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液体体积加热方式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冷却的水流方向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 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 不 溶 溶质的溶 度 大 原溶剂 挥发。 利用溶质在 不 溶的溶剂 溶 度的不同,用一 溶剂把溶质从 一溶剂的溶液 取 的 ,
2、:分液漏斗 分液 的液体从 , 从 把 不 溶的 液体分的 , 萃取合用的 过滤 的 向漏斗 currency1蒸馏水,水“过物,水流fi,fl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用的 (或量”)、烧杯、玻璃棒、量瓶、 管 : 计 量(液体就用 管量取) 溶 (量水,搅拌,currency1 冷却) 液(量瓶 漏,玻璃棒流) (液一 量瓶中) 量瓶 量瓶 currency1 温度和量 。量瓶 有 而 度。 量瓶中 积的溶液 不 用量瓶溶 、稀或 溶液 量瓶不 加热,瓶中的溶液温度20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实 含有一 的 体 2 物质的量的 位 3 ST
3、P 0 和1 大 4 加NA 1mol 物质含的 6021023个 5 质量 M 1mol 物质质量在值 质量 6 体 体积 Vm 1mol 体的 的体积 约为22.4l7 加律 (由PV=nRT推导 ) 同温同 同体积的 体有同分 n1 N1 V1n2 N2 V2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 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的浓度CB=nB/V nB=CBV V=nB/CB9 物质的质量 m m=Mn n=m/M M=m/n10 体体积 V V=nVm n=V/Vm Vm=V/n11 物质的 N N=NAn n =N/NA NA=N/n12 物质的量浓度CB 溶质的质量分=1000 M13 溶液稀
4、律 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1 元素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2 化合物分类: 有机物(含C)和 机物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反应生 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为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酸反应生 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为金属氧化物)、 性氧化物( 酸、碱反应生 盐和水) Al2O3、ZnO不 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 +2、+3、C +2)分散系 溶液(很稳) 分散质 小 1nm,透 、稳、均一体(介稳 态) 分散质 1nm-100nm,较透 、
5、稳、均一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 大 100nm,不透 、不稳、不均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分 :2NaHCO3 Na2CO3 +CO2+ H2O置换:Cl2 +2KI =2KCl+I2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否有离 参加反应(电 质在水溶液中) 离 反应:Cl2H2O = HClHClO非离 反应:2Fe3Cl2 =2FeCl3否有元素电 得失或偏 (有升降价) 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 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热量的 或吸收 热反应
6、:3Fe2O2 Fe3O4吸热反应:C+CO2 2CO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 反应 电 质(酸、碱、盐、水) 在水溶液 或熔融 态 本身 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 质(包括CO2、SO2) 在水溶液 或熔融 态 不 够导电的化合物碳酸的电离方 式 H2CO3 HHCO3 (弱电 质用“ ”NaHCO3的电离方 式 NaHCO3NaHCO3 (强电 质用“ = ”离 反应式 用实 参加反应的离 的式 离 反应式写法 一写、二改、三删、四查质、氧化物、体、难溶、难电离的物质 保留分 式离 共存 有颜色的离 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H+不共存(弱酸根) OH-、CO
