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陕 西 省 长 安 区 第 一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 物 理 试 题物 理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2、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2一只小鸟和一辆汽车
3、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小鸟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 3一质点绕半径为 的圆周运动了 1.25 圈,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为( )A 、 B 、 C 、 D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 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B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5一列士兵正以某一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 ,则( )A B C D 无法确定6某银行向在读成人学生
4、发放贷记卡,允许学生利用此卡存款或者短期贷款一位同学将卡内余额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将每个月存取款类比成“加速度”,据此类比方法,某同学在银行账户“ 元”的情况下第一个月取出 500 元,第二个月取出 1000 元,这个过程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7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8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
5、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 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C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均相等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 B C D 二、多选题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 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B 在时刻 t2以及时刻 t
6、5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 t2以及时刻 t5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 t3和时刻 t4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11做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述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A 速度和位移均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B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变化越来越慢C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而位移一直在不断增大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而位移一直在不断增大12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内通过的位移是 3 ,则( )A 末的速度是 B 物体的加速度是 1.2C 第 内平均速度是 D 前 3 内的位移是 613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
7、到达最高点.已知 , ,小球从 到 和从 到 所用的时间都是 ,设小球经 时的速度分别为 ,则( )A 从 到 所用时间为 B C D 14 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 1 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 2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C 在第 4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D 在前 4 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5(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电源的计时仪器(填“交流”或者“直流”),其工作时应该先_(填“接通电源”或者“释放纸带”)(2)电火花打
8、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 ,当电源频率是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 打一个点16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 A、 B、 C、 D、 E、 F、 G 共 7 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选项中:A时间间隔 B位移 C速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_(2)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 (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3)将 B、 C、 D、 E、 F,各个时刻的
9、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四、填空题17在高架桥道路上,一般限速 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 L 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 A 和 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 t ,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 C 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 v 的表达式 v_。(2
10、)若 L5m, t 0.3s,则照相机将_工作。(填“会”或“不会”)五、解答题18一个物体以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求:(1)物体 末的速度;(2)物体 末的速度;(3)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大小为 时所用的时间19一辆汽车以 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 处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求:(1)从刹车开始经过 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2)此时是否已经进入危险区域?20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 F1 赛车,前方 400 m 处有一安全车以 20 m/s
11、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 4 m/s2的加速度追赶(1)求赛车出发 3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3)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少米?(4)当赛车刚好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 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2018-2019 学 年 陕 西 省 长 安 区 第 一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 物 理 试 题物 理 答 案1D【解析】质点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人为引入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
12、究的问题中能忽略,该物体即可看成质点A、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作质点,关键要看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能否忽略故 A 错误B、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不能把飞船看成质点故 B 错误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引入质点后对问题的研究大有好处故 C 错误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只要掌握了质点的概念和条件解决此类问题就不在话下质点与点电荷是常用的理想化物理模型2A【解析】因为蜜蜂与汽车速度大小相等且它们并列运动,以汽车为参照物,蜜蜂相对于汽车位置不变,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静止,车轮
13、边缘的点相对于车作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圆,因蜜蜂相对于车静止,所以蜜蜂看到的车轮边缘上的点的运动轨迹是圆,A 正确;考点:考查了参考系【名师点睛】以汽车为参照物,确定车与蜜蜂间的相对运动及位置关系,分析解答3C【解析】质点运动 1.25 圈,如图,物体的起点为 A,终点为 B,则位移大小为 R,通过的轨迹长度为 1.25 个圆周长度即 1.252 R2.5 R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正确的认识位移,知道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其跟物体的初始位置有关,与中间过程无关,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4B【解析】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
14、理量,则平均速率是标量,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 A 错误;B.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 B 正确;C.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而质量是标量,故 C 错误;D.速度、加速度、位移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 D 错误故选:B5A【解析】通讯兵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他对地的位移等于队尾士兵对地的位移,时间相等,根据 v=x/t,因此通讯员的平均速度等于队尾士兵的平均速度,故 A 正确;故选 A。6C【解析】将每个月取款类比成“加速度”,第一个月取出 500 元,第二个月取出 1000 元,说明加速度变大,将卡内余额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卡内贷款变
15、多,则速度增大,故 C 正确。故选 C。7D【解析】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位移方向与质点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 B 错误。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不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加速度为 g,速度为零,选项 C 错误;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则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选项 D 正确;故选 D.8A【解析】由图可知:三个物体运动时间相同,位移等于初、末时刻纵坐标的变化量,可见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由图分析得知:甲先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加速运动返回,整个过程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则甲的总
