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讲解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0193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讲解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讲解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讲解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讲解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讲解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3 氧化还原反应【考情报告】考查角度 考查内容 命题特点以甲醛气体为新的情境,考查基本概念,涉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分子结构、化学键等相关知识。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燃烧反应以金属冶炼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基础知识。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工艺流程为形式考查化学知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除杂方法、化学计算等。考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杂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因此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以社会热点,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应予以特别关注。【考向预测】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因此,它

2、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本质;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方程式的配平及简单计算。那么,它在高考中考查形式有:1、出现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中。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中,计算得失电子数目是常考查的一种角度,在这儿需要掌握高中一些重要物质的性质,如氯气是强氧化剂,但 1molCl2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得 2mole,如它与 NaOH 溶液的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还有 Na2O2,它与水的反应中,也是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有 2mol 的 Na2O2参加反应,电子转移

3、数为 2NA。2、出现在离子共存问题中。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有 Cl2、Na 2O2 和 H+、NO 3(相当于 HNO3) 、Fe 3+、MnO 4,具有还原性的离子还有 SO32、S 2、Fe 2+。3、出现在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出现在离子共存,还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所考查的物质一定是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种物质。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这些物质熟悉。4、出现在填空题、简答题中。复习时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适度加强综合训练,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高三复习的第一位。【经典在线】1. 知识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21定义:在反

4、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3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4.概念间的联系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 8 种判断方法1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2依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3依据反应原理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4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

5、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有无催化剂、反应温度高低以及反应物浓度等。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使同一种还原剂氧化程度大的,其氧化性强。例如:2Fe3Cl 232FeCl3、FeS FeS,氧化性:Cl 2S。= = = = = = = = = = 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使同一种氧化剂还原程度大的,其还原性强。例如:Cu2Fe 3 =Cu2 2Fe 2 、 3Zn2Fe 3 =3Zn2 2Fe,还原性:ZnCu。6依据电化学原理原电池中,负极物质的还原性一般强于正极物质;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注意:镁、铝在

6、 KOH 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铜、铁或铝在浓硝酸中构成原电池例外)7依据温度、浓度及溶液酸碱性温度因素:一般来说,升温可增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如 HNO3(浓) + C(木炭)在常温下不反应,但在加热时就剧烈反应。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例如:氧化性:HNO 3(浓)HNO 3(稀);还原性:HCl(浓)HCl(稀)。溶液的酸碱性对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亦有影响,如 NO3- 在酸性条件下显氧化性,在中性溶液中不显氧化性;KMnO 4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注意: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物

7、质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8根据同类型反应放热量判断根据金属原子失电子吸收的能量判断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必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就金属原子失电子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失电子越容易,吸收的能量越少;失电子越难,吸收的能量越多,故根据金属原子在相同条件下失电子时吸收能量的多少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根据同主族非金属单质与同一种单质化合释放的热量多少判断与同一种单质化合生成化合价相同的物质,释放热量越多,说明对应非金属越活泼,如氟气、氯气、溴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2.经典精讲1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 2 CO

8、2H 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催 化 剂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 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 分子中既含 键又含 键D每生成 1.8 g H2O 消耗 2.24 L O2【答案】:C【解析】:由于此反应是在室温下自发进行的有氧气参与的氧化反应,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CO 2的分子结构为 ,其化学键为碳氧极性键,B 错误;甲醛分子的结构为4,含有两个碳氢键,又含有一个碳氧双键,故其分子中既含有 键(3 个),又含有 键(1 个),C 正确;由于没有指明 O2所处的状况,故生成 1.8 g H2O 时消耗 0.1 mol O2,但其体积并不一定是 2.24 L,D 错误。

9、2 (2013山东理综28 节选) (12 分)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 aFe 2O3 bNaCl cCu 2S dAl 2O3(2)辉铜矿(Cu 2S)可发生反应 2Cu2S+2H2SO4+5O2=4CuSO4+2 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当 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答案】:(1)b、d (2)Cu 2S;4;氢气3 (2013新课标27) (14 分)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 Fe(), Mn

10、(), Ni()等杂质)的流程如下:工业 ZnO 浸出液 滤液 滤液 滤饼 ZnO提示:在本实脸条件下,Ni()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 MnO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 pH 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 ;(2)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 ;(3)反应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稀 H2SO4调 PH 约为 5适量高锰酸钾溶液过滤 Zn过滤 Na2CO3过滤 煅烧5。(4)反应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 ZnCO3xZn(OH)2 .取干燥后的滤饼 11.2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