7、32-、SO32-、SiO32-、AlO2-、S2-、F- 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 ) H+、Fe3+、Fe2+、Fe3+、Cu2+、Al3+、Mg2+、NH4+ H+ 和 OH- 不 共 存 HCO3- 、 HSO3- 、 HS- 、见生 Ba2+、Ca2+ SO42-、CO32- Ag+ Cl-体 体的性质(介稳) 丁达 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聚判断体最简 的方法 丁达 现象体 纯 渗析(体 不 透过半透膜)Fe(OH)3体备的方法 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fi逐 加饱和FeCl3溶液1mL2mL。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 得红褐色液体Fe(OH)3体。Fe(OH)3
8、体备方 式 FeCl3+3H2O =Fe(OH)3(体) +3HCl体凝聚的条件 加热、加电 质、加 反电性的体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 (得失或偏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一有氧的得失)升失氧 还原剂、还原性、失电 、(升价)、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降得还 氧化剂、氧化性、得电 、 (降价)、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化合反应 不一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 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 质生 的分 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分 反应 置换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分 反应 一不氧化还原反应体的验 NH3的验 用 的红色 纸变蓝SO2的验
9、用 红溶液 色SO2的吸收 用KMnO4溶液 (强氧化性)CO2的验 用 水变浊Cl2的验 用 的KI 纸变蓝NO的验 瓶 fi 变红棕色离 的验 NH4+的验 加NaOH溶液加热fi 体用 的红色 纸变蓝Fe3+的验 加NaOH溶液有红褐色加KSCN溶液 现 红色Fe2+的验 加NaOH溶液有 色 变 绿色,最 变红褐色加KSCN溶液 现象, 加 水fi 现 红色SO42-的验 加HCl 现象fi加BaCl2溶液有不溶 酸的 色Cl-、(Br-、I -)的验 加AgNO3fi加HNO3溶液有不溶 酸的 色AgCl ( 黄色AgBr、黄色AgI)NO3 - 的验 加浓缩fi加量浓 酸和 加热有
10、红棕色的体 (NO2)物质的保存 K、Na 保存在 中(防水、防O2)见 分 的物质 用棕色瓶(HNO3、AgNO3、 水、HClO )碱性物质 用 不 用玻璃 (Na2SiO3、NaOH、Na2CO3)酸性、强氧化性物质 用玻璃 不 用 (HSO4、HNO3、KMnO4)物质的保存 F2、HF(酸) 用瓶不 用玻璃瓶( SiO2反应玻璃)保存在水中 (防在 中currency1)、Br2(防“挥发)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O、Si、fiAl、flFe有 离态存在的元素 金、fl( )、 ( )金属共同的物性质 有金属 、不透 、 导电、导热、性HCl和NaOH 反应的物质 性:Al、Al2O3、
11、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NaHS弱酸的”盐:(NH4)2CO3、(NH4)2S 性金属 Zn、fiAl( 酸和碱 H2)化金属 flFe、fiAl(被冷的浓H2SO4、浓HNO3)酸化学性质 稀、浓 酸的性 1强酸性-反应生 盐2 沸点酸,难挥发性备 挥发性酸浓 酸的特性 1、吸水性 干,不 干NH3、H2S2、水性有机物水化3、强氧化性 不金属、非金属、还原性物质反应酸 HNO3 1、强酸性 2、强氧化性 3、不稳性 (见 、热) 酸 HClO 1、弱酸性 2、强氧化性 3、不稳性 (见 、热)酸 H2SiO3 1、弱酸性 2、难溶性 3、不稳性 (热) 氧化
12、型( ) 强氧化性:HClO、Na2O2、O3、浓H2SO4、浓 HNO3加合型(时) SO2 ( 红 色,不 变红fi 色)吸型(物) 性碳 溶液生 的Al(OH)3体水溶液 水 分 分 : Cl2、 H2O、 HClO 离 : H、Cl、ClO 水 分 分 :NH3 H2O NH3H2O 离 :NH4+ OH水 液 、 水 液 的 水、 水属混合物、液 液 属纯物原 Cl 离 Cl-的 最 电 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离 Cl-达稳 体 溶 水( ) NH3(1:700) HCl (1:500)用 法收 NO2 NH3 HCl 用 法收 NO N2 CO 水的反应 现象: 、熔、 、 、红
13、在水“ 度小 水 水蒸 热 熔化 一个小球溶点低 在水“ 动生 体 发 反应 变色生 碱 Na2CO3、小 NaHCO3 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分:Ca(ClO)2、CaCl2,有 分Ca(ClO)2 用 Na2O2( 黄色)用 吸“ , Al(OH)3和NaHCO3 (小 )可中和 酸 用 水剂, 酸HClO 、 性 、SO2时性 currency1 水用Cl2 、 产生 的有机 ,改用 剂二氧化 (ClO2) Fe2O3红色 和 Al2O3 ,NH3可用 、冷剂。 晶体Si 半导体、 阳 电 ; SiO2可 导 用的干剂及化剂的体。水玻璃可 、 防防剂及 氧化还原反应点诠:我们在
