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技术部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上善若水 文档编号:36738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部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术部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术部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技术部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技术部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1.施工准备阶段管理制度1.1 开工前应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实测勘查,写出现场勘查报告,为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现场依据。1.2 由内业负责人负责接收并登记设计施工文件,检查是否配套齐全,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参加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由总工对审查情况进行汇总,写出设计文件审查报告 ,报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并在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上提出。1.3 由内业负责人根据工程特点配齐现行的工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法律法规、标准图、通用图,及上级公司颁发的管理办法、工法、施工工艺标准等,做好规范标准的动态管理并由全体技术人员监督实施。1.4 施工现场调查:1.4

2、.1 包括地质、地形和地面附着物、地下建筑物、河流、降雨雪、年气温情况;1.4.2 施工段内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可利用情况;1.4.3 调查当地运输情况、电力供应能力、电信设施等情况。1.5 由项目经理主持、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技术部、安全部、质检部、物资部、工程部等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编写。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应体现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指导性、满足性等特点。编制完毕后按程序上报公司审批。公司批准后报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审批备案。1.6 由总工程师牵头技术部门配合编制工程创优规划,根据标书承诺及工程规模特点,制定工程的创优目标,根据创优办法的规定编制创优规划,

3、创优规划中要有影像摄制计划(制作多媒体) ,按程序上报审核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收集文字和影像资料,并交由内业负责人统一存放保存。1.7 设计技术交底:1.7.1 技术负责人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会,在会上应按专业对设计图纸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书面质疑,并整理、保管好设计交底会的有关记录。1.7.2 技术人员应负责对设计交桩的现场点收,并应在交接桩记录上签字盖章,交接桩包括基线控制方向桩及水准基桩,要求方向桩必须深入相临标段一条方向线,水准基桩必须深入到相临标段。对交桩中现场丢失桩要求设计补桩,再行交接。在交桩过程中留必要的文件和影响资料。1.8 测量人员对设计交桩进行复测,复测前做出

4、详细的复测方案,在复测方案可行的基础上严格按方案进行复测,测量方法严格按测量有关规范操作。对控制桩、水准基点桩进行复测,并采用全测回法进行控制点加密测量,复测无误后进行埋桩,所有控制桩周围用水泥固定保护,水准基点桩应埋入冻结线以下。1.8.1 复测完毕后写出复测报告 ,并报监理单位审核,复测如出现与设计不符数据,首先进行复测结果审核,如复测结果正确,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书面通报。对与设计资料不符部分要求设计进行复测,再次交桩,直至满足施工要求。1.8.2 建立施工测控网,开工前根据确认正确的设计交桩基线、水准基桩,依工程需要及现场环境条件引出并建立施工测控网,并对关键基线桩进行引桩1防

5、护。控制网测量必须经过多次复测,复测要有记录签字,核实无误后方可使用。1.9 由项目负责经营工作的副经理组织技术、核算人员,审核统计施工设计图工程量,分析与中标报价的工程项目差、工程量差、综合单价差,并列出对比清单,上报公司计划经营部门,作为本工程索赔的计划目标和项目经营成本核算的基础资料,以及开工后材料、机械使用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用款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及调度日报的依据。1.10 规划施工驻地小临设施,结合“三标一体化”文件要求及文明施工目标要求做出现场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图,并计算出小临工程量。1.11 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要求,及时与相关单位、部门办理、签署安全配合、施工监护、交

6、通导改协议。1.12 营业线施工各项手续1.12.1 要结合设备施工管理单位的要求,与发生施工干扰、需要施工配合和对既有设备进行监护的单位签订必要的施工配合协议、施工安全协议。1.12.2 提报营业线施工审批表的同时,提报施工方案,并做好多媒体汇报的准备。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安全组织措施,施工资质、施工配合协议,监护协议等(工务、电务、车务、铁通、水电) 。1.12.3 在具备开工条件情况时,技术人员填报开工报告,开工报告的填写应符合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要求,做到内容完整、签字与盖章齐全,经建设单位(有要求时) 、监理单位批准后存档。2.施工阶段管理制度2.1 工程开工

7、后应进行施工定位测量,施工定位测量包括开工前的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实体控制点的恢复测量等。例如桥涵施工:桩位测量放样;开挖前工字钢插打位置,基础开挖时应对开挖上坡口线放线测量,开挖中应对标高及开挖层几何位置控制测量,开挖后施工基础前应对基础几何定位测量,并复核承台顶标高;墩身施工时应对墩位平面定位测量,墩身应有矫正位置测量、对墩顶垫梁石标高及预埋件位置测量等。2.2 设计变更申请的填写:技术人员现场核查,当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需要优化设计时技术部门应按设计单位要求填写设计变更申请单,提出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应说明变更理由、增减的工程数量及计算单和调整的费用。2.3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