16、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丙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其运动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因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相等。即 v 甲 v 乙 =v 丙 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是移-时间图象,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要从定义出发分析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关系位移可以直接由图象读出关系,而路程要分析物体运动的过程来确定9D【解析】在 内,物体沿加速度方向做匀变速运动,v-t 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在 内,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v-t 图象是平行于 t 轴的直线;在 T2T 内,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 2T 时刻速度为零
17、v-t 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因加速度的大小相等,所以在 内及在 T2T 内的图线的斜率大小相同,D 正确10ACD【解析】解答本题要看清图示的意义,中间的刻线相当于刻度尺或坐标系,显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对比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会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下面的物体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匀加速运动。由于曝光时间是相同的,设处中间刻度每小格的尺寸 s 和曝光时间 t,依据匀速或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就可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关系。其中利用了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知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
18、确。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每一小格为 d,则上木块在时刻 的速度 ,下木块的速度 ,故 B 错误;在时刻 以及时刻 间,上下木块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是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 C 正确。 时刻的速度 , 时刻的速度 ,可见在此时间内必有一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故 D 正确;故选 ACD。【点睛】对于匀变速规律的考查是很灵活的,学生要善于在新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本题易错点在于位移的计算,难点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的选择,利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是最简单的。11AB【解析】当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时,速度和位移均增大
19、,当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所以 A 是可能的。当速度先与加速度反向,做减速运动,减到零后,再与加速度同向,做加速运动,在这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所以 B 是可能的。当速度与加速度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到零时,反向增加,但位移先逐渐增大,速度减到零后反向运动,所以 C 是不可能的。加速度方向不变时,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时,速度方向先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后来速度反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不可能一直增大,故 D 不可能。故选 AB。【点睛】本题常规题,考查学生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很好处,审题关键抓住加速度
20、方向不变;当速度增大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速度减小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而题设条件加速度方向不变,所以减速时,速度方向必定与加速时方向相反,故位移会减小12BC【解析】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 C 正确。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 2.5s 末物体的速度,则知物体在 2.5s 末物体的速度为 v=3m/s,由v=at 得: ,故 B 正确。1.5s 末的速度是 v1.5=at=1.8m/s,选项 A 错误;前 3s 内位移为:x 3= at32= 1.232m=5.4m,故 D 错误。故选 BC。13CD【解析】从 a 到 c 和从
21、 c 到 d 所用时间都是 2s,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可以直接求出 C 点的速,根据x=aT 2可以求出小球的加速度 a,在从 b 到 c 的过程中已知小球的加速度 a 和位移及 c 点的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可以求出小球在b 的速度,已知 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求出 ce 的距离以及从 c 到 e 所用的时间因为 c 是从 a 到 d 的时间中点,根据 知,小球在 c 点的瞬时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推论有: x=aT 2,知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有:vc2-vb22 a(bc);得:从 c
22、至 e 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有:0v c22 a(ce);得:,因为 cd=5m,所以 de=4m;从 c 到 e 所用时间为: ,因为从 c 到 d 的时间是 2s,所以从 d 到 e 的时间是 4s故 AB 错误,CD 正确;故选 CD.14BD【解析】由图可知,2 小时内乙车一直做反方向的运动,1 小时末时开始减速但方向没有变,故 A 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汽车运动的位移,则可知,2 小时内,甲车正向运动的位移为 x 甲 =230km=30km;而乙车反向运动,其位移大小 x 乙 = 230km=30km;因两车相向运动,且初始时刻相距 70km,则 2 小时末
23、时,两车还相距 10km;故 B 正确;4 小内甲车的总位移为 120km;而乙车的总位移为-30km+60km=30km,即乙车的位移为正方向的 30km,两车原来相距 70km,4 小时末时,甲车离出发点 120km,而乙车离甲车的出发点 70+30km=100km,故此时甲车已超过乙车,两车不会相遇,故 C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乙车的图象斜率总是大于甲车的图象的斜率,故乙车的加速度总比甲车的大,D 正确;故选 BD。【点睛】解答本题应注意:(1)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面积的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3)明确两物体的距离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帮助理解
24、题意15(1)交流;接通电源(2)220;0.02【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时应该先接通电源(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 220V,当电源频率是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s 打一个点16(1)A;B;C(2)0.801【解析】(1)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 A,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物体的位移 B,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物体的速度 C(2)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 4-x1=3a1T2 ,x 5-x2=3a2T2 ,x
25、 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 (a 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m/s2=0.801m/s2(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B=0.400m/s,v C= =0.479m/s,v D= =0.560m/s,v E= =0.640m/s,v F= =0.721m/s,将 B、C、D、E、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点睛】此题关键是理解逐差法求解加速度的方法,以及掌握求解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
26、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17(1) (2)不会【解析】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时是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通过计算得出汽车的速度,跟 80km/h 进行比较,若超速则工作,若不超速,则不工作(1)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时是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2)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所以照相机不会工作18(1)2m/s,方向沿斜面向上 (2)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3)3s 和 5s【解析】(1)由 t ,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是 4 s,又根据 v v0 at, 3
27、s 末的速度为 v3(823) m/s2 m/s,方向沿斜面向上;(2)5 s 末的速度 v5(825) m/s2 m/s,即 5 s 末速度大小为 2 m/s,方向沿斜面向下(3)由位移公式 x v0t at2,代入数据得 158 t (2) t2解得: t13 s, t25 s即经过位移大小为 15 m 处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3 s(上升过程中)和 5 s(下降过程中)19(1)40 m (2)汽车此时进入危险区域【解析】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t0,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5 m/s 2则由 v v0 at 得 t0 4 s可见,该汽车刹车
28、后经过 4 s 就已停下,其后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知 x v0t at2,刹车后经过 5 s 时汽车通过的距离为 x v0t0 at0240 m即汽车此时进入危险区域20(1)12m/s (2)20s (3)450m (4)40s【解析】(1)赛车在 3s 末的速度为:v 1=a1t1=23m/s=6m/s(2)设赛车追上安全车的时间为 有赛车的位移等于安全车的位移即: ,代入数据解得:t 2=20s此时的速度为:(3)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且经历的时间为 t3则有: , 带入数据得则相距的最远距离为: (4)设两车再相遇时间为 :位移间关系为: 解得赛车停下的时间为 ,所以 不合实际,所以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 。安全车的位移等于赛车的位移即:解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追及问题。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以及知道两车相遇时,位移相等。在第四问中要注意赛车在 10s 是就停住了,所以通过位移相等所求得的时间 15s 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