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2623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 24 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1(2017长春期末)针对 26 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B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C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D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故 C 项正确。答案:C2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这个

2、“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答案:C3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政府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包含美方这一声明内容的文件首先发表在( )A北京 B上海C香港 D纽约答案:B4(2017焦作期末)2016 年 11 月 3 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行。 ”材料中的“上海精神”( )A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合作B促进了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C说明

3、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D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故 D 项正确。答案:D52017 年 3 月 8 日,中国第 15 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 410 名官兵全部荣获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解析:材料表明中国派维和部队参与维和任务,说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D项正确。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

4、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二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 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思考:(1)根据材料一,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1)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

5、谋求改善中美关系。(2)因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基础巩固1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这说明( )A美国霸权地位丧失B非洲国家控制联合国C第三世界力量壮大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答案:C2在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D中

6、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答案:D3右图是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国民党代表离开会场的新闻照片。此照片可以说明( )A中国正式成为了联合国成员国B西方国家分裂中国的阴谋破产C中苏两国结盟的政治影响深远D和平共处原则得到国际认可解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占据,中国坚决反对西方国家“两个中国”提案,据材料“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国民党代表离开会场”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分裂中国的阴谋破产,故 B 项正确。答案:B4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乒乓外交”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交往

7、的大门打开D中苏关系改善解析:图片中反映的是中美之间外交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乒乓外交” ,表明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打开。答案:C5访华前夕,尼克松在时代周刊撰文说:“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是( )中美两国结束了 20 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促进了中日建交A BC D解析:材料反映了尼克松访华,它使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促进了中日建交,正确。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1979 年,不是尼克松访华的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1971 年,尼克

8、松还未访华,不是尼克松访华的影响,故选 C。答案:C6(2017嘉兴期末)1978 年 12 月中美双方发表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公报的发表直接推动(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解析:A 项是 1971 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 B 项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1978 年 12 月中美双方发表公报,直接推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 C 项正确;D 项是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答案:C71972

9、年,有 18 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从而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苏同盟关系的加强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 BC D解析:发生在 1979 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72 年” ,故排除。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故不符合史实。排除有和的选项,故正确答案是 A 项。答案:A8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派遣维和部队 参加朝核六方会谈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A BC D解析:本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参加

10、维和行动以及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而朝核六方会谈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都属于区域性的外交活动,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 项。答案:D能力提升9 “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 ”这表明(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解析:注意材料中“前门” “后门”的说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的史实,故选 B。答案:B1

11、0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 1977 年的 21 个增加到 1996 年的 51 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解析:根据所学,多边外交涉及多个国家,要求参与各方求同存异,控制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行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中国多边外交的重要体现,多边外交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了国际社会,增进了国际合作,一方面推动了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

12、极贡献。答案:B11阅读下图,中美进出口总额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美都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C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D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1972 年1978 年中美进出口总额”出现增长总趋势的原因,故 D 项正确。答案:D12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B清楚分析了当今世界政治局势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D低

13、估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领导作用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而不是军事结盟性质的组织,并不针对第三国,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两种观点明显具有“冷战”的思维,并没有认清当今的国际局势,故 B 项错误;C、D 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A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 ”“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 1971 年与中国建

14、交的国家有 15 个,1972 年达到了 18 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1)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

1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解析:第(1)题, “原因”根据所学可从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两方面回答。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 “现象”根据材料二概括。出现外交突破的原因可从中国国际地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等方面考虑。第(3)题,根据材料三可以了解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4)题从各个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可以想到坚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从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6、,可以想到我们坚持外交原则的坚定性。答案:(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意两点即可)(4)突出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们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赋予一国的最基本权利

17、。对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不难理解统一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和珍贵。毋庸置疑,中美国情不同,双方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胡锦涛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2010 年 5 月)材料二 胡锦涛在讲话中就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深化合作提出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巩固团结互信,夯实本组织发展的政治基础;加大反恐力度,构筑本组织发展的安全环境;深挖合作潜力,增强本组织发展的持续后劲;扩大友好交流,巩固本组织发展的人文基础;完善内部建设

18、,健全本组织发展的决策机制;秉承透明开放,营造本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胡锦涛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新华网(2010 年 6 月 11 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何在?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二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阶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策略。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倡导和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3)综合上述材料,从二战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以来的中美关系和新时期的中国外交。第(1)题,解题的关

19、键是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统一”等可看出“敏感”问题是台湾问题;其原因和中美关系的发展阶段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 “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来,由材料及所学知识不难得出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策略;其目的要据材料回答。第(3)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回答时言之成理即可,注意不应脱离材料。答案:(1)问题:台湾问题。原因:台湾问题关系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欲以台湾为基地威慑中国,维护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阶段:二战后初期,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发动朝鲜战争,中美交锋;20 世纪 70 年代,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建交;21 世纪以来,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策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开展“反恐”外交。(答出两点即可)目的: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3)启示: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开展外交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