11、1 g. 则 x 等于 。【答案】:(1)Fe 2 和 Mn2 ;MnO4 3Fe 2 7H 2O=MnO23Fe(OH) 35H ;3Mn2 2MnO 4 2H 2O=5MnO24H ;不会形成 Fe(OH)3和 MnO2沉淀。或无法除去 Fe2 和 Mn2 ;(2)置换反应;Ni(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入稀盐酸,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4)1【解析】:以工艺流程的形式考查化学知识,涉及反应原理、除杂方法、影响因素、反应类型、产物分析、洗涤干净的检验方法、化学计算等。(1)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Fe2 和 Mn2 ;Fe 2 以 Fe(OH)3的形式沉淀下来,Mn

12、 2 以 MnO2的形式沉淀下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4 3Fe 2 7H 2O=MnO23Fe(OH) 35H ;3Mn2 2MnO 4 2H 2O=5MnO24H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 pH 较低,不会形成 Fe(OH)3和 MnO2沉淀。(2)ZnNi 2 =Zn2 Ni 是置换反应;还有 Ni。(3)洗涤主要是除去 SO42 和 CO32 离子。检验洗净应该检验 SO42 离子。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入稀盐酸,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4)令 ZnCO3为 amol,Zn(OH)2为 bmol125a+99b=11.2; 81(a+b)=8.1 解之,

13、a:b=1:x=1:1, x=1【解题技巧】一、灵活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时,要紧紧抓住“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起变化”这一特征,沿着“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或: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这一线索进行分析。2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特征入手。具体思路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6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的变化情况。3统一规律:氧

14、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中同时发生,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必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有的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有的物质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二、关键点数字记忆1掌握 3 个守恒: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2牢记 2 个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熟记 5 个规律: 守恒规律、强弱规律、转化规律、难易规律、价态规律。三、掌握配平的基本技能1、全变从左边配: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2、自变从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一般从右边着手配平。3、缺项配平法:先使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

15、荷。若反应物这边缺正电荷,一般加(H ),生成物一边加水;若反应物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 ),生成物一边加水。然后进行两边电荷数配平。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解题利器守恒法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历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1、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降低值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升

16、高值。2、守恒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常见的守恒关系有: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某种原子总数不变的原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原电池或电解池中两极通过的电子总数相等;从守恒思想出发还可延伸出多步反应中的关系式,运用关系式法等计算技巧巧妙解题。【规律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反应先后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7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

17、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 中间价” ,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如反应 KClO36HCl= =KCl3Cl 23H 2O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5,而非 6。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 =NaClNaClOH 2O。4.强弱规律: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具有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二、氧化反应反应规律的应用1、强弱规律应用: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18、判断众多氧化还原体系中,哪一反应优先进行。2、守恒规律应用: 直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或与转移电子的数量关系。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3、转化规律应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归中不交叉。根据化合物判断混合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高考演练】1.(原创)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钠与水反应:Na2H 2O=Na 2OH H 2 (2012四川,9 A)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 6H Fe3 3NO 23H 2O (2012四川,9 3 = = = = = D)FeCl 3溶液与 Cu 的反应:CuFe 3 =Cu2 Fe 2

19、 (2011江苏单科,6A)NO 2与水的反应:3NO 2H 2O=2NO NO2H (2011江苏单科,6B) 3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2OH =ClO Cl H 2O (2012全国大纲,7C)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3 3H 2 (2012全国大纲,7D) 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 2ClO OH =SO Cl H 2O (2012海南化学)24A B C D8【答案】C【解析】考查出现在离子方程式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未配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 2O=2Na 2OH H 2,错过量的铁粉因与 Fe3+反应生成 Fe2+,错电荷不守恒,错。正确。应

20、生成 Fe2 ,错。没配平离子方程式,错。 2.(原创)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硫酸氢钠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Fe 2 、Al 3 、ClO 、Cl Fe 2 、Na 、NO 、SO 3 24Na 、K 、SO 、S 2 K 、I 、SO 、SO23 23 24Na 、K 、ClO 、Cl Al 3 、Na 、AlO 、NO 2 3A B C D【答案】B3.(2013上海化学16)已知氧化性 Br2Fe 3+。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 3+ e Br2+ 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

21、离子方程式中的 a、b、c、d、e、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Cl 2先氧化 Fe2+,不可能只氧化 Br -,B 选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4.【2018 届衡阳市第八中三模】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 2)的叙述错误的是ACaO 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BCaO 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CCaO 2和水反应时,每产生 1mol O2转移电子 4molDCaO 2和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2+2CO2

