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之后的轨迹 郑宁: 毕业之后, 我选择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和既有建筑改造更新的发展方向。 我觉得, 凝固于建筑之中的历史, 需要后人运用智慧来解读并传承。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西方建筑改造之比较研究”。 论文成稿时, 导师建议做 开放式结构, 后续研究应该在实践中完成。 毕业后, 我加入了上海现代集团技术 中心的历史建筑保护学科中心, 有幸参与到上海市建交委的十一五重大课题 “上海地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中, 结合几年的实际工 作经验进行设计技术研究。 在课题结题后, 我还特地给恩师打了电话, 告诉他自 己博士论文的“后续研究”有望完成啦。 沿着这种思路, 对实践工程及时
2、总结提 炼, 并且运用于今后的设计之中。 毕业以来, 我常会忆起恩师面对工程难题时的处理思路和应对策略。 理想和现实 之间的距离, 需要我们坚持前行, 才能不断缩短, 无限接近。经过几年的历练, 现在的我仍然爱在团队中工作, 乐在全过程设计之中, 偏向于做应用型的课题。 这一切, 是导师的影响、AA工作室的氛围以及天大的教育给我留下的深刻烙印, 我也将继续努力实践导师的毕业寄语:“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学习。” 刘向峰: 2004年毕业后我就到上海工作, 一直到2008年去美国留学, 期间4年尝试了不 同的工作环境和岗位。 我先后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都市院、 阿特金斯 Atkins 上海公
3、司和CCDI工作过。每次选择都是为了能够找个机会继续绿色建筑方向的 专业探索, 学习新的东西。2005年, 我在上海莘庄参观了生态示范楼后就有了 出国学习的想法, 因为当时工作中我周边没有人能够指导我去深入绿色建筑领 域, 所以我才选择出国留学。 2012年我结束美国学业回国, 重新来到上海。工作上目的很明确:就是把 4年来 体会到的绿色建筑理论实践一下。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也是天大校训“实事求是”的体现。 绿色建筑源于设 计, 而且是一个研究带动设计的领域。 尽管在政策层面上, 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发 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机制, 但目前国内并没有
4、明确的绿色建筑设计市场。 通常模式 是建筑设计公司做常规设计, 绿建咨询公司做绿色咨询, 辅助评星级, 拿补贴。 专业割裂、 流程不同步导致了所谓的“绿色建筑”或沦为概念层面的炒作, 或成 为绿色技术的堆砌, 而可以实际达到能源和资源少耗、 高效运行效果的建筑不多, 因此培育绿色建筑设计市场和开拓市场同样重要。 柴镇硕: 我2001 年毕业以后直接工作了。当时我回到浙江省, 进入省院工作。工作内容 方面, 我自己做的项目是偏公建、综合体一类的, 像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大型学校等, 这些项目更有一些影响力。 现在主要做市场综合体、 酒店综合体一类的, 诸如螺丝湖市场综合体, 还有一些酒店、特色小
5、镇、TOD类与地铁有关的综合体 等。 我现在跟外国的事务所有蛮多接触的, 印象比较深的还是德国人, 可能在我们 学院的体系下培养出来的, 大家多自视为艺术家。 但是在德国人的体系里, 他们 首先学的是很实际的理论, 我很认可他们的理论, 像我们学院里出来的毕业生, 一开始做设计时就很容易理想化, 无视实际的东西。 这种定位对之后的影响蛮大 的, 因为一个项目如果不能建成, 其实无法体现建筑师的能力。 方案能力只是建 筑师能力的一个方面, 对于建筑师来讲, 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 即从方案到实 际建成的完成度以及对方案中近人细节、 远观细节的把控, 这才是建筑师更重要 的能力。 还有就是建筑单体与
6、城市空间的思考, 以及对下属专业如结构、 水暖电、 景观、室内的控制能力。现在接触的很多业主都反映现在这种综合的建筑师比较 稀缺, 我觉得这也是之后的建筑教育中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王振飞: 2005年, 就是工作了四年之后, 我希望能够趁着年轻出去看一看, 所以我就去 到荷兰贝尔拉格留学, 留学这段时间给我带来很大的震动, 因为之前相对来讲 比较偏实践, 侧重于实际的建造、 市场和盖房子的基本技能, 当然这些也是非常 重要的。 到了欧洲之后, 我发现我们的理论基础包括一些看待事物的观点都需要 改进, 或者说需要继续学习。我在那边学到了很多东西, 包括看待事物的方法、 设计的方法等。 贝尔拉格学
7、院本身是很特殊的学院, 它是一所在大学体制外的研究机构。 所以这 里学生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八九岁, 几乎是一些已经具有了基本建筑师素质的人 来到学院做一些研究, 这里的讲授方式与国内差异很大, 贝尔拉格本身被理解 为一个研究所, 大家共同研究一个课题, 并没有很明确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个学 期之内, 导师、 助教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研究, 没有人知道成果是什么, 最后的成 果很可能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样。 在荷兰学习的第二个学年, 我跟着我的导师做参数化设计这个方向的研究, 发 现这比较适合我的个人情况, 所以我后来选择了这个方向。 我们当时用一个叫关 联设计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一个传统水乡的项目, 最后
8、做出了一个适合市场要 求的住宅小区。 这个过程使我感觉很舒服, 因为思维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很 系统、 很有逻辑性的, 而这种系统化和逻辑性的思维正是我们这类理科生比较习 惯的思维。 我们当时用这套关联设计的方法重新分析了中国的古建筑, 分析了营造法式是 如何成立的, 包括水乡的组成模式, 为什么可以形成这种看起来很统一但是又 每个都不一样的模式, 其实几千年来没有建筑师存在, 靠工匠的方法来实现这 些东西都是因为有数理逻辑存在的。 所以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 我觉得对于我来 讲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我认为对的方向、一种比较适合我的思维方式。 在2009 年初, 我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创办华汇北京这个公司, 当时不懂 怎么开公司, 也并不知道开公司意味着什么, 处于一个满腔热血又比较懵懂的 状态。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规律的清晰性以及与问题之间对应的准确性, 坚 持在中国的相对低技术的环境下做参数化设计, 这就要求建筑师充分了解到中 国现有的建造技术, 然后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或者通过设计师的智慧把相对复杂 的设计以很低廉、 很简单的方法实现出来, 这样就会降低设计在执行过程当中的 难度和问题,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们在高技术设计和低技术建造的方向上 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