14、初中化学中学过的 还原氧化 ,在这个反应中, 失去氧变 了质,发生了还原反应,碳得 氧变 CO2,发生了氧化反应。我们也可以从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角度 分析这个反应还有一些反应,虽然有得氧、失氧的变化过 ,也伴随着化合价的变化,这样的反应也氧化还原反应。由此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否氧化还原反应,不在 有有得氧失氧,而在 反应过 中有有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角度,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就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就非氧化还原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15、+ 2NaCl就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就说,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知识点2 点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电 切 关。例 的反应:原 失去一个电 为Na+, 原 得 一个电 为Cl-,这样双方的最电 达 8电 稳 。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 的得失,金属 失去电 发生了氧化反应, 得 电 发生了还原反应。 的反应属 非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由 元素和 元素的原 倾向 获得电 而形 稳 ,而且这 元素的原 获取电 的 力 差不大,在反应时,双方各以最 的一个电 共用电 ,双方最电 达 稳 。由 原 共用电 的吸力比原 稍强, 以共用电 偏向 原 而偏离原 。这样,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
16、原,元素的化合价升 被氧化。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 的偏 。可见,有电 (得失或偏 )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现为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 ,其实质该元素的原 失去电 (或共用电 偏离)的过 还原反应现为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其实质该元素的原 获得电 (或共用电 偏向)的过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 的情 也可以为:知识点三: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 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氧化剂得 (或偏向)电 的物质, 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失去(或偏离)电 的物质, 含元素的化合价升 。即“升被氧化,降被还原”。例:碳还原氧化 的反应中,氧化 氧化剂,碳还原剂。fl和
17、 酸 的反应中, 酸 氧化剂,fl还原剂。 和 的反应中,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 有氧化性,在反应中本身被还原生 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在反应中本身被氧化生 氧化产物。见的氧化剂有O2、Cl2、浓 酸、HNO3、KMnO4、FeCl3 见的还原剂有的金属 质、H2、C、CO。氧化剂和还原剂不绝 不变的, 根据物质 含元素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化情 确,同一 物质可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在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还原剂。例在盐酸和fl的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中,盐酸中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为0,盐酸氧化剂 而在盐酸和 锰酸钾的反应2KMnO4 +1
18、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中,盐酸中 元素有部分化合价由-1升 0价,盐酸还原剂。盐酸还可 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总 起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 “的式 :律方法指导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 式进行判断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中,fl还原剂,H2还原产物,故还原性:FeH2 HCl氧化剂,FeCl2氧化产物,氧化性:HClFeCl2。这个反应还可以用离 方 式:Fe+2H+ = F