22、=2CaCO3+O2【答案】C95 【2018 届濮阳市三模】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 B生成 O3 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 I 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过程中 O2作催化剂【答案】A【解析】A、丙烯转化成甲醛和乙醛,是丙烯中的双键发生断裂,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A 正确;B、根据示意图,O 2O 3,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成 O3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反应 I中 NO 转化成 NO2,化合价升高,即反应 I 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D、有 O

23、2参与反应,但后面没有 O2的生成,因此 O2不作催化剂,故 D 错误。6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 2=Cu2S2FeSS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 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 1 mol Cu2S,有 4 mol 硫被氧化D每转移 1.2 mol 电子,有 0.2 mol 硫被氧化【答案】AD【解析】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为:B 项,CuFeS 2中铜元素被还原,硫元素被氧化;C 项,每生成 1 mol Cu2S,有 1 mol 硫被氧化。107 【2018 届邯郸市一月模拟】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

24、: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B若 0.5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 4mol 电子C当 Na2S2O3过量时,溶液能出现浑浊D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溶液的 pH 降低【答案】A8将 0.195 g 锌粉加入到 20.0 mL 的 0.100 molL1 MO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2AM BM 2 CM 3 DMO 2【答案】B【解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解答。锌粉的物质的量为 0.003 mol,完全反应后失电子 0.006 mol,若 M 的化合

25、价由5 变为 x,则(5 x)0.020 0 L0.100 molL1 0.006 mol,可得 x2。9 【2018 届江西省百所名校第一次联考】已知 NaClO 溶液与 Ag 反应的产物为 AgCl、NaOH 和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还原产物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C反应物中有水,且反应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 2D若生成 4.48L(标准状况下)O 2,则反应转移 0.8mol 电子【答案】C【解析】NaClO 溶液与 Ag 反应的产物为 AgCl、NaOH 和 O 2,Ag、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 4Ag+4NaClO+2H2O4AgCl+4NaOH+O 2;A反应中 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是氧化产物,故 A 错误;B此反应中 NaCl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4=3:2,故 B 错误;C反应物中有水,由反应方程式4Ag+4NaClO+2H2O4AgCl+4NaOH+O 2,可知水的化学计量数为 2,故 C 正确;D448 L(标准状况下)O 2的11物质的量为 0.2mol,则反应转移 1.2 mol 电子,故 D 错误;答案为 C。10 【2018 届大兴区一模】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27、1mol NH 4+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 10NAB联氨(N 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过程 II 属于氧化反应,过程 IV 属于还原反应D过程 I 中,参与反应的 NH4+与 NH2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答案】A11.(2018南昌调研)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1)16H 10Z 2XO =2X2 5Z 28H 2O; 4(2)2A2 B 2=2A3 2B ;(3)2B Z 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Z 22A 2 =2A3 2Z BZ 2在(1)、(3)反应中作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XO Z 2B 2A 3 4DX

28、2 是 XO 的还原产物 4【答案】B【解析】由反应(1)可知氧化性 XO Z 2,由反应(2)可知氧化性 B2A 3 ,由反应(3)可知氧化性 Z2B 2, 4综上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XO Z 2B 2A 3 ,结合选项分析可知 B 不正确,Z 2在(1)中是氧化产物,在(3)中 4作氧化剂。1212 【2018 届松江区二模】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硫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6HNO3(浓)H 2SO4+6NO2+2H 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6 B每产生 2.24 升 NO2转移电子 0.1NA个C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氧化性:HNO

29、 3(浓)H 2SO4【答案】D13.(2018皖南八校联考)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 212H 2O=7Cu2S5FeSO 412H 2S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SO 4是氧化剂,FeS 2是还原剂B产物中的 SO 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24C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5 mol FeS 2发生反应,有 10 mol e 转移【答案】B【解析】从价态来看,Cu 元素的价态降低,FeS 2中的 S 元素的价态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所以 CuSO4是氧化剂,FeS 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A 项错误;FeS 2一部分被氧化成 SO

30、,B 项正确;Cu 2S 是还原产物,24C 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5 mol FeS2发生反应,其中有 3 mol 的 S 化合价升高,有 21 mol e 转移,D 项错误。14.【2018 届蚌埠市二模】用脱弧菌生物法净化硫化氢废气,是减小硫化氢对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反应原理为 H2S+HCO3SO 42-+CH3COOH,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无能量变化 BCH 3COOH 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C反应中 HCO3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中生成 1 mol CH 3 COOH 转移电子数为 8NA【答案】D【解析】任何化学反应的发生均会有能量的变化,要么吸热,要么放热,

