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OGO,变 化,中国农村 改革与发展,,LOGO,导读,改革开放31年以来的农村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改革仍面临着农村经济体制等困难和问题。 新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是“积极引导城乡统筹发展”,方针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LOGO,目录,,LOGO,,LOGO,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 毛泽东,农村、农业、农民,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LOGO,三十几年对于中国农民,是上一代人的苦尽甘来,共识,成也农村,败也农村,,LOGO,第一
2、节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LOGO,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 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LOGO,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阶段,,LOGO,第一阶段:1949-1977年: 向工业倾斜 农业低水平积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整体向工业倾斜,对农业“多取” ”少予“ 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低积累、低消费、低保障 农村发展资金积累和无价值劳动积累形成互补,,LOGO,农业积累,公共积累,国家税收,
3、农民的消费水平每年只增长2.2%,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96%,,LOGO,资金 积累,劳动 积累,不足,优势,积极的选择 农业资金投入的特色,,LOGO,第二阶段:1978-2002年: 工业化加速增长 三农发展后劲不足,改革中,农村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LOGO,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LOGO,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安徽农村,,LOGO,,LOGO,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城市,(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2)撤消公社建立乡; (3)撤消大队建立村
4、民委员会。,(1)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 (3)变单一公有制为多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 分配制度。,,LOGO,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1989-1991年,乡镇企业在整顿中提高,“贴牌生产”、“三来一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 ;,1992-1996年,“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1996-1997年,生产由分散加工向园区集群加工,由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1998-2003年,农村工业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革命性转变。,1984-1988年,乡镇企业起步,“村村点
5、火、户户冒烟”,家庭作坊和小型工业纷纷出现;,,LOGO,,LOGO,打破铁饭碗,农民工大量增加,,LOGO,长江三角洲城镇分布,,LOGO,第三阶段:2003-今年:工业化进入中期 “多予、少取、放活”发展三农,,LOGO,二、国家农业战略的演变“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LOGO,“中央一号文件”是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LOGO,“五个一号文件”,,LOGO,2004,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2005,,LOGO,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2008,中央一号文件=三农,,LOGO,2007年的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LOGO,2004年:
7、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多种渠 道增收2005年:支持农村基础建设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新土改,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LOGO,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LOGO,(一)稳粮保供给: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努力保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LOGO,(二)增收惠民生: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技能培训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 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LOGO
8、,(三)改革促统筹: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 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有效机制。 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政策。,,LOGO,(四)强基增后劲: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利建设,,LOGO,2010年强农惠农政策汇览:
9、,,LOGO,第二节 2009年农村发展形势,,LOGO,时事报告,,LOGO,,LOGO,2009年“三农”发展形势,粮食生产形势比预期要好,农民增收情况比预期好,农民外出就业情况比预期好,乡镇企业发展状况也比预期要好,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比预期要好,,LOGO,2009年 10616亿斤,,LOGO,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LOGO,,LOGO,,LOGO,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城市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LOGO,2009年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好于预期,,LOGO,第三节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LOGO,(一)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
10、弱,全国仍有9 亿多亩耕地没有灌溉条件。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不健全。,,LOGO,(二) 农业资源要素流失严重,农业自然资源流失严重,公共物品资源匮乏,农村人力、财力资源开发滞后,,LOGO,(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显滞后,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产品交易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不少农民在迅速的市场变动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中遭受很大损失。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事业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再加上一些地方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服务机构被
11、简单地撤并,专业人员被大量分流或安排从事其他工作,使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健全,总体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LOGO,(四)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增大,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下滑,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增收下降,,LOGO,(五)国际金融危机和城乡二元结构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更加凸显,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比分别为3.31:1和3.07:1; 目前全国仍有2亿多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安全标准,有近100个乡镇、3万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96%的村没有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系统。,国际经融危机,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 持续下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
12、持续增收,,LOGO,第四节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加强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LOGO,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农比例,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LOGO,新增一元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带动GDP增长3.4元,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水利工程技术措施,调控、改善农田水份状况、地区水利条件及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及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水土保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盐碱地改良、牧区水
13、利、农村饮水及改善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等。,,LOGO,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大力打造农业装备设施 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 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的对接 积极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工作 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素质,,LOGO,,LOGO,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应加快实施以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应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加快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以增强县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LOGO,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
14、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 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乡镇企业为主体,包括县营工商企业、个体私营企业 以及第三产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综合体。,县域经济,?,增强县城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是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我国现有2861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3, 县域GDP占全国的56,,LOGO,加快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LOGO,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积极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LOGO,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LOGO,目标,,LOGO,思考题,1 如何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2 新时期农村发展模式应在哪些方面进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