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9036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世界湿地日的由来,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它是当时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全球性公约。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2007年的主题“为了明天的鱼类”,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高原湖泊 纳木错,澜沧江,海南岛 红树林,云南 元阳梯田,珠江三角洲 桑基鱼塘,水稻田,珊瑚礁,红树林,红树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

2、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拉鲁湿地是我国各大城市中唯一幸存的最大天然沼泽湿地。该湿地在调节拉萨气候,吸尘防沙,美化拉萨市区环境,增加市内空气湿润程度和补充氧气,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拉萨市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05年8月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

3、地。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梯田等。,读图,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湿地有哪些种类?有什么特点?,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一、湿地的含义及价值,C,D,胎生现象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是所谓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红树的树皮里含有丹宁(一种化学物质)如

4、果把树皮撕开,里面的丹宁成分很快就会氧化,而使被撕开的部位呈淡红色,所以叫红树,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读图,你能发现我国湿地的类型与分布的特点吗?,中国主要湿地分布,我国湿地的空间分布的状况:东部多,西部少、湿地地区分布不均匀。,2.我国的湿地资源,及其湿地的分布,东北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云贵高原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沿海湿地,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现有湿地6594万公顷(目前已有37处重要国际湿地),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 中国湿地类型: 沼泽湿地 湖泊湿地 河流湿地 浅海、滩涂湿地 人工湿地(水库

5、、水稻田、池塘、人工湖、人工河),(1)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 该说法不正确。湿地指的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但海和洋就不是湿地。判断湿地要根据湿地的概念。 (2)高原、山地地区没有湿地分布。 该说法不正确。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高原上的河流、湖泊、沼泽等都是湿地。如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3)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湿地分布。 该说法不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蒸发量大,降水少,但根据湿地的概念,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例如位于沙漠中的塔里木河,位于澳大利亚沙漠中的

6、北艾尔湖等。,二、“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思考湿地的价值?,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的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1、湿地的作用,湿地功能总结,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提供水资源、提供农副产品、提供工业原料和能量来源 、航运,旅游观光、教育、科研等,方法突破 理解和记忆湿地

7、的作用可从“水”、“生”、“气”三个关键字入手。湿地之所以湿的原因是因为水较多,首先想到的就是“水”,这里水的含义包括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有了水才有“生”、“气”,这里的“生”指的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气”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天然水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地球之肾”,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小结:湿地的作用,湿地及其

8、作用,洞庭湖,2. 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中华鲟,白鳍豚,白鹤,大天鹅,1.你认为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价值? 2.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3.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4.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阅读P4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思考:,合作探究1,1.你认为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价值?,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2.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失去食物

9、,生存面临威胁。,3.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4.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 附近地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 并减小气温日较差,所以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随着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10、。,洞庭湖也“减肥”,三、湿地资源问题,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阅读P43-44“萎缩的洞庭湖”和P45“洞庭湖变大”,思考:,1.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等方面分析) 2.为什么洞庭湖区会萎缩? 3.现在的洞庭湖又变大的原因? 4.变大后的洞庭湖有何重大作用?,合作探究2,(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2)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鱼米之乡,1.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提示:

11、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等方面分析),2、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哪些?,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移民建镇,泥沙淤积,湖面减小,围湖造田 , 湖面减少,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2)影响航运,(3)破坏生物多样性,3.哪些综合治理措施使洞庭湖“变”大了?,在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治理措施。,4.变大后的洞庭湖有何重大作用?,蓄洪能力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减小湖区和长江的洪水威胁。,1.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

12、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粮食产量、经济收入等)。,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四、保护湿地,2.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

13、当作耕地后备资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所以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3、读图 2-10 、 2-11 ,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210: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211;捕杀珍稀动物,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4.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

14、生的呢?,湿地数量不断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质污染问题突出,围垦湿地、泥沙淤积,砍伐灌木、过度捕捞,大量排放污染物,5.根据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保护湿地的措施:,1完善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 2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 3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4防止水污染; 5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书本46页),1.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退田还湖,退田还塘: 既可蓄水分洪,又可发展水产养殖,农民变渔民;既保护了湿地生态的环境效益,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

15、,景区放养了万只鸭子,供游客捕捉和捡鸭蛋,2.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及运进原料发展加工业。,1、保护湿地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1)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使湿地发挥其产出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保护和开发是相辅相成的。 (2)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保护湿地,1、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 2、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3、防止水污染; 4、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 猎,建立自然保护区;