31、A 错误;CH 3COOH 分中碳氢键、碳氧键、氧氢键均为极性共价键,碳碳键为非极性共价键,B 错误;HCO 3中的碳为+4 价,而 CH3COOH 中碳为 0 价,发生了还原反应,C 错误;H 2S+2HCO3=SO 42-+CH3COOH,该反应转移 8mol 电子,所以生成 1 molCH3COOH 得电子为 42=8mol,电子数为 8NA,D 正确;正确选项 D。1315 【2018 届崇明区二模】下列化工生产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工业合成氨 B工业制纯碱 C工业制烧碱 D工业制盐酸【答案】B16若(NH 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 SO2、N 2、NH 3和 H2O,则该

32、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 )A14 B12C21 D41【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电子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为:3(NH 4)2SO4=3SO2N 24NH 36H 2O。生成 N2中的 N 原子化合价升高,生成 NH3中的 N 原子化合价反应前后未变,二者个数之比为 12。17(【2018 届河南省六市一模】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A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生成黑锰矿的反应中,3mol Mn 参加反应转移 4mol 电子C生成等量的 O2,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1: 2D反应为铝热反应【答案】B【解析】A反应中均有元素的

33、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A 正确;BMn 和 O2反应生成黑锰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n+2O 2=Mn3O4,氧元素化合价 0 价变化为-2 价,则 3 molMn 参加反应转移 8mol 电子据此计算电子转移数,故 B 错误;C由 6H2O23O 26e -、2KClO 33O 212e -,生成等量的O2,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1:2,故 C 正确;D反应是铝与二氧化锰的反应,属于铝热反应,14故 D 正确;故选 B。18亚氨基锂(Li 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 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34、Li 2NH 中 N 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 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 和 H 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答案】B19(2018潍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 Fe2 到 Fe3 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答案】D【解析】Fe 2 具有还原性,ClO 、MnO 具有氧化性,A 项错误;稀有气体原子既难得电子,又难失电子, 4B 项错误;氧化性强弱是依据得电子的能力强弱,而不是得电子数的多少,C 项不正确。20.(2018惠州模拟)卫生部发出公告,自 201

35、2 年 5 月 1 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 2)等食品添加剂。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 2)的叙述错误的是:ACaO 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BCaO 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CCaO 2与水反应时,每产生 1 mol O2转移电子 4 molDCaO 2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CO 2=2CaCO3O 2【答案】C【解析】2CaO 22H 2O=2Ca(OH)2O 2反应中 Ca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元素从1 价变为 0 价,产生 1 mol O2转移电子 2 mol。故 C 不正确。21(2018武汉调研)已知 X2、Y 2、Z

36、2、W 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 W2Z 2X 2Y 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NaWZ 2=2NaZW 215B2NaXZ 2=2NaZX 2C2NaWY 2=2NaYW 2D2NaZX 2=2NaXZ 2【答案】B【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利用此规律可知 B 项反应能够发生。22Cl 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 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 2O 和 Cl2反应的产物之23一为 S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4A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Cl2B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S 2O Cl23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SO

37、 ,可脱去 2 mol Cl224DSO 2与氯气的漂白原理相同,所以也可以用 SO2做纺织工业的漂白剂【答案】D【解析】SO 2与 Cl2的漂白原理不相同。SO 2漂白是因为可以和色素化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Cl 2漂白是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将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23 .火法炼铜可以从黄铜矿(CuFeS 2)或辉铜矿(Cu 2S)中提取铜,发生如下反应:2CuFeS 24O 2 Cu2S3SO 22FeO= = = = =800 2Cu 2S3O 2 2Cu2O2SO 2= = = = =1 200 2Cu 2OCu 2S 6CuSO 2= = = = =1 2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8、A反应中,Cu 2S 都只作还原剂 B1 mol CuFeS 2生成 1 mol Cu,理论上消耗 2.5 mol O2C1 mol Cu 2S 和 O2反应生成 2 mol Cu 转移 4 mol 电子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 16 mol,CuFeS 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得失电子的计算。反应中 Cu 由2 价降为1 价,S由2 价升至4 价,O 由 0 价降为2 价,转移电子共 18 mol,D 错误;反应中 S 由2 价升至4 价,O 由 0 价降为2 价,Cu 2S 只作还原剂,反应中 Cu 由1 价降为 0 价,S 由2 价升至4