19、e2+ +H2,根据 述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故还原性:FeH2 氧化性:H+ Fe2+ 。根据金属动性顺序判断金属动性越强,其还原性越强,即: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H)CuHgAg金属的还原性越强,其失去电 fi形 的金属离 的氧化性越弱,即氧化性:K+ Cu2+。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还有其他方法,随着学习的深,我们会逐渐掌握 们,从而加深 氧化还原反应的了 。金属元素的 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金属 质的化学性质有还原性:M-ne-=Mn+1 非金属反应: O2、Cl2、Br2、I2 2 水反应:较的金属可 水反应,K、Ca、Na 3 酸反应: 在前“的金属可
20、将从酸溶液中置换 (浓H2SO4、HNO3除) 4 盐反应: 在前“的金属可将fi“的金属从 们的盐溶液中置换 。fl点内讲 :一、金属的物性质温 ,金属一般为银 色晶体(汞温 为液体),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性,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 差很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 有较强的还原性,在currency1然界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O2反应而生 氧化物,可以 酸溶液反应而生 H2,特的Na可以 H2O发生反应置换 H2,特殊金属Al可以 碱溶液反应而得 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分析 比Na Al Fe O2反应 温 氧化 Na2O点生 Na2O2
21、,Na保存在 中 温 氧化生 氧化膜,得fi ,纯氧中可 潮 中,纯氧中点生 Fe3O4 H2O反应 氧化膜阻碍 酸反应 盐反应 碱反应 水反应 不反应 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内的补充讲 (一) 的性质及保存1 的物性质和化学性质物性质 一 银 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 ,沸点882.9 的化学性质 氧反应:4Na+O2=2Na2O(温 缓慢氧化)2Na+O2 Na2O2 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2Na+Cl2 2NaCl(产生大量 烟) 水反应:2Na+H2O=2NaOH+H2( 水“ ,迅速熔化 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 不停 动)
22、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不 从溶液中置换 其他金属) 2 的保存由 的化学性质非, 中的O2和H2O反应, 以金属 保存在 之中。金属 在 中变质的过 可以为:银 色的金属 “变暗(生 Na2O) 现 色固体(NaOH) “变 粘稠 (NaOH潮 ) 色 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 色 未 物质(Na2CO3)(二)fi 氧化 溶液的反应fi和强碱溶液反应,不fi直接和碱反应,而fi 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 氧化fi,然fi 和强碱反应生 偏fi酸盐: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
23、2+2H2O总反应:(电 时就必须 楚 fi和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简写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三)金属 水的反应过金属 水反应的难 度,可以比较金属性的强弱Na Mg Al Fe 水反应 冷水 热水 弱 沸水 弱 温、水蒸 (一) 的氧化物氧化 (Na2O) 过氧化 (Na2O2) 分 类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生 条件 温 点或加热 色态 色固体 黄色固体 化学性质 水反应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O2反应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 4Na
24、2CO3+ O2 酸反应 Na2O + 2HCl = 2NaCl + H2O 2Na2O2+4HCl= 4NaCl + O2+ H2O 特性 _ Na2O2有强氧化性,可以 红溶液 色,有 用。 (二) 的盐碳酸 、碳酸 碳酸 (Na2CO3) 碳酸 (NaHCO3) 分类 正盐 酸式盐 纯碱、 小 色态 色 末 细小的 色晶体 化学性质酸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CO32-+H+=HCO3-)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CO2)始 观现象(因为首 生 HCO3-),随fi 现泡。(若向足量HCl中分 Na2CO3或NaH
