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八讲_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746961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7.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_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八讲_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八讲_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八讲_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八讲_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政治制度史”,主讲人:刘朴兵博士,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一、先秦军事制度,夏代已有自己的军事制度了。少康复国时,依靠“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左传哀公元年) 帝杼善制甲胄,征于东海,灭殪于戈。,(一)夏代,一、先秦军事制度,商汤时,有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再加上盟军“九夷之师”,攻夏时约3万人。商王朝常备军有6师,每师约万人。战时还可动员和调动诸侯的军队,牧野之战时,商军17万。商军中多子族为其核心。,(二)商代,一、先秦军事制度,(二)商代,一、先秦军事制度,(二)商代,一、先秦军事制度,(二)商代,一、先秦军事制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

2、五千人。周王室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共十四师,达十四万人以上。分封的诸侯国,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三)西周,一、先秦军事制度,(三)西周,一、先秦军事制度,(三)西周,西周军事编制表,一、先秦军事制度,(三)西周,西周兵器:青铜戈,青铜尖斧,一、先秦军事制度,(三)西周,西周兵器:青铜头盔,一、先秦军事制度,(四)春秋,春秋齐国军事编制表,青铜戈,青铜戟,越王勾践剑,一、先秦军事制度,(四)春秋,一、先秦军事制度,(四)春秋,一、先秦军事制度,(四)春秋,春秋兵器:铁制匕首,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战国时代,为了适应频繁激烈的兼

3、并战争,各国还建立了常备兵制度。常备兵以战争为专职,经过严格考选和训练。魏国的常备兵称为“武卒”,入选者可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齐国的常备兵称为“技击”,斩获敌人一个首级给予黄金一锱(八两)的奖赏。秦国的常备兵称为“锐士”,立功者重赏,有过者受罚,赏罚严明。,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战国齐国军事编制表,武器上,春秋时兵器皆为铜器制作,战国时,兵器则渐为铁甚至刚制作。 军队编制上,春秋一般都是车战,战国以步战为主; 战国战争比春秋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 兵源上,战国各国军队的数量普遍比春秋时期扩大。,弩机,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一、先秦军事制度,(

4、五)战国,记载战争场面的宴乐铜壶,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青铜狼牙棒,带鞘双背剑,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青铜戈,战国兵器图,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一、先秦军事制度,(五)战国,(一)秦代,秦统一全国后,征兵制被推行到全国各地。当时以郡县为单位征兵,兵丁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士兵基本上都是以徭役的形式征发而来的。,二、秦汉军事制度,秦代兵役制规定:男子到了二十三岁就要服兵役,一生中要当两次兵:一次参加警卫部队,叫做“正卒”,守卫都城咸阳,期限为一年;一次参加戍边部队,叫做“戍卒”,守卫边疆,期限也是一年。此外,还要在本县、本郡服兵役一个月,称为

5、“更卒”。,(一)秦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但由于秦代战争较为频繁,男子的兵役负担实际上比兵役制规定的负担要重。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考古资料,不少男子在二十岁之前就已经当兵,参军的次数也不止三次,只要在当兵的年龄范围之内,随时都有可能被征调当兵。这种兵役制度体现了秦代“穷武极诈”的传统。,(一)秦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二、秦汉军事制度,(一)秦代,秦代军事编制表,(一)秦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一)秦代军制,二、秦汉军事制度,(一)秦代军制,二、秦汉军事制度,(二)汉代,汉承秦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按照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当兵,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为当兵年龄。在适龄期间,每年农闲都要接受军

6、事训练。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师,称“戍卒”或“卫士”。,二、秦汉军事制度,二、秦汉军事制度,(二)汉代,汉代军事编制表,汉武帝时,加强宫廷禁卫军的力量。选择英勇善战的“六郡良家子”组成羽林、期门二军。另将羽林军中所养孤儿组成军队,称羽林孤儿。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将禁卫军分为八支,每支700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这支军队后来成为西汉的主力军队。,(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霍去病墓,(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

