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8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2442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8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8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8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8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堂检测:第8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 ,唯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的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 。材料现象( )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B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解析:据材料,法国主张与敌人(德国)和解, “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 ,即实现欧洲的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故 B 项正确。答案:B21963 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 ”言外之意是

2、戴高乐不满意( )A华约组织的建立 B美国对日本的扶植C美国控制西欧 D成立欧洲共同体解析:1963 年控制法国和希腊的是美国,戴高乐的言外之意是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不满,这是促使欧共体成立的重要原因。答案:C3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这一时期正是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扶持日本,其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故答案为 A。答案:A4下图所示为美国、

3、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解析: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共体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故选 B 项。答案:B5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A欧

4、共体 B英国C不结盟运动 D日本解析:“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指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国家,欧共体、英国、日本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A、B、D 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不属于美国和苏联领导,C 项正确。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非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民族维护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把极权政制强加于他们的那些侵略行动,否则我们将无从实现我们的各项目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制,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这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

5、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总统 1947 年 3 月 12 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 年 7 月 6 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推行上述政策所采取的重大举措。(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从两极对峙格局方面思考;第二小问回答美国的“冷

6、战”措施。第(2)题,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 ,由此判断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第二小问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角度分析。答案:(1)意图: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举措: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2)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原因: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自身实力的下降。基础巩固1(2017宿迁期末)早在 1944 年 3 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 “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 。 “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7、)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解析:根据材料“西方集团”指的是西方走向联合的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1951 年;1958 年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 年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故 A 项正确。答案:A2 “从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 40 年代,它们各自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掠夺对方的基础上,冤冤相报。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它们寻求合作,谋求共赢。 ”上面所描述的国家关系比较典型地发生在( )A英国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B美日之间C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D美欧之间解析:结合所学史实,最符合材料信息的国家是法国和德

8、国,法德都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因此,正确的答案为 C 项。答案:C3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其中有两处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时间 标志 意义第一步 20 世纪 50 年代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开启联合之门第二步 20 世纪 60 年代 加强经济合作第三步 20 世纪 70 年代 “用一个声音说话”A.欧洲共同体 加强政治联合B欧洲共同体 加强思想联合C “北约” 加强政治联合D “北约” 加强军事联合解析:“北约”是美国主导成立的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政治集团,排除 C、D 两项。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 世纪 70年

9、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答案:A420 世纪 70 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说明欧共体( )A军事联合正在发展B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C成为经济政治军事联盟D压制亚非拉国家的崛起解析: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说明向政治一体化发展,体现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故 B 正确。答案:B5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

10、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二战后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答案:B6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C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解析: “日本可以说不” “摆脱美国的控制”说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故选 D。答案:D7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

11、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欧洲共同体解析:由“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可判断出是不介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不结盟运动。A、C 都有美苏(俄)参加,D 由西欧国家组成,都不符合“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 ,排除 A、C、D。答案:B8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成为超级大国开始控制世界局面的标志B奉行独立、自主和

12、非集团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从题干材料“敢于直言” “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 “太有用”等信息可知,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A 项明显不正确;C 项与题干无关;不结盟运动是亚非国家独立后才出现的,D 项不正确;故选 B 项。答案:B能力提升9 “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注意题干材

13、料中的“冷战” “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经济共同发展,故选 B。答案:B10(2017宿迁期末)南斯拉夫前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道路”( )A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C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D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快速形成解析:不结盟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 B项正确。答案:B11普京在给哈瓦那举行的第 14 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如恐怖主

14、义等新的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寻求集体解决办法。 ”普京的话表明( )当今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社会 不结盟运动对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至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 俄罗斯希望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俄罗斯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反恐政策A BC D解析:结合材料关键信息“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普京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世界面临着恐怖主义等新的威胁” “寻求集体解决办法” ,说明正确;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错误。故选 C 项。答案:C12西欧的

15、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国际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的削弱B是国际力量对比消长的结果C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D是国际恐怖主义的结果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答案为 D 项,题干表述与恐怖主义无关。答案: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欧洲今后三年到四年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以它现今的能力是无法支付的而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它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种非常可怕的状况。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1947 年)材料二

16、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并把 1973 年定为“欧洲年” ,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 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1)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欧关系如何?其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美、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解析:第(1)题考查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政策,阐述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以及“冷战”出现

17、的原因。第(2)题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知识点,关键信息“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第(3)题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答案:(1)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唯美国马首是瞻。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扶植和控制。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形成。(2)变化: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18、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影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3)认识:经济是外交的后盾;国家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经济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50 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 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

19、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 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其社会政策1967 年 7 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材料二 1970 年 出口贸易 黄金外汇储备 国民生产总值欧共体 885 270.3 486.3美国 426 117.0 974.2单位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1970 年 美 日 联邦德国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黄金外汇储备 15.5 5.2 14.6 5.3 100%(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2)依据材

20、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影响。第(1)题, “原因”根据材料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答案:(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减弱;通过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其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