39、价,Cu 2S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 错误;将3可得 6CuFeS215O 2=6FeO12SO 26Cu,根据化学计量16数知 B 正确;反应相加可得 Cu2SO 2 2CuSO 2,则生成 2 mol Cu 转移电子的物质= = = = =1 200 的量为 6 mol,C 错误。24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 3H 2C2O4H 2SO4 2ClO2K 2SO42CO 22H 2O=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 3中的 Cl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反应中 H2C2O4是还原剂CClO 2是氧化产

40、物D生成 1 mol ClO2有 2 mol 电子发生转移【答案】AB【解析】化合价变化为 O2,故 A 正确;ClO 2为还原产物,H 2C2O4为还原剂,故 B 正确,CKClO3 5 e Cl 4 错误;生成 1 mol ClO2转移 1 mol 电子。25.有 Fe2 、NO 3-、Fe 3+、NH 4+、H 和 H2O 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B该过程说明 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C若有 1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 8mol e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反应为 Fe2

41、e =Fe3【答案】D26.溴主要以 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呈弱碱性。工业上制备的 Br2的操作步骤为:一定条件下,将 Cl2通入浓缩的海水中,生成 Br2利用热空气将 Br2吹出,并用浓 Na2CO3溶液吸收,生成 NaBr、NaBrO 3等用硫酸酸化步骤得到的混合物完成下列填空:(1).Cl2氧化 Br-应在 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避免 。(2).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 。(3).写出步骤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7用硫酸而不用盐酸酸化的原因可能是 。步骤 的产品有时运输到目的地后再酸化,主要是因为 。(4).为了除去工业 Br2中微量的 Cl2,可向工业 Br2中 a.通

42、入 HBr b.加入 Na2CO3溶液 c.加入 NaBr 溶液 d.加入 Na2SO3溶液【答案】(1) 通风橱,污染环境。(2). Br 2易挥发。(3) 3H2SO4+5NaBr+NaBrO3=3Na2SO4+3Br2+3H2O.用盐酸酸化,则盐酸被 NaBrO3氧化,原因是 Br2易挥发,对大气有污染。(4) c.27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 xNa2SO4yH2O2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准确称取 1.770 0 g样品,配制成 100.00 mL 溶液 A。准确量取 25.00 mL 溶液 A,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

43、 0.582 5 g。准确量取 25.00 mL 溶液 A,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 0.020 0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溶液 25.00 mL。H 2O2与 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MnO 5H 2O26H =2Mn2 8H 2O5O 2 4(1)已知室温下 BaSO4的 Ksp1.110 10 ,欲使溶液中 c(SO )1.010 6 molL1 ,应保持溶液中24c(Ba2 )_molL 1 。(2)上述滴定若不加稀硫酸酸化,MnO 被还原为 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_。 4(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1.110

44、 4(2)2MnO 3H 2O2=2MnO23O 22OH 2H 2O 4(3) :n(Na2SO4) n(BaSO4) 2.5010 3 mol0.582 5 g233 gmol 12MnO 5H 2O26H =2Mn2 8H 2O5O 2 4n(H2O2) 12510 3 mol52 0.020 00 molL 125.00 mL1 000 mLL 1m(Na2SO4)142 gmol 1 2.50103 mol0.355 gm(H2O2)34 gmol 1 1.25103 mol0.042 5 gn(H2O) 2.5010 3 mol1.770 0 g25.00 mL100.00 mL

45、0.355 g 0.0425 g18 gmol 1x y z n(Na2SO4) n(H2O2) n(H2O)21218故样品的组成的化学式为 2Na2SO4H2O22H2O。(2)H2O2与 KMnO4溶液反应,条件运用:MnO MnO 2 H2O2O 2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 4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MnO 3H 2O2=2MnO23O 22OH 2H 2O。 4(3)根据硫原子守恒:n(Na 2SO4)=n(BaSO4)25.00 mL 溶液 A 中含有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n(Na2SO4) n(BaSO4) 2.5010 3 mol。0.582 5 g233 gmol 1电子转移守恒:n(H 2O2)=5/2n(KmnO 4) 含有 H2O2的物质的量为:n(H2O2) n(KMnO4) 0.020 00 molL1 25.00103 L1.2510 3 mol。52 52质量守恒:确定 n(H2O),所取 25.00 mL 溶液 A 中所含样品中水的质量为m(H2O)1.770 0 g 2.5010 3 mol142 gmol1 1.2510 3 mol34 gmol1 0.045 00 25.00100.0g,则 n(H2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