynamic compaction利用自由落锤产生的巨大夯击能(锤重一般为 100kN-600 kN,落距一般为 6-40m),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挤密地基土、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的地基处理方法。2.0.10 强夯置换 dynamic compaction replacement通过强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替代天然地基中的软弱土。2.0.11 砂石桩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
11、and-gravel columns将碎石、砂或砂石混合料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竖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0.12 锤击沉管 penetration of pipe with hammer blow利用锤的冲击能量克服土对桩管的阻力,使桩管沉到预定深度。2.0.13 振动沉管 vibrosinking of pipe method利用大功率振动器的振动力减少土对桩管的阻力,使桩管沉到预定深度。2.0.1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cement deep mixed columns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要材料,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
12、基土强制搅拌形成竖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0.15 浆液搅拌法 grout mixing method利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的浆液与地基土体强制搅拌,经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 形成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水泥土。2.0.16 粉体搅拌法 dry mixing method利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通过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的粉体直接与地基土体强制搅拌,经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 形成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水泥土。2.0.17 旋喷桩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jet grouting通过钻杆的旋转、提升,高压水泥浆由水平方
13、向的喷嘴喷出,形成喷射流,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合形成水泥土竖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0.18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cement-fly ash-gravel piles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在土中灌注形成竖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0.19 褥垫层 cushion在复合地基和基础之间设置的垫层。32.0.20 注浆加固 ground improvement by permeation and high hydrofracture grouting将水泥浆或其他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强土颗粒间的联结,使土体强度提高、变形减
14、少、渗透性降低的地基处理方法。2.0.21 桩基础 pile foundation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联结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联结的单桩基础。2.0.22 预制桩 prefabricated pile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作的桩。包括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预应力管桩)、钢桩、钢管桩等。2.0.23 预应力混凝土桩 prestressing pipe pile 采用离心成型的环形截面桩称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薄壁混凝土预制桩(代号 PTC 桩)、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桩(代号 PC 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桩(代号 PHC 桩)三种。2.0.
15、24 静压沉桩法(静力压桩法)silent piling利用压桩机的自重及配重作反力,将桩压入土中的成桩方法,适用于软土、填土及一般黏性土地基。2.0.25 灌注桩 cast-in-place pile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成孔,然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2.0.26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 采用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深度,利用混凝土泵,通过螺旋钻杆中心向桩孔内连续封闭泵注超流态混凝土,提钻压灌至桩顶标高,然后插入钢筋笼形成的桩体。2.0.27 摩擦桩 frictional pile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桩。2.0
16、.28 端承桩 end-bearing pile, point-bearing pile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桩。2.0.29 抗拔桩 uplift pile承受上拔力的桩。2.0.30 干作业成孔 dry-drilled pile无地下水影响的钻进成孔。2.0.31 泥浆护壁成孔 slurry for preventing collapse of borehole在地下水位较高地段,利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孔壁坍塌,钻进成孔。2.0.32 正循环 positive circulate 正循环方法钻进时,用泥浆护壁、排渣。泥浆由泥浆泵输进钻杆内
17、腔后,经钻头的出浆口射出,携带钻渣沿钻孔上升到孔口;溢进泥浆槽,经沉淀池净化,再供使用。因而泥浆在泥浆泵、钻杆、钻孔和泥浆池之间反复循环运行。2.0.33 反循环 reverse circulate 泵吸反循环方法钻进时,泥浆由孔口流进钻孔并与钻渣混合,在真空泵抽吸力的作用下,混合物进入钻头的进渣口,经钻杆内腔上提运行,再从出水控制阀排入到沉淀池中沉淀净化,再供使用。该方法泥浆运行方向与正循环相反。2.0.34 冲击成孔 percussion drilling利用冲击式钻机上下往复冲击破碎土层,用掏渣筒掏出碎屑物成孔。2.0.35 旋挖成孔 rotary excavate drilling利用
18、刮刀钻头旋转切割土层成孔。2.0.36 灌注桩后注浆 post grouting for cast-in-situ pile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3 基本规定3.0.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1 收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2 调查建筑场地及周边地下工程、地下管线、邻近建筑、道路等有关资料;3 对于地基处理工程应了解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情况。结合工程情况,了解以往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他地
19、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4 根据工程的要求,确立地基处理的目的和地基处理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5 施工场地应具备“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电讯、通路、通排水、场地平整)的条件,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遇明浜、沟、塘、井、窖及场地低洼积水时应抽水清淤,分层回填夯实,回填不得用杂填土或生活垃圾,并保证回填后地表满足施工机械运行要求;6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7 应对使用的材料、(半)成品进行检查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检验项目、批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8 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和管线安装到位,并经试运转正常;9 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
20、点,经复核准确,并做好标识、妥善保护。3.0.2 地基与基础施工中,遇下列情况,应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制定监测方案,施工中及时分析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保护和处理。1 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注浆、锚杆或探层搅拌桩施工;2 基坑开挖,特别是开挖深度超过邻近建筑基础底标高的工程;3 降水施工;4 强夯地基处理的工程;5 场地周边存在基坑开挖或有重要设施、保护建筑等。3.0.3 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当国家和本省没有标准的,应提供相应的企业标准、工艺试验资料和鉴定资料,并在有关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同意使用后方可使用。3.0.4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安