25、CO3,则均会立 现泡。) 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CO2)盐酸fi,即 现泡。 碱反应NaOH 不反应 NaHCO3+ NaOH=H2O+ Na2CO3 Ca(OH)2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反应的本质:CO32- + Ca2+= CaCO3 NaHCO3 量 水的反应为: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2HCO3-+Ca2+2OH-=CaCO3+CO32-+2H2O若 水过量,则新生 的Na2CO3可 Ca(OH)2继续反应,即:Ca(OH)2+Na2CO3=CaCO3+
26、2NaOH过量 水中NaHCO3 Ca(OH)2的反应为:NaHCO3+Ca(OH)2=CaCO3+NaOH+H2O HCO3-+Ca2+OH-=CaCO3+H2O 热稳性(运用此性质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很稳热不分 (分 温度851 ,酒精灯温度达不 ) 不很稳,热 分 。2NaHCO3Na2CO3+H2O+CO2(分 温度150 ) 二者之间 化 currency1 :将以 知识 灵应用 识、除杂及计中。二fi的化合物(一)氧化fi(Al2O3)1、物性质: 色难熔固体、不溶 水。2、化学性质:Al2O3典型的 性氧化物,既 酸反应又 强碱溶液反应。强酸:Al2O3+6H+
27、=2Al3+3H2O强碱:Al2O3+2OH-=2AlO2-+H2O3、用: 、取fi的原1、Al(OH)3的物性质:Al(OH)3不溶 水的 色 ,典型的 性氧化物,凝聚水中的悬 物,又有吸色素的性 。2、Al(OH)3的 性:H+AlO2_ +H2O Al(OH)3 Al3+3OH-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当 强酸反应:Al(OH)3+3H+=Al3+3H2O当 强碱溶液 用:Al(OH)3+OH-=AlO2-+2H2O3、Al(OH)3的取:(1)fi盐 碱反应:用fi盐 可溶性弱碱 水反应Al(OH)3:Al3+3NH3H2O=Al(OH)3+3NH4+说 :取 Al(OH)3也可用fi盐
28、强碱 用,应严格控加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得的 Al(OH)3化为偏fi酸盐:Al(OH)3+OH-=AlO2-+2H2O。 以,实验室一般不采用这 方法Al(OH)3。4、Al(OH)3的用:水。Al(OH)3体中有吸水中悬 杂质的 用,其质量增大,降水底,达 化水的的。三fl的化合物(一)fl的氧化物 氧化亚fl 氧化fl 四氧化三fl fl 红 性氧化fl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色 态 色 末 红棕色 末 色晶体 化合价 + 2还原性为 + 3 有氧化性 + 2,+ 3 水溶性 不 溶 不 溶 不 溶 类 型 碱 性 氧 化 物 共 性 酸 酸反应 Fe2O3 + 6H
29、+=2Fe3+ + 3H2O 还原剂 被还原 Fe2O3 + 3CO=2Fe + 3CO2( 温条件 反应) (二)氧化物 氧化亚fl 氧化fl 化学式 Fe(OH)2 Fe(OH)3 分 类 碱 碱 性质 色 态 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 不溶 水 不溶 水 酸反应 Fe(OH)2+2H+= Fe2+ + 2H2O Fe(OH)3+3H+=Fe3+3H2O 还原性稳性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2Fe(OH)3 = Fe2O3 3H2O(热分 ) 法 原 Fe2+ +2OH- = Fe(OH)2 Fe3+ +3OH- = Fe(OH)3 现 象 色 红褐
30、色 三)fl盐 亚fl盐fl盐(Fe3+) 亚fl盐(Fe2+) 颜色 黄色 绿色 碱反应 Fe3+3OH=Fe(OH)3 Fe2+2OH=Fe(OH)2 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2Fe3+Fe=3Fe2+ 氧化性:Fe2+Zn=Zn2+Fe还原性:2Fe2+Cl2=2Fe3+2Cl (四)Fe2+、Fe3+的验 方 法 Fe2+ Fe3+ 直 接 观 色 绿 色 黄 色 KSCN 不 红色 红 色 OH- 用 色 绿 红褐色 红褐色 元素 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变性 律1 原 半 (1)除第1 ,其他 元素( 性体元素除)的原 半 随原 序的 增而减小 (2)同一 的元素从 ,随电 增多,原 半
31、 增大。2 元素化合价(1)除第1 ,同 从 ,元素最 正价由碱金属+1 增 +7,非金属元素价由碳 -4 增 -1( 正价,氧 +6价,除) (2)同一 的元素的最 正价、 价均 同(3) 有 质 价3 质的熔点(1)同一 元素随原 序的 增,元素 的金属 质的熔点 增,非金属 质的熔点 减 (2)同一 元素从 ,元素 的金属 质的熔点 减,非金属 质的熔点 增4 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1)同一 的元素电 同。因此随着 电 的增加,原 越 得电 ,从 金属性 减,非金属性 增 (2)同一 元素最 电 同,因此随着电 的增加,原 越 失电 ,从金属性 增,非金属性 减。5 最 价氧化物和水化