7、,(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西汉兵马阵,(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二)汉代军制,二、秦汉军事制度,练兵图,(二)汉代,二、秦汉军事制度,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一)三国军制,三国时出现了世兵制,父子相继为兵。世兵不属郡县,由军府统一管理,称作“士家”、“军户”。,三国铜机弩,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一)三国军制,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一)三国军制,北朝时期军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西魏时宇文泰在大统九年(543)创立府兵制度。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个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又设两个开府将军,共二十四军。当时府兵不属郡县,只管打仗,不纳赋税。,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二)

8、北朝军制,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二)北朝军制,西魏北周府兵编制表,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二)北朝军制,北魏骑兵俑,虎牙将军章,三、魏晋南北朝军制,(二)北朝军制,(二)北朝军制,三、魏晋南北朝军制,隋朝继续实行府兵制。590年,隋文帝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由此兵籍与民户同隶州县,改变了过去兵民分治的现象,府兵制度进一步与均田制度结合起来。,四、隋唐军事制度,(一)隋朝,合 肥 出 土 隋 武 士 俑,安 阳 出 土 隋 武 士 俑,唐代府兵的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12卫,外加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统皇帝侍从仪卫),共16卫。卫之下府兵的基本单位是府。在

9、中央有内府(中郎将府,主要在12卫中左右卫辖下的五府),取二品至五品官员子弟充当。在地方是外府,即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四、隋唐军事制度,(二)唐朝的府兵制,唐朝府兵每三年选拔一次。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除外出执行任务时期外,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只有冬季集中进行军事训练,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府兵的戎具、军粮大多要自备,因此府兵制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 府兵都具有中央禁卫军的性质,故士兵均称卫士。府兵并非战争的绝对主力,由于兵农合一的特性,遇有大规模和长期征战,唐朝都需要大量征

10、募兵募来补充府兵。,四、隋唐军事制度,(二)唐朝的府兵制,四、隋唐军事制度,唐朝军事编制表,(二)唐朝的府兵制,四、隋唐军事制度,唐发兵鱼符,(二)唐朝的府兵制,四、隋唐军事制度,唐代彩绘武士俑,唐代胄甲,(二)唐朝的府兵制,四、隋唐军事制度,唐陶骑俑,陕西出土唐彩绘贴金陶武官俑,(二)唐朝的府兵制,四、隋唐军事制度,蒲昌折冲府文书,唐西州营名籍,(二)唐朝的府兵制,四、隋唐军事制度,(三)唐朝府兵制的终结与军事格局的变化,府兵制的瓦解与均田制的破坏有一定联系,也与唐朝边境军事形势的变化有关, 综合起来是: 唐帝国边防战线越拉越长,府兵制的征调体制和原有员额已无法应付; 战争规模和时间迫使府兵

11、转为长期屯戍,也影响了上番宿卫的轮换; 原有的勋赏优恤制度不能坚持,使府兵丧失了积极性; 均田制的破坏损坏了府兵的兵员和后勤基础。由此府兵也出现了大量逃亡。府兵制遂走到了尽头。,四、隋唐军事制度,(三)唐朝府兵制的终结与军事格局的变化,唐723年(开元十一年)唐玄宗首先招募关中一带府兵和白丁组成“长从宿卫”,代替以往宿卫京师的府兵,后改称为“彍骑”。 737年又下令招募长守边镇的“长征健儿”,由国家供给衣粮,家属愿同去者拨给田地屋宅,士兵开始向职业军人演变。,四、隋唐军事制度,(三)唐朝府兵制的终结与军事格局的变化,兵役制度的改革在军事上起过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是它也