21、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除执行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3.0.5 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3.0.6 施工中发现古墓、洞穴、化石、文物、人防构筑物等,应予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单位,不得擅自处理。3.0.7 所有建(构)筑物均应进行施工验槽。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专门的施工勘察。施工勘察应针对需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确定工作量,勘察方法可依具体情况选用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等方法。1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详勘阶段难以查清时;2 开挖基槽发现土质、土层构造与勘察资料不符时;
22、 3 施工中边坡失稳,需查明原因,进行观察处理时;4 施工中,地基土受扰动,需查明其性状及工程性质时;5 地基处理、基坑支护需要进一步提供勘察资料时;6 建(构)筑物有特殊要求,或在施工时出现新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时。3.0.8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坑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 持力层分布明显不均匀;2 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 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 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53.0.9 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 3.0.9 执行。表 3.0.9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表 (m)排列方式 基槽宽度 检验深度 检查间距中心一
23、排 2.0 2.11.0m1.5m 视地层复杂情况定3.0.10 基础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5 直径大于 1m 或单桩混凝土量超过 25m3的混凝土灌注桩,每根桩桩身混凝土应留有
24、1 组试件;直径小于等于 1m 的桩或单桩混凝土量不超过 25m3的桩,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 1 组。每组试件应留 3 件;6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0.11 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 250m3砌体的普通砌筑工程,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取样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3.0.1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对隐蔽工程应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0.1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桩身完整性检验及单桩静载荷试验;对散
25、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3.0.14 桩基工程桩身强度和单桩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4 天然地基基础4.1 一般规定4.1.1 无筋扩展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毛石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石材应质地坚硬,无裂缝和无明显风化剥落,强度等级不低于 Mu30;2)毛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 150mm;3)毛石表面的污垢、水锈等杂质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4)砂浆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制,随拌随用,砂浆稠度为 3cm5cm;5)毛石基础的顶面宽度应比墙体每边宽出 100mm。台阶的高度宜控制在300mm400mm,每阶内至少砌二皮毛石;6)对于阶
26、梯形毛石基础上一级台阶最外边的石块至少压砌下面石块的 1/2。2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毛石选用坚硬、未风化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 Mu30;2)毛石表面淤泥、水锈应冲洗干净,并剔去尖条和扁块;3)毛石尺寸以不超过所浇注部位最小宽度的 1/3 为宜;4.1.2 扩展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3)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2 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品种、质量,焊条、焊剂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应表面清洁、无损伤,带
27、有颗粒状或片状老绣的钢筋不得使用;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4)钢筋网片、骨架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3 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的规定;3)施工过程中应留置试块,尺寸、数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4.2 材料4.2.1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和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对于普通混凝土
28、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硅酸盐水泥,有抗渗、抗冻融要求的混凝土及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和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 的规定。4.2.2 混凝土用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砂。粗骨料宜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连续粒级碎石或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 3/4。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骨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
29、2 的规定,砂、石含泥量不得超过表 4.2.2-1 的规定,对于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 1.0%和 0.5%,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 3.0%和 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 8%。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超过表 4.2.2-2 的规定。7表 4.2.2-1 砂、石含泥量(%)材料品种 混凝土强度等级 含泥量(按质量计)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小于或等于 C25 5.0 2.0C30C55 3.0 1.0砂大于等于 C60 2.0 0.5小于或等于 C25 2.0 0.7C30C55 1.0 0.5石大于等于 C60 0
30、.5 0.2表 4.2.2-2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 C55C30 C25 及以下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8 15 254.2.3 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渣粉,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的有关规定,对于高强混凝土或有抗渗、抗冻等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采用低于级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
31、/T18046 的有关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 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4.2.4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4.2.6 钢筋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书,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 的规定。42.7 焊条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4.3 施工设备与工具4.3.1 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地泵、插入式