32、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6 非金属态化物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态化物越稳。同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态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 同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态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7 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 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 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 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 离 的还原性越弱。 现象 溶液变浅绿色 第一章 物质 元素 律 同一 行 序=电 类 序 起“元素 包括元素 电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4 KKr
33、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不 Fr112 (118) 26(32) 7 第 原 序 113 114 115 116 117 118个位=最 电 A A A A A 0元素的 序=元素原 的最 电 (或: 序=最 电 ) 18个 行 7个 7个 一个 一个 (8、9、10三个 行) A 7个 由 元素和 元素共同 B 7个 由 元素 第 和 部 过金属元素 1个有3个 行 1个 稀有体元素 非不 碱金属 、 、钾、(Li、Na、K、Rb、Cs、Fr) 因最 有一个电 , 失去电 , +1价, 物性质 度 逐渐增大 逐渐升 熔沸点 逐渐降低 (反) 化学性质 原
34、 电 增加,最 电 离 越 , 失电 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 素 、 、currency1、“(F、Cl、Br、I、At) 因最 有7个电 , 得 电 , -1价, 物性质 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 (正) 颜色 态 颜色逐渐加深 态液态固态 溶 性 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 原 电 增加,最 电 离 越 , 得电 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 反应 度:F2Cl2Br2I2 化物稳性 HFHClHBrHI 化物水溶液酸性 HF4 得 非金属性 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判断: 水(酸)反应 越 越 最 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越 金属置换较不金属 原电 的 金属比正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
35、强弱判断:化合越 ,生 化物越稳越 最 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越非金属置换较不非金属元素 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 序的 增而呈 性的变化,这个 律fl 元素律 1 A、越 越 ,金属越,原 半 越大,最 离 越 ,还原性越强。 越 和水(或酸)反应 H2越 ,最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越 越 ,非金属越,原 半 越小,最 离 越 ,氧化性越强。 越 和H2化合越 ,最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推断 的元素的方法(第二、第三 ) A 第二 若A的质 为z时 C B D 第三 若A的最 电 为a Z 2+a Z+7 Z+8 Z+9 9+a 10+a 11+a 二、元素的性质 元
36、素在 中位置的关系 A A A A A A A 0 1 H He2 Li Be B C N O F Ne 3 Na Mg Al Si p s Cl Ar 4 K Ca Ge As Se Br5 Rb Sb Te I 6 Cs Po At 7 Fr 元素化合价 元素在 中位置的关系: 元素:最 正价= 序 最 正化合价 +最低 价= 8 元素 中: 序=电 序=最 电 原 中:原 序= 内质 = 电 = 电 化学 离 : 、阳离 间过电 用 形 的化学(金属 非金属原 间) 共价:原 间过共用电 形 的化学( 非金属原 间) 非 性共价:同 非金属原 形 共价(电 不偏 )( 同的非金属原 间)
37、性共价:不同 非金属原 形 共价(电 发生偏 )( 不同的非金属原 间) He、Ar、Ne、稀有体 原 分 ,分 之间不存在化学 共价化合物有共价一不含离 离 化合物有离 可 含共价 三、 素 原 质量 由质 和中 的质量 。 质量 质量(A)质 (Z)+中 (N) 素 把一的质 和一的中 的一 原 素 同位素 质 同而中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同位素 “同位”指质 同, 中位置 同, 素指 个原 而,而同位素则指素之间关系 特性 同一元素的各 同位素化学性质 同,物性质不同 在然存在的某 元素中,不 离态,还化合态,各 同位素 ”的度(原 分比)一般不变的 第二章 第一 化学 热 反应时