8、化:在施工中,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不断的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实效性的重要文件,它也应该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技术人员随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采用修改页插入的方式。2.4 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的编写:每道工序开工前,由现场主盯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并查看明白图纸和施工规范,给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架子队下具有指导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必须经技术主管和总工审核批准后方可下发。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导现场作业人员施工的依据,安全技术交底是设计文件、规范标准、项目质量目标、项目安全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环境控制的综合体现。安全

9、技术交底要符合以下特点:准确性、肯定性、有针对性、具体性、全面性、可操作实现性、通俗易懂性、书面性等特点。每份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交底人、接收人的签字,交底必须交到现场每名操作者手中,重要的方案交底要召开交底会,在会上做交底答疑。对于设计变更的文件,主管技术人员在核对确认后,要对领工员或工班长、现场操作人员重新进2行书面交底。2.5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的编写:应根据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特点,找出安全、质量控制点、安全质量注意事项,由主盯技术编制安全质量技术保证措施,经总工审核后把交底交到现场管理人员和每名操作者手中,并签字记录。2.6 材料、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的编制:在开工前根据

10、施工图纸、现场测量资料,确定实际工程量,并结合施工经验,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含损耗量)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编制内容应填写齐全,并由技术主管复核、总工批准后,物资材料部门采购与租赁。2.7 创优资料的积累:全体技术人员都参与,在确定工程的创优目标,编制了项目的创优规划的同时,在开工前根据集团公司或行业、建设方创优文件的编制办法的内容要求,编制创优资料的积累计划,并随工程进展,及时收集整理本部门负责的创优基础资料。3.竣工阶段管理制度3.1 竣工文件的编制:工程开工前或施工中,技术人员应及时了解与掌握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竣工交接与竣工资料归档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工项目的竣工资料随时进

11、行整理。工程竣工后,由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工程竣工文件与移交。竣工文件编制的份数、移交单位(是否有地方档案馆) ,均应按业主要求办理。并按公司有关竣工资料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与份数向公司档案部门移交资料。工程竣工资料交接时应办理移交记录和签认手续,移交记录应随公司留存的竣工资料归档。3.2 工程验收:在项目经理组织下,对已完工程进行复检、整治。达到验收条件,编制完工程竣工文件后,及时填写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报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3.3 竣工总结的编写: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写工程总结,工程总结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主要工程数量、工程地点及周围环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开、竣工时间

12、、设计变更情况、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情况、重要的基础、结构检验和试验情况、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四新技术应用、创优情况、各项技术经济质保实际完成情况、施工和设计需要总结的经验和不足,以及需要今后探讨和改进的问题、使用期间应进行观察和注意的事项。工程总结应随档案资料移交,并单报一份给公司相关部门。3.4 工程回访记录:工程竣工后,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内,由技术部门负责对接管单位进行一次回访,真实认真填写回访记录。并登记归档。4.工程技术部劳务管理制度4.1 参与劳务队伍公开招标,提供施工方案及工程量清单。4.2 参与合同签订,并按照核算单元编制物资需用总计划及工程量清单。4.3 施工

13、过程中,对劳务队伍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4.4 对外部劳务队伍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监督外部劳务队伍在施工前向每名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交底。4.5 要求外部劳务队伍在接到施工技术资料后必须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4.6 要求外部劳务队伍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自检自查做好纪录,及时向项目部提供过程检查、工序验收、竣工验收等相关纪录,配合项目部完成竣工验3收。4.7 按照整体施工要求编制节点工期和进度计划,书面下达给各外部劳务队伍,严格按下达的计划控制工程进度。4.8 对外部劳务队伍进行监管,按照施工进度计划配备各项资源,坚决杜绝为赶进度而发生偷工减料现象。4.9 及时编制每支外部劳务队伍的

14、物资需用计划(注明是否含损耗率) ,提供给物资部门进行备料。4.10 每月参加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考核,提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4.11 及时填写收方记录及工程量清单,并上报审核。5.技术部测量管理制度5.1 测量部的管理制度5.1.1 工程所有的测量仪器要建立台帐。在用测量仪器一般十天左右做一次常规检查校正工作。5.1.2 所用的测量仪器要定期检查,所需的钢尺、盒尺等测量工具以旧换新领取。工具谁丢失或损坏谁按所购价格赔偿。5.1.3 测量过程中的仪器要专人专用,仪器上贴标签标出使用人员名字。若仪器由非本人暂时使用时,在使用前检查仪器状况,若有问题应由上次使用人员承担责任。置境人员不得离开仪器。