32、振捣器、手推车、翻斗车。4.3.2 主要工具:模板、钢丝刷、水质脱模剂、电锯、手锯、斧子、电钻、大铲、托线板、砖夹子、铁抹子、靠尺板、铁锹、刮杆、钢筋钩子、钢筋扳子、木抹子、胶皮手套、串桶、溜槽、磅秤、墨斗、墨汁、小白线、粉笔、线坠。4.4 施工准备4.4.1 施工场地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应处理完毕,达到“五通一平”。4.4.2 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机械进场,并做好机械的安装架设及调试工作,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及完好性。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4.4.3 材料按计划进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进场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按规定分批抽取试样,检测合格后方可
33、使用。4.4.4 基础的轴线和标高均测定完毕,经过检查办理复核手续。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施工区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保护。84.5 天然地基基础施工4.5.1 毛石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砌筑前应进行验槽,基槽尺寸、标高、持力层承载力与土的工程性质应符合勘察 与设计要求,观察基槽持力层是否有受冻、水泡等异常情况;2 砌筑时应先砌转角处及交接处,再依线砌中间部分;3 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坐浆砌筑,并将大面朝下,先砌里、外石,后砌中间石。应分批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4 每层灰缝的厚度宜为 20mm30mm,砂浆应饱满;5
34、基础外墙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及基础最上一层,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每隔 1m须砌一块拉结石,上下两皮拉结石应错开,立面砌成梅花形;6 毛石基础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1.2m。4.5.2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验槽同毛石基础;2 毛石混凝土浇筑时,应先铺一层 100mm150mm 厚的混凝土垫层,再铺上毛石,毛石间距一般不小于 100mm。毛石与模板或槽壁距离不应小于 150mm;3 毛石铺设后浇筑混凝土,每层厚约 200mm250mm,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4 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内宜一次浇筑;5 对于独立毛石混凝土基础应连续浇捣一次完成;6 浇注的混凝土初凝后,应用草帘等覆盖
35、并浇水养护。4.5.3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验槽同毛石基础;2 基坑验槽后立即浇灌混凝土垫层,垫层混凝土宜用表面振动器进行振捣,表面应平整;3 基础混凝土浇灌前,应将模板和钢筋上的泥土和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木模板表面应浇水湿润,但不得积水;4 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灌完成;5 基础有插筋时,应将插筋固定并保证其位置正确;6 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覆盖养护。4.5.4 条形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验槽同毛石基础;2 砌筑按本规程第 4.5.1 条执行;3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如高度超过 2m 应设料斗、漏斗、斜槽、溜管,以防
36、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4 混凝土宜先充满模板边角,然后浇灌中间部分;5 混凝土应连续浇灌,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6 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覆盖养护。4.5.5 筏形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验槽同毛石基础;2 筏形基础浇筑前应清扫基坑,按操作规程要求支设模板,铺设钢筋;3 混凝土浇筑方向应平行于次梁方向,对于平板式筏形基础则平行于基础长边方向;5 混凝土宜一次浇灌完成,若不能一次浇灌完成,应留设垂直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6 对于梁板式筏形基础梁高出底板部分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 200mm;7 混凝土浇注
37、后应及时覆盖养护。4.6 质量检查4.6.1 基础石砌体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6.1 规定。表 4.6.1 基础石砌体质量检查标准9允许偏差数值序 检查项目单位 毛石 毛料石 粗料石检查方法1 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 80% 观察检查2 轴线位置 mm 20 20 15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3 顶面标高 mm 25 25 15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4 砌体厚度 mm 30 30 15 用钢尺量4.6.2 扩展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6.2-1 规定。表 4.6.2-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检查标准允许偏差序 检查项目单位 数值检查方法1
38、轴线位置 mm 5 钢尺检查2 底模上表面标高 mm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3 截面内部尺寸 mm 10 钢尺检查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mm 2 钢尺检查5 表面平整度 mm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6.2-2 规定。表 4.6.2-2 钢筋安装位置质量检查标准允许偏差序 检查项目单位 数值检查方法长、宽 mm 10 钢尺检查1 绑扎钢筋网网眼尺寸 mm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长 mm 10 钢尺检查2 绑扎钢筋骨架宽、高 mm 5 钢尺检查间距 mm 10排拒 mm 5钢尺量两端、中
39、间各一点,取最大值3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mm 10 钢尺检查4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mm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5 钢筋弯起点位置 mm 20 钢尺检查中心线位置 mm 5 钢尺检查6 预埋件水平高差 mm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3 扩展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6.2-3 规定。表 4.6.2-3 扩展基础质量检查标准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10单位 数值基础 mm 151 轴线位置独立基础 mm 10钢尺检查2 标高 mm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3 截面尺寸 mm 8,-5 钢尺检查4 表
40、面平整度 mm 8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预埋件 mm 10预埋螺栓 mm 55 预埋设施中 心线位置预埋管 mm 5钢尺检查6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mm 5 钢尺检查115 地基处理5.1 一般规定5.1.1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特点、设计要求和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经综合经济技术分析确定。我省常见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1 换填垫层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的地基处理;2 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程;3 砂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松散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
41、杂填土、可液化地基;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粘性土、粉土(稍密、中密)、粉细砂(松散、中密)等地基。不适用于含大块孤石或障碍物较多且不易清除的地基;5 旋喷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流塑、软塑和可塑)、粉土、砂土、素填土等地基。6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已完成的素填土地基。对淤泥质土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7 注浆加固多用于建筑地基的局部加固处理,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5.1.2 强夯地基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每个试验区面积不宜小于