38、化学 断,吸收 量 在反应fi形 新化学 形 , 量 E(反应物) E(生 物) 量 E(反应物) E(生 物)吸收 量 条基本的currency1然律 质量律 量律 见的 热反应 氧化、烧反应 中和反应 CO2+C=2CO fi热反应 NH4NO3 溶 水( ) 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第二 化学 电 Zn2eZn2+(氧化反应)Zn+2H+Zn2+H2正 2H+2eH2(还原反应)电 流向 Zn Cu 电流流向 Cu Zn 原电 : 把化学 变 电 的置 原电 的条件 有 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 非金属导体) 电 ,的 失电 的金属
39、电 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形 合电 二电 :可充电的电 二 :过一 加 、换得 的 见电 干电 电 银电 电 电 (碱性) 第三 化学反应的速 和 化学反应速 的 :用 位时间 反应物浓度的减或生 物浓度的增加 。位:mol/(Ls)或mol/(Lmin) 达式 v(B) = C/ t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 的速 反应方 式的系 正比 化学反应速 的内因( 因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因 浓度 强 温度 化剂 大小 变化 大 加 越小“积越大 速 化学反应的 度: 可 反应进行的 度(不 进行 底) 反应 达 的 度:当可 反应进行 正反应速 反应速 时,反应物 生 物浓度不在改变
40、,达 “ “的一 “ 态”。 化学 的条件 浓度、 强、 温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 可 充分烧 原利用 , 点: 一烧时 有足够的 二 有足够大的接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 最简 的有机化合物 氧化反应 CH4(g)2O2(g) CO2(g)+2H2O(l) 取反应 CH4Cl2(g) CH3Cl+HCl 的式:CnH2n+2 n4为体 、 有1-4个碳内的 为体, 难溶 水,比水轻碳原 在以 的, 用、 、 、丁、 、 同系物: ,在分 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 的物质 为同系物同分 体: 有同分 现象的化合物 为同分 同素 形体:同 元素形 不同的 质 同位素: 同的质 不同的中 的同一
41、类元素的原 第二 currency1 和 的 fl 化 原 C2H4 (含不饱和的C=C双, KMnO4溶液和currency1的溶液 色) 氧化反应 2C2H4+3O2 2CO2+2H2O 加 反应 CH2=CH2+Br2 CH2Br-CH2Br ( 断fi接,变内接为接) 加聚反应 nCH2=CH2 CH2 - CH2 n ( 分 化合物,难降 , 色 ) 化 最fl 的基本原, 物生 剂和 实的 剂, 的产量 量 化 发水的 一 色、有特殊 的液体,有,不溶 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的 特点:分 中的碳碳介 和双之间的一 特的 氧化反应 2 C6H6+15 O212 CO2+ 6 H2O 取
42、反应 currency1反应 + Br2 -Br + H Br 化反应 + HNO3 -NO2 + H2O 加 反应 +3 H2 第三 生中 见的有机物 物性质: 色、透 , 有特殊 的液体, 度小 水沸点低 水, 挥发。良好的有机溶剂,溶 多 有机物和 机物, 水以 比 溶, 官 为羟基-OH 金属 的反应 2CH3CH2OH+Na 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氧化 CH3CH2OH+3O2 2CO2+3H2O 不 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u 化剂) 酸 CH3COOH 官 :羧基-COOH 水 酸又 酸或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 CH3COOH
43、+NaOHCH3COONa+H2O 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应 酸 用生 酯和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原 酸羟基 。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第四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绿色 物 合 用的产物,动 物 量的fl 。又fl碳水化合物糖 C6H12O6 葡萄糖 多羟基醛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糖 多羟基酮 双糖 C12H22O11 蔗糖 醛基 水 生 一分 葡萄糖和一分 糖: 麦芽糖 有醛基 水 生 分 葡萄糖 多糖 (C6H10O5)n 醛基 n不同不同分 变蓝 水 最 产物为葡萄糖 素 醛基 脂:比水轻( 度在之间),不溶 水。产生 量最 的营养物质 物 C17H33-较多,不饱和 液态 脂水 产物为 级脂肪酸和 三 (甘 ), 脂在碱性条件 的水 反应fl 化反应 脂肪 C17H35、C15H31较多 固态 蛋 质由多 基酸水缩合而 的然 分 化合物 蛋 质水 产物 基酸,人体必 的 基酸有8 ,非必 的 基酸有12 蛋 质的性质 盐析: 纯 变性:失去生性 色反应:加浓酸 黄色 灼烧:呈焦羽毛 误服fl金属盐:服用含富蛋 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