12、导致朝廷和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集中大部分府兵,足以压制四方的关中仅剩下十几万彍骑护卫,他们军事训练不足。而不断和少数族打仗的边疆军队却集中了精兵强将达五十余万。 另外,开元天宝年间,唐廷陆续在沿边设置了九处节度使和一处经略使。节度使长期统帅招募来的士兵,军队渐成私人武装,成为一种隐患。,天宝十节度图,契丹,靺鞨,奚,突厥,突厥,吐蕃,南诏,敦煌壁画中的节度使出行图,四、隋唐军事制度,(三)唐朝府兵制的终结与军事格局的变化,唐三彩武士俑,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宋代军制主要是募兵制。当时有四种部队:禁军、厢兵、蕃兵和乡兵。 禁军是皇帝亲兵,驻守京师,兼备征讨,是正规军

13、。 厢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军,不能作战,只服杂役。 蕃兵是招募的西北少数民族士兵,屯戍边疆。 乡兵多为当地征发,用以防守地方。,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宋初军事上的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改革中央军事领导体制,加强中央军、削弱地方军事力量。961年(建隆二年),宋太祖通过 “杯酒释兵权”的措施,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的大权。,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明人绘雪夜访普图,钱选 摹蹴鞠图,宋太祖 赵普 宋太宗,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宋初中央军事领导体制也进行了改革,设“ 三衙”、实行“更戍法”。 把禁军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

14、)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 三衙的将领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 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 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与此同时,还对中央与地方军事力量进行了重新规划,将精兵都选拔到中央禁军。进一步加强中央军、削弱地方军事力量。,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宋太祖进一步发展了唐后期以来的募兵制,特别重视在灾荒之年大量招募饥民为兵。百姓入伍后可以

15、得到粮饷。但要在脸上刺字,终身不能脱离兵籍。封建国家借此把最容易威胁统治的力量吸收转化为皇家的工具。赵匡胤称这是“可以利百代者”。,宋陵石雕武士,五、宋元军事制度,宋朝军事编制表,(一)北宋军制,五、宋元军事制度,(一)北宋军制,王安石变法之强兵方面: 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当时称为“置将”。置将法的推行,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 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作保丁,选取地主中有“材勇”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 同时规定在农闲时集合保丁,练习武艺;每一大保须于夜

16、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五、宋元军事制度,(二)南宋军制,南宋统治者适当松动北宋时严格限制武将的策略,允许前方将领拥有一定程度的指挥、组织、训练的自主权。战争中新形成了几支将帅与士兵关系密切、战斗力很强的军队,涌现了一批坚决抗战的杰出将领,他们多次挫败了金军的南进企图。这些将领中有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岳飞是最突出的代表。,五、宋元军事制度,(二)南宋军制,岳飞像,五、宋元军事制度,(二)南宋军制,河南汤阴岳飞庙中的岳飞塑像,南宋绍兴前期中央主力军团,南宋建立后,重建中央正规军,号屯驻大军,主力称行营护军。绍兴五年左右,形成五支主力军团。,岳飞 行营后护军,张俊 行营中护军,刘光世 行营左

17、护军,吴玠 行营右护军,韩世宗 行营前护军,五、宋元军事制度,(二)南宋军制,南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五、宋元军事制度,(二)南宋军制,五、宋元军事制度,(三)金代军制,金太祖阿骨打把原来女真社会的狩猎军事单位加以整顿,建立了“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制度。全体女真百姓以300户为1谋克,10谋克为1猛安, 对早期归附的诸部,也以猛安、谋克之名称其首领,把诸部人民编入其中,这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军事行政组织。,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蒙古时期实行部落兵制,男子15以上,70以下全部当兵。元朝军队有四种:由蒙古人组建蒙古军和由最先归附的西北诸族

18、组建探马赤军是元朝的主力部分。此外还有“汉军”和“南军”。,蒙古骑兵,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成吉思汗即大汗位后,首先打乱原来的部落界限,把全体牧民按十进制的组织方法,编为十户、百户和千户,共设立了95个千户。千户是军事行政统一的基层单位,被任命的千户都是贵戚、功臣,他们世袭管理所得到的封地和领户。千户内的牧民不能随意离开各自的千户组织,他们平时须纳贡服役,战时所有男子一律从军打仗。成吉思汗还任命了3位万户,万户是最高军事长官。,蒙古骑兵作战图,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古代画:蒙古军队攻击图,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为了保障大汗绝对权力,成吉思汗把自己的 “怯薛”