42、 20m20rn,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在试验区夯击前,应选点进行原位测试,并取原状土样,测定夯前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留待试夯后,仍在此处附近进行测试并取土样进行对比分析,如符合设计要求,即可按试夯时的有关技术参数,确定正式强夯的技术参数,制定强夯施工方案。否则,应对有关技术参数适当调整或补夯确定。5.1.3 复合地基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论证施工参数和处理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水泥土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 3 根,多轴搅拌施工不得少于 3 组。5.1.4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结束,宜在间歇期后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间歇
43、期由设计确定。5.2 施工机具4.2.1 地基处理施工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机械设备:挖掘机、人力夯、蛙式打夯机、压路机、平碾、振动碾、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推土机、夯锤、起重机械、自动脱钩器、振动(或锤击)沉管打桩机(或汽锤、落锤、柴油打桩机)、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电焊机、高压泵、钻机、空压机、浆液搅拌器、深层搅拌机、灰浆搅拌机、灰浆泵、冷却泵、泵送装置、轻便触探器、土工常规试验仪器、自卸汽车、机动翻斗车、手推车。4.2.2 地基处理施工常用工具如下:铁锹、铁耙、量斗、水桶、泵管、胶管、喷壶、大剪、割刀、桩管(带活瓣桩尖)、装砂石料斗、铁筛(孔径为 5mm、15mm )、过滤网(网
44、孔不得大于 20 目)、经纬仪、水准仪、小线、塔尺、钢尺、靠尺、盘秤、磅秤等。5.3 换填垫层5.3.1 换填垫层施工前准备、换填材料、施工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换填垫层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工作:1) 应先进行钎探,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检查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理验槽手续;122)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低于施工面以下 500mm;3)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施工,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基础外侧换填灰土的,应对基础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补。垫层底部有排水层、渗水盲沟的应先将排水层
45、、渗水盲沟施工完毕;4) 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填料种类、施工条件等,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填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重要的换填垫层,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5) 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强度、延伸率以及土料、砂石料等做检验,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6) 基坑(槽)底及其周边附近,如有低于基础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按设计单位提出的方法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2 垫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并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含泥量小于 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 3%。当使用
46、粉细砂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量 30%的碎石或卵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50mm;2) 灰土:石灰宜选用新鲜的消石灰,使用前 1d2d 消解并过筛,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5mm。土料宜选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且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土料应过筛且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15mm。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为 2:8或 3:7(石灰:土,体积比),采用人工或机械翻拌不少于三遍, 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含水量控制以现场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含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晒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随拌随用;3) 粉煤灰:宜选用一般电厂级以上原状灰,颗粒粒径宜为0.001mm2.000mm
47、,烧失量宜低于 12%,含 SO3宜小于 0.4%。粉煤灰中不得混入植物、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杂质。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 0.3m0.5m 。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构件、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4) 矿渣:宜选用高炉重矿渣。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应小于 11kN/m3,有机质及含泥量不得超过 5%;5)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所选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择,设计没有明确规定时,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带、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等材料。3 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垫层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以
48、及蛙式夯、柴油夯。砂石垫层等宜用振动碾。粉煤灰垫层宜采用平碾、振动碾、平板振动器、蛙式夯。矿渣垫层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平碾,也可采用振动碾。5.3.2 换填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其他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 200mm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2 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的范围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应经试验确定;3 基坑开挖时可保留 180mm220mm 厚
49、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由人工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土层。防止垫层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厚度为 150mm 300mm 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并应防止基坑边坡塌土混入垫层中;4 砂垫层宜采用水撼法施工,其余垫层施工均不得在浸水条件下进行;5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坑底土层应挖成阶梯或斜坡状,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6 粉质粘土、灰土垫层及粉煤灰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31) 粉质粘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2) 垫层应分段分层铺填夯筑,每层虚铺厚度可参见表 5.3.2-1。夯实机具可根据工程大小和现场条件采用人力或机械。夯打或碾压遍数,按设计要求的干密度由试夯(或碾压)确定,一般不少于 4 遍;表 5.3.2-1 粉质粘土、灰土垫层及粉煤灰垫层最大虚铺厚度夯实机具种类 重量 (t) 虚铺厚度(mm) 施工方法石夯、木夯 0.040.08 200250 人力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