15、仪器用完后要检查,装盒前检查制动等关键部位,装盒后保证扣件紧锁。若仪器损坏或丢失视具体情况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经济处罚。5.1.4 所用仪器要轻拿轻放,防止仪器磕、砸、碰,所有仪器在倒运和运输过程中必须入箱,不得将仪器当椅凳座,若发现有违反规定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5.1.5 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是集光学与电子于一体的高精密仪器,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震。5.1.6 测量仪器只有技术室人员可以使用,不得由外人随意操作使用。测量人员若在使用中发现仪器有问题,不是操作失误或磕碰造成的,立即汇报测量主管说明情况,若隐瞒不报继续使用者承担仪器损坏责任。5.1.7 测量资料必须及时、准确的反馈现场实际情况,绝不

16、允许弄虚作假。4测量资料要归档存放,做到有据可查。5.2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5.2.1 仪器开箱、入箱及安置。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开箱后注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安置仪器时应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前要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观测结束后将仪器脚螺旋,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表面的灰尘,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回箱内,检查仪器附件齐全后合上箱盖。5.2.2 仪器的使用与管理。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做好养护。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时,在无

17、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测量仪器设置专库存放,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测量主管必须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台帐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对贵重精密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应规定专人保管,专人专用,专人送检,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降低精度。5.3 测量人员管理制度5.3.1 测量人员基本要求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外业人员应能够熟练操作水准仪、全站仪等基本测量仪器,及一些测量方法的使用和测量数据的计算。内业人员应能掌握常用绘图软件如 CAD,以及所有测量报验资料的填写。测

18、量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操守和高度的责任心。所有测量人员均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测绘法,维护国家和设计院的测绘基准,严格遵守测绘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真实准确,细致及时,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5.3.2 对测量主管的要求负责熟悉合同文件,负责组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和校算。带领外业测量人员按照施工图纸,测量技术交底进行测量放样工作。不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内外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负责对测量成果及内业资料的检查把关和日常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编制上级下发的文件、通知等的回复内容,并经总工审核后回复。5.3.3 对测量员的要求认真学习测量知识,熟练掌握基础理论、方法和

19、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测量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测量规范执行。不得有差不多就行的心态,保证每步测量复核规范要求。必须服从测量正、副主管及以上领导安排的工作。工作中要增强责任心,对5其测量放的点位和标高的成果负责。严格遵守测量交底制度,交底格式一致,内容明确并必须符合测量规范要求,不得有错别字。现场测量放样完毕,若需当场交底必须字迹清晰及时交到作业人员手中,并签字确认,签字份存档。现场测量必须进行复核,并且相邻点位进行闭合,若超标查明原因重新测量。测量人员做好现场测量记录,记录测量内容、日期时间、测量参与人员,记录要准确、字迹清晰,并做好记录本的编号,妥善保管。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20、平。每次开会和培训不得无故缺席。测量过程中,严禁测量员离开仪器,玩忽职守。若工作疏忽丢失或损坏仪器照价赔偿。6.技术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6.1 任何人不允许随意更改电脑内设置。6.2 在工作时间不允许玩游戏,不允许看影片。6.3 晚上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必须关闭电脑及所有电源并把门所好。6.4 不允许把资料放到桌面上,个人资料放在个人资料文件夹内。6.5 电脑内程序不得随意删改和安装,若确实需要,需经副经理批准,程序安装和删除由王钊负责。6.6 上网只能干与工作有关的事情。6.7 有关各项工程资料统一放一个目录内并命不同的名称。6.8 各文档名称要通俗易懂,一律采用汉字,不允许使用字母或简语代替。

21、7.技术室文件资料管理制度7.1 项目技术资料为防止丢失,内业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装盒管理并做好标签,施工规范、标准、图纸分类存放。7.2 文件分成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分别装进不同的文件柜内,编目存放。7.3 项目部其它部门的外来文件、通知等资料必须交到技术室留存一份。 7.4 外出用的施工图纸使用复印件,不得使用蓝图。 7.5 外来文件由技术室统一接受、发放、管理。7.6 外发的文件、报告必须由副经理或总工查看并签字,同意后方可外传,外传的文件、报告要添文件发放记录表,交给内业负责人统一保管。7.7 施工规范、标准由内业资料员统一管理,借阅、查看文件要填借阅记录表,所有受控文件不得带出技术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