16、5、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 增强保护湿地意识。,保护措施,方法突破 保护湿地就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小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小,而且要保护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因为湿地生产力的高低主要是由湿地质量决定的,湿地的环境保护功能也是由湿地质量决定的。一潭臭水是起不到湿地应有的作用的。,保护湿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含义及价值,“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湿地数量不断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质污染问题突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退耕还湿,1.下列与森林

17、.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 ) A.湿地 B.陆地 C.生物圈 D.大气圈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 什么功能(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A,C,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纳木错 三峡水库 东海滩涂 日本海 尼罗河 A B C D,C,4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5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A,B,6洞庭湖在冬季

18、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A,7洞庭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8过去50年来,洞庭湖湿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C,B,9图甲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乙是洞庭湖 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9、,(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主要原因是、 。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 化,将严重削弱其 、 等生态价值和、 等经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变小,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调蓄洪水 调节气候,航运 蓄水,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 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重量。,(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

20、,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知识拓展 (1)平垸行洪和以工代赈 垸是多水地区的一种堤坝,堤坝中间围着村庄和农田,可以抵御一般的洪水。垸一般建在泄洪区,若水势太大,为了整体考虑,有的地方就需要把垸的堤坝扒开进行泄洪,这就是平垸行洪。这样牺牲局部却给整体防洪带来宝贵时间。,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以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投入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增加收入。,湿地资源的开发

21、与保护 / / 保护湿地,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哪一种湿地开发模式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探 究,“北大荒”通常指三江平原,位于北纬45度到48度,中国的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也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1.“北大荒”的地理位置,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沼泽地,三江 平原,松嫩 平原,辽河 平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三江平原湿地景观,三江平原湿地景观,丹顶鹤,丹顶鹤,东方白鹳,

22、白尾海雕,白尾海雕,天鹅,兴凯湖松,三江平原湿地景观,北大荒下肥沃的黑土,三江平原湿地景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 保护湿地,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他们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批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谱写出了“北大荒”开发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但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北大荒”上的工厂,(3)东北地区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4

23、.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湿地,并且加以保护?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荒地的开垦,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遭到惊人的破坏。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湿地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湿地被大量垦殖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因此我国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原因:,掌握,气候: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为湿润地区 水文

24、:河湖多,水量较大,水源充足; 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土壤: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2、三江平原湿地的价值,(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调节气候 (3)净化水质 (4)调蓄洪水 (5)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 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仓 商品谷物农业,春小麦、玉米、水稻(一年一熟)、大豆、甜菜,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掌握,20世纪60-70年代,垦荒造田,增产粮食,2000年开始,保护湿地,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归纳,掌握,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

25、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1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下列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北干旱地区湖泊具有调蓄洪峰的作用 B湿地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 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 华水塔” D停止围垦三江平原是因为湿地的肥力不高,发展农业 的潜力不大,答案: C 解析:内陆地区的湖泊一般不具有调蓄洪峰作用,湿地不具备防风固沙的功能,三江平原退耕还湿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1湿地面临的问题:由于不合理利用,湿地遭破坏,面 积减少,污染严重。 (1)湿地减少的原因,(2)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3)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

26、为例),2湿地的保护,(1)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2)东北地区湿地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例2】 读“东北地区沼泽主要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增大、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三江平原为什么有大面积的沼泽集中分布?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气候方面:_。 地形、地势方面:_。 土质、土层方面:_。 (3)你认为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试分析并写出这些产业部门的名称。,解析:根据气候和地形差异,分析东北地区沼泽分布的不同,认识沼泽的主要成因,合理利用沼泽

27、,要求既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要有生态效益。,答案:(1)减少 北部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冷湿的环境使这里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2)冷湿特点突出 地势低洼且平坦 有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排水不畅。 (3)用芦苇造纸(并治理造纸厂的废弃物),发展湿地养殖业,利用湿地的特殊生物物种发展生物制药等。,【针对训练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中心城市的一大特色。该市准备投巨资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形成“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特色,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

28、”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打造“东方湿地之城”?,解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从其所在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来考虑;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从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考虑;东营市打造“东方湿地之城”的原因可从湿地在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等积极影响来考虑。,答案:(1)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水源,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使得这里形成了大片湿地。 (2)湿地是蓄水池,能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 (3)因为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