19、(护卫军)从150人扩充到10000人,成员由征调来的贵族子弟中的精壮充当。怯薛负责卫护大汗,制约各部千户,是蒙古军事力量的核心。,波斯史籍插图: 大汗宝座之上的成吉思汗,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元代军事编制表,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成吉思汗陵,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元军甲胄,元代回回砲示意图,五、宋元军事制度,(四)元代军制,元大德二年(1298年)火铳,元至顺三年(1332年)铜火铳,六、明清军事制度,(一)明代的五军都督府与卫所制度,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1380年,改大都督

20、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都督府所管仅是兵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明持盾武士俑,六、明清军事制度,(一)明代的五军都督府与卫所制度,打仗时,兵部奉旨调兵,并秉承皇帝意旨,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后,统兵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归原来卫所。在军队编制方面,自京都至府县,皆立卫所。每卫5600人,置卫指挥使统领;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有兵1120人,指挥官称千户;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有兵120人,指挥官称百户;百户所下辖二总旗,每总旗下又辖五小旗,一小旗10名兵士。,六、明清军事制度,(一)

21、明代的五军都督府与卫所制度,据估计,洪武后期全国兵额约180万以上,永乐时增至280万左右。,六、明清军事制度,(一)明代的五军都督府与卫所制度,明代木刻画:明军操练弓弩图,六、明清军事制度,(一)明代的五军都督府与卫所制度,六、明清军事制度,(二)清军入关之前的八旗制度,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由女真氏族公社末期的狩猎组织演变而来。每牛录300人,首领称“牛录额真”;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喇额真统辖。五甲喇为一固山,每固山一旗。,萨尔浒之战中的明军火炮,六、明清军事制度,(二)清军入关之前的八旗制度,六、明清军事制度,(二)清军入关之前的八旗制度,最初四

22、旗,为黄、白、红、蓝四色。以后另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黄、白、蓝旗正色之外镶红边,镶红旗红色镶白边),合计八旗。初由努尔哈赤的子侄作为各旗旗主,称八“和硕贝勒”或八固山王,另设固山额真,即八旗都统,作为八固山王之下的各旗管理者。,八旗旗号,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六、明清军事制度,(二)清军入关之前的八旗制度,后金军队使用的兵器,六、明清军事制度,(三)清代前中期的八旗和绿营,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按民族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总兵额约22万。按任务又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禁旅八旗人数占八旗总数约一半,戍守京师。驻防八

23、旗分据各地一些军事要冲,实行重点驻防。八旗由中央八旗都统衙门掌握,驻防地设“将军”,地方督抚无权征调。,六、明清军事制度,(三)清代前中期的八旗和绿营,清代驻防八旗驻防地点盛京、 吉林、 黑龙江、伊犁、绥远、江宁、京口、西安、汉中、成都、太原、宁夏、凉州、德州、青州、杭州、福州、广州、荆州,八旗正白旗旗兵甲衣,八旗正黄旗旗兵甲衣,八旗正蓝旗旗兵甲衣,八旗正红旗旗兵甲衣,六、明清军事制度,(三)清代前中期的八旗和绿营,清代欧洲人所绘清朝兵士图,六、明清军事制度,(三)清代前中期的八旗和绿营,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京师简为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绿营按省设置,遍布各地,实行密集驻防,由各省总督(督检)、巡抚(抚检)、提督(提检)等统辖。,六、明清军事制度,(三)清代前中期的八旗和绿营,检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等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绿营兵额,时有增减,一般在60万人左右。自康熙朝始,绿营兵成为清朝军队的主力。,六、明清军事制度,(三)清代前中期的八旗和绿营,六、明清军事制度,(四)清代晚期新军的编制,谢谢各位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