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73188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李 萌一、基本概念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方面的涵义。专制主 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中央集 权是针对 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 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 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

2、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战国时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 进 行的变法运动, 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 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 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商鞅 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 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正式建立 2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3、,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 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 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 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 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

4、 势力,加强 中央的权力。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 强地主 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4、隋唐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 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 强了皇权。科举 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

5、制度。5、宋元加强 3北宋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进一步削弱相权,从兵权 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然后,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进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权、 财权 ,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 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北宋中期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 元朝重新实现全国性的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对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 这一措施,巩固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6

6、、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中央废承相制度, 权力分属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 兴 文字狱,使我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皇权至上皇权至上即“ 至高无上的皇 权” ,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本条件和重要特征。2、帝位终

7、身制和皇位世袭制4皇帝自称“朕 “,命称“制“ ,令称“诏“ ,印称“玺“ 。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规 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 。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机关的“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 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的九卿(奉常、卫尉、郎中令、太仆、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甚至郡守、县令等均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甚至立法、司法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5、宣扬“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是神化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 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 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以此来麻痹人民,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通过对人民思想、文化的统治,达到巩固国家的根本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